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隱蔽式聯接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11:17:36 3
專利名稱:可拆卸隱蔽式聯接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機械聯接技術,主要提出一種可拆卸隱蔽式聯接機構。
本實用新型完成其發明任務提出的技術方案為其聯接採用楔形原理,聯接機構中具有一金屬鉤板,金屬鉤板上具有聯接槽並將聯接槽的其中一邊設計為平直光滑的斜面,聯接槽從開口至底部為漸縮徑結構,金屬鉤板在鉛垂方向固定在其中一物體欲做聯接面的中心位置上,另一聯接件為具有封閉或半封閉空間的金屬型材並在空間內設置金屬圓柱體,金屬型材與另一被聯接物體固定聯接,帶聯接槽的金屬鉤板伸入金屬型材的空間內其聯接槽開口向上或向下與金屬型材內的金屬圓柱體結合。
本實用新型的聯接機構將兩物體聯接後,具有聯接金屬槽的金屬鉤板在預緊力或自重作用下,其槽的斜面在圓柱上向槽下部產生微量滑移,形成強大楔形壓緊力,即愈鉤愈緊並自鎖,因鎖緊力正好與聯接件中心線重合,並作用在結合面之內(中心位置或附近),致使兩物體接觸而牢固結合。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聯接機構具有的效果為1、應用廣泛,可用於不同場合需懸掛或支承的物體,並可根據不同需要規格做成系列件、通用件及建築預埋件。2、外型簡潔流暢,無贅物感,更適合高檔場合物體懸掛與支承。3、聯接剛性好,牢固可靠,易於裝卸且不損傷零部件。
附圖2為
圖1的A-A剖面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圖3的A-A剖面圖。
圖中,1-金屬型材,2-金屬鉤板,3-金屬圓柱體,4-支架,5-牆體,6-床頭管。
如附
圖1、2所示,聯接機構中具有一金屬鉤板2,金屬鉤板2上具有聯接槽,聯接槽的其中一邊為平直光滑的斜面,其另一邊為直面,也可設計為斜面。聯接槽從開口至底部為漸縮徑結構,金屬鉤板聯接槽的槽口向下在鉛垂方向固定在被連接物體即支架4上,另一聯接件為具有封閉或半封閉空間的金屬型材1,金屬型材可為管、槽鋼、角鋼、兩平行鋼板等,該實施例中金屬型材為矩形管,在金屬型材1的內空間內設置金屬圓柱體3,其兩端固定在金屬型材1上,其軸線與金屬鉤板2上下端面中心線垂直。金屬鉤板2伸入金屬型材1的內空間其聯接槽開口向下與內金屬圓柱體3結合完成聯接。金屬鉤板2與金屬圓柱體3完成聯接後,金屬圓柱體3與金屬鉤板2的聯接槽底部之間具有一定間隙。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金屬圓柱體3水平焊在金屬型材1(扁管)內(鑽孔後焊接),並將金屬扁管預埋牆體5中,隱蔽不外露,金屬鉤板2伸入金屬扁管內與金屬圓柱體3完成聯接,較現有的膨脹螺栓結構具有外觀簡潔,安裝拆卸方便的優點。
附圖3、4給出實施例2結構示意,其為管狀金屬床頭6與矩形管床框聯接示意。附圖3、4中,做為聯接件的金屬鉤板2上具有聯接槽,聯接槽的一面為斜面,另一面為直面,也可為斜面,聯接槽從開口至下為漸縮徑結構,由於被連接體床框為金屬矩形管,與本實用新型中作為聯接件的金屬型材結構相同,即當被聯接物體為具有封閉或半封閉內空間的金屬型材時,可將金屬圓柱體3直接設置其內並加以聯接固定,此時作為被聯接物體的金屬床框,同時又作為聯接件的一部分。聯接時,與管狀床頭固定聯接的金屬鉤板2伸入金屬型材1即矩形床框內其聯接槽開口向上與金屬圓柱體3結合,完成床頭與床框的聯接。
權利要求1.一種可拆卸隱蔽式聯接機構,其特徵是聯接機構中具有一金屬鉤板(2),金屬鉤板(2)上具有聯接槽並將聯接槽設計為從開口向下的漸縮徑結構,聯接槽的一邊為平直光滑的斜面;金屬鉤板(2)在鉛垂方向固定在其中一物體欲做聯接面的中心位置上;另一聯接件為具有封閉或半封閉空間的金屬型材(1)並在空間內設置金屬圓柱體(3),金屬鉤板(2)伸入金屬型材(1)的空間內其聯接槽開口向上或向下與金屬圓柱體(3)結合。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隱蔽式聯接機構,其特徵是金屬圓柱體(3)與金屬鉤板(2)聯接槽的底部之間具有一定間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可拆卸隱蔽式聯接機構,具有一金屬鉤板,金屬鉤板上具有聯接槽並將聯接槽設計為從開口向下的漸縮徑結構,聯接槽的一邊為平直光滑的斜面;金屬鉤板在鉛垂方向固定在其中一物體欲做聯接面的中心位置上;另一聯接件為具有封閉或半封閉空間的金屬型材並在空間內設置金屬圓柱體,金屬鉤板伸入金屬型材的空間內其聯接槽開口向上或向下與金屬圓柱體結合。本實用新型外型簡潔流暢,無贅物感,聯接剛性好,牢固可靠,應用廣泛,可用於不同場合需懸掛或支承的物體,並可根據不同需要規格做成系列件、通用件及建築預埋件並易於裝卸且不損傷零部件。
文檔編號F16B13/00GK2503252SQ01261808
公開日2002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01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01年9月18日
發明者韓穎 申請人:韓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