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效率的螺旋泵的製作方法
2023-08-10 00:03:31 2

本實用新型屬於螺旋泵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效率的螺旋泵。
背景技術:
將從在殼體內旋轉的葉輪送出的流體向蝸殼引導,並從殼體排出的螺旋泵被廣泛使用。雖然存在螺旋泵具備將向蝸殼引導的流體流通的流路分隔的分隔板的情況,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存在若在流體的流動由分隔板分流的部分產生流動的剝離,則全壓損失升高,泵效率降低的情況。將流體的流動分流的分隔板的前端部的形狀對這樣的流動的剝離有影響。
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 103362822A的一種螺旋泵,所述螺旋泵將用於從在殼體內旋轉的葉輪送出的流體在該殼體內流通的流路由在前述葉輪的旋轉軸的軸方向豎立設置的分隔板分隔為至少兩個流路,使從前述葉輪送出的前述流體的流動在前述分隔板的前端部向各自的前述流路分流,使將前述前端部中的前述流體的流動的方向投影在與前述軸方向正交的平面上的假想線和作為由前述平面將前述分隔板切斷的水平截面的弧面曲線的在前述前端部中的切線之一的規定的基準線構成的角度為流入角。而且,其特徵在於,前述分隔板向前述流路的伸出量與前述流入角在前述軸方向的變化相應地在前述軸方向變化。但是現有的螺旋泵還存在著連接部出入口的口徑不能調節,葉輪對輸送介質攜帶效果差,工作效率低的問題。
因此,發明一種高效率的螺旋泵顯得非常必要。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效率的螺旋泵,以解決現有的螺旋泵連接部出入口的口徑不能調節,葉輪對輸送介質攜帶效果差,工作效率低的問題。一種高效率的螺旋泵,包括蝸牛泵殼,連接部,旋轉葉輪,固定隔流板,旋轉軸,活動隔流板和調節固定頭,所述的連接部安裝在蝸牛泵殼的一側;所述的旋轉葉輪安裝在蝸牛泵殼內部;所述的固定隔流板固定安裝在蝸牛泵殼的內部;所述的活動隔流板通過旋轉軸鉸接在固定隔流板的底部並延伸至連接部;所述的調節固定頭設置在連接部上並與活動隔流板螺釘連接;所述的調節固定頭包括固定片,限位槽和固定螺釘,所述的固定片固定在連接部的側面;所述的限位槽設置在固定片上;所述的固定螺釘活動安裝在限位槽內部並與活動隔流板螺釘連接。
所述的限位槽為弧形槽,有利於在活動隔流板上下調整角度時始終保持固定螺釘與活動隔流板的連接。
所述的旋轉葉輪包括輪轂,葉輪和連接軸,所述的連接軸和輪轂同軸連接;所述的葉輪安裝在輪轂內。
所述的葉輪為弧形;所述的葉輪上弧面還設置有導流槽,有利於增加葉輪對輸送介質的攜帶效果。
所述的導流槽設置有多個。
所述的旋轉軸採用不鏽鋼轉軸,有利於在使用過程中與流體介質接觸不發生鏽蝕,使用壽命長。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於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高效率的螺旋泵廣泛應用於螺旋泵技術領域。同時,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固定隔流板,旋轉軸和活動隔流板的設置,能夠調整導入導出段的截面比,適用範圍更廣。
2.本實用新型調節固定頭的設置,有利於對活動隔流板進行有效固定。
3.本實用新型導流槽的設置,有利於增加葉輪對輸送介質的攜帶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旋轉葉輪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調節固定頭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葉輪結構示意圖。
圖中:
1-蝸牛泵殼,2-連接部,3-旋轉葉輪,31-輪轂,32-葉輪,321-導流槽,33-連接軸,4-固定隔流板,5-旋轉軸,6-活動隔流板,7-調節固定頭,71-固定片,72-限位槽,73-固定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
如附圖1至附圖4所示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效率的螺旋泵,包括蝸牛泵殼1,連接部2,旋轉葉輪3,固定隔流板4,旋轉軸5,活動隔流板6和調節固定頭7,所述的連接部2安裝在蝸牛泵殼1的一側;所述的旋轉葉輪3安裝在蝸牛泵殼1內部;所述的固定隔流板4固定安裝在蝸牛泵殼1的內部;所述的活動隔流板6通過旋轉軸5鉸接在固定隔流板4的底部並延伸至連接部2;所述的調節固定頭7設置在連接部2上並與活動隔流板6螺釘連接;所述的調節固定頭7包括固定片71,限位槽72和固定螺釘73,所述的固定片71固定在連接部2的側面;所述的限位槽72設置在固定片71上;所述的固定螺釘73活動安裝在限位槽72內部並與活動隔流板6螺釘連接。
所述的限位槽72為弧形槽,有利於在活動隔流板6上下調整角度時始終保持固定螺釘73與活動隔流板6的連接。
所述的旋轉葉輪3包括輪轂31,葉輪32和連接軸33,所述的連接軸33和輪轂31同軸連接;所述的葉輪32安裝在輪轂31內。
所述的葉輪32為弧形;所述的葉輪32上弧面還設置有導流槽321,有利於增加葉輪32對輸送介質的攜帶效果。
所述的導流槽321設置有多個。
所述的旋轉軸5採用不鏽鋼轉軸,有利於在使用過程中與流體介質接觸不發生鏽蝕,使用壽命長。
工作原理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過程中根據介質不同利用固定螺釘73和限位槽72調整調節固定頭7的傾斜角度,使用時,電機通過連接軸33帶動輪轂31轉動,進而葉輪32旋轉帶動介質進行流動,實現介質的流動。
利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啟發下,設計出類似的技術方案,而達到上述技術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