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牆標磚強度試驗的試樣製備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6-25 18:48:11 2
砌牆標磚強度試驗的試樣製備模具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砌牆標磚強度試驗的試樣製備模具,該試樣製備模具主要由右側板、左側板、前夾板、後夾板、前圍板、後圍板、前推板裝置、後推板裝置、右頂緊裝置、左頂緊裝置、圍板固定裝置、垂直凸條、試件控制插板、密封裝置及模具固定裝置構成,使用時,通過裝模、灌漿、振動、前期養護、脫模等工序完成試樣製備過程。本發明採用砌牆磚抗壓強度試驗用淨漿材料作為找平材料,將原需要試件養護周期72小時縮短為4小時;大大的提高了檢測效率;將原來人工找平方式中的人為影響因素、材料的地域影響因素等降到最低,從而杜絕了試驗結果產生嚴重偏差,全面地提高了砌牆磚抗壓強度試驗準確度和工作效率。
【專利說明】砌牆標磚強度試驗的試樣製備模具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築材料檢測用的試樣製備裝置,具體地說是砌牆標磚強度試驗用的試樣製備模具。
【背景技術】
[0002]砌牆磚是建築領域廣泛使用的一種建築材料,其質量好壞直接影響了建築的質量。砌牆磚質量好壞的一個重要技術參數是抗壓強度,為了準確測試出砌牆磚的抗壓強度,關鍵是需要製備好符合國家標準的測試樣品。
[0003]製做砌牆磚測試樣品的傳統方法是採用水泥淨漿人工抹面的方式,S卩,在水平的工作檯上,墊上鋪漿紙,將適量攪拌均勻的水泥淨漿材料鋪設於該鋪漿紙上,隨之用鏟刀鋪摸均勻。再將試驗用砌牆磚樣品的平面正對漿面並壓實,用水平尺測量並保證其平整度。然後用同樣的方法找平試樣的中間層及另一面,並進行養護(將找平試樣置於不低於TC的不通風的環境下養護3天)。待養護好後便可通過測試設備進行抗壓強度試驗。
[0004]上述傳統水泥淨漿人工抹面的樣品處理過程,受人為因素的影響較大,譬如,樣品受壓面水泥淨漿層均勻性不好;水泥淨漿層的厚度難以控制,甚至經過養護後還會出現局部大塊氣泡裂層。即便同一種樣品之間,採用這種水泥淨漿材料人工抹面的方式,也可能存在較大差異,這些差異將直接影響到產品最終抗壓強度的檢驗結果,尤其對於處於強度臨界狀態的樣品,更難判定該檢驗結果是否真實地反映了產品的力學性能。此外,傳統方法還存在養護期過長,試驗效率低,試驗的復現性差等缺點。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提高檢測精度、操作簡便實用的新型砌牆磚的試驗模具,該模具通過樣品中間部位切割、交錯疊加振動注漿的方法,製成抗壓強度試驗標準樣品,實現一次成型制樣。
[0006]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0007]本發明之砌牆標磚強度試驗的試樣製備模具,由右側板5-1、左側板5-2、前夾板
4-1、後夾板4-2、前圍板2-1、後圍板2-2、前推板裝置1_1、後推板裝置1_2、右頂緊裝置8-2、左頂緊裝置8-1、圍板固定裝置10、凸條7、試件控制插板、密封裝置及模具固定裝置構成。
[0008]前夾板4-1、後夾板4-2,位於相互平行的左側板5-2和右側板5_1之內側;右側板
5-1的一端與前圍板2-1的一端通過絞接軸3絞接;前圍板2-1的另一端與左側板5-2的一端呈直角固定連接;右側板5-1的另一端與後圍板2-2的一端呈直角形固定連接;後圍板2-2與左側板5-2通過圍板固定裝置10連接或開啟;
[0009]前推板裝置1-1、後推板裝置1-2的前端分別固定在前夾板4-1和後夾板4-2上;前推板裝置1-1、後推板裝置1-2的中端分別通過螺紋連接而固定在前圍板2-1和後圍板2-2上;前推板裝置1-1、後推板裝置1-2的外端分別固定有轉動手柄,即通過前後兩個旋轉轉動手柄而控制前夾板4-1、後夾板4-2的前後移動,實現對試品製做時的夾緊或鬆開之控制;
[0010]左側板5-2、右側板5-1上,交錯對應地安裝有左頂緊裝置8-2和右頂緊裝置8_1,實現對試品製做時需夾緊或鬆開的控制。
[0011]在左側板5-2和右側板5-1的中間處,各固定著一條垂直的凸條7,用於工作時在試件之間插入中縫間距控制插板;另有兩個邊縫間距控制插板,其形狀與中縫間距控制插板相同,僅厚度有些差異,測試工作中備用。
[0012]在左側板5-2、右側板5-1的外壁上,分別設有用於固定模具的模具固定裝置,所述模具固定裝置6-1和6-2,由螺紋孔和螺栓構成,通過調整螺紋孔內之螺栓的鬆緊,達到使模具與底板脫離或固定的目的。
[0013]所述圍板固定裝置10系一種活頁形鎖具,該活頁形鎖具兩側分別與後圍板2-2固定連接、與左側板5-2活動連接,左側板5-2的活頁形鎖具上設有插到圍板上的鎖緊插銷9,當鎖緊插銷9插入後圍板2-2上的固定銷孔時,將後圍板2-2與左側板5-2呈直角形固定到一起,於是,整個模具呈方形;當拔出鎖緊插銷9時,後圍板2-2與左側板5-2相互分離。
[0014]所述左右頂緊裝置,分別由螺栓和轉動手柄構成,螺栓通過左側板5-2、右側板5-1上的螺孔被分別活動固定在左側板5-2和右側板5-1上,通過旋轉左右兩個轉動手柄,實現試品製做時需要夾緊或鬆開的控制。
[0015]所述密封裝置,是在前夾板4-1、後夾板4-2的左右兩邊及底邊上,均設有凹槽;左側板5-12和右側板5-1的底邊上,也設有凹槽;各凹槽內,均安放有密封條,能防止漿料外滲。
[0016]所述模具固定裝置6-1和6-2,由螺紋孔和螺栓構成,通過調整螺紋孔內螺栓的鬆緊,達到使模具與底板脫離或固定的目的。
[0017]本發明之砌牆磚的試驗模具及其使用方法,採用砌牆磚抗壓強度試驗用淨漿材料作為找平材料,將原來需要試件養護周期72小時縮短為4小時;大大的提高了檢測效率;將原來人工找平方式中的人為影響因素、材料的地域影響因素等降到最低,從而杜絕了試驗結果產生嚴重偏差,全面地提高了砌牆磚抗壓強度試驗準確度和工作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本發明實施例之整體形狀結構俯視示意圖;
[0019]圖2.本發明實施例之整體形狀結構立體示意圖。
[0020]圖中,1-1是前推板裝置,1-2後推板裝置,2-1是前圍板,2-2是後圍板,3是絞接軸,4-1是前夾板,4-2是後夾板,5-1是右側板,5-2是左側板,6_1是右模具固定裝置,6_2是左模具固定裝置,7是凸條,8-2左頂緊裝置8-2,8-2左頂緊裝置,9是鎖緊插銷,10是圍板固定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0022]實施例:一種砌牆標磚強度試驗的試樣製備模具
[0023]圖1、圖2分別是本實施例之整體形狀結構的俯視圖和立體圖[0024]本實施例之砌牆標磚強度試驗的試樣製備模具,由底模板和試樣製備模具組成。
[0025]所述試樣製備模具,主要由右側板5-1、左側板5-2、前夾板4-1、後夾板4-2、前圍板2-1、後圍板2-2、前推板裝置1-1、後推板裝置1-2、右頂緊裝置8-2、左頂緊裝置10_1、圍板固定裝置10、密封裝置及模具固定裝置構成。
[0026]前夾板4-1、後夾板4-2,位於相互平行的左側板5-2和右側板5_1之內側;右側板5-1的一端與前圍板2-1的一端通過絞接軸3絞接;前圍板2-1的另一端與左側板5-2的一端呈直角固定連接;右側板5-1的另一端與後圍板2-2的一端呈直角形固定連接;後圍板2-2與左側板5-2通過圍板固定裝置10連接或開啟。圍板固定裝置10系一種活頁形鎖具,該活頁形鎖具兩側分別與後圍板2-2固定連接、與左側板5-2活動連接,左側板5-2的活頁形鎖具上設有插入圍板鎖緊插銷9,當圍板鎖緊插銷9插入後圍板2-2上的固定銷孔時,將後圍板2-2與左側板5-2呈直角形固定到一起一一整個模具呈方形;當拔出圍板鎖緊插銷3時,後圍板2-2與左側板5-2相互分離。
[0027]前推板裝置1-1、後推板裝置1-2的前端分別固定在前夾板4-1和後夾板4_2上;前推板裝置1-1、後推板裝置1-2的中端分別通過螺紋連接而固定在前圍板2-1和後圍板2-2上;前推板裝置1-1、後推板裝置1-2的外端分別固定有轉動手柄,即通過前後兩個旋轉轉動手柄而控制前夾板4-1、後夾板4-2的前後移動,實現對試品製做時的夾緊或鬆開之控制;
[0028]左側板5-2和右側板5-1上,通過旋轉左右兩個轉動手柄,可以實現對試品製做時夾緊或鬆開的控制。
[0029]在左側板5-2、右側板5-1的外壁上,分別設有用於固定模具的模具固定裝置6,所述模具固定裝置6-1和6-2為底板鎖緊螺栓。該固定裝置由螺紋孔和螺栓構成,通過調整內螺栓的鬆緊,達到使模具與底板脫離或固定的目的。
[0030]在左側板5-2和右側板5-1的中間處,各有一條垂直凸條7,用於插入試件間距控制插板。另有兩個邊縫間距控制插板備用,其形狀與中縫間距控制插板相同,中間插板厚5mm,兩邊插板厚3mm。中縫間距控制插板和邊縫間距插板,用於控制間距。
[0031]所述前夾板4-1、後夾板4-2的左右兩邊及底邊上,均設有凹槽;所述左側板5-12和右側板5-1的底邊上,均設有凹槽。各凹槽內,均安放有密封條,可防止漿料外滲。
[0032]本實施例之試樣製備模具,為一次成型制樣模具,制樣使用時依下述步驟進行:
[0033]1.裝模
[0034]將模具置於標準操作臺上,先用內六方扳手鬆開模具兩側的底板鎖緊螺栓,再鬆開模具前後兩側的間距調節擋板(右側板5-1、左側板5-2),一隻手壓住模具的同時,另一隻手拔出圍板(後圍板2-2)上的鎖緊插銷9,打開模具。分別在底板和圍板上均勻地塗抹脫模油,合上圍板,插入鎖緊捅銷9,然後將切割好的試件以斷口反向橫置裝入制樣模具中,將中縫間距控制插板和邊縫間距控制插板依次插入試樣中間和兩側,利用前後兩端板(前夾板4-1、後夾板4-2)的間距調節螺栓調節,使兩個半磚間距不大於5mm,磚大面與模具間距不大於3mm ;鎖緊模具側面頂緊螺栓,取出間距調節插板,適當鎖緊兩端板間距調節螺栓,並用底板鎖緊螺栓鎖緊地板與圍板,試樣的裝模完成。
[0035]2.灌漿
[0036]首先將裝好試樣的模具置於操作臺A上,將攪拌均勻的抗壓強度試驗用淨漿材料利用灌漿勺沿試樣中縫均勻灌入,灌注時用導鏟使漿料在模具中迅速均勻流動,直至灌滿整個模具。
[0037]3.振動
[0038]接通振動臺電源,設置抗壓強度試驗用振動臺振動時間為lmin,將灌注好漿料的模具置于振動臺上,開啟振動臺,觀察振動過程中淨漿材料高度,並及時補充漿料,利用導剷除去表面氣泡,確保淨漿材料注滿整個模具。待振動自動停止,完成模具振動過程。
[0039]4.前期養護
[0040]將振動後的模具靜置於前期養護臺上,在不低於7攝氏度的不通風環境下進行前期養護20至25分鐘(時間起點以淨漿材料攪拌時間記錄起點為準)。
[0041]5.脫模
[0042]將前期養護好的模具置於脫模操作臺上,用內六方扳手鬆開模具兩側的底板鎖緊螺栓,緩慢鬆開模具前後兩端間距控制擋板(前夾板4-1、後夾板4-2),直至抗壓強度試樣抗壓面與模具徹底脫離為止,鬆開模具兩側面頂緊螺栓(左頂緊裝置10-1、右頂緊裝置8-2),一隻手按住模具,另一隻手拔出圍板2-2上的鎖緊插銷9,緩慢打開模具,使試樣和模具脫離。剷除重疊斷面多餘的漿料,脫模過程完成。
[0043]後期,將脫模後的抗壓強度試樣按照國家標準相關要求進行抗壓強度試驗。
【權利要求】
1.砌牆標磚強度試驗的試樣製備模具,其特徵在於,由右側板(5-1)、左側板(5-2)、前夾板(4-1)、後夾板(4-2)、前圍板(2-1)、後圍板(2-2)、前推板裝置(1_1)、後推板裝置(1-2)、右頂緊裝置(7-2)、左頂緊裝置(10-1)、圍板固定裝置(10)、垂直凸條(7)、試件控制插板、密封裝置及模具固定裝置構成; 前夾板(4-1)、後夾板(4-2),位於相互平行的左側板(5-2)和右側板(5-1)之內側;右側板(5-1)的一端與前圍板(2-1)的一端通過絞接軸(3)絞接;前圍板(2-1)的另一端與左側板(5-2)的一端呈直角固定連接;右側板(5-1)的另一端與後圍板(2-2)的一端呈直角形固定連接;後圍板(2-2)與左側板(5-2)通過圍板固定裝置(10)連接或開啟; 前推板裝置(1-1)、後推板裝置(1-2)的前端分別固定在前夾板(4-1)和後夾板(4-2)上;前推板裝置(1-1)、後推板裝置(1-2)的中端分別通過螺紋連接而固定在前圍板(2-1)和後圍板(2-2)上;前推板裝置(1-1)、後推板裝置(1-2)的外端分別固定有轉動手柄,即通過前後兩個旋轉轉動手柄而控制前夾板(4-1)、後夾板(4-2)的前後移動,實現對試品製做時的夾緊或鬆開之控制; 左側板(5-2)、右側板(5-1)上,交錯對應地安裝有左頂緊裝置(8-2)和右頂緊裝置(8-1),實現對試品製做時需夾緊或鬆開的控制; 在左側板(5-2)和右側板(5-1)的中間處,各固定著一條垂直的凸條(7),用於工作時在試件之間插入中縫間距控制插板;另有兩個測試過程中備用的邊縫間距控制插板,其形狀與中縫間距控制插板相同,僅厚度略有差異; 在左側板(5-2)、右側板(5-1)的外壁上,分別設有用於固定模具的模具固定裝置,所述模具固定裝置出-1 )和(6-2),由螺紋孔和螺栓構成,通過調整螺紋孔內之螺栓的鬆緊,達到使模具與底板脫離或固定的目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砌牆標磚強度試驗的試樣製備模具,其特徵在於:圍板固定裝置(10)系一種活頁形鎖具,該活頁形鎖具兩側分別與後圍板(2-2)固定連接、與左側板(5-2)活動連接;左側板(5-2)的活頁形鎖具上設有可插到圍板上的鎖緊插銷(9),當鎖緊插銷(9)插入後圍板(2-2)上的固定銷孔時,將後圍板(2-2)與左側板(5-2)呈直角形固定到一起,於是整個模具呈方形;當拔出鎖緊插銷(9)時,後圍板(2-2)與左側板(5-2)相互分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砌牆標磚強度試驗的試樣製備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左右頂緊裝置,分別由螺栓和轉動手柄構成,螺栓通過左側板(5-2)、右側板(5-1)上的螺孔被分別活動固定在左側板(5-2)和右側板(5-1)上,通過旋轉左右兩個轉動手柄,實現試品製做時需要夾緊或鬆開之控制。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砌牆標磚強度試驗的試樣製備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裝置,是在前夾板(4-1)、後夾板(4-2)的左右兩邊及底邊上,均設有凹槽;左側板(5-12)和右側板(5-1)的底邊上,也設有凹槽;各凹槽內,均安放有密封條,能防止漿料外滲。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砌牆標磚強度試驗的試樣製備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模具固定裝置出-1)和(6-2),由螺紋孔和螺栓構成,通過調整螺紋孔內螺栓的鬆緊,達到使模具與底板脫離或固定的目的。
6.砌牆標磚強度試驗的試樣製備模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徵在於:制樣時依下述步驟進行:` 0.裝模 將模具置於標準操作臺上,先鬆開模具兩側的底板鎖緊螺栓,再鬆開模具前後兩側的間距調節擋板一右側板5-1、左側板5-2,一隻手壓住模具的同時,另一隻手拔出後圍板2-2上的鎖緊插銷9,打開模具;分別在底板和圍板上均勻地塗抹脫模油,合上圍板,插入鎖緊插銷9,然後將切割好的試件以斷口反向橫置裝入制樣模具中,將中縫間距控制插板和邊縫間距控制插板依次插入試樣中間和兩側,利用前夾板4-1、後夾板4-2的間距調節螺栓調節,使兩個半磚間距不大於5mm,磚大面與模具間距不大於3mm ;鎖緊模具側面的頂緊螺栓,取出間距調節插板,適當鎖緊兩端板間距調節螺栓,並用底板鎖緊螺栓鎖緊地板與圍板,試樣的裝模完成; 2).灌漿 首先將裝好試樣的模具置於操作臺A上,將攪拌均勻的抗壓強度試驗用淨漿材料利用灌漿勺沿試樣中縫均勻灌入,灌注時用導鏟使漿料在模具中迅速均勻流動,直至灌滿整個模具。 3).振動 接通振動臺電源,設置抗壓強度試驗用振動臺振動時間為lmin,將灌注好漿料的模具置于振動臺上,開啟振動臺,觀察振動過程中淨漿材料高度,並及時補充漿料,利用導剷除去表面氣泡,確保淨漿材料注滿整個模具,待振動自動停止,完成模具振動過程; 4).前期養護 將振動後的模具靜置於前期養護臺上,在不低於7攝氏度的不通風環境下進行前期養護20至25分鐘;` 5).脫模 將前期養護好的模具置於脫模操作臺上,鬆開模具兩側的底板鎖緊螺栓,緩慢鬆開模具的前夾板4-1和後夾板4-2,直至抗壓強度試樣抗壓面與模具徹底脫離為止,鬆開模具兩側面的左頂緊裝置8-2和右頂緊裝置8-1,一隻手按住模具,另一隻手拔出圍板2-2上的鎖緊插銷9,緩慢打開模具,使試樣和模具脫離;剷除重疊斷面多餘的漿料,脫模過程完成。
【文檔編號】G01N1/28GK103776670SQ201310492628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1日
【發明者】周炫, 陳懷祖, 王博, 常豪, 陳開博 申請人: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西安有限公司, 陝西沃特建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