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正反式雙循環水泵的製作方法
2023-11-10 12:18:35 1

本發明涉及水泵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正反式雙循環水泵。
背景技術:
水泵是輸送液體或使液體增壓的機械。它將原動機的機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傳送給液體,使液體能量增加,主要用來輸送液體包括水、油、酸鹼液、乳化液、懸乳液和液態金屬等。
但是,現有的水泵不能實現雙循環,如果要實現雙循環的功能,則需要使用兩個水泵和兩個電機,在需要實現不同的功能時,開啟不同的電機和水泵來實現。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正反式雙循環水泵,能夠在一個電機和一個水泵的情況下,根據不同閥門的開啟與關閉,實現雙循環。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正反式雙循環水泵,包括水泵本體,水泵本體左側開設有進水口,頂部開設有出水口,進水口上設置有第一連接管,第一連接管上表面設置有與第一連接管連通的第二連接管,第一連接管上還設置有與第二連接管垂直的進液管,第三連接管一端與第二連接管連通,另一端設置在水泵本體出水口處,
第二連接管與第三連接管連接處設置有第一出液管,第三連接管中部設置有第二出液管,進液管、第二連接管、第三連接管和第二出液管上分別設置有第一閥門、第二閥門、第三閥門和第四閥門,
第三閥門設置在第二出液管上部。
進一步,水泵本體連接電機,在電機下部設置有減震墊,減震墊包括減震墊本體,減震墊本體設有貫通減震墊本體的孔眼,相鄰的孔眼之間形成孔壁,孔壁的內部嵌有彈簧,彈簧的設置方向垂直於減震墊本體的上表面,彈簧的長度小於減震墊本體的厚度。
進一步,所述減震墊本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設有花紋,所述花紋呈鋸齒狀。
進一步,在進液管、第一出液管和第二出液管的端面均設置有法蘭接口。
進一步,水泵本體內壁設置有除臭層,除臭層從內到外依次包括一體成型的骨架網、活性碳纖維氈和外保護網。
進一步,第一閥門、第二閥門、第三閥門和第四閥門手握部套設有防滑墊,防滑墊包括墊面層和防滑層,防滑層設置在墊面層外部,防滑層上均勻設置有防滑凸起。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在一個電機和一個水泵的情況下,根據不同閥門的開啟與關閉,實現雙循環;在往上泵送物料時,開啟第一閥門和第三閥門,關閉第二閥門和第四閥門,並且開啟電機,然後在水泵本體的作用下,物料從進料管進入,經過第一連接管和水泵本體,然後進入到第三連接管中,從第一出料管排出,完成向上輸送物料;在向下輸送泥漿時,開啟第二閥門和第四閥門,關閉第一閥門和第三閥門,並且開啟電機,然後在水泵本體的作用下,物料從第一出料管進入,經過第二連接管、第一連接管和水泵本體,從第二出料管排出,完成泥漿的向下輸送,在一個電機和一個水泵的條件下,根據不同閥門的開啟與關閉,實現雙循環。
2.電機下部設置有減震墊,減小電機受到的震動,延長使用時間。
3.減震墊本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設有花紋,具有減震功能的同時,能夠起到防滑作用。
4.在進料管、第一出料管和第二出料管的端面均設置有法蘭接口,在連接其他管道時,容易連接。
5.水泵本體內部設置有除臭層,能夠在使用過程中,減少異味的產生。
6.手握部套設有防滑墊,能夠在開啟閥門增大摩擦力,開啟和關閉閥門更加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減震墊局部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減震墊剖視圖。
圖4為本發明防滑墊剖視圖。
圖5為本發明左視圖。
圖中,1-水泵本體、2-電機、3-第一連接管、4-第二連接管、5-進液管、6-第三連接管、7-第一出液管、8-第二出液管、9-第一閥門、10-第二閥門、11-第三閥門、12-第四閥門、13-減震墊、14-減震墊本體、15-孔眼、16-孔壁、17-彈簧、18-花紋、19-防滑墊、20-防滑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5所示,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1
一種正反式雙循環水泵,包括水泵本體1,水泵本體1左側開設有進水口,頂部開設有出水口,進水口上設置有第一連接管3,第一連接管3上表面設置有與第一連接管3連通的第二連接管4,第一連接管3上還設置有與第二連接管4垂直的進液管5,第三連接管6一端與第二連接管4連通,另一端設置在水泵本體1出水口處,
第二連接管4與第三連接管6連接處設置有第一出液管7,第三連接管6中部設置有第二出液管8,進液管5、第二連接管4、第三連接管6和第二出液管8上分別設置有第一閥門9、第二閥門10、第三閥門11和第四閥門12,
第三閥門11設置在第二出液管8上部。
在往上泵送物料時,開啟第一閥門9和第三閥門11,關閉第二閥門10和第四閥門12,並且開啟電機2,然後在水泵本體1的作用下,物料從進料管5進入,經過第一連接管3和水泵本體1,然後進入到第三連接管6中,從第一出料管7排出,完成向上輸送物料;在向下輸送泥漿時,開啟第二閥門10和第四閥門12,關閉第一閥門9和第三閥門11,並且開啟電機2,然後在水泵本體1的作用下,物料從第一出料管7進入,經過第二連接管4、第一連接管3和水泵本體1,從第二出料管8排出,完成泥漿的向下輸送,在一個電機和一個水泵的條件下,根據不同閥門的開啟與關閉,實現雙循環。
實施例2
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水泵本體1連接電機2,在電機2下部設置有減震墊13,減震墊13包括減震墊本體14,減震墊本體14設有貫通減震墊本體14的孔眼15,相鄰的孔眼15之間形成孔壁16,孔壁16的內部嵌有彈簧17,彈簧17的設置方向垂直於減震墊本體14的上表面,彈簧17的長度小於減震墊本體14的厚度,減小電機2受到的震動,延長使用時間。
實施例3
在實施例1-2的基礎上,所述減震墊本體1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設有花紋,所述花紋呈鋸齒狀,具有減震功能的同時,能夠起到防滑作用。
實施例4
在實施例1-3的基礎上,在進液管5、第一出液管7和第二出液管8的端面均設置有法蘭接口,在連接其他管道時,容易連接。
實施例5
在實施例1-4的基礎上,水泵本體1內壁設置有除臭層,除臭層從內到外依次包括一體成型的骨架網、活性碳纖維氈和外保護網,能夠在使用過程中,減少異味的產生。
實施例6
在實施例1-5的基礎上,第一閥門9、第二閥門10、第三閥門11和第四閥門12手握部套設有防滑墊19,防滑墊19包括墊面層和防滑層,防滑層設置在墊面層外部,防滑層上均勻設置有防滑凸起20,能夠在開啟閥門增大摩擦力,開啟和關閉閥門更加方便。
儘管這裡參照本發明的多個解釋性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描述,但是,應該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設計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實施方式,這些修改和實施方式將落在本申請公開的原則範圍和精神之內。更具體地說,在本申請公開、附圖和權利要求的範圍內,可以對主題組合布局的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行多種變型和改進。除了對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行的變形和改進外,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其他的用途也將是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