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適應環境的汽車前照燈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20:17:46 1

本發明涉及汽車領域,特別提供了一種自適應環境的汽車前照燈。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汽車的數量越來越多,同時也出現了許多駕駛員不遵守交通的現象,遠、近燈光隨意使用,導致交通事故頻發,另外我國道路的發展不平均,在有些不發達地區,道路不平,存在坑坑窪窪,導致汽車夜晚照明時不能很好的看清路況信息,容易出現交通事故。
專利申請號為201410593767.X 的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LED前照燈,包括:燈罩、燈頭、翻板遮光裝置和散熱器,發光晶片設置於散熱器的上面和側面;燈頭設置有主鏡頭和拓寬鏡,分別內嵌於主鏡安裝座和拓寬鏡安裝座,並固定於固定板。這種汽車LED前照燈,既能達到大功率照度的要求,又能解決散熱問題,同時拓寬LED前照燈的寬度範圍,通過外界感應器或手動切換,可實現智能或多功能化,使得汽車LED前照燈可靠性大大提升,並且實現智能照明。然而其並沒有可以自適應調節前照燈照射方向, 也不能自適應切換遠近光燈,存在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一種自適應環境的汽車前照燈,包括前照燈本體、中央處理器、亮度傳感器、高度傳感器、功率調節器、電動機、雷達。
中央處理器分別與亮度傳感器、高度傳感器、電動機、雷達、功率調節器通過導線連接,並接入汽車內部電路。
亮度傳感器通過支架固定在汽車前照燈本體前端,當亮度傳感器中的光敏二極體感應到天黑或環境光線變化時,會輸出相應的數位訊號給中央處理器。
高度傳感器為光電式傳感器,設置在汽車前輪軸和後輪軸上,當前照燈處於工作狀態時,通過檢測計算出前後輪軸倆個傳感器的偏移量,並將偏移量傳遞給中央處理器。
電動機設置在汽車前照燈內並通過螺杆與燈體驅動連接,當中央處理器接收到高度傳感器的偏移量後,根據預設定公式使電動機通過螺杆正向或者反向轉動使燈體驅動上下運動。
雷達為測距超聲波雷達,通過支架固定在汽車前照燈體前端,雷達發出超聲波,超聲波將反射回來的回波信號傳遞給中央處理器,判斷前方多少米有行人或者車輛。
功率調節器設置在汽車前照燈內,與燈體電路相連接,接收來自中央處理器的指令,通過調節電阻大小控制遠、近光燈LED陣列的電流大小,從而改變亮度和切換。
中央處理器與汽車電路連接,根據亮度傳感器傳遞亮度信息,雷達傳遞的回波信號,中央處理器判斷亮度處於哪個預設定亮度區間,判斷汽車前方行人或車輛距離,綜合後發出相應指令給功率調節器,控制遠、近光燈LED陣列的電流大小與通斷,同時,高度傳感器傳遞前後輪軸偏移量,中央處理器判斷前後輪軸誰高誰低,然後發出相應指令讓電動機通過螺杆帶動調節燈體驅動使燈體上下運動,改變垂直照射角度。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當前照燈工作時,可以根據環境和路況自動切換遠近光燈,避免遠近光燈的不合理使用,同時調節燈光照射角度,使照射距離和範圍不受太大影響,提高駕駛員的視野範圍,方便駕駛員及時觀察到路面情況,給自己和他人帶來方便,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而且自動調節前照燈功率大小能夠節省電源,減少能源消耗。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汽車前照燈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汽車的側視圖。
圖中各部件,亮度傳感器1,雷達2,電動機3,功率調整器4,中央處理器5,遠光燈LED陣列6,近光燈LED陣列7,高度傳感器8。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當汽車前照燈打開時,中央處理器5、亮度傳感器1、高度傳感器8、功率調節器4、電動機3、雷達2開始工作。亮度傳感器1中的光敏二極體感應到天黑或環境光線變化,輸出相應的數位訊號給中央處理器5,雷達2將監測到的回波信號傳遞給中央處理器5,經處理後做出發出指令。
當車前方150米以內沒有行人跟車輛且無可見光時,功率調節器4將遠光燈電阻值調為0,近光燈電阻值調為100%,遠光燈LED陣列6開啟,功率最大。
當車前方150米以內沒有行人跟車輛且有可見光時,功率調節器4將遠光燈電阻值增大20%,調整功率為80%。
當車前方75米至150米以內有行人跟車輛且無可見光時,功率調節器4將電阻值增大20%,調整功率為80%。
當車前方75米至150米以內有行人跟車輛且有可見光時,功率調節器4將電阻值增大40%,調整功率為60%。
當車前方75米以內有行人跟車輛且無可見光時,功率調節器將遠光燈電阻值調為100%,近光燈電阻值調為0,近光燈LED陣列7開啟,功率最大。
當車前方75米以內有行人跟車輛且有可見光時,近光燈LED陣列開啟,功率調節器4將近光燈電阻值增大40%,調整功率為60%。
高度傳感器8將前後輪軸偏移量傳遞給中央處理器5,中央處理器5根據公式對偏移量做出處理後對電動機3進行控制。
當偏移量為正數即前輪軸高於後輪軸,電動機3正向轉動,螺杆帶動調節燈體驅動使燈體向上運動,垂直照射角度向下。
當偏移量為負數即前輪軸低於後輪軸,電動機3反向轉動,螺杆帶動調節燈體驅動使燈體向下運動,垂直照射角度向上。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但本發明的設計構思並不局限於此,凡利用本發明構思對本發明做出的非實質性修改,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