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支裝BB霜的包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5:44:5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包裝結構,具體是一種支裝BB霜的包裝結構。
背景技術:
BB霜作用主要是遮瑕、調整膚色、防曬、細緻毛孔,BB霜原來是對剝皮或美白後,受損和損傷的皮膚保護和修護使用的再生霜,因此能對皮膚問題給與及時迅速改善,能夠改善和彌補皮膚的缺點,因此而得名叫BB霜,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BB霜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女性使用。
BB霜的包裝盒通常是使用紙質盒體,由於翻折作用使得包裝盒外表面的表面層拉伸,在摺痕處容易將外表面的表面層拉破,不僅影響到包裝盒的美觀,而且包裝盒也容易損壞,導致在運輸的過程中,其中的BB霜就散落出來,同時現代的包裝盒整體結構也不太穩定,而且結構較為複雜,抗震的能力較差,運輸的時候同樣回使得包裝盒破損。
為此,針對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領域技術人員提出了意志總新型的BB霜包裝結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支裝BB霜的包裝結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支裝BB霜的包裝結構,包括盒體、放置槽和蓋板,所述盒體包括金卡紙,金卡紙為盒體的基層,金卡紙的外層印刷有印刷層,印刷層的外層印刷有透明底油層,透明底油層的外層印刷有透明面油層,透明面油層的外層塗覆有膠層;所述盒體的中部設置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底端與盒體的底面固定連接;所述放置槽靠近頂端固定連接有第一泡沫板,第一泡沫板的下端開設有第一開孔;所述放置槽的中部固定連接有第二泡沫板,第二泡沫板的中部開設有第二開孔;所述放置槽的底端固定設置有第三泡沫板,第三泡沫板的頂部開設有第三開孔;所述放置槽內設置有支裝BB霜,支裝BB霜置於第一開孔、第二開孔和 第三開孔內;所述盒體的中部設置有四個卡槽,四個卡槽均勻分布在盒體的周向上,每個卡槽上均安裝有卡塊,相鄰卡塊之間通過緩衝板固定連接,緩衝板的頂端固定連接有蓋板。
進一步的,所述膠層的外層覆蓋有PET膜。
進一步的,所述PET膜的外層覆蓋有亞光油層。
進一步的,所述放置槽的頂端高於盒體且設置開口。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泡沫板的頂面與放置槽的頂面高度相同。
進一步的,所述緩衝板的頂端高度與卡槽的頂端高度相同。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卡塊和卡槽的配合將蓋板和緩衝板固定在盒體上,結構簡單、拆卸方便,同時提高了包裝結構整體的穩定性,同時卡槽內部通過第一泡沫板、第二泡沫板和第三泡沫板支撐,更加提高了整個包裝結構的耐衝擊能力,盒體採用金卡紙作為底層,而金卡紙的外層設置的透明底油層和透明面油層,使得盒體的彎折處不容易損壞,PET膜不僅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而且耐彎折能力更強,亞光油層使得盒體彎折處看上去更自然,包裝結構整體也更加美觀。
附圖說明
圖1為支裝BB霜的包裝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支裝BB霜的包裝結構的俯視圖。
圖3為支裝BB霜的包裝結構中盒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3,一種支裝BB霜的包裝結構,包括盒體5、放置槽12和蓋板1,所述盒體5包括金卡紙15,金卡紙15為盒體5的基層,金卡紙15的外層印刷有印刷層16,印刷層16的外層印刷有透明底油層17,透明底油層17的外層印刷有透明面油層18,透明面油層18的外層塗覆有膠層19,膠層19的外層覆蓋有PET膜20,PET膜20的外層覆蓋有亞光油層4;所述盒體5的中部設置有放置槽12,放置槽12的底端與盒體5的底面固定連接,放置槽12的頂端高於盒體5且設置開口;所述放置槽12靠近頂端固定連接有第 一泡沫板2,第一泡沫板2的頂面與放置槽12的頂面高度相同,第一泡沫板2的下端開設有第一開孔11;所述放置槽12的中部固定連接有第二泡沫板6,第二泡沫板6的中部開設有第二開孔10;所述放置槽12的底端固定設置有第三泡沫板8,第三泡沫板8的頂部開設有第三開孔9;所述放置槽12內設置有支裝BB霜7,支裝BB霜7置於第一開孔11、第二開孔10和第三開孔9內;所述盒體5的中部設置有四個卡槽13,四個卡槽13均勻分布在盒體5的周向上,每個卡槽13上均安裝有卡塊14,相鄰卡塊14之間通過緩緩衝板3固定連接,緩衝板3的頂端高度與卡槽12的頂端高度相同,緩衝板3和卡槽12的頂端固定連接有蓋板1,本支裝BB霜的包裝結構通過卡塊14和卡槽13的配合將蓋板1和緩衝板3固定在盒體5上,結構簡單、拆卸方便,同時提高了包裝結構整體的穩定性,同時卡槽12內部通過第一泡沫板2、第二泡沫板6和第三泡沫板8支撐,更加提高了整個包裝結構的耐衝擊能力,盒體5採用金卡紙15作為底層,而金卡紙15的外層設置的透明底油層17和透明面油層18,使得盒體5的彎折處不容易損壞,PET膜20不僅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而且耐彎折能力更強,亞光油層4使得盒體彎折處看上去更自然,包裝結構整體也更加美觀。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