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舞龍舞獅的寓意 舞龍燈有什麼寓意
2025-07-28 19:33:10
正月十五元宵節,也通常被我們認為是春節的最後一天,我們把這個日子也定義為一個節日,這個節日之後生活就該步入正軌了。我們就得不得不為了生活去奔波忙碌了。所以,元宵節是同樣很精彩的,比如說,我們會掛燈籠,打燈謎,舞龍舞獅。
元宵節為什麼舞龍
在古代,人們把「龍」作為吉祥的化身,代表著風調雨順的願望,所以廣大勞動人民就會將其舞起來希望莊稼在這一年能有一個好收成,也祈禱家裡能夠平平安安。人們舞起用竹、鐵結紮,外用綢緞或布匹製作的彩龍取樂,表現歡快的心情,經過民間藝人不斷加工製造,到現在「耍龍燈」已發展成為一種形式完美、具有相當表演技巧和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民間舞蹈藝術,深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
舞龍燈的意義
龍燈是漢族和部分少數民族節日傳統燈彩。在我們文化裡,龍是吉祥的象徵,因此民間每逢春節、元宵節、燈會、廟會及豐收年,都舉行舞龍燈的活動。一般用竹、木、紙、布紮成,節數不等,均為單數。其形象按顏色不同,可分為「火龍」、「青龍」。「白龍」、「黃龍」,每節內能燃燒燭的稱「龍燈」。 所以時至今日,我們仍舊保留有「耍龍燈」的習慣。
舞獅的寓意
舞獅子,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如今已經可以說是一種文化傳承,已經成為了一種藝術門類,舞獅也同樣寓意著吉祥的來到。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