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我懂了作文
2023-07-14 22:12:24 1
篇一:我懂得了
一句話使讓懂得了一個道理,一句話讓我一生受益無窮,這句話就是「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在低年級時,我經常能考上一百分,因此不禁有點飄飄然起來了。待到四年級時,這種驕傲的情緒絲毫沒有減退。上課不專心聽講,回家不認真複習,又不能好好預習下次上課的內容,學習成績極度下降,可我還是不以為然,依然我行我素。
記得那次四年級的期末考試前夕,同學們下課後都聚在一起複習,可我呢,還在教室外面玩。期末考試開始了,我拿到試卷,瀏覽了一下所有的試題,心想:這也太簡單了吧!感覺自己全都會。可當我開始答題時,卻怎麼也寫不來。唉,都怪自己上課不專心,下課不複習!下課鈴聲響了,考試結束了,我只好硬著頭皮把試卷交了上來。
過不多久,老現把試捲髮下來了,我一看自己的分數,一下子驚呆了。緊接著老師就把我叫到了辦公室。老師看了我很久,然後對我說:「子沁啊,你知道你這次為什麼考得這麼差嗎?」一聽到這話,我的眼淚不爭氣地流了下來,我搖了搖頭。「你要知道,『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啊!」老師的話很短,但很有力。我低著頭,含著眼淚離開了辦公室。
經過這件事後,「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句話一直在我腦海中浮現,時時鞭策著我前進。
篇二:我懂了
往事悠悠,許多的回憶就像是電影的鏡頭,在我眼前一閃而過,繼而消失。然而那個夏天發生的一幕,依然歷歷在目。
那是去年的一個夏天,我和哥哥在一起寫作業。剛開始,我非常認真,每一次做題都要讀了又讀。因此,哥哥檢查我的作業竟沒有發現一個錯的。
哥哥改完後,我拿起作業繼續做。經過上次的成功,我感到很驕傲,於是,這次我草草地寫完了作業,拿給哥哥檢查。哥哥看了一眼,臉沉了下來:「自己檢查一下吧!」我接過作業本,心想:我肯定全做對的,不用看了。於是,我把作業本放進書包,興高採烈地去玩了。
第二天,我把作業上交給老師,心裡暗暗得意:我肯定會被老師表揚的。
下課後,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遠行,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你知道嗎?你以後一定要認真,不能粗心。你看,上一篇寫得全對,這篇卻寫得千瘡百百孔。」我聽了,低下了頭。
這件事,讓我受益匪淺。
篇三:我懂得了換位思考 宋瑜婷
同一個蘋果,正確的切法應是從莖部切向底部窩凹出,可一位上幼兒園的小男孩卻橫著切,蘋果核裡顯出了一個清晰的五角星形狀。這就是從不同角度去觀察發現所呈現的不同結果。
在我小的時候發生過一件事,那時我很淘氣,房間裡亂七八糟的。床上,地上全堆的是書,玩具,學習用品——
平時囉裡囉嗦的媽媽看見了,就怒氣衝天,並提高嗓門吼道「給你十分鐘,必須把房間收拾乾淨。看看地上的報紙,被你剪得七零八碎,趕緊拾起來扔了!」在媽媽的不停嘮叨下,我無可奈何地把房間粗略地收拾了一下,並且嘴裡嘟嘟嚷嚷著:「煩死人了!」我耐著性子疊衣服,可怎麼也疊不整齊。我心裡默默地想:「媽媽整天就讓我打掃房間,連複習功課都不得安寧。」
可當我學了角度這一單元,讓我深受啟發。媽媽之所以讓我從小就學會做事,是想讓我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這也是對我以後要有自理能力做一個基礎。從此以後,我的房間總是整整齊齊,乾乾淨淨的。我也變得越來越勤快了。
通過這件事,我懂得了換位思考,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事情。事實告訴我們,決定結果的往往並不是事情或某個東西的本身,而是看待的態度與方向。我們要重新梳理一下對人,對事,對物的看法,就完全可以找到不同的答案。
篇四:我懂得了珍惜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懂得了珍惜,珍惜友情,珍惜和同學們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記得五年級快期末考試的一天中午放學後,我和好朋友邵思宇、校大隊委閻明一起走,我們一直在說笑。快到二姨家時,閻明忽然挑起了一個話題:馬上該上六年級了,上完就該各奔東西了,想這樣嗎?當時我們都沒有說話,沉默了一會兒,邵思宇低著頭小聲說:「想,趕快上完學就不那麼累了。」他的聲音同平時不一樣,有一種惆悵的感覺。我雖然沒有作聲,心裡則有一種淡淡的失落和悲傷。
類似問題我曾問過其他同學,他們回答大不相同。韓旭白了我一眼,說:「畢業還早著呢,現在問這幹嘛?」賀昱筱說:「趕快,畢業了好。」高晨曦說:「還是不畢業好,像現在一樣在一起學習、玩多好。」我說:「不想,雖然我知道離別在所難免,但我還是想像現在這樣大家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學習,熱熱鬧鬧地玩耍。」
快過元旦了,街上已有了新年的氣氛。我雖然高興,但靜下心後不免生出許多悲哀:新的一年要到了,離畢業越來越近了,離分別也越來越近了。
現在,我開始珍惜友誼,珍惜和夥伴在一起的生活。我堅信,多年後回憶童年,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光將是最美好的回憶。
篇五:我懂得了耐心
隨著我們的一天天成長,在生活中,也懂得了許多事情,例如直面死亡,心存感恩,胸懷天下,學會包容,敢於隱忍等。其中,給我以比較大教訓,讓我付出高「學費」的就是「細水長流,懂得耐心」了。
去年春天,我在我家的陽臺上播種了兩顆豌豆,同時播種下的還有我對它們快快成長的殷切期望。
一開始,因為我勤澆水,天氣也很適宜豌豆的生長,所以豆子長得很快。不到一個月就已經發芽了。兩個月後,已經長出了葉子。三個月後已經可以看到豆莢了。
可是,好景不長,進入秋天后,那兩株豌豆一直沒有結出豆子,我一開始還耐心地給它們澆水。但是,每次澆完水後,雖然葉子依然嫩綠,可是豆莢一直「空空如也」。我漸漸地失去了耐心,邊澆水也邊抱怨為什麼豆莢還不長出豆子來「回報」我的勞動。最後,我索性一橫,再也不理那些「討厭」的豌豆了。
直到有一天的晚上,我正在家上網,忽然聽見奶奶在外面喊:「ZC,你的豆子怎麼都乾死了?」我趕緊跑出去,只見兩棵碩大的豆苗,其中只有兩棵豆子,隨後雖然我奮力補救,但也只收穫了四顆豆子。
最後我才知道,豆子的結果期剛好就是我沒澆水的那兩個星期。如果我當初多澆兩個星期的水,也許結局就不一樣了;如果在多一點耐心,也許就有更多的收穫了;如果…… 唉,一切都晚了。
這件事,讓我深刻地懂得了耐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