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割臺擋板中間孔定位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10 06:35:26 3

本實用新型涉及定位工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割臺擋板中間孔定位結構。
背景技術:
聯合收割機是在農作物成熟或接近成熟時,根據農藝要求,用機械來完成對農作物收割的作業農機具,是針對新型能源開發和減輕農民勞動強度而研究開發的一種新型農業機械。聯合收割機縮短了農民的勞動周期,讓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解放出來。聯合收割機割臺左右擋板是聯合收割機重要的一部分,在左右擋板加工的過程中需要對左右擋板的進行定位,以便對左右擋板進行焊接等加工過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割臺擋板中間孔定位結構,解決了聯合收割機割臺擋板焊接時的定位問題。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割臺擋板中間孔定位結構,包括支撐板和定位部,所述支撐板上設置通孔,所述定位部上設置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與所述支撐板上的所述通孔相配合,所述定位部與所述支撐板之間存在夾持間隙用於夾持帶中間孔的擋板,當該定位結構對中間孔定位時,所述凸出部穿設在所述中間孔內。
該割臺擋板中間孔定位結構通過定位部上的凸出部穿過擋板上的通孔伸入支撐板內,有效對擋板進行定位,操作方便、快捷。
作為上述割臺擋板中間孔定位結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凸出部為圓柱形結構,所述凸出部的外表面的徑向截面直徑、所述擋板的所述中間孔的直徑和所述支撐板上所述通孔的直徑均相等。使凸出部穿過擋板的中間孔伸入支撐板的通孔進而將擋板固定在定位板和支撐板之間,防止擋板轉動。
作為上述割臺擋板中間孔定位結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定位部還包括定位板和凸臺,所述凸臺和所述凸出部連接且同軸設置,所述定位板上設置第一圓形通孔,所述凸臺穿設在所述第一圓形通孔內與之相配合。凸臺的設置方便定位板與凸出部的連接。
作為上述割臺擋板中間孔定位結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凸臺的直徑小於所述凸出部的外表面的徑向截面直徑,所述凸臺與所述第一圓形通孔過盈配合。該結構簡單,保證了定位部將擋板牢固地固定在支撐板上,避免擋板沿凸出部轉動的現象,使凸出部和定位板連接牢固。
作為上述割臺擋板中間孔定位結構的一種優選方案,在所述凸出部上設置第一固定孔,通過螺栓穿過所述第一固定孔將所述凸出部與所述定位板連接,固定牢固。
作為上述割臺擋板中間孔定位結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定位板上開設第二固定孔,所述擋板和所述支撐板的相應位置開設通孔,與所述第二固定孔相配合,採用螺栓穿過所述第二固定孔將所述定位板與所述支撐板相連接,所述擋板被夾持在所述支撐板和所述定位板之間,擋板固定牢固。
作為上述割臺擋板中間孔定位結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二固定孔設置在所述定位板靠近所述定位板的邊緣的位置,至少設置兩個所述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對角設置,保證了固定牢靠,減少了螺栓的數量,拆裝方便。
作為上述割臺擋板中間孔定位結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定位板下方設置凹槽,與所述擋板上的卡位部相配合,防止定位部出現旋轉的現象,使固定部固定更牢固。
作為上述割臺擋板中間孔定位結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定位部上設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位於遠離所述支撐板的一側,方便定位部的裝卸。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割臺擋板中間孔定位結構通過定位部上的凸出部穿過擋板上的通孔伸入支撐板內,有效對擋板進行定位,操作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割臺左右擋板中間孔定位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定位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凸出部和凸臺連接的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定位板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支撐板;2、定位部;3、擋板;
21、凸出部;22、定位板;23、凸臺;24、把手;
212、第一固定孔;221、第一圓形通孔;222、第二固定孔;223、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並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如圖1-4所示,本實施方式保護一種割臺擋板中間孔定位結構,包括支撐板1和定位部2,支撐板1上設置通孔,定位部2上設置凸出部21,凸出部21與支撐板1上的通孔相配合,定位部2與支撐板1之間存在夾持間隙用於夾持帶中間孔的擋板3,當該定位結構對中間孔定位時,凸出部21穿設在中間孔內。
該割臺擋板3中間孔定位結構通過定位部2上的凸出部21穿過擋板3上的通孔伸入支撐板1內,有效對擋板3進行定位,操作方便、快捷。
凸出部21為圓柱形結構,凸出部21的外表面的徑向截面直徑、擋板3的中間孔的直徑和支撐板1上通孔的直徑均相等,使凸出部21穿過擋板3的中間孔伸入支撐板1的通孔進而將擋板3固定在定位板22和支撐板1之間,防止擋板3轉動。
如圖3所示,定位部2還包括定位板22和凸臺23,凸臺23和凸出部21連接且同軸設置,定位板22上設置第一圓形通孔221,凸臺23穿設在第一圓形通孔221內與之相配合。凸臺23的設置方便定位板22與凸出部21的連接。
凸臺23的直徑小於凸出部21的外表面的徑向截面直徑,該結構簡單,裝卸方便,凸臺23與第一圓形通孔221過盈配合,保證了定位部2將擋板3牢固地固定在支撐板1上,避免擋板3沿凸出部21轉動的現象,使凸出部21和定位板22連接牢固。
還可以在凸出部21上設置第一固定孔212,通過螺栓穿過第一固定孔212將凸出部21與定位板22連接,固定牢固。本實施例中,在凸出部21上設置四個第一固定孔212,四個第一固定孔212位於同一圓上,且相鄰兩個第一固定孔212之間的角度相同。
如圖4所示,定位板22上開設第二固定孔222,擋板3和支撐板1的相應位置開設通孔,與第二固定孔222相配合,採用螺栓穿過第二固定孔222將定位板22與支撐板1相連接,擋板3被夾持在支撐板1和定位板22之間,擋板3固定牢固。
第二固定孔222設置在定位板22靠近定位板22的邊緣的位置,至少設置兩個第二固定孔222,第二固定孔222對角設置,保證了固定牢靠,減少了螺栓的數量,拆裝方便。本實施例中,在定位板22的邊緣設置四個第二固定孔222,四個第二固定孔222位於同一圓上,且其直徑大於擋板3的通孔的直徑,固定時,只需固定對角的兩個第二固定孔222即可,方便拆卸。
定位板22下方設置凹槽223,與擋板3上的卡位部相配合,防止定位部2出現旋轉的現象,使固定部固定更牢固。
定位部2上設置有把手24,把手24位於遠離支撐板1的一側,方便定位部2的裝卸。
使用時,先將凸臺23套設在定位板2的第一圓形通孔221中,採用螺栓將凸出部21和定位板22相連接,把凸出部21穿過擋板3的中間孔,伸入支撐板1的通孔中,再用螺栓將定位部2與支撐板1對角固定第二固定孔222,從而將擋板3夾持在定位板22和支撐板1之間。
其中,凸出部21還可以與定位板22之間採用過盈配合將凸出部21與定位板22連接。
注意,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會理解,本實用新型不限於這裡所述的特定實施例,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能夠進行各種明顯的變化、重新調整和替代而不會脫離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雖然通過以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不僅僅限於以上實施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情況下,還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實施例,而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範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