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套管鑽孔夾持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12:22:07 4

本發明涉及一種套管鑽孔夾持模具。
背景技術:
原有的套管夾持模具只有兩塊夾具,兩塊夾具夾於套管的兩側,該模具一次只能衝一個側孔,還要加一定位衝另一側的孔,產品兩個槽的位置度不穩定。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套管鑽孔夾持模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套管鑽孔夾持模具,包括套管夾持塊、一對上夾塊和滑塊組件;套管夾持塊設於下墊板上,套管緊固於套管夾持塊內,2個上夾塊豎向固定於上墊板上,2個上夾塊的下端均切削有斜面,且2個上夾塊的斜面相對設置,滑塊組件包括一對基塊、兩對導向塊和一對滑塊,滑塊組件對稱布於套管夾持塊的兩側,一個基塊和一對導向塊呈品字型固定於套管夾持塊的一側,且該對導向塊相互平行,該基塊和2個導向塊圍成的區域內設有滑塊,滑塊上端設有斜面,其斜面朝向基塊,彈簧螺栓依次穿過基塊和滑塊,上夾塊的下端插與基塊和滑塊之間,上夾塊的斜面與導向塊的斜面滑動連接。
套管夾持塊的橫截面呈c字型。
滑塊上的斜面的斜度與上夾塊上的斜面的斜度一致。
套管夾持塊的兩端均通過氣缸夾緊定位。
上夾塊隨著上墊板的下移而通過斜面向套管夾持塊推進滑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上夾塊與滑塊組件的配合,可以快速夾持住套管夾持塊的兩側,再通過氣缸分別定位套管的兩端,便於對套管同時側衝左右孔,且兩槽位置度好,產品穩定,生產效率提高一倍,減少換模時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套管鑽孔夾持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套管鑽孔夾持模具的側視圖。
其中,1-上墊板,2-下墊板,3-上夾塊,4-套管夾持塊,5-套管,6-基塊,7-導向塊,8-滑塊,9-彈簧螺栓,10-氣缸。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
圖中包括以下部件:上墊板1、下墊板2、上夾塊3、套管夾持塊4、套管5、基塊6、導向塊7、滑塊8、彈簧螺栓9和氣缸10。
如圖1所示,一種套管鑽孔夾持模具,包括套管夾持塊、一對上夾塊和滑塊組件;套管夾持塊設於下墊板上,套管緊固於套管夾持塊內,2個上夾塊豎向固定於上墊板上,2個上夾塊的下端均切削有斜面,且2個上夾塊的斜面相對設置,滑塊組件包括一對基塊、兩對導向塊和一對滑塊,滑塊組件對稱布於套管夾持塊的兩側,一個基塊和一對導向塊呈品字型固定於套管夾持塊的一側,且該對導向塊相互平行,該基塊和2個導向塊圍成的區域內設有滑塊,滑塊上端設有斜面,其斜面朝向基塊,彈簧螺栓依次穿過基塊和滑塊,上夾塊的下端插與基塊和滑塊之間,上夾塊的斜面與導向塊的斜面滑動連接。
套管夾持塊的橫截面呈c字型。
滑塊上的斜面的斜度與上夾塊上的斜面的斜度一致。
套管的兩端均通過氣缸夾緊定位。
上夾塊隨著上墊板的下移而通過斜面向套管夾持塊推進滑塊。
使用時,將夾有套管的套管夾持塊置於上墊板上,2塊滑塊之間,控制上墊板下移,上夾塊的下端下移,其下端的斜面與滑塊上端的斜面接觸,並通過斜面推動滑塊向套管夾持塊移動,從而夾持住套管夾持塊的兩側,套管的兩端通過氣缸夾持定位,最後同時對套管的兩側側衝左右孔。
以上述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範圍並不局限於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範圍來確定其技術性範圍。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套管鑽孔夾持模具,包括套管夾持塊、一對上夾塊和滑塊組件;套管夾持塊設於下墊板上,套管緊固於套管夾持塊內,2個上夾塊豎向固定於上墊板上,2個上夾塊的下端均切削有斜面,滑塊組件包括一對基塊、兩對導向塊和一對滑塊,滑塊組件對稱布於套管夾持塊的兩側,該基塊和2個導向塊圍成的區域內設有滑塊,滑塊上端設有斜面,彈簧螺栓依次穿過基塊和滑塊,上夾塊的下端插與基塊和滑塊之間。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上夾塊與滑塊組件的配合,可以快速夾持住套管夾持塊的兩側,再通過氣缸分別定位套管的兩端,便於對套管同時側衝左右孔,且兩槽位置度好,產品穩定,生產效率提高一倍,減少換模時間。
技術研發人員:謝向君;曾紅春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江蘇鴻基金屬製品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7.21
技術公布日:2017.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