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年其實並不遠!筆記本必替臺式機
2023-08-08 13:32:06 1
泡泡網筆記本電腦頻道5月6日 昨天看到兄弟頻道一篇題為《》的文章,對其中的一些觀點頗有感觸,遂下筆成文,與諸位讀者一起探討。
該文列舉了「筆記本不能取代臺式機」的幾個理由,主要可以歸結如下:筆記本不安全、屏幕尺寸小、價格仍然較高,以及筆記本不能承載最新的技術等。首先必須承認,這些問題的確存在,但是其重要性並不足,甚至會隨著科技的發展而不解而解。
首先來看「安全」的問題。文中引援的資料顯示,「美國每年有約60萬臺筆記本遺失在機場」,但是與此對應的數字是,同樣在美國,僅2008年第三季度就賣出了950萬臺,是遺失數目的60多倍。我們有理由相信,那些更多的沒有被遺失的筆記本所創造出來的價值和對社會創造的財富,必然遠遠大於那60萬臺。
我們不能因噎廢食,同樣也不能「因遺廢本」。
更何況,對於真正機密的數據,當下筆記本中主流的加密技術綜合起來使用,已經足以在民用級別上做到堅不可摧了——至於軍用級別的加密和解密,那是間諜們應該考慮的事情。
其次是屏幕尺寸過小和價格太高兩個問題,其實可以歸到一起來說。「屏幕尺寸小」根本不是問題,因為它是一個「可以有錢解決的問題」,只需要再花點錢,買一臺外接的顯示器就可以了。目前最便宜的22英寸顯示器不到千元、24英寸顯示器最低只要1200元,甚至連28英寸的「巨無霸」也跌破了2000元。
相比臺式機,「筆記本+外接顯示器」的優勢在於擁有兩個屏幕,因此不但可以滿足「一邊玩遊戲一邊看攻略」的需求,也很適合小兩口一個工作一個看片,非常有利於感情的和諧。
購買顯示器必然會增加預算,所以接下來說價格問題。拋開入門級產品的特殊性不談,就拿主流產品而言,類似配置的筆記本會比臺式機貴出千元左右,而這個差價,正是「便攜性+穩定性+可靠性」的代價。說個最簡單的,使用筆記本至少不必擔心突然停電造成的數據損失吧?
同時也可以看到,筆記本的價格正在逐漸下調,08年「主流」筆記本的價格區間還在6000~7000元,如此已經降到了5000~6000元。即使它和臺式機的相對差價仍然存在,但是已經落入了多數人消費得起的絕對價格區間內。一斤豬肉賣14塊錢時也許你會猶豫,但是你會同樣計較8塊錢和7塊5的區別嗎?
在可接受的價格區間內,差價並不重要
最後一個問題,也是最無法迴避的問題,那就是性能。性能可以從基準測試的分值和實際應用兩個角度來看,對於前者,目前筆記本在臺式機面前基本上沒有勝算,高配臺式機的3DMark 06最高分已近30000分,而筆記本目前的成績優異才剛突破15000分;但是從應用來講,目前主流配置的筆記本已經可以勝任超過90%的工作需求和超過50%的遊戲需求,在我們此前的調查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認為集成顯卡已經足夠使用。
* * * * * * * * * *
到了做結論的時候,我忽然發現這其實是一個數學上的悖論,就像那經典的「頭上有幾根頭髮的人算是禿子」一樣——如果世界上還有一個人在用臺式機,那麼它就不算被筆記本取代!從這個意義上講,也許「筆記本取代臺式機」會是幾代人之後的事情。
但是,只要有人定出一個比例適當的數字,那麼有理由相信,追求自由、輕便、一切隨身的人們,肯定會將這個距離拉近,也許不是一光年,而是一釐米。
◆ 關於作者
生於80後,好交友,喜好頗雜而少有精通,故常自諫曰,「十年寒窗,曾嫌讀得太多;九載編輯,如今知的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