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能源發電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11:52:21

本實用新型涉及新能源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新能源發電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受化石能源日趨枯竭、能源供應安全和保護環境等的驅動,作為主要可再生能源之一的海洋能事業取得很大發展,海洋波浪能能流密度高、儲量巨大且分布廣泛,是未來海洋能利用的主要方向,當前波浪能應用技術日趨成熟,為人類在21世紀充分利用海洋能展示了美好前景。
當前大多數波浪能發電裝置都是先將波浪能轉換成某個載體的機械能,再將得到的能量轉換成旋轉機械( 如水力透平、空氣透平、液壓電動機等) 的機械能,最後利用發電機將旋轉機械的機械能轉換成電能,普遍存在結構複雜、能量轉換效率低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結構複雜、能量轉換效率低的問題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能源發電裝置,它可以實現結構簡單運行穩定,同時也實現了綠色電力,完全契合節能減排的理念。
2.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新能源發電裝置,包括左右兩端貫通的引水槽,所述引水槽上設有支架機構,所述支架機構包括第一支撐板、支撐杆和第二支撐板,所述第二支撐板通過支撐杆與引水槽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板位於第二支撐板的上側,且第一支撐板通過支撐杆與第二支撐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板上固定連接有蓄電池,所述第二支撐板上固定連接有發電機,所述蓄電池與發電機電性連接,所述引水槽內固定連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將引水槽的內部分為上層和下層,所述上層內設有上葉輪,所述下層內設有下葉輪,所述第二支撐板、引水槽和分隔板上均設有相互對應開口,所述第二支撐板和引水槽的開口內設有外軸管,所述上葉輪通過外軸管安裝在發電機的外轉子上,所述外軸管內插設有內軸,所述下葉輪通過內軸與發電機的內轉子連接,所述內軸位於分隔板上的開口內,所述上葉輪和下葉輪的兩側均設有限位塊,且上葉輪和下葉輪內的限位塊方向相反,所述限位塊與引水槽固定連接,所述限位塊的兩側均設有翻板閥,所述翻板閥通過復位軸與引水槽鉸接,所述限位塊兩側的翻板閥開口方向相反,通過利用海浪對裝置的衝擊是往復運動的過程,海浪來臨時將通過引水槽的上下兩層對上葉輪和下葉輪分別進行衝擊,波浪能直接轉化為旋轉機械的機械能在限位塊的作用下,由於衝擊位置不同,上下層的上葉輪和下葉輪按照相反的方向相對轉動,海浪退回時將從相反方向流經引水槽上下層,在限位塊的作用下,由於衝擊位置轉換,上葉輪和下葉輪的旋轉方向不發生變化,該裝置仍能夠捕獲波浪能並保持穩定的發電狀態,支架機構支撐住蓄電池和發電機,防止晃動。
優選地,所述發電機採用三相交流異步發電機,採用更為常用的三相交流異步發電機發電,一方面能量利用率更高,另一方面,交流電使用起來更加方便。
優選地,所述四個限位塊靠近下葉輪的一端均設有引流板,引流板將水流更好的引向上葉輪或下葉輪,提高能量利用率。
優選地,所述引水槽的兩端均設有引導口,所述引導口與引水槽固定連接,引導口將海浪更好的引向引水槽中,更好的利用潮汐能。
優選地,所述引導口的入口處固定連接有過濾網,防止海浪中摻雜的雜質進入引水槽中,並在上葉輪和下葉輪上纏繞,影響裝置運行的穩定性。
優選地,所述上葉輪和下葉輪的表面均塗有防水層,保護上葉輪和下葉輪不受海水的腐蝕。
3.有益效果
相比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
(1)本方案通過利用海浪對裝置的衝擊是往復運動的過程,海浪來臨時將通過引水槽的上下兩層對上葉輪和下葉輪分別進行衝擊,波浪能直接轉化為旋轉機械的機械能,在限位塊的作用下,由於衝擊位置不同,上下層的上葉輪和下葉輪按照相反的方向相對轉動,海浪退回時將從相反方向流經引水槽上下層,在限位塊的作用下,由於衝擊位置轉換,上葉輪和下葉輪的旋轉方向不發生變化,該裝置仍能夠捕獲波浪能並保持穩定的發電狀態,支架機構支撐住蓄電池和發電機,防止晃動。
(2)發電機採用三相交流異步發電機,採用更為常用的三相交流異步發電機發電,一方面能量利用率更高,另一方面,交流電使用起來更加方便。
(3)四個限位塊靠近下葉輪的一端均設有引流板,引流板將水流更好的引向上葉輪或下葉輪,提高能量利用率。
(4)引水槽的兩端均設有引導口,所述引導口與引水槽固定連接,引導口將海浪更好的引向引水槽中,更好的利用潮汐能。
(5)引導口的入口處固定連接有過濾網,防止海浪中摻雜的雜質進入引水槽中,並在上葉輪和下葉輪上纏繞,影響裝置運行的穩定性。
(6)上葉輪和下葉輪的表面均塗有防水層,保護上葉輪和下葉輪不受海水的腐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引水槽下層的俯視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海浪衝擊時引水槽下層部分的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海浪退回時引水槽下層部分的示意圖。
圖中標號說明:
1蓄電池、2第一支撐板、3支撐杆、4第二支撐板、5引水槽、6分隔板、7內軸、8翻板閥、9 限位塊、10發電機、11外軸管、12上葉輪、13下葉輪、14復位軸、15引流板、16引導口、17過濾網。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實施例1:
請參閱圖1-4,一種新能源發電裝置,包括左右兩端貫通的引水槽5,引水槽5上架設有支架機構,支架機構由第一支撐板2、支撐杆3和第二支撐板4構成,第二支撐板4通過支撐杆3焊接在引水槽5的頂部,第一支撐板2通過支撐杆3焊接在第二支撐板4的上端,第一支撐板2上焊接有蓄電池1,第二支撐板4上焊接有三相交流異步發電機,三相交流異步發電機一方面能量利用率更高,另一方面,交流電使用起來更加方便,蓄電池1與三相交流異步發電機電性連接,引水槽5焊接有分隔板6,並通過分隔板6平均分為上層和下層,上層內設有上葉輪12,外軸管11貫穿第二支撐板4、引水槽5上鑿開的開口,上葉輪12通過外軸管11安裝在三相交流異步發電機的外轉子上,下層內設有下葉輪13,外軸管11內穿插有內軸7,內軸7貫穿分隔板6上鑿開的開口,下葉輪13通過內軸7與三相交流異步發電機的內轉子連接,上葉輪12和下葉輪13的兩側均設有倒置Z型的限位塊9,同一葉輪兩側的限位塊9的倒置方向相同,上葉輪12和下葉輪13內的限位塊9倒置方向相反,上層限位塊9的上端與引水槽5固定連接,下層限位塊9的下端與引水槽5固定連接,限位塊9的兩側均安裝有翻板閥8,翻板閥8通過復位軸14與引水槽5鉸接,限位塊9使兩側的翻板閥8開口方向相反。
工作原理:當海浪衝擊裝置時,海浪通過過濾網17濾去雜質,再分別通過引水槽5的上下兩層,在限位塊9的阻擋作用下,海浪從限位塊9的一側翻板閥8進入並衝擊葉輪,其中上層中衝擊上葉輪12旋轉,下層中衝擊下葉輪13做與上葉輪12旋轉方向相反的旋轉,當海浪退回時,從相反的方向衝擊裝置,在限位塊9的阻擋作用下,海浪從限位塊9的另一側翻板閥8進入並衝擊葉輪,由於衝擊位置轉換,上葉輪12和下葉輪13的旋轉方向不發生變化,此過程中帶動外軸管11和內軸7按照相反的方向相對轉動,使發電機10穩定發電,電能通過蓄電池1儲存起來。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