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口欲期只專注吃手(寶寶總喜歡吃手)
2023-08-09 08:36:01
文丨京媽說,原創內容。
「我家娃4個多月了,最近特別愛吃手,每天吃了吃奶睡覺,就只痴迷吃小手了,這算不算不良癖好呢,是不是因為寶寶缺了什麼營養素呢?」有位媽媽很焦慮的問了這麼個問題。
其實,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會有一段時間喜歡吃手吃腳、流口水多,這並不算「不良癖好」,也不是寶寶缺某種營養的緣故,接下來就來說說寶寶為什麼愛吃手,及家長應該如何正確應對。
不少家長發現這麼大的寶寶特別喜歡吃手,吃的特別滿足、特別香,而且有些寶寶不僅愛吃手,還愛啃腳,津津有味的那種,這就讓家長們費解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寶寶喜歡吃手,可能有下面幾個原因。
1. 可能是「吸吮反射」
4個月的寶寶吃手,其實也並不是真的會咬、會吞咽,而只是一個「吸吮」動作。
這是嬰兒的「吸吮反射」,這是一種原始反射,一般在寶寶3-4個月時逐漸消失,到6個月左右會從「吸吮」發展到「咀嚼」。
寶寶的吸吮,不僅表現在飢餓時,對奶頭或奶嘴的吸吮,也表現在平時對周圍物體的吸吮,比如經常吃被角、吃玩具、吃手等,這是正常的表現。
經常「吃手」也可以認為是「代表寶寶的智力發育良好」。
因為寶寶吃手的行為,是在大腦神經的支配下,口腔和面部的多處肌肉群協同作用才能完成的,因此如果寶寶能夠靈活的完成吃手動作,就可以說明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良好。
2. 寶寶經歷「口欲期」
蒙特梭利「兒童敏感期理論」中,有一條「口腔敏感期」,就是在這個時間段,寶寶會用嘴巴來感受周圍物體,用嘴巴來獲取信息,用嘴巴建立與外部的聯繫。
「口腔敏感期」的出現時間是在 4-12個月,在7-8個月最突出,大多持續到2歲,也有的寶寶會持續到3歲。
從3個月開始寶寶已經進入口欲期,主要表現就像前面說的,吃手、吃腳、吃玩具、吃被褥等,但只是啃,並不會吞咽,最常啃的就是自己的小手。
寶寶的這一行為看著簡單機械,但有助於寶寶智力、認知和運動能力 的發育,有助鍛鍊寶寶「把東西放進嘴巴」的 精細動作和協調能力。
因而,從這點來說,家長也不必太擔心和糾結這個問題,想吃手就讓寶寶吃好了。
3. 可能是寶寶在「萌牙」
4-6個月的寶寶,會開始乳牙的萌出,有的出牙早的寶寶,會在4個月左右開始萌牙,那牙齒萌出的過程,會讓寶寶感覺牙齦癢、痛,非常不舒服,因此寶寶會經常把手放進嘴裡摩擦牙齦,緩解不適。
如果家長看到寶寶 總把一根手指塞進嘴裡,仔細看寶寶是在用手指來回摩擦牙齦,那就是這種情況了。
4. 寶寶通過吃手「獲得安慰」
在寶寶6個月前,培養寶寶的安全感非常重要,只有寶寶有足夠的安全感,才可以更好的與家人建立聯繫,也利於健康發育。
有的媽媽會發現,自己不在寶寶身邊時,寶寶會吃手更頻繁,同時表情也顯得焦慮不安,這說明寶寶可能是安全感不足。
總的來說,「寶寶喜歡吃手」是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寶媽不用過於擔心;也不必糾結到底要不要讓寶寶吃手?
除非一直盯著寶寶,或是把寶寶的手綁起來,不然也管不住。就算不吃手,也會啃其他東西,所以就讓寶寶吃好了,況且還有那麼多好處呢,只是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都兼顧到就好。
「寶寶總吃手」會不會不衛生,該注意些什麼?
如果不注意寶寶勤洗手,當然會不衛生啦!
所謂「病從口入」,若是家長不注意給寶寶勤擦手、洗手,手上的細菌、病毒之類也會會隨之被「啃入口中」,所以平時家長幫寶寶做好清潔衛生很重要!
關於寶寶吃手,下面幾點注意事項,是家長們需要了解的。
1. 幫寶寶保持手指乾淨衛生
如果寶寶經常性吃手,那家長一定要注意 保持寶寶小手的乾淨衛生,避免寶寶把細菌帶入體內,勤洗手、擦手;
另外,寶寶經常觸及的地方和經常接觸的東西,包括寶寶的床單、被褥、手絹等,也要勤洗勤換,洗乾淨後最好放在陽光下暴曬殺菌。
2. 幫寶寶做好口周護理
4個月的寶寶雖然喜歡吃手,但吞咽能力很弱,而唾液腺開始發育,唾液會逐漸增多,因而在寶寶吃手的時候,就會有唾液(口水)順著寶寶的小手和嘴巴流出來。
若是平時家長不太注意幫寶寶做好護理,不勤擦勤洗等,容易出現口水疹,影響寶寶顏值還讓寶寶感覺不舒服。
因而,家長也要勤幫寶寶擦口水,勤清洗嘴巴周圍的皮膚,勤塗抹些寶寶潤膚霜、使用口水巾等,避免口水疹出現。
3. 經常帶娃的家長也要注意自身衛生
每天帶寶寶的家長,也要注意 保持自己衣物的整潔、乾淨衛生,避免自己身上的細菌帶給寶寶;
不管在家裡或還是外面,不要讓陌生人抱寶寶,更不要親吻寶寶,接觸寶寶之前最好先洗手等。
4. 長牙的寶寶,可以使用其他磨牙玩具
對於要長牙的寶寶,可以用 安撫奶嘴、磨牙棒,或無毒的帶咬膠的玩具等,讓寶寶抓握著啃咬,這樣既能防止寶寶過度吃手,也能起到磨牙、緩解牙齦不適的作用。
但要提醒的是:
① 安撫奶嘴 非常適合睡覺哭鬧,甚至是奶睡的寶寶使用,但是也要正確的使用,長牙寶寶如果過度依賴安撫奶嘴,可能導致口腔發育畸形;因此在寶寶睡覺時,儘量不使用安撫奶嘴,或在寶寶睡著後把奶嘴拿下來。
② 要勤給這些磨牙玩具消毒,注意衛生,以免寶寶「啃」的不乾淨而生病。
5. 轉移寶寶「經常吃手」的注意力
4個月的寶寶大多可以靈活的翻身了,並能較長時間的保持抬頭動作,因此家長可以讓寶寶多練習翻身、抬頭,比如在寶寶前方放一個喜歡的玩具,然後讓寶寶想辦法拿到玩具;或是與寶寶做些其他遊戲,讓寶寶把注意力從「吃手」這件事上轉移開。
6. 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
現在的媽媽多是上班族,在產假結束後,每天早出晚歸,能陪伴寶寶的時間少之又少,這樣就特別容易讓寶寶的安全感缺失。
因此建議媽媽們儘量多陪伴寶寶、多和寶寶交流,使寶寶感受到媽媽帶來的安全感,對寶寶的身心發育都有很大好處。
隨著寶寶生長發育,家長們會發現,寶寶不僅愛吃手,還愛啃腳,這是寶寶發育過程中基本都會有的經歷,家長也不必過分或盲目幹預,正確幫寶寶做好護理就好。
不過如果發現寶寶啃咬嚴重,可能會導致寶寶手指變形,這種的就要警惕了,可以用別的玩具來替代小手,讓寶寶啃咬,避免寶寶手部發育畸形。
關注「京媽說」,學習更多專業實用又接地氣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要給京媽點讚並分享給更多的人哦。
歡迎關注@京媽說,點擊加入下方圈子,學習更多實用育兒知識,做靠譜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