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下水管水流發電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09 12:27:06 1
專利名稱:利用下水管水流發電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利用下水管水流發電的裝置,其應用於LED照明、手機充電
等方面。
背景技術:
目前,發電的方法有風力發電,火力發電,水力發電,化學發電,地熱發電,太陽能發電種種很多;但是如何利用公共廢棄的能量發電卻很少。而有些公共廢棄物的流失則會造成很大的資源浪費,而在日常生活中,日常所用的廢水就是從下水管道白白流出而無法加以利用。
發明內容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利用下水管水流發電的裝置,其目的是解決下水管道的廢水無法加以利用的問題,其使得發電日常化。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利用下水管水流發電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置包括下水管、直流發電機及水輪葉片;下水管的下部設置有增壓噴嘴,增壓噴嘴的出口位置對應水輪葉片,使得從增壓噴嘴出來的水能夠驅動水輪葉片轉動;水輪葉片通過連接軸與直流發電機連接,並能夠驅動直流發電機發電。下水管包括下水主管及設置在下水主管下部並與下水主管連通的左右兩個支管,左右兩個支管分別為下水左分支管和下水右分支管;直流發電機設置在下水左分支管和下水右分支管之間,水輪葉片設置在直流發電機的下方;在下水左分支管的下方設置有出口與水輪葉片對應的左增壓噴嘴,在下水右分支管的下方設置有出口與水輪葉片對應的右增壓噴嘴。水輪葉片的下方設置有供水流出的出水口。在直流發電機上設置有用於對發電機發出的電壓進行濾波穩壓的電路板。在水輪葉片的上方設置有防水溢出密封罩。增壓噴嘴為錐形。水輪葉片的相鄰的兩個葉片之間的夾角為30°。水輪葉片由12片葉片所組成。優點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利用下水管水流發電的裝置,該裝置包括下水管、直流發電機及水輪葉片;下水管的下部設置有增壓噴嘴,增壓噴嘴的出口位置對應水輪葉片,使得從增壓噴嘴出來的水能夠驅動水輪葉片轉動;水輪葉片通過連接軸與直流發電機連接,並能夠驅動直流發電機發電。本實用新型彌補了上述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利用了目前高層建築非常普及這一特點,利用家庭下水管的水流差壓所產生的能量,將一根下水管分成兩個相對應的出水口,出水口內孔形成錐形噴嘴,以增加壓力,利用小口徑噴嘴同時噴向水輪葉片,帶動直流發電機發電。本實用新型結構簡潔合理,很好的利用了日常下水,利於在日常生活中推廣應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1、下水管主管幹線,由樓上輸入而來,2、三通,將主幹線的水分成兩路水流,3、下水左分支管,4、下水右分支管,5、左增壓噴嘴,6、右增壓噴嘴,7、水輪葉片,8、連接軸,9、12V直流發電機,10、電路板,對發電機發出的電壓進行濾波穩壓,11電機固定板,12、固定架,13、防水溢出密封罩,14、樓上流來的水,15、下水排出的水。
具體實施方式
: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利用下水管水流發電的裝置,該裝置包括下水管、直流發電機9及水輪葉片7 ;下水管的下部設置有增壓噴嘴,增壓噴嘴的出口位置對應水輪葉片7,使得從增壓噴嘴出來的水能夠驅動水輪葉片7轉動;水輪葉片7通過連接軸8與直流發電機9連接,並能夠驅動直流發電機9發電。具體的說,如圖1所示,下水管包括下水主管I及設置在下水主管I下部並與下水主管I連通的左右兩個支管,左右兩個支管分別為下水左分支管3和下水右分支管4,從而形成兩個相對於水輪的出水口,;直流發電機9設置在下水左分支管3和下水右分支管4之間,如圖1所示,直流發電機9通過固定架12和電機固定板11固定在下水左分支管3和下水右分支管4之間,水輪葉片7設置在直流發電機9的下方;在下水左分支管3的下方設置有出口與水輪葉片7對應的左增壓噴嘴5,在下水右分支管4的下方設置有出口與水輪葉片7對應的右增壓噴嘴6。水輪葉片7的下方設置有供水流出的出水口。在直流發電機9上設置有用於對發電機發出的電壓進行濾波穩壓的電路板10。在水輪葉片7的上方設置有防水溢出密封罩13。增壓噴嘴為錐形,以增加水壓水輪葉片7的相鄰的兩個葉片之間的夾角為30°,此時,發電效果更好。而水輪葉片由12片葉片所組成時發電效果最佳。發電機的連接軸與水輪葉片用連接器連接。所有的下水管路採用PVC管材,彎頭,三通,直管,密封罩均用PVC組成。發電機水輪葉片採用衝擊式,即利用小口徑噴嘴噴出的水柱去驅動水輪葉片旋轉。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下水通過下水主管I流至下水左分支管3和下水右分支管4,再由下水左分支管3和下水右分支管4下部的錐形增壓噴嘴噴射至水輪葉片7上,驅動水輪葉片7轉動,進而帶動直流發電機9發電。本實用新型很好的解決了日常下水無法很好的利用的問題,以及現有的發電方式無法生活化的問題,其結構合理,效果明顯。
權利要求1、一種利用下水管水流發電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置包括下水管、直流發電機(9)及水輪葉片(7);下水管的下部設置有增壓噴嘴,增壓噴嘴的出口位置對應水輪葉片(7),使得從增壓噴嘴出來的水能夠驅動水輪葉片(7)轉動;水輪葉片(7)通過連接軸(8)與直流發電機(9 )連接,並能夠驅動直流發電機(9 )發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下水管水流發電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下水管包括下水主管(I)及設置在下水主管(I)下部並與下水主管(I)連通的左右兩個支管,左右兩個支管分別為下水左分支管(3 )和下水右分支管(4 );直流發電機(9 )設置在下水左分支管(3 )和下水右分支管(4)之間,水輪葉片(7)設置在直流發電機(9)的下方;在下水左分支管(3)的下方設置有出口與水輪葉片(7)對應的左增壓噴嘴(5),在下水右分支管(4)的下方設置有出口與水輪葉片(7)對應的右增壓噴嘴(6)。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下水管水流發電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水輪葉片(7)的下方設置有供水流出的出水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下水管水流發電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在直流發電機(9)上設置有用於對發電機發出的電壓進行濾波穩壓的電路板(10 )。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下水管水流發電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水輪葉片(7)的上方設置有防水溢出密封罩(13)。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下水管水流發電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增壓噴嘴為錐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下水管水流發電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水輪葉片(7)的相鄰的兩個葉片之間的夾角為30°。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下水管水流發電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水輪葉片(7)由12片葉片所組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利用下水管水流發電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置包括下水管、直流發電機及水輪葉片;下水管的下部設置有增壓噴嘴,增壓噴嘴的出口位置對應水輪葉片,使得從增壓噴嘴出來的水能夠驅動水輪葉片轉動;水輪葉片通過連接軸與直流發電機連接,並能夠驅動直流發電機發電。本實用新型很好的解決了日常下水無法很好的利用的問題,以及現有的發電方式無法生活化的問題,其結構合理,效果明顯。
文檔編號F03B1/04GK202954917SQ201220366318
公開日2013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7日
發明者藤永平, 楊繼華 申請人:瀋陽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