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的功效與作用 搭配什麼食用比較好
2023-07-14 05:15:34 1
說到肉桂大家都知道,那大家知道桂枝是什麼嗎?其實,桂枝就是肉桂的乾燥嫩枝。那桂枝有什麼功效和作用呢?我們又該怎麼食用桂枝呢?那麼本期的食療養生,帶大家用桂枝做出美味養生的藥膳。
桂枝的功效與作用
桂枝,別稱柳桂,是肉桂的乾燥嫩枝。春、夏二季採收,除去葉,曬乾,或切片曬乾,點狀。桂枝辛溫,具有散寒解表、溫通經脈、護肝醒酒、抗菌消炎等功效,常用來治療感冒風寒、發熱惡寒等病症。另外,桂枝還有醒酒的功效。
桂枝具有平衝降逆的功效,是針對下焦寒氣或水溼(飲邪)之氣上逆而言,通過溫化、溫散寒凝水溼而達到平衝降逆的目的,與前利肝肺氣有著本質的區別,彼為舒暢肝肺氣機,以順達為是,此為降逆氣以平為是。仲景方中的桂枝加桂湯、苓桂草棗湯均體現了這一平衝降逆以治奔豚的特點。
桂枝能溫散膀胱水氣,使衝氣不從腹部上逆,而能蒸騰水氣從背部和衛表而出。平衝降逆這一功效可以說是桂枝溫助陽氣功效的特殊運用,因其特殊所以歷代醫家多單列為一功效。桂枝的功效正是:散寒解表調營衛,溫助陽氣「主百病」,溫通血脈「無所畏」,平肝降逆利肝肺。
陶弘景首次提到桂枝「利肝肺氣」的功效,利肝氣包括了平肝和疏肝兩方面的作用,利肺氣則指肅降肺氣。具辛溫之性的桂枝,何以能平肝肅肺?「桂樹之下無雜木」(《呂氏春秋》),從古書的記載均可見桂樹能「克」其它樹木,為「百樹之王」。中醫則引申為桂枝能平肝、伐肝、抑肝木。溫病大家葉天士則更有精闢論斷:「桂氣溫,秉天春和之氣,入足厥陰肝經;味辛無毒,得地西方潤澤之金味,入手太陰肺經。」從桂枝的氣味和習性來說明桂枝利肝肺氣。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材料:桂枝、芍藥、生薑各9克,甘草6克、大棗12枚、龍骨、牡蠣各9克。
用法:上七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溫服。
功效:平補陰陽,潛鎮固攝。治虛勞陰陽兩虛,夜夢遺精,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落,脈象極虛芤遲,或芤動微緊;亦治下焦虛寒,少腹拘急,臍下動悸之遺尿證。
桂枝人參湯
材料:桂枝12克、甘草12克、白朮9克、人參9克、乾薑9克。
用法:以水900毫升,先煮甘草、白朮、人參、乾薑四味,取500毫升,納桂枝,更煮取300毫升,去滓,溫服100毫升,日二次,夜一次。
功效:主治解表溫中。治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以致中焦虛寒,下利不止,心下痞硬,表裡不解者。
桂枝的炮製方法
桂枝:用水稍浸泡,撈起,悶潤至透,切片,晾乾,篩去屑。
桂枝木:取去皮桂枝,稍浸泡,潤透,切片,晾乾。
桂枝尖:取桂枝的細枝梢,稍浸,悶潤至透,切片,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