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平面線材半自動彎曲的製造方法
2023-06-18 05:53:16 2
一種平面線材半自動彎曲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平面線材半自動彎曲機,包括進料機構(1)、氣動元件開關(2)、主氣缸(3)、副氣缸(4)、連杆機構(5)、彎曲工作機構(6)、脫料機構(7)、排料機構(8),所述進料機構(1)和氣動元件開關(2)焊固在前主體支撐框架上,所述主氣缸(3)安裝在主體支撐框架內,所述連杆機構(5)由螺栓將其鎖付在主氣缸(3)上,彎曲工作機構(6)固定在主體底座上;排料機構(8)是固定在連杆機構(5)上;後主體支撐框架固定在主體底座上;副氣缸(4)、脫料機構(7)裝配在後主體支撐框架上。本實用新型的平面線材半自動彎曲機生產率高、操作簡單、成本低廉、容易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特別適合於成批大量生產。
【專利說明】一種平面線材半自動彎曲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線材彎曲機械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當前,人們對汽車的需求越來越高。作為汽車座椅的必需部件線材骨架製造已經迅速發展成為一個新興的熱門行業,在整個汽車座椅行業中線材骨架大多使用模具進行衝壓生產,由於產品的多樣性和固有的生命周期造成模具開發在資源上的浪費(模具壽命大於產品壽命,大多數模具閒置或報廢),為了減少這種浪費,研發線材彎曲設備已成為一種趨勢。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種平面線材半自動彎曲機及其使用方法。
[0004]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實用新型目的:
[0005]一種平面線材半自動彎曲機,包括進料機構、氣動元件開關、主氣缸、副氣缸、連杆機構、彎曲工作機構、脫料機構、排料機構,所述進料機構和氣動元件開關焊固在前主體支撐框架上,所述主氣缸安裝在主體支撐框架內,所述連杆機構由螺栓將其鎖付在主氣缸上,彎曲工作機構固定在主體底座上;排料機構是固定在連杆機構上;後主體支撐框架固定在王體底座上;副氣缸、脫料機構裝配在後王體支撐框架上。
[0006]一種平面線材半自動彎曲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7]將原材料放進進料機構,原材料因重力原因會沿著進料機構導向作用,逐步有序的到達工作區域;
[0008]此時打開氣動元件開關;
[0009]副氣缸推出脫料機構離開工作區域;
[0010]主氣缸推動連杆機構帶動彎曲工作機構作彎曲作業;一次作業完成後,關閉氣動元件開關;
[0011]副氣缸拉回脫料機構進入工作區域將成品產品送入排料機
[0012]構將其送出成品產品;
[0013]依此步驟反覆操作完成線材產品的批量生產。
[0014]有益效果:
[0015]平面線材半自動彎曲機生產率高、操作簡單、成本低廉、容易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特別適合於成批大量生產;本實用新型取代模具的開發投入。針對線材製品的多樣性在大批量製造時,具有縮短開發周期等方面有獨到的優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8]一種平面線材半自動彎曲機,由進料機構1、氣動元件開關2、主氣缸3、副氣缸4、連杆機構5、彎曲工作機構6、脫料機構7、排料機構8,進料機構I和氣動元件開關2焊固在前主體支撐框架上,主氣缸3安裝在主體支撐框架內,連杆機構5由螺栓將其鎖付在主氣缸3上,彎曲工作機構6固定在主體底座上;排料機構8是固定在連杆機構5上;後主體支撐框架固定在主體底座上;副氣缸4)、脫料機構7裝配在後主體支撐框架上。
[0019]一種平面線材半自動彎曲機的使用方法,將原材料放進進料機構1,原材料因重力原因會沿著進料機構導向作用,逐步有序的到達工作區域;此時打開2氣動元件開關;副氣缸4推出脫料機構7離開工作區域;主氣缸3推動連杆機構5帶動彎曲工作機構6作彎曲作業;一次作業完成後,關閉氣動元件開關2 ;副氣缸4拉回脫料機構7進入工作區域將成品產品送入排料機構8將其送出成品產品;依此步驟反覆操作完成線材產品的批量生產。
[0020]大功率氣缸主要處理線材彎曲工作部分的力源問題,而連杆機構確定了彎曲方向和角度的作用;彎曲動作完成後,小功率氣缸將解決最終成品產品脫離工作區域,由排料機構將其送出。
【權利要求】
1.一種平面線材半自動彎曲機,其特徵在於;包括進料機構(I)、氣動元件開關(2)、主氣缸(3 )、副氣缸(4)、連杆機構(5 )、彎曲工作機構(6 )、脫料機構(7 )、排料機構(8 ),所述進料機構(I)和氣動元件開關(2 )焊固在前主體支撐框架上,所述主氣缸(3 )安裝在主體支撐框架內,所述連杆機構(5)由螺栓將其鎖付在主氣缸(3)上,彎曲工作機構(6)固定在主體底座上;排料機構(8)是固定在連杆機構(5)上;後主體支撐框架固定在主體底座上;副氣缸(4)、脫料機構(7)裝配在後主體支撐框架上。
【文檔編號】B21F1/00GK203390112SQ201320381794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1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1日
【發明者】張國營, 劉聖祖, 唐立山, 範勇 申請人:南京惠德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