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衝壓和旋壓結合式儲液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16:34:4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衝壓和旋壓結合式儲液器。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經濟大環境下競爭異常激烈,傳統製造業利潤空間越來越小,這嚴重製約了企業的發展。現在的競爭的重點在於企業產品的生產成本是否能降低,品質能否保證與提高。以上兩點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傳統的儲液器分為兩段式儲液器和三段式儲液器,不論兩段式儲液器或者是三段式儲液器都存在著生產效率低下,生產成本高的問題。
參照附圖1,傳統的兩段式儲液器包括上筒體1、進氣管2、濾網3、固定板4、第一出氣接管5、第二出氣接管6、下筒體7、第一出氣管8和第二出氣管9,所述上筒體1為一端開口的圓柱形通體,下筒體7為一端開口的圓柱形筒體,上筒體1的開口和下筒體7的開口壓合在一起,進氣管2設置在上筒體1另一端,進氣管2與上筒體1相通,濾網3設置在上筒體1內,固定板4設置在上筒體1內,第一出氣接管5和第二出氣接管6並列設置在固定板4上,第一出氣接管5和第一出氣管8相連接,第二出氣接管6和第二出氣管9相連接,第一出氣管8和第二出氣管9並列設置在下筒體7另一端。
傳統的兩段式儲液器上筒體1和下筒體7根據產品尺寸,分別採用鋼板衝圓、拉伸、翻孔、倒角等工序加工完成,組裝過程中分別是濾網3組件和固定板4分別與上筒體1壓合、上下筒體7壓合、出氣接管與罐體壓合固定、彼此焊接,最後經水檢等工藝即為成品。由於傳統的兩段式儲液器在加工過程中需要有拉伸工藝,而拉伸工藝生產效率低,且拉伸設備和拉伸模具的價格比較高,這就造成了傳統的兩段式儲液器的生產效率比較低,生產成本比較高。
參照附圖2,傳統的三段式儲液器包括上端蓋10、中筒體11、下端蓋12、進氣管2、濾網3、固定板4、第一出氣接管5、第二出氣接管6、第一出氣管8和第二出氣管9,所述中筒體11為兩端開口的圓柱形筒體,上端蓋10設置在中筒體11的一端,下端蓋12設置在中筒體11的另一端,進氣管2設置在上端蓋10上,進氣管2與上端蓋10相通,濾網3設置在中筒體與上端蓋之間11上,固定板4設置在中筒體11內,第一出氣接管5和第二出氣接管6並列設置在固定板4上,第一出氣接管5與第一出氣管8相連接,第二出氣接管6與第二出氣管9相連接,第一出氣管8與第二出氣管9並列設置在下端蓋12上,第一出氣管8和第二出氣管9與下端蓋12相通。
傳統的三段式儲液器加工工藝為:鋼板衝壓上端蓋10和下端蓋12衝圓、衝壓、翻孔等加工工序加工完成,鋼管需要切斷倒角。組裝過程依次為:固定板4壓入中筒體11,濾網3壓合在上端蓋10與中筒體11之間,中同體11與下端蓋壓合固定,再裝入進氣管2、出氣接管與出氣管,最後相互固定焊接,最後經水檢、檢驗等工藝即為成品。由於傳統的三段式儲液器既需要將上端蓋10和中筒體11進行壓合焊接,又需要將下端蓋12和中筒體11進行壓合焊接,這樣會造成焊接道較長,增加了洩漏的概率,同時增加了焊接材料(如高頻焊的釺焊環、二保焊的焊絲等)的使用,增加了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生產效率高、生產成本低的衝壓和旋壓結合式儲液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衝壓和旋壓結合式儲液器,包括筒體、下端蓋、進氣管、濾網、固定板、第一出氣接管、第二出氣接管、第一出氣管和第二出氣管,所述筒體為一端開口的圓柱形筒體,下端蓋設置在筒體開口處,進氣管設置在筒體另一端,進氣管與筒體相通,濾網設置在筒體內,固定板設置在筒體內,第一出氣接管和第二出氣接管設置在固定板上,第一出氣接管和第一出氣管相連接,第二出氣接管與第二出氣管相連接,第一出氣管和第二出氣管並列設置在下端蓋上,第一出氣管和第二出氣管與下端蓋相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該衝壓和旋壓結合式儲液器與傳統的兩段式儲液器相比,省略了拉伸工藝,增加了衝壓工藝,而衝壓工藝的生產效率是拉伸工藝的3倍以上,且拉伸設備及拉伸模具的價格是衝壓設備及衝壓模具的一倍以上;該衝壓和旋壓結合式儲液器雖需要旋壓加工,但旋壓加工設備的廠家已普及且工藝成熟,無需增加新設備,加工時只需旋壓一端生產效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傳統的兩段式儲液器上筒體和下筒體均需要拉伸加工,而拉伸加工對原材料的柔韌性要求較高,所以傳統的兩段式儲液器原材料採購價格比該衝壓和旋壓結合式儲液器的原材料價格高出25 %以上,所以該衝壓和旋壓結合式儲液器加工成本低,具備開發生產優勢。該衝壓和旋壓結合式儲液器與傳統的三段式儲液器相比,省略了上端蓋與中筒體之間的焊接工藝,減小了焊道長度,從而降低了30%以上的洩漏率,同時節省了相關的焊接材料的使用,降低了25%以上的焊接成本,降本優勢明顯;該衝壓和旋壓結合式儲液器與傳統的三段式儲液器相比,雖然增加了旋壓加工工藝,但旋壓加工設備的廠家已普及且工藝成熟,無需增加新設備,同時前者省略了上端蓋的衝圓、衝壓、翻孔以及中筒體與上端蓋的壓合等相關工序及設備,綜合比較該衝壓和旋壓結合式儲液器與傳統的三段式儲液器相比生產效率得到了提高。徹底解決了傳統的兩段式儲液器和三段式儲液器中存在的生產效率低下,生產成本高等問題。
附圖說明
附圖1為傳統的兩段式儲液器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傳統的三段式儲液器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衝壓和旋壓結合式儲液器的結構示意圖1;
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衝壓和旋壓結合式儲液器的結構示意圖2;
標號說明:1-上筒體; 2-進氣管; 3-濾網; 4-固定板; 5-第一出氣接管; 6-第二出氣接管; 7-下筒體; 8-第一出氣管; 9-第二出氣管; 10-上端蓋; 11-中筒體; 12-下端蓋; 13-筒體;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徵、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並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參照附圖3-附圖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衝壓和旋壓結合式儲液器,包括筒體13、下端蓋12、進氣管2、濾網3、固定板4、第一出氣接管5、第二出氣接管6、第一出氣管8和第二出氣管9,所述筒體13為一端開口的圓柱形筒體,下端蓋12設置在筒體13開口處,進氣管2設置在筒體13另一端,進氣管2與筒體13相通,濾網3設置在筒體13內,固定板4設置在筒體13內,第一出氣接管5和第二出氣接管6設置在固定板4上,第一出氣接管5和第一出氣管8相連接,第二出氣接管6與第二出氣管9相連接,第一出氣管8和第二出氣管9並列設置在下端蓋12上,第一出氣管8和第二出氣管9與下端蓋12相通。
該衝壓和旋壓結合式儲液器加工工藝為:下端蓋12由鋼板衝圓、衝壓、翻孔等加工工序加工完成,筒體13由切斷、倒角旋壓等加工工序完成。組裝過程依次為:把固定板4與濾網3依次壓入筒體13,再把筒體13與下端蓋12壓合固定,再裝入進氣管2、第一出氣接管5、第二出氣接管6、第一出氣管8和第二出氣管9,相互固定焊接,最後經水檢等工藝即為成品。
該衝壓和旋壓結合式儲液器與傳統的兩段式儲液器相比,省略了拉伸工藝,增加了衝壓工藝,而衝壓工藝的生產效率是拉伸工藝的3倍以上,且拉伸設備及拉伸模具的價格是衝壓設備及衝壓模具的一倍以上;該衝壓和旋壓結合式儲液器雖需要旋壓加工,但旋壓加工設備的廠家已普及且工藝成熟,無需增加新設備,加工時只需旋壓一端生產效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傳統的兩段式儲液器上筒體1和下筒體7均需要拉伸加工,而拉伸加工對原材料的柔韌性要求較高,所以傳統的兩段式儲液器原材料採購價格比該衝壓和旋壓結合式儲液器的原材料價格高出25 %以上,所以該衝壓和旋壓結合式儲液器加工成本低,具備開發生產優勢。
該衝壓和旋壓結合式儲液器與傳統的三段式儲液器相比,省略了上端蓋10與中筒體11之間的焊接工藝,減小了焊道長度,從而降低了30%以上的洩漏率,同時節省了相關的焊接材料的使用,降低了25%以上的焊接成本,降本優勢明顯;該衝壓和旋壓結合式儲液器與傳統的三段式儲液器相比,雖然增加了旋壓加工工藝,但旋壓加工設備的廠家已普及且工藝成熟,無需增加新設備,同時前者省略了上端蓋10的衝圓、衝壓、翻孔以及中筒體11與上端蓋10的壓合等相關工序及設備,綜合比較該衝壓和旋壓結合式儲液器與傳統的三段式儲液器相比品質與生產效率得到了提高。
本實施例中,所述儲液器筒體13由低碳鋼管變更為旋壓結構,與12衝壓結合。改變傳統的兩段式(附圖1)1與7結構,無需拉伸加工。兩者相比降低了原料的採購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氣管8和第二出氣管9內表面設有鍍銅層。
本實施例中,所述進氣管2材質為低碳鋼。將傳統的儲液器的進氣管2材質由銅材變更為低碳鋼後,低碳鋼比銅材的價格低很多,這樣就降低了生產成本。
本實施例中,所述進氣管2內表面設有鍍銅層。鍍銅層的設置增強了進氣管2的氣密性,防止了氣體的滲透和溢出,同時鍍銅層可以防止進氣管2被腐蝕,從而增加進氣管2的使用壽命。
本實施例中,所述進氣管2外表面設有鈍化層。這樣就進一步增強了進氣管2的氣密性,同時防止外界環境對進氣管2的侵蝕,從而增加進氣管2的使用壽命。進氣管2外表面不僅可以為鈍化層,還可以為鍍銅層,本實用新型並不限定進氣管2外表面的保護層類型,只要能達到增強進氣管2的氣密性並防腐蝕的目的即可。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氣管8和第二出氣管9外表面設有鈍化層。鈍化層的設置增強了第一出氣管8和第二出氣管9的氣密性,防止了氣體的滲透和溢出,同時鈍化層可以防止第一出氣管8和第二出氣管9被腐蝕,從而增加第一出氣管8和第二出氣管9的使用壽命。第一出氣管8和第二出氣管9的外表面不僅可以為鈍化層,還可以為鍍銅層,本實用新型並不限定第一出氣管8和第二出氣管9外表面的保護層的具體類型,只要能達到增強氣密性並防止腐蝕的目的即可。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氣接管5和第二出氣接管6內表面設有鍍銅層。這樣就增強了第一出氣接管5和第二出氣接管6的氣密性,同時防止第一出氣接管5和第二出氣接管6被侵蝕,從而增加第一出氣接管5和第二出氣接管6的使用壽命。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氣接管5和第二出氣接管6外表面設有鍍銅層。這樣就進一步增強了第一出氣接管5和第二出氣接管6的氣密性,同時防止第一出氣接管5和第二出氣接管6被侵蝕,從而增加第一出氣接管5和第二出氣接管6的使用壽命。第一出氣接管5和第二出氣接管6外表面不僅可以為鍍銅層,還可以是鈍化層,本實用新型並不限定第一出氣接管5和第二出氣接管6外表面的保護層的具體類型,只要能達到增強氣密性並防止腐蝕的目的即可。
本實用新型的衝壓和旋壓結合式儲液器的進氣管2和出氣管採用低碳鋼材質,與傳統儲液器進氣管2和出氣管所採用的銅相比,低碳鋼管的硬度要略高於硬態銅管,並且釺焊前與釺焊後低碳鋼管硬度幾乎沒有變化,所以釺焊後儲液器進氣管2和出氣管為低碳鋼材質的硬度要高於銅材質的1.5倍以上,所以低碳鋼管的尺寸穩定性高,更有利於檢驗、運輸、包裝和組裝等,材質變更後儲液器的品質得到提高,提高了組裝效率;材質變更後,出氣管直接一體成型,這樣變更後減少了一個裝配環節,從而大幅降低了此處的洩露機率,同時省略了傳統儲液器筒體內部的出氣接管的切斷、倒角、擴口等加工工序和相關人員,優化了生產工序;進氣管2和出氣管變更後材質與筒體均為低碳鋼,可進一步優化焊接工藝,使其焊接可選擇性更為寬泛,從而可採用自動化程度和生產效率更高的焊接工藝,例如壓力焊、氬弧焊、二保焊等,從而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勞動強度,降低生產成本,適配性大幅提高,可進一步提高焊接質量;進氣管2和出氣管變更後材質與筒體均為低碳鋼,這樣進氣管2和出氣管就能與筒體同步升溫,又由於低碳鋼導熱性低於銅材,所以進氣管2和出氣管變更材質後升溫速度更快,熱影響區更小,從而提高焊接效率並更節能;因銅材屬於有色金屬,採購價格一直是低碳鋼的數倍,其低碳鋼的延展性完全可滿足產品的加工要求,在其它領域應用已經技術成熟,雖然部分仍需鍍銅處理,造價比變更前可降低一倍以上,降本優勢明顯。
本實施例中,所述儲液器筒體13由低碳鋼管變更為旋壓結構,與12衝壓結合。改變傳統的三段式(附圖2)10與11結構,10無需衝壓加工,變更為旋壓一體結構,省略了兩者的焊接所有費用,杜絕了此處焊接洩露。兩者相比提高了品質。提升品質,降低成本效果明顯。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