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堂視頻心理防禦機制
2025-07-16 23:48:08
養生堂視頻心理防禦機制
人在一生中,不僅持續伴隨著對死亡的恐懼,而且生活在一個充滿著不確定因素的環境中,這些不確定因素帶來的焦慮也在不斷侵蝕著人的心靈。為了緩解內心的焦慮和恐懼,人們總是習慣於去尋找一種解釋,並以此構築心理防禦機制來獲取安全感。《養生堂》誠邀北京回龍觀醫院院長楊甫德為您講解如何正確構築心理防禦機制。
其實生活中我們隨時隨地都會運用到心理防禦機制。比如,不小心丟了錢包,會說「破財免災」;摔碎了碗碟,會說「落地開花,歲歲平安」等。這些熟悉的話語,其實就是一種起抵消作用的心理防禦方式,用吉祥的話語來抵消晦氣、抵消不吉利的感覺,以消除心理的焦慮,尋求心理的安慰。
專家提供了一個簡單的測試,看看您在遇到問題時會選用哪種心理防禦機制。下圖所列情況,您會選哪種?
結果分析:選擇A:認同權威,認為權威有能力幫助自己。選擇B:認同自己。選擇C:迴避。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會選擇迴避,迴避就是一種消極的心理防禦機制。而前面兩項是積極的心理防禦機制。心理防禦機制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個是積極的一個是消極的。
消極的心理防禦機制是不需要學習的,往往是一種本能的反應。常見的消極的心理防禦機制有:合理化機制,比如之前說的「歲歲平安」和「破財免災」;否認機制:就是不承認已經發生的痛苦的事實,來獲取心理上暫時的安慰。鴕鳥把頭埋在沙堆裡就是一種本能的否定反應。
消極的心理防禦機制在當時會起到對自我的保護作用,但是長時間單一的使用這樣的機制就會產生消極不利的影響,我們應該多運用一些積極的心理防禦機制如升華機制,就是變挫折為動力。還有一種積極的心理防禦機制就是幽默機制,這些積極的心理防禦機制都是可以長期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