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擾流盤的分子篩乾燥塔的製作方法
2023-06-29 05:11:56 2
專利名稱:一種具有擾流盤的分子篩乾燥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氣體乾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擾流盤的分子篩乾燥+
O
背景技術:
目前,空氣的乾燥通過裝在乾燥塔內的乾燥劑來完成。一般採用分子篩作為乾燥齊U,乾燥塔的輸入口設在塔的底部,輸出口設在乾燥塔的頂部,塔內填充顆粒狀的分子篩幹 燥劑。對於這樣的氣體乾燥塔,在輸入口附近的乾燥劑會受到較大的壓力衝擊,特別是當乾燥塔從不工作狀態到工作狀態進行轉換時,乾燥劑會迅速受到約8公斤壓力的衝擊,而乾燥塔每天會有上百次的工作狀態的轉換,因此乾燥劑顆粒每天也會受到幾百次無壓力和有壓力的衝擊,再加上乾燥劑吸溼後比較潮溼,導致乾燥劑顆粒變成粉末狀,失去吸溼效果。經過實際使用證實,分子篩乾燥劑一般一年多就會出現粉化現象,粉化後會導致乾燥氣體的溼度增大,乾燥後氣體溼度不達標。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擾流盤的分子篩乾燥塔,以解決現有的分子篩乾燥塔的上述問題。為達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具有擾流盤的分子篩乾燥塔,塔身上設有進氣管和排氣管,塔身內裝有分子篩乾燥劑;其特徵在於進氣管和排氣管均設在乾燥塔的底部,進氣管的出口設置於塔身內的頂部、並在分子篩乾燥劑之上;塔身頂蓋的底面上設有擾流盤,該擾流盤在進氣管的上方;進氣管的出口與塔身頂蓋之間為擾流腔。所述擾流盤為一錐尖朝向進氣管出口的圓錐體。綜上所述,氣體通過擾流盤和塔身頂蓋均勻折射後,經擾流腔將各流向的氣體進一步混合擾流,再進入分子篩乾燥劑,大大降低了氣體、特別是高壓壓縮空氣對分子篩乾燥劑的衝擊,保持了分子篩乾燥劑的性能,乾燥後氣體溼度低於3 % RH,乾燥劑粉化時間提高到三年以上,極大地延長了乾燥劑的使用壽命,降低了設備運行和維護成本,其安裝使用也非常方便。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I、擾流盤;2、擾流腔;3、分子篩乾燥劑;4、塔體;5、進氣管;6、排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詳細的說明。[0011]如圖I所示,該具有擾流盤的分子篩乾燥塔,塔身4上設有進氣管5和排氣管6,塔身4內裝有分子篩乾燥劑3 ;進氣管5和排氣管6均設在乾燥塔的底部,進氣管5的出口設置於塔身4內的頂部、並在分子篩乾燥劑之上;塔身4頂蓋的底面上設有擾流盤1,該擾流盤I在進氣管5的上方。所述擾流盤I為一錐尖朝向進氣管5出口的圓錐體。由於進氣管5的出口在分子篩乾燥劑之上,其又塔身4頂蓋之間有一定距離,因此塔身4的頂部會有一個空腔。氣體通過圓錐體擾流盤I和塔身4頂蓋均勻折射後,經該空腔將各流向的氣體進一步混合擾流,該空腔因此可被成為擾流腔2。綜上所述,氣體通過擾流盤和塔身頂蓋均勻折射後,經擾流腔將各流向的氣體進一步混合擾流,再進入分子篩乾燥劑,大大降低了氣體、特別是高壓壓縮空氣對分子篩乾燥劑的衝擊,保持了分子篩乾燥劑的性能,乾燥後氣體溼度低於3 % RH,乾燥劑粉化時間提高到三年以上,極大地延長了乾燥劑的使用壽命,降低了設備運行和維護成本,其安裝使用也非常方便。雖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了詳細地描述,但不應理解為對 本專利的保護範圍的限定。在權利要求書所描述的範圍內,本領域技術人員不經創造性勞動即可作出的各種修改和變形仍屬本專利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擾流盤的分子篩乾燥塔,塔身(4)上設有進氣管(5)和排氣管(6),塔身(4)內裝有分子篩乾燥劑(3);其特徵在於進氣管(5)和排氣管(6)均設在乾燥塔的底部,進氣管(5)的出口設置於塔身(4)內的頂部、並在分子篩乾燥劑之上;塔身(4)頂蓋的底面上設有擾流盤(1),該擾流盤(I)在進氣管(5)的上方;進氣管(5)的出口與塔身(4)頂蓋之間為擾流腔(2)。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具有擾流盤的分子篩乾燥塔,其特徵在於所述擾流盤(I)為一錐尖朝向進氣管(5)出口的圓錐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擾流盤的分子篩乾燥塔,塔身上設有進氣管和排氣管,塔身內裝有分子篩乾燥劑;進氣管和排氣管均設在乾燥塔的底部,進氣管的出口設置於塔身內的頂部、並在分子篩乾燥劑之上;塔身頂蓋的底面上設有擾流盤,該擾流盤在進氣管的上方;進氣管的出口與塔身頂蓋之間為擾流腔。綜上所述,氣體通過圓錐體擾流盤和塔身頂蓋均勻折射後,經擾流腔將各流向的氣體進一步混合擾流,再進入分子篩乾燥劑,大大降低了氣體、特別是高壓壓縮空氣對分子篩乾燥劑的衝擊,保持了分子篩乾燥劑的性能,乾燥後氣體溼度低於3%RH,乾燥劑粉化時間提高到三年以上,極大地延長了乾燥劑的使用壽命,降低了設備運行和維護成本,其安裝使用也非常方便。
文檔編號B01D53/02GK202538602SQ201220169940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0日
發明者衛強 申請人:四川路加四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