一種菌落移取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31 19:55:31 1
一種菌落移取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物學實驗器具,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菌落移取裝置。包括菌栓打取套筒、活動推桿和阻擋鉤;所述菌栓打取套筒包括圓柱形筒狀結構的套筒、固定在套筒底端埠上的環形切刀和固定在套筒頂端埠上的手柄;所述活動推桿包括推桿,所述推桿的頂端上固定有上擋板,上擋板上靠近邊緣的部位設有一通孔,所述阻擋鉤掛接在通孔上;所述推桿的底端通過支架連接有菌栓推動環;所述推桿連通菌栓推動環插裝在所述套筒內。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製作成本低,經久耐用、操作簡便、安全可靠的優點,還可進行高溫滅菌,因此,本實用新型可在藥用菌篩選和產酶菌株的篩選實驗中,有較大的推廣價值,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專利說明】一種菌落移取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物學實驗器具,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菌落移取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發酵工程、製藥工程、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等生命科學和生物工程領域,經常需要進行微生物分離、篩選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往往需要進行移取菌落的操作。
[0003]現有技術中,通常使用普通打孔器進行移取菌落操作,缺陷是:菌栓(帶有菌落的瓊脂柱)容易留在打孔器的套筒中,不方便取下,需要使用其它器械將菌栓推下,不僅操作繁瑣,易汙染雜菌,而且,易傷到菌落,從而會影響後面的實驗,特別是要通過透明圈、顯色圈、抑菌圈篩選菌種的實驗操作。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菌落移取裝置,以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
[0005]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菌落移取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菌栓打取套筒、活動推桿和阻擋鉤;所述菌栓打取套筒包括圓柱形筒狀結構的套筒、固定在套筒底端埠上的環形切刀和固定在套筒頂端埠上的手柄;所述活動推桿包括推桿,所述推桿的頂端上固定有上擋板,上擋板上靠近邊緣的部位設有一通孔,所述阻擋鉤掛接在通孔上;所述推桿的底端通過支架連接有菌栓推動環;所述推桿連通菌栓推動環插裝在所述套筒內。
[0007]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製作成本低,經久耐用、操作簡便、安全可靠的優點,還可進行高溫滅菌,因此,本實用新型可在藥用菌篩選和產酶菌株的篩選實驗中,有較大的推廣價值,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0]參照附圖,本實用新型所述菌落移取裝置,包括菌栓打取套筒、活動推桿和阻擋鉤26。所述菌栓打取套筒包括圓柱形筒狀結構的套筒12、固定在套筒12底端埠上的環形切刀11和固定在套筒12頂端埠上的手柄13。所述活動推桿包括推桿23,所述推桿23的頂端上固定有上擋板24,上擋板24上靠近邊緣的部位設有一通孔25,所述阻擋鉤26掛接在通孔25上。所述推桿23的底端通過支架22連接有菌栓推動環21 ;所述推桿23連通菌栓推動環21插裝在所述套筒12內。
[0011]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操作簡述如下:[0012]手持手柄13,通過套筒12底端上環形切刀11打取菌栓;在打取菌栓時,阻擋鉤26與推桿23 —起放入套筒12內,推桿23就不會完全下落,菌栓推動環21也不會與菌栓接觸;當打完菌栓後,要將菌栓轉移到新鮮培養基平板上時,將阻擋鉤26外翻到套筒12外,推桿23就會下落,菌栓推動環21下壓與菌栓接觸,通過下壓推桿23就可將菌栓移到有培養基的平板上。
【權利要求】
1.一種菌落移取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菌栓打取套筒、活動推桿和阻擋鉤(26);所述菌栓打取套筒包括圓柱形筒狀結構的套筒(12)、固定在套筒(12)底端埠上的環形切刀(11)和固定在套筒(12)頂端埠上的手柄(13);所述活動推桿包括推桿(23),所述推桿(23)的頂端上固定有上擋板(24),上擋板(24)上靠近邊緣的部位設有一通孔(25),所述阻擋鉤(26)掛接在通孔(25)上;所述推桿(23)的底端通過支架(22)連接有菌栓推動環(21);所述推桿(23)連通菌栓推動環(21)插裝在所述套筒(12)內。
【文檔編號】C12M1/00GK203715617SQ201420041468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6日
【發明者】王宜磊, 朱陶 申請人:菏澤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