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地源三聯供機組的製作方法
2023-06-20 09:20:01 1
專利名稱:一種水地源三聯供機組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水地源三聯供機組,屬於製冷空調行業的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可製冷、制熱、提供衛生熱水三種用途的水地源機組。
背景技術:
水地源機組系統是以地下水或土壤為主要能源,輔以電能,利用地下水和土壤的溫度滿足冬季供暖,夏季製冷的需要。現有技術的水地源機組系統在製冷和制熱的過程中, 大都不具備熱回收功能或者只具備部分熱回收功能,而且現有技術的的水地源機組大都採用板式換熱器,對水質的要求比較苛刻,並且效率低下。現階段能產生衛生熱水的機組主要為電加熱熱水器和太陽能熱水器以及空氣源熱泵熱水器,但前兩種產品都存在功能單一以及其他的缺點傳統的的電加熱熱水器不但耗能大,安全性能也不好,容易出現漏電事故; 利用太陽能資源的太陽能熱水器則容易受惡劣環境的影響,在陰天,下雨天而不能生產熱水;而空氣源熱泵熱水器冬季結霜厲害,頻繁融霜,效率低,在極端低溫天氣下甚至不能運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在製冷或者制熱的同時能提供衛生的熱水並且更加高效安全的水地源三聯供機組。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水地源三聯供機組,包括壓縮機、熱回收器、四通閥、室外換熱器、室內換熱器、節流器以及氣液分離器,其特徵在於 壓縮機、熱回收器、四通閥和氣液分離器依次通過管路首尾串聯在一起,四通閥的左右兩埠通過管路分別連接室內換熱器的進氣口和室外換熱器的進氣口,室內換熱器的出氣口和室外換熱器的出氣口通過管路連接,其間設置節流器,以上組件構成整個氟側系統;水路系統由三路組成,熱回收器的水路連接熱回收泵,室外換熱器的水路連接井水泵或者地藕換熱器循環泵,室內換熱器的水路連接空調系統泵。所述的熱回收器、室外換熱器、室內換熱器均選用罐式換熱器。所述的氣液分離器選用儲液、氣液分離和熱交換三合一式氣液分離器。所述的壓縮機選用渦旋式壓縮機或轉子式壓縮機。所述的節流器選用熱力膨脹閥或電子膨脹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可以在製冷、制熱、熱回收、製冷熱回收、制熱熱回收五種模式下高效運行,不受季節和天氣的影響,一年四季均可產生符合國家標準的衛生熱水,並且不需要製冷或者制熱時可單獨產生熱水,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三聯供機組;2、壓縮機直接與熱回收器串聯,其間不設置任何控制閥件,系統控制簡單,成本更低,系統可靠性更高;3、系統採用蒸汽壓縮製冷循環,電能驅動壓縮機運轉,壓縮機壓縮冷媒來製取熱量,避免了電能與水的直接接觸,免去觸電事故的危險;4、首次將罐式換熱器利用到水地源三聯供機組中,更加高效,罐式換熱器採用雙流道流暢水路設計,管內走水,殼體走氟,水側流道具有較大的截面尺寸,能容許水中夾帶較大直徑的纖維、泥沙等雜質通過,對水質的要求比一般的換熱器都低,採用外翅片高效換熱管,換熱面積是光管的3倍,換熱效率高,內部銅管具有高延伸率及較厚的壁厚,耐水冰凍和承壓的能力強,節省設備的維護成本;5、氣液分離器採用了儲液、氣液分離和熱交換三合一式氣液分離器,帶有熱交換功能,增加了系統的過冷度,增加了製冷量,提高了效率;而且增加回氣過熱度,有效防止回氣帶液,更有效的保護壓縮機免受液擊的危害。
圖1是一種水地源三聯供機組結構示意圖。其中1、壓縮機2、熱回收器3、四通閥4、室外換熱器5、節流器6、室內換熱器 7、氣液分離器。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
以下結合附圖1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1 一種水地源三聯供機組,由包括壓縮機1、熱回收器2、四通閥3、室外換熱器4、室內換熱器6、節流器5以及氣液分離器7組成,分為氟側系統和水路系統兩個系統。壓縮機1排氣口與熱回收器2進氣口串聯,熱回收器2出氣口依次串聯四通閥3、氣液分離器7和壓縮機1進氣口,組成迴路。四通閥3的左右兩埠通過管路分別連接室內換熱器6的進氣口和室外換熱器4的進氣口,室內換熱器6的出氣口和室外換熱器4的出氣口通過管路連接在一起,管路上設置節流器5,以上所有組件構成整個氟側系統。水路系統由三路組成,熱回收器2的水路連接熱回收泵,室外換熱器4的水路連接井水泵或者地藕換熱器循環泵,室內換熱器6的水路連接空調系統泵。熱回收器2、室外換熱器4、室內換熱器6均選用罐式換熱器。氣液分離器7選用儲液、氣液分離和熱交換三合一式氣液分離器。壓縮機1選用渦旋式壓縮機。節流器5選用熱力膨脹閥。工作過程如下機組共分5種運行模式。模式1 製冷模式,此時機組控制器發出信號,四通閥3斷電,熱回收器2關,室外換熱器4開,室內換熱器6開。機組的工作如下壓縮機1的排氣通過管路a進入熱回收器2,然後通過管路b進入四通閥3,然後通過管路c進入室外換熱器4與地下水進行換熱,變成液體冷媒,然後通過管路d進入節流器5,節流以後通過管路e進入室內換熱器6,在室內換熱器6內與空調系統水進行換熱變成氣體,使水溫降低,提供冷媒水供空調使用,然後氣體通過管路f進入四通閥3,通過管路g進入氣液分離器7,最後通過管路h回到壓縮機1,完成整個循環。模式2 製冷+熱回收模式,此時機組控制器發出信號,四通閥3斷電,熱回收器2開,室外換熱器4關,室內換熱器6開。機組的工作如下壓縮機1的排氣通過管路a進入熱回收器2,在熱回收器2內加熱衛生熱水變成液體冷媒,然後通過管路b進入四通閥3,通過管路c進入室內換熱器6,然後通過管路d進入節流器5,節流以後通過管路e進入室外換熱器4,在室外換熱器4內與地下水或地藕換熱器中的循環水進行換熱變成氣體,從而吸取熱量,氣體通過管路f進入四通閥3,然後通過管路g進入氣液分離器7,最後通過管路h回到壓縮機1,完成整個循環。模式3 熱回收模式,此時機組控制器發出信號,四通閥3通電,熱回收器2開,室外換熱器4開,室內換熱器6關。機組的工作如下壓縮機1的排氣通過管路a進入熱回收器2,在熱回收器2內加熱衛生熱水變成液體冷媒,然後通過管路b進入四通閥3,通過管路f進入室內換熱器6,然後通過管路e進入節流器5,節流以後通過管路d進入室內換熱器6,在室內換熱器6內與空調系統水進行換熱變成氣體,使水溫降低,提供冷媒水供空調使用,然後氣體通過管路c進入四通閥3,通過管路g進入氣液分離器7,最後通過管路h回到壓縮機1,完成整個循環。模式4 制熱模式,此時機組控制器發出信號,四通閥3通電,熱回收器2關,室外換熱器4開,室內換熱器6開。機組的工作如下壓縮機1的排氣通過管路a進入熱回收器2,然後通過管路b進入四通閥3,通過管路f進入室內換熱器6,在室內換熱器6中氣體與空調系統水進行換熱, 氣體變成液體,從而使空調系統水加熱,然後液體冷媒通過管路e進入節流器5,節流以後通過管路d進入室內換熱器6,在室內換熱器6內與空調系統水進行換熱變成氣體,使水溫降低,提供冷媒水供空調使用,然後氣體通過管路c進入四通閥3,通過管路g進入氣液分離器7,最後通過管路h回到壓縮機1,完成整個循環。模式5 制熱+熱回收模式,此模式為熱回收優先模式。當熱水的溫度低於設定值時優先進行製取熱水,此時模式同模式3,當熱水的溫度達到設定值時自動退出模式3,然後自動進入模式4。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水地源三聯供機組,包括壓縮機(1)、熱回收器O)、四通閥(3)、室外換熱器 G)、室內換熱器(6)、節流器(5)以及氣液分離器(7),其特徵在於壓縮機(1)、熱回收器 O)、四通閥C3)和氣液分離器(7)依次通過管路首尾串聯在一起,四通閥(3)的左右兩埠通過管路分別連接室內換熱器(6)的進氣口和室外換熱器(4)的進氣口,室內換熱器(6) 的出氣口和室外換熱器(4)的出氣口通過管路連接,其間設置節流器(5);熱回收器O)的水路連接熱回收泵,室外換熱器的水路連接井水泵或者地藕換熱器循環泵,室內換熱器(6)的水路連接空調系統泵。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地源三聯供機組,其特徵在於熱回收器( 、室外換熱器G)、室內換熱器(6)均選用罐式換熱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地源三聯供機組,其特徵在於氣液分離器(7)選用儲液、氣液分離和熱交換三合一式氣液分離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地源三聯供機組,其特徵在於壓縮機(1)選用渦旋式壓縮機或轉子式壓縮機。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地源三聯供機組,其特徵在於節流器( 選用熱力膨脹閥或電子膨脹閥。
專利摘要一種水地源三聯供機組,屬於製冷空調行業的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可製冷、制熱、提供衛生熱水三種用途的水地源機組。其特徵在於壓縮機(1)、熱回收器(2)、四通閥(3)和氣液分離器(7)依次首尾串聯在一起,四通閥(3)的左右兩埠分別連接室內換熱器(6)的進氣口和室外換熱器(4)的進氣口,室內換熱器(6)的出氣口和室外換熱器(4)的出氣口連接,其間設置節流器(5);熱回收器(2)的水路連接熱回收泵,室外換熱器(4)的水路連接井水泵或者地藕換熱器循環泵,室內換熱器(6)的水路連接空調系統泵。可以在製冷、制熱、熱回收、製冷熱回收、制熱熱回收五種模式下運行,並且更加安全高效。
文檔編號F25B41/04GK202267266SQ20112035145
公開日2012年6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0日
發明者寧壽峰, 尹德樣, 平偉, 張曉蘭 申請人:山東歐鍇空調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