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人造球團礦烘乾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02:53:16 1
專利名稱:一種人造球團礦烘乾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鋼鐵工業用的烘乾設備,尤其是一種人造球團礦烘乾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球團礦的生產一般是在人造球團礦加工設備中完成,在人造球團礦加工設備中對球團進行烘乾、均熱、焙燒和冷卻,製成成品球團礦。這種傳統的工藝方式對含水量較高的生球團進行烘乾,由於對球團是外加熱,故對烘乾速度有嚴格的要求,如果烘乾的速度過快,就會造成球團的碎裂,這就限制了人造球團礦加工設備生產球團礦的生產效率,因此,將生球團進行爐外烘乾,一直是本行業的努力方向。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人造球團礦烘乾裝置技術方案,該方案有一烘乾爐,採用微波對爐內的球團加熱烘乾,可提高烘乾速度,滿足去除烘乾段人造球團礦加工設備對烘乾後球團的需求。
本方案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的主要包括帶有爐門以及金屬外皮和保溫層的烘乾爐體,本方案的特點是在所述的烘乾爐體與爐門之間有與烘乾爐體內腔相通的進料鬥,在烘乾爐體內腔的底部有與烘乾爐體外相通的輸送帶;在烘乾爐體外有至少四個微波發生器,各微波發生器有各自的波導管連接到烘乾爐體內腔。在所述的爐門上有觀察窗。在所述的烘乾爐體的側壁上也有觀察窗。在所述的烘乾爐體進料鬥的對應端還有出料鬥。所述微波發生器的功率要大於50KW。所述波導管與烘乾爐體的連接位置,最好是在烘乾爐體上頂部或側壁饋入。所述波導管在烘乾爐體上的饋口間最小隔離度要大於20db。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據對上述方案的敘述得知,由於在該方案中烘乾爐體與爐門之間有與烘乾爐體內腔相通的進料鬥,在烘乾爐體內腔的底部有與烘乾爐體外相通的輸送帶;在烘乾爐體外有多個大功率微波發生器,各微波發生器有各自的波導管連接到烘乾爐體內腔。這一結構,在烘乾爐體內腔就有微波分布,並對烘乾爐體內腔的生球團加熱烘乾。本方案在工作時,生球團由進料鬥加入,球團落在烘乾爐體內的輸送帶上,輸送帶又向出料端移動,在輸送帶上就形成了一層球團層,烘乾爐體內的微波就會對球團進行加熱烘乾,由於微波加熱是利用分子振動來加熱,因此快速對球團加熱,不會使球團出現碎裂,則可縮短球團的烘乾時間,提高烘乾效率,滿足了去除烘乾段的人造球團礦加工設備對烘乾後球團的需求,從而大大提高了人造球團礦加工設備的生產效率。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其實施的有益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的部分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視部分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微波發生器,2為波導管,3為進料鬥,4為爐門,5為烘乾爐體,6為觀察窗,7為輸送帶,8為出料鬥。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
,並結合其附圖,對本方案進行闡述。
通過附圖可以看出,本方案的球團礦烘乾裝置,包括帶有爐門(4)以及有金屬外皮和保溫層的烘乾爐體(5)。本方案是在所述的烘乾爐體(5)與爐門(4)之間有與烘乾爐體(5)內腔相通的進料鬥(3),在烘乾爐體(5)內腔的底部有與烘乾爐體(5)外相通的輸送帶(7)。在烘乾爐體(5)外有至少四個微波發生器(1),本具體實施方式
就採用四個功率為100KW,頻率為2450MHz±10Hz的微波發生器(1),這四個微波發生器(1)有各自的波導管(2)連接到烘乾爐體(5)內腔,所述波導管(2)與烘乾爐體(5)的連接位置,最好是在烘乾爐體(5)上頂部或側壁饋入,本具體實施方式
是採用在烘乾爐體(5)的上頂部饋入,而波導管(2)在烘乾爐體(5)上的饋口間最小隔離度要大於20db。另外,在所述的爐門(4)上有觀察窗(6),在烘乾爐體(5)的側壁上也有觀察窗(6)。在所述的烘乾爐體(5)進料鬥(3)的對應端還有出料鬥(8)。
權利要求1.一種人造球團礦烘乾裝置,主要包括帶有爐門以及金屬外皮和保溫層的烘乾爐體,其特徵是在所述的烘乾爐體與爐門之間有與烘乾爐體內腔相通的進料鬥,在烘乾爐體內腔的底部有與烘乾爐體外相通的輸送帶;在烘乾爐體外有至少四個微波發生器,各微波發生器有各自的波導管連接到烘乾爐體內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球團礦烘乾裝置,其特徵是在所述的爐門上有觀察窗。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造球團礦烘乾裝置,其特徵是在所述的烘乾爐體的側壁上也有觀察窗。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人造球團礦烘乾裝置,其特徵是在所述的烘乾爐體進料鬥的對應端還有出料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球團礦烘乾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微波發生器的功率要大於50KW。
6.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人造球團礦烘乾裝置,其特徵是所述波導管與烘乾爐體的連接位置,最好是在烘乾爐體上頂部或側壁饋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人造球團礦烘乾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各波導管在烘乾爐體上的饋口間最小隔離度要大於20db。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人造球團礦烘乾裝置的技術方案。該方案主要包括帶有爐門以及金屬外皮和保溫層的烘乾爐體。本方案的特點是在所述的烘乾爐體與爐門之間有與烘乾爐體內腔相通的進料鬥,在烘乾爐體內腔的底部有與烘乾爐體外相通的輸送帶。在烘乾爐體外有至少四個微波發生器,各微波發生器有各自的波導管連接到烘乾爐體內腔。在所述的爐門上有觀察窗。在所述的烘乾爐體的側壁上也有觀察窗。在所述的烘乾爐體進料鬥的對應端還有出料鬥。所述微波發生器的功率要大於50KW。所述波導管與烘乾爐體的連接位置,最好是在烘乾爐體上頂部或側壁饋入。所述波導管在烘乾爐體上的饋口間最小隔離度要大於20db。
文檔編號F26B3/32GK2722159SQ20042004123
公開日2005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04年6月10日 優先權日2004年6月10日
發明者李長順, 楊憲禮, 郭延軍, 李建民, 張英才 申請人:濟南鋼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