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衛視養生堂視頻飲食決定健康20120522
2025-07-17 11:16:10
於康 ,賈寶慶兩位專家為您講解飲食與健康
北京衛視養生堂視頻轉播2012年5月22日 中國太極拳網祝您身體健康
於 康 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 賈寶慶 解放軍總醫院腫瘤外科主任
如果人體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那麼就有可能造成營養風險,對於外科手術病人或者創傷性病人還有腦腫瘤病人一旦營養不良,就會增加病情感染的機率,而且病人身體的免疫力也會降低,情況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死亡的情況發生。
營養風險不僅可能會造成營養不良,還可能造成一些其它臨床方面的疾病。可我們到底存在不存在營養風險?怎麼判斷?
癌症病人需要什麼營養?
我們必須首先要明確在康復過程中,需要補充什麼樣的營養,不需要什麼營養,這樣才能對症下藥。
傳統富含纖維的食物有麥麩、玉米、糙米、大豆、燕麥、蕎麥,很多粗糧都屬於高纖維食物:
在消化過程的初期,纖維往往不被消化。它在腸內快速蠕動,能幫助清除致癌物,同時促使更多的水分進入消化道。水和纖維組織使糞便量增大,從而稀釋了致癌物。
食用粗糧不宜過量,它會影響消化和吸收,使人體缺乏許多基本的營養元素。癌症患者為了幫助腸道適應,增加粗糧的進食量時,應該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用「粗糧細做」的方法提升口感沒錯,但以添加大量油、糖、澱粉的方法來損害粗糧的「健康品質」,就錯了。因為追求口感的前提,是不能背離健康的根本。粗糧的優勢在於沒有精加工,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得以保留。如果在其中加入大量油脂、糖,配合白麵粉、白米粉、純澱粉等,其優勢就不復存在了。比如,餐館和超市中銷售的玉米餅都用油脂來煎、用食用鹼或泡打粉製造多孔效果、用精白麵粉和澱粉來加強細膩感、用糖來改善口味……這樣製成的食物,已經不能完全保有玉米的營養價值。
總之,粗糧細做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口味,而不是粗糧的本質都改了。當你發現自己吃的粗糧全然不「粗」,恐怕它就已經成為「贗品」了。
【防癌尖兵有哪些?】
一、改善免疫功能 提高抵抗力
腫瘤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是比較突出的現象,同時免疫力下降也是腫瘤發生、發展的重要的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給腫瘤患者適量補硒,有利於機體提高抵抗力,改善免疫功能。
二、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
腫瘤病人廣泛存在抗氧化不平衡,體內有害自由基過剩,硒可以使之得到有效的清除。
三、阻斷腫瘤血管形成,防止腫瘤復發、轉移
腫瘤轉移和生長,依賴於自身建立的一套血管系統,從人體中獲取養分,來滿足它快速生長需要。而硒可以促進「抗腫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生長,形成抗「腫瘤新生血管」的環境,從而抑制「腫瘤新生血管網」的形成與發展,切斷腫瘤細胞的營養供應渠道。
蘆筍富含的營養物質很豐富,究竟其中哪些是對防癌有明顯作用的呢?
維生素C能阻斷致癌物亞硝胺的形成。鹽醃、漬和燻制食品含亞硝酸鹽(鹹肉、香腸之類也一樣),亞硝酸鹽與胺在胃中結合形成致癌物亞硝胺。不少亞硝酸鹽也來自新鮮食物,它們開始是以硝酸鹽形式存在,那是植物生長的必需元素,唾液中的細菌使自然硝酸鹽變成亞硝酸鹽,在胃酸作用下,亞硝酸鹽會合成亞硝胺。這些合成不知不覺地在你胃中進行,除非你吃了含維生素C的食物。
維生素A不僅可以組織和抑制癌細胞的增生,還可以降低胃腸道癌和前列癌的發生機率。維生素A對於正處於化療期的癌症病人來說,能降低其癌症復發率,而且維生素A還可以讓正常組織恢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