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漢族成人禮的內涵
2023-07-20 16:28:53 1
成人禮曾經存在於世界上的大多數民族,冠、笄禮是古代漢族的成人禮。現今,很多民族已經不重視成人禮了,但仍有一些民族仍保存成人禮的文化,或成人禮文化的遺蹟。那麼,你對漢族文化的成人禮了解嗎?你有經歷過成人禮嗎?如果你還未成年,你想有一個自己的成人禮嗎?
漢族自古就有成人禮儀,男孩子的叫做「冠禮」,女孩子的叫做「笄禮」。漢文化是禮儀的文化,而冠、笄之禮就是華夏禮儀的起點。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舉行這一儀式,是要提示他們:從此將由家庭中毫無責任的「孺子」轉變為正式跨入社會的成年人,只有承擔成人的責任、履踐美好的德行,才能成為各種合格的社會角色。通過這種傳統的儀式,可以正視自己肩上的責任,完成角色的轉變,宣告長大成人。漢族成年禮,延續數千年,至滿族入侵後,滿清統治者一紙令下,終結了綿延了幾千年的成人禮,以致後來人只能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成年,正在逐漸恢復。
古代的成年禮本意是為了禁止與未成年的異性通婚。冠禮是成年禮的一種高級和代表性形式,也可以說是對成年人婚姻資格的一種道德審查。
冠禮即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禮儀。《禮記》云:「夫禮,始於冠」、「男子二十,冠而字」。對於冠禮非行不可,《禮記》的解釋是:「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故冠而後服備,服備而後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照這麼說,不懂禮義的就不是人了,不行冠禮,則一生難以「成人」。
冠禮從氏族社會盛行的成丁禮演變而來,一直延續至明代。具體的儀式是由受禮者在宗廟中將頭髮盤起來,戴上禮帽。由於要穿戴的服飾很多,包括冠中、帽子、幞頭、衣衫、革帶、鞋靴等,於是分為3道重要程序,分3次將不同材料製成、代表不同含義的帽子一一戴上。「三加」之後,還要由父親或其他長輩、賓客在本名之外另起一個「字」,只有「冠而字」的男子,才具備日後擇偶成婚的資格。
與男子的冠禮相對,女子的成年禮叫笄禮,也叫加笄,在15歲時舉行,就是由女孩的家長替她把頭髮盤結起來,加上一根簪子;改變髮式表示從此結束少女時代,可以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