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泡沫成型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27 15:58:36

本實用新型涉及泡沫成型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泡沫成型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泡沫成型機一般包括定模和動模,定模與動模之間形成型腔,定模和動模模具座之間分別設有蒸汽室,蒸汽室與型腔連通,以傳統引料風的入料方式向型腔供料,經常存在供料阻力大、進料困難、速度慢、堵塞等問題,導致個別產品入料不夠飽滿,廢品率高。同時,為每臺泡沫成型機均配套一組真空站,浪費資源,且真空耗電量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可克服供料阻力大、進料困難、速度慢、堵塞等問題,保證個別小件產品入料飽滿,降低廢品率,且可節省資源,大幅度降低真空耗電量的泡沫成型機。
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泡沫成型機,包括有上模座、下模座、設置於上模座下方的上模及設置於下模座上方的下模,上模座可導向升降設置,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均形成有蒸汽室,上模和下模均形成有與蒸汽室連通的氣孔,當上模和下模合模後可形成模腔,所述上模上連接有用於向模腔供料的高壓進料裝置,所述高壓進料裝置包括有儲料箱、設置於上模上可向模腔供料的料槍、連接於料槍與儲料箱之間的供料管道及通過空氣管道連接於儲料箱的壓縮空氣源,空氣管道上設置有開關閥。
進一步地,所述壓縮空氣源為空氣壓縮機。
進一步地,所述蒸汽室通過蒸汽管道與蒸汽源連接、通過進水管道與水源連接、通過排水管道進行排水,蒸汽管道、進水管道和排水管道均設置有開關閥。
進一步地,所述上模座通過穿設於其上的若干導向柱可導向升降設置,所述導向柱固定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蒸汽室通過真空管道連接中央真空站及壓縮空氣源。
進一步地,所述真空管道上設置有開關閥。
一種泡沫成型機組,包括有至少兩臺上述的泡沫成型機,多臺泡沫成型機的蒸汽室均通過真空管道統一連接於中央真空站。
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可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高壓進料裝置取代傳統引料風的入料方式,通過連接於儲料箱的壓縮空氣源在進料時向儲料箱中的預發泡顆粒施加正壓,將預發泡顆粒推入料槍中,再由料槍將預發泡顆粒吹入模腔中;通過蒸氣室連接真空站,在模腔進料時使模腔產生負壓,將預發泡顆粒吸入模腔中,進一步提高進料效率。如此就可克服供料阻力大、進料困難、速度慢、堵塞等問題,可保證個別小件產品入料飽滿,降低廢品率。同時,採用統一的中央真空站,可節省資源,大幅度降低真空耗電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正視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側視結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模座,2.下模座,3.上模,4.下模,5.導向柱,6.蒸汽室,7.氣孔, 8.模腔,9.儲料箱,10.料槍,11.供料管道,12.空氣管道,13.空氣壓縮機,14. 中央真空站。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參照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泡沫成型機,包括有上模座1、下模座2、設置於上模座1下方的上模3及設置於下模座2上方的下模4,所述下模座2固定設置,上模座1通過穿設於其上的若干導向柱5可相對下模座2導向升降設置,所述導向柱5固定設置。所述上模座1和下模座2均形成有蒸汽室6,上模3和下模 4均形成有與蒸汽室6連通的氣孔7,當上模3和下模4合模後可形成模腔8,所述上模3上連接有用於向模腔8供料的高壓進料裝置,所述高壓進料裝置包括有儲料箱9、設置於上模3上可向模腔8供料的料槍10、連接於料槍10與儲料箱9之間的供料管道11及通過空氣管道12連接於儲料箱9的空氣壓縮機13,空氣管道 12上設置有開關閥。所述儲料箱9頂部設置有可與大氣連通的第一洩壓管道,第一洩壓管道設置有開關閥,用於在模腔8進料完成後進行回料。
所述蒸汽室6通過蒸汽管道與蒸汽源連接、通過進水管道與水源連接、通過排水管道進行排水,蒸汽管道、進水管道和排水管道均設置有開關閥;蒸汽室6通過第二洩壓管道與大氣連通,第二洩壓管道設置有開關閥。所述蒸汽室6通過真空管道連接中央真空站14及空氣壓縮機13,所述真空管道上設置有開關閥。從而在模腔進料時向模腔8提供負壓、在冷卻後抽真空使泡沫產品的內外壓平衡穩定、以及在脫模時向模腔8提供正壓以輔助脫模。多臺泡沫成型機的蒸汽室6均統一連接於中央真空站14。
參照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方式為:合模:上模座1由油缸驅動向下模座2移動,使上模3與下模4合模形成封閉的模腔8;進料:空氣管道12開啟,向儲料箱9中的預發泡顆粒施加壓力,壓縮預發泡顆粒的體積,並產生一定的推力,將預發泡顆粒推入料槍10中,由料槍10將預發泡顆粒吹入模腔8中,同時開啟真空管道使之與中央真空站14連接,向模腔8提供負壓,將預發泡顆粒吸入模腔8 中;加熱:開啟蒸汽管道向蒸汽室提供蒸汽,蒸汽通過氣孔進入模腔8對預發泡顆粒進行加熱,預發泡顆粒受熱膨脹並相互擠壓粘合形成產品;冷卻:開啟進水管道,向蒸汽室6供應冷卻水,冷卻水通過氣孔7進入模腔8對產品進行冷卻,冷卻後通過排水管道排水;抽真空:開啟真空管道使之與中央真空站14連接,向模腔8提供負壓,使產品的內外壓平衡;開模:開啟第二洩壓管道,同時開啟真空管道使之與空氣壓縮機13連接,向模腔8提供正壓以將產品脫模。
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並不局限於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於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