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石材的製造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14:19:31 1
專利名稱:合成石材的製造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為合成石材的一種製造工藝,屬於建築材料領域。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合成石材作為一種新型的建築裝飾材料,其美麗的色澤,新穎的圖案,典雅的裝飾效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各種各樣的合成石材也應運而生。
目前國內外合成石材的製造工藝不外乎以下兩種一種是將天然大理石、花崗石粉碎成適當大小的片石,碎石和微粒,與顏料、碳酸鈣和樹脂等攪拌混合後,澆鑄在模具內,進行固化,製成1.3×1.3×3.3米的立方體方料,然後從模具中取出作切鋸加工成板。這種製作方法的缺點有1、設備模具投資大;2、能源消耗大;3、損耗大。僅鋸切方料切割線縫的半成品方料損耗就高達30%以上,(還不包括方料在長、寬、高三個方向的不成材餘料的損耗。)因此,採用此製作工藝成品率低、成本高且工序繁雜。
另一種合成石材的製作工藝是將含有佔全量89%重量的5-70目粒度的無機細料成分和100目以下的無機微粒成分,同含有佔全量11%重量以下的樹脂成分,配以顏料加以攪和,澆鑄在固化體構件中,然後加壓、加熱成型。該合成石材的製作工藝也存在諸多弊端1、設備投資大;2、產品工藝流程中的加熱溫度、時間不易控制,易翹曲、變形;3、局限性大;僅能生產內含石料直徑在5目以上的合成石材。
為了克服上述合成石材製作工藝的不足,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投資少、工藝簡潔、產品質優價廉的合成石材製造工藝。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本發明的主要成分配方(分別以內含石料直徑≤12cm的大花形A型和直徑≤6mm的小花形B型兩類加以分別說明)A、內含石料直徑≤12cm的合成石材配方(以重量百分比計)為
不飽和聚脂樹8-11%重鈣400目 4-7%過氧化甲乙酮0.1-0.3% 石粉0-2mm 25-32%環烷酸鈷0.03%-0.1% 石粒2-5mm 12-16%石塊1#φ8-12cm 3.5-7%石粒5-10mm 12-16%石塊2#φ5-7cm 4-8%石塊3#φ2-4cm 18-25%注石塊厚度不得超過生產的板材厚度。顏料按品種配。
B、內含石料直徑≤6mm的合成石材配方(以重量百分比計)為不飽和聚脂樹脂9-13%石粉0-2mm 35-45%過氧化甲乙酮0.1-0.3% 石粒2-4mm 15-25%環烷酸鈷0.03-0.1% 石粒4-6mm 15-25%重鈣400目11-16%注顏料按品種配。
合成石材的製造工藝根據板材內含石料直徑的大小分為A、B兩種A、內含石料直徑≤12cm的合成石材製造工藝是(一)篩選石塊。
1、從儲備的廢棄大理石、花崗石邊角料中篩選出厚度不超過製成板厚度的石塊。
2、把選出的石塊按直徑1#φ8-12cm、2#φ5-7cm、3#φ2-4cm、錘好分類存放備用。
(二)粉碎石料。將儲備的石料粉碎過篩,得到規格為0-2mm、2-5mm、5-10mm的石粉、石粒備用。
(三)安放模具,裝填石塊(見附
圖1)。
1、把10~12mm厚的玻璃板(1)置於事先砌好的凹槽(2)內的河砂墊層(3)上(凹槽深18cm,河砂厚15cm),將牛皮紙(4)鋪墊在玻璃板(1)上。
2、把模具(5)刷上脫模劑,置於牛皮紙(4)上,模具的四角連接卡槽,必須卡牢,保持平整,吻合。
3、將備好1#、2#、3#石塊(6)按計量均勻地裝填在模具(5)內。
(四)制板成型。
1、按一次攪拌或拌合要生產的板材數量算出需用原材料的數量計量,待備用。
2、將備好的不飽和聚脂樹脂投入真空攪拌機或攪拌槽內,然後依次將顏料、重鈣、甲乙酮、環烷酸鈷、石粉、石粒投入,經攪拌或拌合均勻後,按每張所需量將混合物(7)裝填在已備好的模具(5)內,抹平,墊上牛皮紙(4)用小型振動機(8)振動夯實5-6遍。
3、待30-60分鐘左右凝膠脫模,6-10小時定型取板(9),平整堆放,室溫固化,5-7天即可研磨、拋光成材。
B、內含石料直徑≤6mm的合成石材的製造工藝是(一)粉碎石料。把儲備的大理石、花崗石廢料進行粉碎過篩,得到規格為0-2mm、2-4mm、4-6mm的石粉、石粒。
(二)安放模具(見附圖2)。
1、把厚10-12mm的玻璃板(1)安放在事先已砌好的凹槽(2)內的河砂墊層(3)上(凹槽深18cm,河砂厚15cm),將牛皮紙(4)鋪在玻璃板上。
2、將模具(5)刷上脫模劑,置於牛皮紙(4)上,模具四角連接卡槽必須卡牢,保持平整,吻合。
(三)制板成型。
1、按一次攪拌或拌和要生產的板材數量算出需用原輔材料的數量計量,備好待用。
2、將0-2mm的石粉、2-4mm、4-6mm的石粒與顏料、重鈣,投入真空攪拌機或攪拌槽內攪拌均勻。
3、依次投入不飽和聚脂樹脂、甲乙酮、環烷酸鈷,繼續攪拌均勻。
4、將混合物(7)按每張板材所需量裝填在已備好的模具(5)內,抹平,墊上牛皮紙(4),用小型振動機(8)振動務實5-6遍。
5、待30-60分鐘左右凝膠脫模,6-10小時定型取板(9),平整堆放,室溫固化,5-7天可研磨、拋光成材。
綜上所述由於本發明採用了一種簡潔高效的製造工藝,克服了生產同類產品必須先澆鑄立體方料,再鋸切成平板造成的投資大、損耗大,工藝複雜的缺點。將合成石混合物澆鑄在置於玻璃板上的模具內,直接振動夯實成型平板,並可隨意調節產品規格和品種,其優點非常明顯。它具有設備投資少,原材料損耗極小,生產成本較現有生產方式降低30-40%,產品強度高,光澤度好,色澤一致,避免了天然石材的色差和放射性物質超標,以及大理石易碎等缺陷。同時,本發明大量利用廢棄石料和邊角餘料,既提高了石材資源的利用率,又保護了生態環境,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十分突出,具有極高的推廣價值。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以1平方米為例實施例1、產品名稱為米黃玉、成品板厚度18mm,顏色米黃,內含石料直徑≤12cm,屬A型大花形大理石合成石材。
製作程序是(一)篩選石頭。
1、從已儲備的廢棄大理石米黃玉邊角料中篩選出厚度不超過18mm的石塊。
2、把選出的石塊按直徑1#φ8-12cm,2#φ5-7cm,3#φ2-4cm錘好分類存放備用。
(二)粉碎石料。將儲備的米黃玉石料粉碎過篩,得到規格為0-2mm2-5mm、5-10mm的石粉、石粒備用。
(三)安放模具,裝填石塊(見附圖1)。
1、把10-12cm厚玻璃板置於事先砌好的凹槽內的河砂墊層上(凹槽深18cm,河砂厚15cm),將牛皮紙鋪墊在玻璃板上。
2、把模具刷上脫模劑,置於牛皮紙上,模具四角連接卡槽必須卡牢,保持平整,吻合。
3、將備好的石塊1#2.5kg、2#3.4kg、3#11.5kg均勻地裝填於模具內。
(四)制板成型。
1、按一次攪拌或拌和生產一平方米板材所需原輔材料的數量計算出為不飽和聚脂樹脂5.3kg,甲乙酮70g,環烷酸鈷25g,重鈣2.8kg,顏料中絡黃色漿9.722g,大紅色漿0.056g,石粉0-2mm16kg,石粒2-5mm8.5kg,5-10mm8kg計量備好。
2、將備好的不飽和聚脂樹脂投入真空攪拌機或攪拌槽內,然後依次投入顏料、重鈣、甲乙銅、環烷酸鈷、石粉、石粒,經攪拌或拌合均勻後,將混合物平均裝填在備好的模具內,抹平,墊牛皮紙,用小型振動機振動夯實5-6遍。
3、待30-60分鐘左右凝膠脫模,6-10小時定型取板,平整堆放,室溫固化,5-7天固化完全,即可研磨、拋光成材。
實施例2產品名稱金黃玉,成品板厚度15mm,顏色金黃色,內含石料直徑≤6mm屬B型、小花形大理石合成石材。
製作程序是(一)粉碎石料。把已儲備的大理石松香黃石料進行粉碎過篩,得到規格為0-2mm、2-4mm、4-6mm的石粉、石粒備用。
(二)安放模具(見附圖2)。
1、把厚10-12mm的玻璃板安放在事先已砌好的凹槽內的河砂墊層上(凹槽深18mm,河砂厚15mm),將牛皮紙鋪在玻璃板上。
2、將模具刷上脫模劑,置於牛皮紙上,模具四角連接卡槽必須卡牢,保持平整、吻合。
(三)制板成型。
1、按一次攪拌或拌和要生產的板材數量計算出所需原輔材料的數量為不飽和聚脂樹脂4.5kg,甲乙酮55g,環烷酸鈷20g,重鈣4.9kg,顏料氧化鐵黃11g,鐵紅1g;石粉0-2mm15.5kg,石粒2-4mm8.5kg、4-6mm8kg,計量備好。
2、將上述已備好的石粉0-2mm15.5kg,石粒2-4mm8.5kg,4-6mm8kg,顏料氧化鐵黃11g,鐵紅1g,重鈣4.9kg投入真空攪拌機或攪拌槽內攪拌均勻;3.依次投入上述已備好的不飽和聚脂樹脂4.5kg,甲乙酮55g,環烷酸鈷20g於攪拌機或攪拌槽內繼續攪拌均勻。
4、將攪拌好的混合物按每張用量平均裝填在已備好的模具內,抹平,墊上牛皮紙,用小型振動機振動夯實5-6遍。
5、待30-60分鐘左右凝膠脫模,6-10小時定型取板,平整堆放,室溫固化,5-7天固化完全後,即可研磨、拋光成新產品。
權利要求
1.一種合成石材的製造工藝。其特徵在於由該工藝涉及的產品配方(分別以內含石料直徑≤12cm A型和直徑≤6mm B型兩類,加以分別說明)A、內含石料直徑≤12cm的合成石材產品配方(以重量百分比計)不飽和聚脂樹脂8-1l% 重鈣400-500目4-7%過氧化甲乙銅0.1-0.3%石粉0-2mm25-32%環烷酸鈷0.03-0.1% 石粉2-5mm12-16%石塊1#φ8-12cm 3.5-7% 石粉5-10mm 12-16%石塊2#φ5-7cm 4-8%石塊3#φ2-4cm 18-25%注(1)石塊厚度不得超過生產板材厚度。(2)顏料按品種配。B、內含石料直徑≤6mm的合成石材產品配方(以重量百分比計)不飽和聚脂樹脂9-13% 石粉0-2mm35—47%過氧化甲乙銅0.1-0.3%石粉2-4mm15—25%環烷酸鈷0.03-O.1% 石粉4-6mm15—25%重鈣400-500目11-16%注顏料按品種配。
2.根據權利要求一的合成石材的製造工藝,其特徵是按板材內含石料直徑的大小分為A、B兩種A、內含石料直徑≤12cm的合成石材製造工藝是(1)篩選石頭。①、從儲備的廢棄大理石、花崗石邊角料中,篩選出厚度不超過製成板厚度的石塊。②、把選出的石塊按直徑1#φ8-12cm、2#φ5-7cm、3#φ2-4cm錘好分類存、放備用。(2)粉碎石料。將儲備的石料粉碎過篩,得到規格為0-2mm、2-5mm、5-10mm的石粉、石粒備用。(3)安放模具,裝填石塊。①、把10-12mm厚的玻璃板置於事先砌好的凹槽內的河砂墊層上(凹槽深18cm,河砂厚15cm),將牛皮紙鋪墊在玻璃板上。②、把模具刷上脫模劑,置於牛皮紙上,模具的四角連接卡槽必須卡牢,保持平整、吻合。③、將備好的1#、2#、3#石塊按計量均勻地裝填在模具內。(4)制板成型。①、按一次攪拌或拌和所生產的板材數量算出需用原材料的數量備好待用。②、將備好的不飽和聚脂樹脂投入真空攪拌機或攪拌槽內,然後依次將顏料、重鈣,過氧化甲乙銅、環烷酸鈷、石粉、石粒投入,經攪拌或拌和均勻後,按每張板所需量將混合物裝填在已備好的模具內,抹平,墊上牛皮紙,用小型振動機振動夯實5-6遍。③、待30-60分鐘左右凝膠脫模,6-10小時定型、取板,平整堆放,室溫固化5-7天即可研磨、拋光成材。B、內含石料直徑≤6mm的合成石材的製造工藝是(1)粉碎石料。把儲備的大理石、花崗石邊角料進行粉碎過篩,得到規格為0-2mm、2-4mm、4-6mm的石粉、石粒。(2)安放模具。①、把厚10-12mm的玻璃板安放在事先砌好的凹槽內的河砂墊層上(凹槽深18cm,河砂厚15cm),將牛皮紙鋪在玻璃板上。②、將模具刷上脫模劑,置於牛皮紙上,模具四角連接卡槽必須卡牢,保持平整,吻合。(3)制板成型。①、按一次攪拌或拌和所要生產的板材數量算出需用原輔材料的數量計量,備好待用。②、將0-2mm的石粉、2-4mm、4-6mm的石粒與顏料、重鈣,投入真空攪拌機或攪拌槽內攪拌均勻。③、依次投入不飽和聚脂樹脂,甲乙酮、環烷酸鈷,繼續攪拌均勻。④、混合物按每張板材所需量裝填在已備好的模具內,抹平,墊上牛皮紙,用小型振動機振動夯實5-6遍。⑤、待30-60分鐘左右凝膠脫模,6-10小時定型取板,平整堆放,室溫固化,5-7天即可研磨、拋光成材。
3.根據權利要求二所述的合成石材製造工藝,其中所說的小型振動機,是指電壓220V,額定功率為90W的振動機,又稱抹光機。
4.根據權利要求二所述的合成石材製造工藝,其中所說的模具,是指用角鋼(方鋼)製作,其接觸產品一邊的高度須高於製成板厚度。每根角鋼(方鋼)兩端有固定的連接卡槽,一套模具由上述四根角鋼(方鋼)組成,它與厚10-12mm的玻璃板結合,構成模具。
5.根據權利要求二所述的合成石材製造工藝,其中所說的攪拌槽,是用鋼板(含不鏽鋼板)製作的,規格為1300mm×560mm×200mm的長方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合成石材的一種製造工藝,屬建築材料領域。它根據混凝土構件的生產原理,將合成石混合物澆鑄在置於玻璃板上的模具內,直接成形為平板。該平板含石料直徑最大達12釐米。克服了生產同類產品必須先澆鑄立體方料再鋸切成平板造成的投資大、損耗大、工藝複雜的缺點。該工藝能製造各種合成石板材,臺面板等。利用了廢棄荒料、碎石塊,投入小,成本低,工藝簡潔。產品規格可隨意調節,是一種質優價廉的新型建築裝飾材料。
文檔編號B28B1/00GK1287980SQ0012202
公開日2001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00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00年7月23日
發明者駱榮泰, 楊傑 申請人:駱榮泰, 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