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穿線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13 11:28:21 2
專利名稱:骨骼穿線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穿過骨骼引線的骨骼穿線器。
背景技術:
在骨科手術中,縫合肌腱時常需從骨骼穿線。如全髖關節置換術髖關節後側入路使用廣泛,但是術後有髖關節後脫位的風險,為了使術後髖關節更加穩定不易脫位,需縫合外展肌,並修復軟組織。文獻報導在修復髖關節後方軟組織後,脫位率可以從4-6. 2%下降到 0-0.8%。(Pellicci PM, Bostrom M, Poss R. Posterior approach to total hipreplacement using enhanced posterior soft tissue repair. Clin Orthop Relat Res,19980ct ; (355) :224-8.)此時需穿過骨骼縫合。骨骼密度較大,穿線比較困難,目前常用的方法為使用縫合針刺穿骨骼穿線,由於縫合針較細穿過骨骼較為困難,穿針時容易使縫合針變形或折斷,同時還可能影響縫線的強度。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能夠解決現有骨骼穿線方法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易於操作、鑽洞省力、穿線方便的骨骼穿線器。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針柄以及與針柄連為一體的針頭,在針頭的端部設有針尖,所述的針頭為圓柱體,針柄與控制針頭旋轉角度的手柄相連,且在針尖和針柄之間的針頭上設有用於拉線的倒鉤。所述倒鉤距針尖5mm。所述的針尖為 三稜形。所述針頭的直徑為2mm。本實用新型中的手柄能夠控制針頭旋轉角度,當需要穿線過骨骼時,術者握住手柄,使針頭以正確的方向旋轉插入骨骼內鑽孔;針頭和針尖用於穿孔,倒鉤用於拉線,針頭從骨的另一端穿出後將手術線勾於倒鉤上,術者握住手柄將針頭連帶手術線一起從剛鑽好的洞中拉出,完成穿孔過程。
圖1是骨骼穿線器的示意圖;圖2是骨穿線器針頭和倒鉤的示意圖;圖3是骨穿線器針尖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說明。參見圖1-3,本實用新型包括針柄2以及與針柄連為一體的針頭3,在針頭的端部設有三稜形結構的針尖5,所述的針頭3採用直徑為2mm的圓柱形,針柄2與控制針頭3旋轉角度的手柄I相連,在距離針尖5後端5mm處的針頭3上設有用於拉線的倒鉤4。 本實用新型中的手柄能夠控制針頭旋轉角度,當需要穿線過骨骼時,術者握住手柄,使針頭以正確的方向旋轉插入骨骼內鑽孔;針頭和針尖用於穿孔,倒鉤用於拉線,針頭從骨的另一端穿出後將手術線勾於倒鉤上,術者握住手柄將針頭連帶手術線一起從剛鑽好的洞中拉出,完成穿孔過程。由於針尖較粗,不易變形,而且三稜形的針尖的各稜鋒利,因此在骨骼上鑽洞較為省力,過線容易,操作簡便,能夠滿足大部分情況下穿針需求,無需另外鑽孔。如骨質較硬時,可以 先用克氏針鑽孔,再使用本穿線器穿線。
權利要求1.一種骨骼穿線器,其特徵在於包括針柄(2)以及與針柄連為一體的針頭(3),在針頭的端部設有針尖(5),所述的針頭(3)為圓柱體,針柄(2)與控制針頭(3)旋轉角度的手柄(I)相連,且在針尖(5)和針柄(2)之間的針頭(3)上設有用於拉線的倒鉤(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骨骼穿線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倒鉤(4)距針尖(5)5m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骨骼穿線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針尖(5)為三稜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骨骼穿線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針頭(3)的直徑為2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骨骼穿線器,包括針柄以及與針柄連為一體的針頭,在針頭的端部設有針尖,所述的針頭為圓柱體,針尖為三稜形,針柄與控制針頭旋轉角度的手柄相連,且在針尖和針柄之間的針頭上設有用於拉線的倒鉤。本實用新型中的手柄能夠控制針頭旋轉角度,當需要穿線過骨骼時,術者握住手柄,使針頭以正確的方向旋轉插入骨骼內鑽孔;針頭和針尖用於穿孔,倒鉤用於拉線,針頭從骨的另一端穿出後將手術線勾於倒鉤上,術者握住手柄將針頭連帶手術線一起從剛鑽好的洞中拉出,完成穿孔過程。
文檔編號A61B17/56GK202892063SQ201220444539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3日
發明者朱錦宇, 朱慶生, 郭凱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