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火重案電影淺析(電影怒火重案細思極恐)
2023-08-02 21:47:45 1
《怒火 重案》裡的近身肉搏和短兵器交接非常好看,打鬥場景激烈精彩,有了甄子丹和謝霆鋒的演繹,動作戲設計得很紮實又符合人設。甄子丹飾演的阿邦為人正直,出招一般都在應招和克制之間;而阿敖的個性卻陰狠偏激,招數凌厲致命,而且遇強更強、遇暴更暴,沒有下限。越是纏鬥,阿敖就越瘋狂暴戾,不計後果。
看阿敖所犯下的罪行,感覺他並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出這口氣。第一次犯案搶劫,他就和兄弟們虐殺掉多名毒販和八個警察,手段殘暴血辣到連他的合作夥伴——毒販區萬貴都倒吸一口冷氣,質問他至於殺那麼多人嗎?
但阿敖卻更加肆無忌憚,他顯然不想走所謂的長遠的路。人生的挫折已經演化為他難以遏制的怒火,這怒火不僅焚燒周圍,也毀滅了他自身。第二次合作夥伴嫌他行事過於扎眼,要跟他終止合作,他直接就弄死了對方全場。當他遇見當時靠犧牲他的前程才救出來的大富豪霍兆堂時,毫不猶豫就結果了他。
阿敖憑藉著暴力和智謀,實現了自己翻身報仇的夙願:肆意虐殺往日仇人,幹掉所有看不順眼的人,轟轟烈烈走自己的快意江湖路。
這大概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時刻,但它只存在於虛擬的電影中。在現實生活裡,被人背叛和利用乃兵家常事,絕大多數人只能忍氣吞聲夾著尾巴做人。
《怒火》整體完成度比較高,算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港派佳作。但是我覺得最有價值的,是它擁有一個深刻的思想內核——對體制和社會階層敏銳的審視和深思、對人性的理解和悲憫。阿敖年輕有為,本來是一名優秀的警察,他求進心切,反而被上司利用(上司真都是人性大師)。上司為了討好被綁架的大富豪霍兆堂,暗示阿敖使用極端的手段來刑訊逼供犯人,如果出事就由上司來承擔責任(這是一個多麼熟悉的職場套路呀)。於是阿敖和他的同事們下狠手毆打逼供犯人,導致了犯人死亡。雖然逼供出了藏匿地點,及時救出了霍兆堂,但逼供致死這件事也得有人擔責,可上司卻開啟了利落甩鍋,一口咬定跟自己無關,阿敖和其他四名同事因此鋃鐺入獄,前程盡毀。
這個故事上纏繞著一條清晰的社會食物鏈,也折射出中國式人情社會那細思極恐的兇險和複雜。阿敖和阿邦都是這種社會秩序階級中的一員,他們看似是執法者,其實都處在權力結構的最下層,只是上層意志的執行者;「活兒都是他們幹的,光都被上司佔了」。而上司又想討好大資本家。大資本家手握百億千億重金,在社會頂層呼風喚雨、為所欲為。阿邦即使剛正不阿、是個英雄和好人,不懂變通和不會阿諛奉承也讓他吃盡了啞巴虧;而阿敖,因為執法時踩過界而成為了整個行動的替罪羊。歸根結底,再狠的人無非都是金錢和權力的玩物。
阿敖設計了一個遊戲,要阿邦去救自己的愛人。在情急之下,為了保護愛人,身為警察的阿邦拿起手槍向靠近的特警射擊。阿敖就是要通過這個遊戲告訴阿邦——在你的底線和核心利益被踩踏時,你也可以瞬間站在秩序的對立面,成為另一個壞人。不同的處境,可以捏造不同的人性;小小的變量,能夠逆轉人的命運。不論做好人還是壞人,在中國式的權力結構嚴密的人情社會,都是難度極高的活兒,稍不留神都會被警告被碾壓。好人一忍再忍也會被欺負;壞人撼動整個體制無疑是把自己送上絕路。
這就是阿敖經歷了痛苦的煎熬,完成對自身,社會和人的通透察覺。
劫匪,手持極端暴力,遊走於這種嚴密的社會秩序和層級之外,直接挑戰社會食物鏈的最頂端——大資本家。在電影裡,當阿敖再次遇見富豪霍兆堂,他毫不猶豫對他一槍爆頭,躍居整個食物鏈的頂端。但這個位置只是暫時的,他們這種打破社會秩序的逆天行徑,註定要遭受秩序體系內的人合力的追捕和打擊。就像阿敖最後對阿邦所說:「我在想如果那天(執行的任務)你我互換,你會不會變成現在的我?」
殘酷的社會隱喻,命如草芥的小人物。導演以上帝的視角審視著每個人的困境。他們雖然能力出眾,但「做不好人情世故,照樣艱難」,很難全身而退。
導演陳木勝在《怒火》裡,注入了自己的理解——世界上的很多事,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有著大片的灰色地帶。善惡,似乎也不能代表或者概括瘋匪阿敖的選擇,他的選擇中自有因果。而對於一向捍衛秩序和正義的阿邦來說,阿敖的存在讓他能審視自我的選擇和困境,他也並非安全和恆定不變。人情社會的難度,遠超出你的想像;這個世界複雜得多,也永遠變化(署名黨阿飛,原創影評,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