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動設備註油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7 00:08:31 1
專利名稱:轉動設備註油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軸承部件的潤滑裝置,特別是涉及到一種轉動設備註油器。
背景技術:
軸承潤滑是電動機安全平穩運行的前提條件,在日常工作中維護人員要依據電動 機的不同類型、不同容量應用專用油槍為運行中的電動機定期、定量加油。如果油脂加注過 量,會導致電動機軸承在運行中過熱;如果油脂加注過少,會導致軸承欠潤滑,增加軸承損 傷,易發生抱軸事故,造成裝置停產。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轉動設備註油器。本實用新型的轉動設備註油器,由儲油缸、活塞、活塞杆和注油嘴構成,在儲油缸 的底端連接注油嘴,儲油缸的上端有缸蓋,缸蓋的中央有螺套,活塞杆與螺套為螺扣配合, 活塞杆的下端進入儲油缸內、並與缸內的活塞上的卡帽相間隙配合連接。本實用新型轉動設備註油器的另一種形式,由儲油缸、活塞、活塞杆和注油嘴構 成,在儲油缸的底端連接注油嘴,儲油缸的上端有缸蓋,儲油缸為內螺紋缸體,該內螺紋與 活塞外環螺紋相配合,活塞杆進入缸蓋後,其下端與活塞上的卡帽的內稜孔相插接配合。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活塞杆上標有刻度。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活塞杆的上端固定有手柄。本實用新型的轉動設備註油器,從根本上解決了油脂加入過度或過少的問題,按 照活塞杆上的刻度,實現了定量加油;注油嘴與電動機注油嘴之間的油路封閉,使注入電動 機中的油脂無灰塵、雜質,也確保了電動機注油處的清潔;本裝置的注油器遠離旋轉軸,使 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且操作方便,無需其它輔助工具。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本實用新型的轉動設備註油器,由儲油缸1、活塞2、活塞杆3和注油嘴4構成,如 圖ι所示。在儲油缸1的底端連接注油嘴4,儲油缸1的上端有缸蓋5,缸蓋5的中央有螺 套6,活塞杆3與螺套6為螺扣配合,活塞杆3的下端進入儲油缸1內、並與缸內的活塞2上 的卡帽7相間隙配合連接。在活塞杆3上標有刻度,其活塞杆3的上端固定有手柄8。實施例2本實用新型的轉動設備註油器,由儲油缸1、活塞2、活塞杆3和注油嘴4構成,如圖2所示儲油缸1有內螺紋,活塞2有外螺紋,儲油缸1的底端連接注油嘴4,儲油缸1的上 端有缸蓋5。儲油缸1為內螺紋缸體,該內螺紋與活塞2外環螺紋相配合,活塞杆3進入缸 蓋後,其下端與活塞2上的卡帽7的內稜孔相插接配合。活塞通過外螺紋與儲油桶內螺紋 的配合旋轉,壓縮儲油桶中的油脂,並沿排油嘴將油脂擠出。活塞杆上帶有刻度,用於計量 油脂加入量。在活塞杆3的上端均固定有手柄8,方便操作。
權利要求轉動設備註油器,由儲油缸(1)、活塞(2)、活塞杆(3)和注油嘴(4)構成,其特徵在於儲油缸(1)的底端連接注油嘴(4),儲油缸(1)的上端有缸蓋(5),缸蓋(5)的中央有螺套(6),活塞杆(3)與螺套(6)為螺扣配合,活塞杆(3)的下端進入儲油缸(1)內、並與缸內的活塞(2)上的卡帽(7)相間隙配合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動設備註油器,其特徵是在活塞杆(3)上標有刻度。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轉動設備註油器,其特徵在於活塞杆(3)的上端固定有手 柄(8)。
4.轉動設備註油器,由儲油缸(1)、活塞(2)、活塞杆(3)和注油嘴(4)構成,其特徵在 於儲油缸(1)的底端連接注油嘴(4),儲油缸(1)的上端有缸蓋(5),儲油缸(1)為內螺紋缸 體,該內螺紋與活塞(2)外環螺紋相配合,活塞杆(3)進入缸蓋後,其下端與活塞(2)上的卡 帽(7)的內稜孔相插接配合。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轉動設備註油器,其特徵是在活塞杆(3)上標有刻度。
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轉動設備註油器,其特徵在於活塞杆(3)的上端固定有手 柄(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轉動設備註油器屬於軸承部件的潤滑裝置,是由儲油缸、活塞、活塞杆和注油嘴構成,在儲油缸的底端連接注油嘴,儲油缸的上端有缸蓋,缸蓋的中央有螺套,活塞杆與螺套為螺扣配合,活塞杆的下端進入儲油缸內、並與缸內的活塞上的卡帽相間隙配合連接。在活塞杆上標有刻度、上端固定有手柄。本實用新型的轉動設備註油器,從根本上解決了油脂加入過度或過少的問題,按照活塞杆上的刻度,實現了定量加油;注油嘴與電動機注油嘴之間的油路封閉,使注入電動機中的油脂無灰塵、雜質,也確保了電動機注油處的清潔。
文檔編號F16N3/10GK201621445SQ20102014758
公開日2010年11月3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1日
發明者高君文 申請人:高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