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縱封引導支撐塊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12:18:42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縱封成型裝置,特別是涉及用於對小袋包裝機用的分切後的包裝膜進行導向的縱封成型裝置。
(二)
背景技術:
現有的實用新型專利提供了一種縱封成型裝置,包括長條狀基板,所述長條狀基板的前表面等間距地設有多個與裝料管匹配的導引槽,所述導引槽的橫截面為半圓形,所述導引槽的上端設有倒角。現有裝置在裝料管的後方,導引槽及其上方的倒角可以導引分切後的包裝膜包住裝料管,自動實現縱封前包裝膜的合攏工作引導包裝膜成型。
該裝置雖然能夠自動實現縱封前包裝膜的合攏工作,但由於在倒角處收縮過快,因此包裝膜會產生皺褶及增大摩擦力易產生包裝膜偏離,影響包裝袋的品質及設備運行的穩定性。因此需要開發一種避免包材突然合攏造成的褶皺,提高包裝袋的品質和設備運行的穩定性。
(三)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縱封成型裝置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了用於對小袋包裝機用的分切後的包裝膜進行導向的縱封成型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本方案的一種縱封引導支撐塊,包括長條狀支撐塊本體,所述支撐塊本體的上部等間距的設置了若干前引導面;所述前引導面的下部設置有合攏面;所述前引導面和合攏面均為傾斜設置;所述前引導面的頂面比底面窄;所述合攏面的頂面比底面窄;所述前引導面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左引導面和右引導面;所述左引導面和右引導面均為傾斜設置;任意所述相鄰合攏面上對應的左引導面和右引導面之間形成一個倒置的八字形結構;任意所述相鄰的合攏面之間設置有合攏槽;任意所述合攏槽的上部還設置有後引導面;所述後引導面的高度低於合攏面的高度;所述後引導面的背面上設置有讓位斜面。
進一步,所述前引導面的傾斜角度小於合攏面傾斜角度。
進一步,所述合攏面的底部為垂直設置的引導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在於:設計了前、後、左、右四個引導面,特別是後引導面低於合攏面,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包材的褶皺及摩擦力,避免了包材突然合攏造成的褶皺,提高了包裝袋的品質與設備運行的穩定性。
(四)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剖面圖。
其中:1-前引導面,2-合攏面,3-合攏槽,4-左引導面,5-後引導面,6-右引導面,7-支撐塊本體,8-讓位斜面。
(五)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做出簡要說明。
如圖1和圖2的一種縱封引導支撐塊,包括長條狀支撐塊本體7,所述支撐塊本體7的上部等間距的設置了若干前引導面1;所述前引導面1的下部設置有合攏面2;所述前引導面1和合攏面2均為傾斜設置;所述前引導面1的頂面比底面窄;所述合攏面1的頂面比底面窄;所述前引導面1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左引導面4和右引導面6;所述左引導面4和右引導面6均為傾斜設置;任意所述相鄰合攏面2上對應的左引導面4和右引導面6之間形成一個倒置的八字形結構;任意所述相鄰的合攏面2之間設置有合攏槽3;任意所述合攏槽3的上部還設置有後引導面5;所述後引導面5的高度低於合攏面2的高度;所述後引導面5的背面上設置有讓位斜面8;所述前引導面1的傾斜角度小於合攏面2傾斜角度;所述合攏面2的底部為垂直設置的引導面。
本實例的工作過程:本實用新型的縱封引導支撐塊設計了前引導面1及近似分切後包裝膜寬度的八字形左引導面4和右引導面6,使包材逐漸平整的進入到合攏面2,低於合攏面2的後引導面5進一步讓包材舒展的進入到合攏槽3內,後引導面5背面設置的讓位斜面8與傳統的平麵包材相比,增加了一個斜面,防止了包材的堆積,達到了包材無褶皺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減少了包裝袋褶皺確保了品質向上,同時提高了設備運行的穩定性,提高了生產效率。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於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