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煤層採煤機雙截割電機搖臂的製作方法
2023-07-09 18:58:21 1
專利名稱:薄煤層採煤機雙截割電機搖臂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截割機械,特別是截割部或截割部搖臂。
背景技術:
現有的採煤機,通常採用一個電機縱向布置在機身上,同時驅動左、右截割部,或在左、右搖臂上各設置一個電機,二電機分別驅動左、右截割部,上述兩種驅動方式適用於中厚或厚煤層採煤機,也適用於小功率薄煤層採煤機;其中對於薄煤層採煤機,由於機面高度受限制,其截割電機功率、機面高度和過煤空間三者之間存在下列矛盾即增大電機功率,需要增加機身厚度,在機面高度一定的條件下,必然造成機身下過煤空間減小,影響過煤,降低採煤機生產能力,現有的採煤機截割電機布置方式,難以解決上述截割電機功率、機身厚度和過煤空間三者之間的矛盾。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改進的薄煤層採煤機雙截割電機搖臂,它能減小機身和搖臂厚度,增大截割部功率,提高生產能力和工作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在搖臂上固定設置有二電機,二電機上分別設置有傳動齒輪,二傳動齒輪嚙合連接有一中間齒輪,二傳動齒輪和中間齒輪驅動連接有搖臂傳動輪系。
二電機上分別設置有彈性軸。
本實用新型採用兩個尺寸較小的電機聯合驅動方式,可增大採煤機截割功率,而搖臂厚度較小,從結構上解決了功率增加會加大截割電機直徑和減小搖臂小過煤空間的矛盾,可保證採煤機的高生產效率,從而克服傳統結構無法解決的難題,且其彈性軸的設置減少扭振和具有過載保護功能。
圖1是本實用新型薄煤層採煤機雙截割電機搖臂平面布置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平面布置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有二電機1、1』、二彈性軸2、2』、二齒輪3、3』、中間齒輪4、搖臂傳動輪系5和截割滾筒6。
二電機1、1』,其軸線相互平行,二電機1、1』的軸線和搖臂的縱軸線呈相互平行布置並固定在搖臂上,二電機1、1』的軸伸內孔設置有內花鍵,該內花鍵可和彈性軸2、2』的軸端花鍵嚙合連接;二電機1、1』是由兩臺獨立的結構安裝在一個搖臂上,也可製成一體的(如公共底座)兩臺電機安裝在一個搖臂上。
二彈性軸2、2』,其一端花鍵分別嚙合連接於電機1、1』的軸伸內花鍵,二彈性軸2、2』另一端通過花鍵和傳動齒輪3、3』連接,傳動齒輪3、3』分別支承於軸承,軸承分別固設在搖臂上,彈性軸2、2』具有減小傳動系扭轉振動的功效,同時還具有過載保護的功能。
二傳動齒輪3、3』和一中間齒輪4嚙合,中間齒輪4的傳動軸一端設置有搖臂傳動系5的傘齒輪。
二電機1、1』經彈性軸2、2』、傳動齒輪3、3、中間齒輪4及其傳動軸構成和搖臂傳動輪系5的驅動連接,形成二電機1、1』聯合驅動截割滾筒6的新穎薄煤層採煤機雙截割電機搖臂結構。
參照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其特點是二電機1、1』軸線相互平行,二電機1、1』的軸線和搖臂縱軸線相互垂直布置並固定在搖臂上,二電機1、1』二彈性軸2、2』和傳動齒輪3、3』的結構和上述實施例結構相同;由於布置方式的改變,本實施例中傳動齒輪3和中間齒輪4嚙合,中間齒輪4和另一傳動齒輪3』嚙合,而傳動齒輪3』則和搖臂傳動輪系5的圓柱齒輪嚙合,形成另一兩個電機1、1』聯合驅動截割滾筒6的新穎薄層採煤機雙截割電機搖臂結構。
權利要求1.一種薄煤層採煤機雙截割電機搖臂,固定設置在搖臂上的電機設置有齒輪,該齒輪驅動連接有搖臂傳動輪系,搖臂傳動輪系連接有截割滾筒,其特徵在於在搖臂上固定設置有二電機(1、1』),二電機(1、1』)上分別設置有傳動齒輪(3、3』),二傳動齒輪(3、3』)嚙合連接有中間齒輪(4),二傳動齒輪(3、3』)和中間齒輪(4)驅動連接有搖臂傳動齒輪系(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煤層採煤機雙截割電機搖臂,其特徵是二電機(1、1』)的軸線和搖臂的縱軸線呈平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煤層採煤機雙截割電機搖臂,其特徵是二電機(1、1』)的軸線和搖臂的縱軸線呈垂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煤層採煤機雙截割電機搖臂,其特徵是二電機(1、1』)上分別設置有彈性軸(2、2』),二彈性軸(2、2』)上分別設置有齒輪(3、3』)。
專利摘要一種薄煤層採煤機雙截割電機搖臂,主要解決既增加採煤機截割操作功率又保持高生產效率等技術問題,其採用技術方案是,在搖臂上固定設置有兩個電機,二電機上分別設置有傳動齒輪,二傳動齒輪嚙合連接有中間齒輪,二傳動齒輪和中間齒輪驅動連接有搖臂傳動輪系,適用於各式薄煤層採煤機。
文檔編號E21C31/00GK2646385SQ0321072
公開日2004年10月6日 申請日期2003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03年9月18日
發明者張世洪, 周常飛, 汪崇建, 馮涇若, 張安壽, 張偉 申請人: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上海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