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手吸盤式組件的製作方法
2023-06-12 10:03:5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間夾持裝置領域,具體為一種機械手吸盤式組件。
背景技術:
在高速發展的今天,筆記本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辦公工具,隨著計算機市場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筆記本的外觀和筆記本外觀的材質。
目前,在筆記本的生產過程中,在將外殼注塑成型後,利用機械手將工件取出,放到傳動帶後送入下一工序進行加工。若直接採用機械手對外殼進行抓取,很容易對外殼劃傷,從而影響外殼的外觀。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工藝中,直接採用機械手對外殼進行抓取會對外殼造成損傷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機械手吸盤式組件。
本實用新型提供基礎方案是:機械手吸盤式組件,包括機械手的工作端和轉動連接在機械手工作端的吸盤架,其中,吸盤架包括與工件相適應的四邊形連接杆和連接在連接杆下端面的吸盤,吸盤連接有通氣管道,通氣管道的一端與吸盤連通,通氣管道的另一端連接有氣泵,連接杆的下端面還連接有導向柱。
基礎方案的工作原理:待外殼的注塑完成後,將模具打開;操作機械手,使得機械手的工作端伸入動模和靜模之間的空間,吸盤架轉動,使得吸盤架與外殼平行;機械手繼續移動,導向柱滑入工件上的開孔,吸盤與工件的表面貼緊;啟動氣泵,吸盤與工件表面之間的空氣減少,此時吸盤外的氣壓大於吸盤內的氣壓,工件被成功抓取;機械手反向移動,工件被抓取出模具後放到傳送帶上被送至下一工序進行加工,完成工件的取出工序。
基礎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吸盤對工件進行抓取,避免了對工件造成損傷;2.設置導向柱,可對機械手的移動進行導向,保證了吸盤能準確的吸附到工件上。
優選方案一:作為基礎方案的優選,連接杆為中空杆,通氣管道位於連接杆的空腔內。有益效果:將連接杆設置為中空杆後,將通氣管道放置在空腔內,延長了通氣管道的使用壽命。
優選方案二:作為優選方案一的優選,通氣管道與吸盤螺紋連接。有益效果:通過通氣管道和吸盤的螺紋連接,實現了吸盤在通氣管道上的可拆卸連接,便於吸盤的更換。
優選方案三:作為優選方案二的優選,吸盤連接有環形墊。有益效果:增大了吸盤與工件的接觸面積,保證了吸盤對工件的抓取。
優選方案四:作為優選方案三的優選,吸盤與通氣管道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有益效果:保證了通氣管道和吸盤之間的密封性,從而保證了吸盤對工件的抓取。
優選方案五:作為優選方案四的優選,導向柱的自由端的截面為圓弧。有益效果:保證了導向柱更容易滑入開孔中。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機械手吸盤式組件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工件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工作端10、連接杆11、吸盤13、通氣管道15、導向柱19、工件20、開孔21。
如圖1所示的機械手吸盤式組件,包括機械手的工作端10和轉動連接在機械手工作端10的吸盤架,其中,吸盤架包括與工件20相適應的四邊形連接杆11和連接在連接杆11下端面的吸盤13,吸盤13連接有環形墊,連接杆11為中空杆,吸盤13連接有通氣管道15,通氣管道15位於連接杆11的空腔內,通氣管道15的一端與吸盤13螺紋連接且兩者連通,吸盤13與通氣管道15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通氣管道15的另一端連接有氣泵,連接杆11的下端面還連接有導向柱19,導向柱19的自由端的截面為圓弧,工件20如圖2所示。
工作時,外殼的注塑完成後,模具打開;機械手的工作端10伸入動模和靜模之間的空間後,調整吸盤架,使得吸盤架與工件20平行;移動工作端10,使得工作端10靠近工件20;連接杆11上的導向柱19滑入工件20的開孔21中,同時吸盤架在到導向柱19的導向下對準工件20;繼續移動工作端10,吸盤13與工件20相貼後,啟動氣泵,吸盤13與工件20表面之間的氣壓小於吸盤13外的氣壓,完成對工件20的抓取;反向移動工作端10,工件20被吸盤13從模具中取下,隨著工作端10的移動達到傳動帶的上方後,氣泵停止工作,工件20從吸盤13下掉落到傳動帶上,完成工件20的抓取操作。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範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