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愛好者 微軟曾經用過的那些名字
2023-12-11 23:25:17 3
泡泡網筆記本頻道10月20日 中國人相信改名可以轉運,似乎微軟也有這樣迷信,對運營不好的業務微軟總喜歡改名。10月15日,先前謠傳要退出中國市場的微軟MSN在京召開戰略發布會,微軟MSN中國區總經理劉振宇在會上正式宣布,微軟MSN正式更名為「微軟在線」。微軟在線將包括msn中文網,Skype,XBox,微軟必應等微軟旗下在線廣告產品及無線業務。
當然,這不是微軟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改名。可以說微軟一直有著改名情節,相比於其他企業微軟更熱衷於產品,特別是對表現不好的業務進行改名。
讓我們來細數一下微軟在改名的道路上所留下的腳印。
聊天工具:
2001年10月23日,微軟將MSN Messenger Service改名為MSN Messenger。2005 年 12 月 13 日,微軟發布 Windows Live Messenger 8.0 Beta 1,意味著 MSN Messenger 正式更名為 Windows Live Messenger。
不過改名並沒有拯救Messenger,2013年03月15日,微軟全球宣布終止Messenger服務,其用戶都合併到微軟收購的Skype下面。一個曾經還算成功的IM應用在微軟多次折騰下還是夭折了。
行動作業系統:
2009年10月6日,微軟正式將Windows Mobile替換為Windows Phone。Windows Mobile原名會pocket pc(口袋裡的PC機),就是想把windows的desktop系統放到口袋裡。但平移桌面體驗並不是行動作業系統的出路。iPhone和安卓推出後微軟節節敗退。
後來微軟將自己的行動作業系統更名為Windows phone後,這意味著微軟由口袋PC機到做真的手機系統的策略上的改變。
但可悲的是Windows Phone的稱謂並沒有給這個系統帶來新的運氣。市場調研機構Kantar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2014年1季度,Windows Phone份額只有區區4.4%
網絡郵件:
微軟在1998年收購了首個基於網頁的電子郵件提供商Hotmail以彌補其在網際網路的短板。
不幸的是,Hotmail服役期間,它是佔據市場前三名的網絡郵件服務中全球獨立用戶訪問量有所下滑的唯一服務。2012年8月,電郵服務Hotmail變身Outlook。更名Outlook後的6小時時間裡,Twitter官方帳號發布統計數據稱,outlook.com註冊用戶數就已經突破100萬。這回微軟的改名算是有那麼點效果了。
搜尋引擎:
2005年1月,為了狙擊谷歌,微軟完成了自己第一個搜尋引擎的開發,並推出了全新的MSN搜索,網址為「search.msn.com」。不過該搜索相關性非常糟糕,完全不是谷歌等的對手。
2006年3月,微軟又推出了一個全新的搜尋引擎,並啟用了新的名稱「Windows Live搜索」。不久後微軟又在搜尋引擎中拋棄了Windows的品牌,將搜尋引擎直接稱為「Live搜索」。
2009年6月4日微軟又將旗下的的Live搜索全面切換成新搜尋引擎Bing,這個名字從2009年至今已經有五年時間了,看來微軟搜索業務發展的還不錯,至少不用再改名來轉運了。
當然除了上面這些產品,微軟也經常改其他產品的名字,而各種原因也是各種各樣。
今年3月Windows Azure雲計算正式更名為Microsoft Azure。對於改名的原因,微軟方面給出的解釋是:Azure廣泛支持多種作業系統、語言和公開雲服務,包括Windows、SQL、Python、Ruby、Node.js、Java、Hadoop、Linux、Oracle等等。如果繼續使用Windows Azure的名稱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事實上Windows原本就是微軟旗下的一個產品線,而不是全部的產品線,只不過這個產品線的知名是非常高。Azure的更名就是為了強調這項服務可以向其他的作業系統提供,而不是只能使用在Windows上。
微軟對旗下產品改名多是為了重新定義旗下產品,尋求產品的改變契機,但除了轉運,微軟改名也有其他不得已的原因。
去年,微軟被裁定侵犯了英國天空廣播公司(BSkyB)旗下的Sky品牌商標權,後者的Sky產品主要提供移動應用和在線流媒體服務。儘管微軟聲稱SkyDrive與BSkyB公司的Sky流媒體視頻服務相似度很低,不過英國法院則認為,「微軟『SkyDrive』的名稱將會對Sky商標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微軟不得不同意將SkyDrive商標改名,改用「OneDrive」替代。
具有相同命運的還有微軟旗下的Metro UI,因為與德國麥德龍的商標過於相似,為避免可能存在的商標侵權糾紛,不得不放棄「Metro」改用「Modern UI」。
在今年8月的科技媒體Reddit舉辦的「Ask Me Anything」節目中,微軟IE團隊表示,正在考慮為IE瀏覽器更名,企圖改變IE瀏覽器境遇慘澹的情況,挽回已經千瘡百孔的形象。好吧,看來轉運還是微軟改名最大的動力。■
註: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