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壓針刀的製作方法
2023-08-07 02:39:21 4

本實用新型涉及負壓針刀。
背景技術:
目前,經絡清淤解壓對預防及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具有獨特的優勢。在相應部位選準學位,用針刀刺入皮下,提取經絡淤濁,直接清除病灶,解除經絡壓迫、使經絡恢復暢通。但是,針刀需要在負壓下進行刺入,另一方面治療過程中還要控制其氣壓、力道、刺入深度。而現階段並沒有相應的醫療器械配合這種治療方法。所以亟需負壓針刀,解決了通過針刀在負壓條件下進行刺穴手術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負壓針刀,解決了通過針刀在負壓條件下進行刺穴手術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的技術方案:
負壓針刀,它包括負壓提取器(1)、氣管接頭(2)、持針器(3)、固定螺釘(4)、針刀(7)、連接套管(6),所述負壓提取器(1)為「鍾」形外罩殼,其外頂端豎直設有一體成型的筒形固定套筒(11),所述固定套筒(11)底部伸入所述負壓提取器(1)內,所述固定套筒(11)底部套接有筒形的所述持針器(3),所述固定套筒(11)頂端套接固定所述筒形的連接套管(6),所述連接套管(6)的頂端套接有氣管接頭(2),所述氣管接頭(2)、連接套管(6)、固定套筒(11)、持針器(3)、負壓提取器(1)的內腔由上至下連接貫通;
所述持針器(3)內套接有柱體針刀(7),所述針刀(7)與所述持針器(3) 的內腔壁之間留有空隙,所述持針器(3)的側壁上設置有鎖緊螺釘(4)作為頂絲固定所述針刀(7),所述連接套管(6)的側壁上設置有排氣孔(61),所述排氣孔(61)與所述連接套管(6)的內腔連通,所述氣管接頭(2)連接負壓機。
所述連接套管(6)底端與所述持針器(3)、及所述氣管接頭(2)與所述負壓提取器(1)之間通過螺紋連接固定。
所述負壓提取器(1)為透明材質。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如下:
1.通過所述的負壓提取器底部貼合身體後形成負壓空間,再通過負壓機將空間內的空氣排出形成負壓環境,通過針刀對穴位進行刺入。
2.排氣孔可以通過拇指控制,控制皮膚起伏的幅度。
3.結構簡單,便於操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說明。
以下實施例僅是為清楚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下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而這些屬於本實用新型精神所引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中。
負壓針刀,它包括負壓提取器1、氣管接頭2、持針器3、固定螺釘4、針刀7、連接套管6,所述負壓提取器1為「鍾」形外罩殼,其外頂端豎直設有一體成型的筒形固定套筒11,所述固定套筒11底部伸入所述負壓提取器1內,所述固定套筒11底部套接有筒形的所述持針器3,所述固定套筒11頂端套接固定所述筒形的連接套管6,所述連接套管6的頂端套接有氣管接頭2,所述氣管接頭2、連接套管6、固定套筒11、持針器3、負壓提取器1的內腔由上至下連接貫通;
所述持針器3內套接有柱體針刀7,所述針刀7與所述持針器3的內腔壁之間留有空隙,所述持針器3的側壁上設置有鎖緊螺釘4作為頂絲固定所述針刀7,所述連接套管6的側壁上設置有排氣孔61,所述排氣孔61與所述連接套管6的內腔連通,所述氣管接頭2連接負壓機。
所述連接套管6底端與所述持針器3、及所述氣管接頭2與所述負壓提取器1之間通過螺紋連接固定。
所述負壓提取器1為透明材質。
使用方法與原理如下:
首先,通過氣管接頭2連接負壓機,通過氣管接頭2、負壓提取器1、固定套筒11、持針器3的內腔由下向上將空氣排出,不斷從所述負壓提取器1內提取空氣,使所述負壓提取器1內部形成負壓環境。形成負壓環境後皮膚隆起,針刀此時刺入穴位。拇指按住所述排氣孔61使空腔內形成密閉環境具有負壓,通過拇指抬起使內部與外界連通,負壓減弱皮膚恢復平坦與所述針刀脫離。醫生可以通過此過程把控下針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