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秋燥症?老年人應該怎麼預防秋燥症?
2025-07-16 21:35:08
到了秋季各種問題接踵而來,過敏、缺水、秋燥等等。在眾多問題中最令人煩躁的就是秋燥症了,患上秋燥症會引發身體中潛藏的問題,導致身體變得越來越差。到底什麼是秋燥症?尤其是老年人應該怎麼預防秋燥症?下面的資料可以幫你找到答案。
什麼是秋燥症
秋季是老年人疾病多發季節,此時晝夜溫差大,容易誘發感冒及胃腸道疾病。而時序到了晚秋時節,天氣漸漸變涼,氣候也逐漸乾燥,容易出現咽幹、鼻塞、咳嗽、聲啞、關節酸痛、大便乾燥等症狀,通常稱為「秋燥症」。而老年人由於各臟器功能已經出現衰退,對外界適應能力差,尤其是體弱及患有呼吸道疾病和慢病者更易復發。所以在季節更替之時,老年人更應加強自我的保健意識。
當心秋燥引發舊疾
中醫強調天人相應,順應四時,也就是要根據四季的變化採用相應的養生方法。秋季由於氣候乾燥,因此要注意防燥。由於「秋燥」的影響,秋季特別容易出現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鼻炎等,對於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應對秋燥,可用一些適合自己的方法潤燥,比如可用石斛煲湯。
另外,老年人的秋季保健還要預防舊病復發。老年人大多有舊疾,有些病雖然本身與季節關係不大,比如胃病、血壓或血糖比較高等,平時病情控制得還不錯,但卻很可能在夏秋轉換的時候因為秋燥、感冒等小問題而引起舊病的發作。因此秋季一定要注意預防感冒、支氣管炎等「小病」,不可對這些「小問題」掉以輕心。
避免盲目進補
秋季是一個進補的時節,很多老人家也開始在此時「貼秋膘」。現在社會上各類養生與健康的科普文章很多,而老年人是非常關注健康與養生的群體,因此大多數老年人對這類科普文章都非常在意、仔細閱讀,並且對其中的建議認真執行,然而有些觀點並非合適所有老年人,容易造成誤導。
老年人一定要根據自己身體的具體情況進補、食療。在保健方面一定要與醫生多溝通,不要自作主張,更不能盲目跟風進補。有些老人認為孩子買各種補品給自己吃就是孝敬,其實很多補品,尤其是中藥補品非常講究體質的寒熱,而寒熱本身又分不同的情況,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否則會造成對身體的損傷,甚至引發疾病,可謂得不償失。老人家一定要吃得適合,對很多方面要綜合考慮。
起居有常很重要
換季時節最重要的,是老人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一定要注意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對感冒等看似小的問題不可輕易忽視。要做到「起居有常,飲食有節,不妄作勞(指勞逸有度),情緒平和」,保持「形與神俱」,才是養生之道。尤其是老年人在換季時一定要做到「起居有常」,最好不要打破原有的、已經形成習慣的、穩定的生活常規。而不少老年人參加了一些旅遊活動後,身體出現了諸多不適。這是因為旅遊一方面讓老年人感到疲勞,而且往往吃不好、睡不好。另一方面,旅遊前後以及旅遊期間的生活作息突然改變了,而老年人的適應能力比較差,不像年輕人三兩天就可以自然地調整好,因此旅遊一趟回來後,不是血壓高了,就是心臟感覺又不舒服了,只好去醫院看醫生。
小編提醒老年朋友,要時刻保持平和的心態,不要大悲大喜大怒,如果情緒波動太大的話會讓你的身體變差。對於老年人來說,有時候致命的並不是身體而是心理,心理上保持樂觀平和有時候比什麼都重要,這一點所有人都要做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