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連接梁組件及桁架臂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04:13:56 2
專利名稱:一種連接梁組件及桁架臂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起重機領域,特別是涉及ー種連接梁組件及桁架臂系統。
技術背景起重機的用途主要包括吊裝設備、搶險、起重、機械以及救援等,起重機是目前被廣泛用於港口、車間、エ地等地的起吊搬運機械。在ー些大型項目中,例如核エ業、石油化工以及煤化工等項目中,對於超大噸位的起重機的需求日益増大。對於超大噸位的桁架臂式起重機,其臂架系統要承受非常大的起升負荷,然而,現有技術的桁架臂系統的受カ能力不高,導致桁架臂系統的整體穩定性差,隨著大型桁架臂式起重機的噸位越來越大,很多超高、超重的現象制約著起重機作業。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大型連接梁組件及桁架臂系統,以提高桁架臂的受カ能力,並增加桁架臂系統的整體穩定性。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現有技術的桁架臂系統的受カ能力不高以及整體穩定性差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連接梁組件及桁架臂系統,以提高桁架臂的受力能力,並增加桁架臂系統的整體穩定性。本實用新型提供了 ー種連接梁組件,該連接梁組件包括交叉設置的兩個第一臂節和兩個第二臂節,兩個第一臂節和兩個第二臂節的一端在第一交叉位置連接,其中兩個第一臂節相鄰設置且長度可調。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連接梁組件進一歩包括位於第一交叉位置的連接座,兩個第一臂節和兩個第二臂節的一端分別與連接座連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兩個第一臂節和兩個第二臂節的一端分別與連接座鉸接,以調節兩個第一臂節和兩個第二臂節之間的夾角。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第一臂節包括相互固定的主體臂節與活動臂節,主體臂節和活動臂節之間的固定位置沿第一臂節的長度方向可調,進而調節第一臂節的長度。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活動臂節沿第一臂節的長度方向插置於主體臂節中,主體臂節上設置有第一凸緣,第一臂節進一歩包括套設且固定在活動臂節上的套件,套件上設置有第二凸緣,第一凸緣上設置有第一插孔,第二凸緣上設置有第二插孔,且第一凸緣和第二凸緣通過插置於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內的螺紋固定件連接,進而可沿第一臂節的長度方向調節第一凸緣和第二凸緣之間的間距。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套件上進ー步設置有第三插孔,活動臂節沿第一臂節的長度方向設置有多個第四插孔,活動臂節與套件通過插置於第三插孔和任意ー個第四插孔內的銷軸固定件連接,進而可沿第一臂節的長度方向調節活動臂節與套件之間的固定位置。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螺紋固定件的可調節長度以及各個第四插孔之間的最小孔間距皆為200毫米。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連接梁組件進一歩包括分別與兩個第一臂節的另一端鉸接的兩個第一安裝座以及分別與兩個第二臂節的另一端鉸接的兩個第二安裝座,兩個第一安裝座和/或兩個第二安裝座為移動固定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移動固定座包括兩個夾緊件以及用於連接兩個夾緊件的螺紋固定件,以使得兩個夾緊件夾緊桁架臂組件。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相鄰設置的移動固定座對桁架臂組件的夾緊方向相互垂直。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桁架臂系統,桁架臂系統包括相互間隔且傾斜設置的兩個桁架臂組件以及連接於兩個桁架臂組件之間的上述連接梁組件。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桁架臂系統包括間隔設置的兩個連接梁組件,桁架臂系統進ー步包括連接兩個連接梁組件的輔助連接梁組件,輔助連接梁組件包括交叉設置的四個輔助臂節,四個輔助臂節的一端在第二交叉位置連接,四個輔助臂節的另一端分別與連接梁組件連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輔助連接梁組件進一歩包括設置於第二交叉位置的輔助連接座,四個輔助臂節的一端分別與輔助連接座鉸接,四個輔助臂節的另一端分別與連接梁組件鉸接。區別於現有技術的情況,本實用新型的連接梁組件及桁架臂系統能提高桁架臂的受カ能力,並增加桁架臂系統的整體穩定性,其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且易於調節,在方便安裝的同時具有較高的安裝精度。
圖I是具有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連接梁組件的桁架臂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連接梁組件的第一臂節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具有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連接梁組件的桁架臂系統的俯視圖;圖4是圖3中I部分的放大圖;以及圖5是圖3中II部分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圖I是具有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連接梁組件的桁架臂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的連接梁組件包括交叉設置的兩個第一臂節100和兩個第ニ臂節200。該連接梁組件連接於相互間隔且傾斜設置的兩個桁架臂組件900之間。兩個第一臂節100和兩個第二臂節200的一端在第一交叉位置連接,其中,兩個第一臂節100相鄰設置且其長度可以調節,兩個第二臂節200的長度固定。在其他實施例中,兩個第二臂節200的長度也可以進行調節。在本實施例中,連接梁組件進一歩包括位於第一交叉位置的連接座300,兩個第一臂節100和兩個第二臂節200的一端分別與連接座300連接,如圖I所示,兩個第一臂節100、兩個第二臂節200和連接座300共同形成了ー個X形。在本實施例中,兩個第一臂節100和兩個第二臂節200的一端與連接座300連接的方式為鉸接,通過鉸接的方式可以調節兩個第一臂節100和兩個第二臂節200之間的夾角。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臂節100、第二臂節200的一端與連接座300之間還可以採用其他現有技術的連接方式,此處不再贅述。連接梁組件進一歩包括分別與兩個第一臂節100的另一端鉸接的兩個第一安裝座400、401以及分別與兩個第二臂節200的另一端鉸接的兩個第二安裝座500、501。安裝時,兩個第一安裝座400和/或兩個第二安裝座500可根據安裝需要選擇設置成移動固定座。第一臂節100包括相互固定的主體臂節110與活動臂節120。其中,主體臂節110和活動臂節120之間的固定位置沿第一臂節100的長度方向可調,進而可以調節第一臂節 100的長度。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連接梁組件的第一臂節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活動臂節120沿第一臂節100的長度方向插置於主體臂節110中。主體臂節110上設置有第一凸緣111,第一凸緣111上設置有第一插孔1111。第一臂節100進ー步包括套設且固定在活動臂節120上的套件130。套件130上設置有第二凸緣131,第二凸緣131上設置有第二插孔1311。第一凸緣111和第二凸緣131通過插置於第一插孔1111和第二插孔1311內的螺紋固定件132連接,進而可沿第一臂節100的長度方向調節第一凸緣111和第二凸緣131之間的間距。螺紋固定件132例如為螺釘與螺帽,或者現有技術的其他螺紋固定件。套件130上進ー步設置有第三插孔(未圖示),活動臂節120沿第一臂節100的長度方向設置有多個第四插孔121,活動臂節120與套件130通過插置於第三插孔和任意ー個第四插孔121內的銷軸固定件(未圖示)連接,進而可沿第一臂節100的長度方向調節活動臂節120與套件130之間固定位置。本實施例中,螺紋固定件132的可調節長度以及各個第四插孔121之間的最小孔間距皆為200毫米。當對連接梁組件進行安裝吋,首先將不能調節長度的第二臂節200安裝在桁架臂組件900 (請見圖I)上,由於加工存在誤差,可通過調節第一臂節100的長度以保證安裝精度。第一臂節100的長度調節功能分為粗調和細調。其中,粗調通過銷軸固定件進行,具體的,由於活動臂節120與套件130通過插置於第三插孔和第四插孔121中的銷軸固定件連接,且各個第四插孔121之間的最小孔間距為200毫米,因此,可通過將銷軸固定件插置於第三插孔和任意ー個第四插孔121內進行粗調,粗調的調節最小距離為200毫米;細調則通過螺紋固定件132進行,具體的,可通過螺紋固定件132沿第一臂節100的長度方向調節第一凸緣111和第二凸緣131之間的間距,細調的調節範圍為0-200毫米。圖3是具有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連接梁組件的桁架臂系統的俯視圖。如圖3所示,兩個第一臂節100分別通過第一安裝座400、401固定在桁架臂組件900上。第一安裝座400、401為移動固定座,從而可以根據實際位置調整其在桁架臂組件900上的安裝點。圖4是圖3中I部分的放大圖。如圖4所示,第一安裝座400包括兩個夾緊件4001和螺紋固定件4002,以使得兩個夾緊件4001夾緊桁架臂組件900。使用時,在桁架臂組件900的弦杆901上可設置通孔,螺紋固定件4002穿過弦杆901的通孔,進而可提高第一安裝座400的固定效果。圖5是圖3中II部分的放大圖。如圖5所示,第一安裝座401包括兩個夾緊件4011和螺紋固定件4012,以使得兩個夾緊件4011夾緊桁架臂組件900。使用時,在桁架臂組件900的弦杆902上可設置通孔,螺紋固定件4012穿過弦杆902的通孔,進而可提高第一安裝座401的固定效果。安裝時,第一安裝座400和第一安裝座401對桁架臂組件900的夾緊方向相互垂直,由於兩個第一安裝座400和第一安裝座401分別以互相垂直的兩個方向將兩個第一臂節100固定在桁架臂組件900上,從而提高了兩個第一臂節100與桁架臂組件900之間的固定效果。當然,其他相鄰設置的移動固定 座對桁架臂組件900的夾緊方向也可採取相互垂直的方式。螺紋固定件4002、4012例如為螺釘與螺帽,或者現有技術的其他螺紋固定件。由於本實用新型連接梁組件採用了部分可調節的結構形式,從而降低了連接梁組件安裝過程中的難度,並在降低連接工作量的同時提高了其安裝精確度。由於大型桁架臂特殊的結構形式,A型臂、根部、頭部連接尺寸通常不同,導致不同臂長的兩臂間距不等,本實用新型連接梁組件的這種可調節結構有利於其能以統ー的結構形式適用於不同的桁架臂。請參見圖3,該桁架臂系統在包括間隔設置的兩個連接梁組件以外,還進一歩包括連接兩個連接梁組件的輔助連接梁組件500,輔助連接梁組件500包括交叉設置的四個輔助臂節501,該四個輔助臂節501的一端在交叉位置連接,四個輔助臂節501的另一端分別與連接梁組件連接。在本實施例中,輔助連接梁組件500進ー步包括設置於交叉位置的輔助連接座502,四個輔助臂節501的一端分別與輔助連接座502鉸接,四個輔助臂節501的另一端分別與連接梁組件鉸接。四個輔助臂節501交叉設置成X形。通過鉸接的方式可以調節四個輔助臂節501之間的夾角。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四個輔助臂節501與連接座502之間還可以採用其他現有技術的連接方式,此處不再贅述。輔助連接梁組件500能增加連接梁組件的受カ能力,並有效提高連接梁組件的穩定性。本實用新型的連接梁組件及桁架臂系統能提高桁架臂的受力能力,並增加桁架臂系統的整體穩定性,其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且易於調節,在方便安裝的同時具有較高的安裝精度。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ー種連接梁組件,其特徵在幹,所述連接梁組件包括交叉設置的兩個第一臂節和兩個第二臂節,所述兩個第一臂節和所述兩個第二臂節的一端在第一交叉位置連接,其中所述兩個第一臂節相鄰設置且長度可調。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連接梁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梁組件進一歩包括位於所述第一交叉位置的連接座,所述兩個第一臂節和所述兩個第二臂節的一端分別與所述連接座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梁組件,其特徵在幹,所述兩個第一臂節和所述兩個第ニ臂節的一端分別與所述連接座鉸接,以調節所述兩個第一臂節和所述兩個第二臂節之間的夾角。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連接梁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臂節包括相互固定的主體臂節與活動臂節,所述主體臂節和所述活動臂節之間的固定位置沿所述第一臂節的長度方向可調,進而調節所述第一臂節的長度。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接梁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動臂節沿所述第一臂節的長度方向插置於所述主體臂節中,所述主體臂節上設置有第一凸緣,所述第一臂節進一歩包括套設且固定在所述活動臂節上的套件,所述套件上設置有第二凸緣,所述第一凸緣上設置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二凸緣上設置有第二插孔,且所述第一凸緣和所述第二凸緣通過插置於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內的螺紋固定件連接,進而可沿所述第一臂節的長度方向調節所述第一凸緣和所述第二凸緣之間的間距。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連接梁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套件上進ー步設置有第三插孔,所述活動臂節沿所述第一臂節的長度方向設置有多個第四插孔,所述活動臂節與所述套件通過插置於所述第三插孔和任意一個所述第四插孔內的銷軸固定件連接,進而可沿所述第一臂節的長度方向調節所述活動臂節與所述套件之間的固定位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連接梁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螺紋固定件的可調節長度以及各個所述第四插孔之間的最小孔間距皆為200毫米。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連接梁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梁組件進一歩包括分別與所述兩個第一臂節的另一端鉸接的兩個第一安裝座以及分別與所述兩個第二臂節的另一端鉸接的兩個第二安裝座,所述兩個第一安裝座和/或所述兩個第二安裝座為移動固定座。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連接梁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移動固定座包括兩個夾緊件以及用於連接所述兩個夾緊件的螺紋固定件,以使得所述兩個夾緊件夾緊桁架臂組件。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連接梁組件,其特徵在於,相鄰設置的所述移動固定座對所述桁架臂組件的夾緊方向相互垂直。
11.一種桁架臂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桁架臂系統包括相互間隔且傾斜設置的兩個桁架臂組件以及連接於所述兩個桁架臂組件之間的如權利要求1-10任意一項所述的連接梁組件。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桁架臂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桁架臂系統包括間隔設置的兩個所述連接梁組件,所述桁架臂系統進ー步包括連接所述兩個連接梁組件的輔助連接梁組件,所述輔助連接梁組件包括交叉設置的四個輔助臂節,所述四個輔助臂節的一端在第二交叉位置連接,所述四個輔助臂節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連接梁組件連接。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桁架臂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輔助連接梁組件進一歩包括設置於所述第二交叉位置的輔助連接座,所述四個輔助臂節的一端分別與所述輔助連接座鉸接,所述四個輔助臂節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連接梁組件鉸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連接梁組件以及具有該連接梁組件的桁架臂系統。該連接梁組件包括交叉設置的兩個第一臂節和兩個第二臂節,兩個第一臂節和兩個第二臂節的一端在第一交叉位置連接,其中兩個第一臂節相鄰設置且長度可調。本實用新型的連接梁組件及桁架臂系統能提高桁架臂的受力能力,並增加桁架臂系統的整體穩定性,其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且易於調節,在方便安裝的同時具有較高的安裝精度。
文檔編號B66C23/70GK202481967SQ20122004560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13日
發明者牟江濤, 鄧志燕, 高一平 申請人: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