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熱水器自動上水排空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22:47:41 6
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熱水器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太陽能熱水器自動上水排空系統。
背景技術:
太陽能熱水器是將太陽光能轉化為熱能的裝置,將水從低溫加熱到高溫,以滿足人們在生活、生產中的熱水使用。太陽能熱水器安裝在屋頂,通過管道與室內的供水管相連,冬天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管道內的水很容易結凍,堵塞水管甚至導致水管被凍裂,現有的技術主要靠電加熱制熱水,消耗大量的電能,並且形成雙重投資,增加客戶的經濟負擔。
現有申請號為201320173508.2,申請日為2013.04.09,專利名稱為一種太陽能熱水器的實用新型專利,其技術方案為一種太陽能熱水器防凍系統,包括水箱、進出水管道、閥門一和閥門二,還包括輔助密封箱、倒U型管、通氣閥門和閥門三;所述倒U型管設置在水箱內,其開口方向靠近水箱底壁;所述倒U型管連接所述進出水管道的一端,所述進出水管道的另一端連接在所述輔助密封箱的上部;所述閥門三設置在所述進出水管道連接所述輔助密封箱的一端;所述輔助密封箱的上部還設置有通氣閥門;所述輔助密封箱的下部連接閥門一和閥門二,閥門一和閥門二為並聯關係,其中閥門一連接自來水水源,閥門二連接噴頭。該實用新型提供的太陽能熱水器防凍系統只有一條輸水管道,進水、出水通過一條管道,使用不方便,閥門三使用頻率過高,降低了壽命,不能夠實時檢測水溫。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使用方便,使用壽命長的太陽能熱水器自動上水排空系統。所述輸水管道包括出水管道和進水管道,使用方便,在給水箱內加水時可同時使用出水管道,同時降低的閥門Ⅰ的使用頻率,增加了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太陽能熱水器自動上水排空系統,包括水箱、輸水管道和閥門,所述輸水管道包括出水管道和進水管道,所述水箱內下表面設有加熱塞,所述出水管道和進水管道上端分別穿過加熱塞深入到水箱中,所述出水管道上端設有倒U形管,出水管道上加熱塞下方設有閥門Ⅰ,所述閥門Ⅰ下端設有排空罐,排空罐下方設有閥門Ⅱ,所述進水管道上下端分別設有閥門Ⅲ和閥門Ⅳ,所述閥門Ⅲ與閥門Ⅳ之間呈並聯關係,所述水箱內設有液位感應器,液位感應器通過導線連接控制器,控制器通過導線分別連接閥門Ⅲ和閥門Ⅳ。
進一步地,所述水箱底部設有溫度感應器,所述溫度感應器通過導線與顯示器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進水管道上端面高出水箱內設定的液位最高值。
進一步地,所述進水管道、出水管道上端與加熱塞之間密封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閥門Ⅰ採用三通閥,所述閥門Ⅰ上端通路與出水管道密封連接,下端通路與排空罐密封連接,另一通路與空氣相通,所述閥門Ⅱ、閥門Ⅲ和閥門Ⅳ採用二通閥,閥門Ⅱ一端與出水管道密封連接,另一端與噴頭連接,閥門Ⅲ一端與進水管道密封連接,另一端與水龍頭密封連接,閥門Ⅳ一端與進水管道密封連接,另一端與空氣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器採用單片機或者可編程控制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太陽能熱水器自動上水排空系統所述輸水管道包括出水管道和進水管道,使用方便,在給水箱內加水時可同時使用出水管道,同時降低的閥門Ⅰ的使用頻率,增加了使用壽命。
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太陽能熱水器自動上水排空系統所述閥門Ⅰ,三通閥的使用使得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開閥即出熱水,關閥自動排空。
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太陽能熱水器自動上水排空系統水箱中設有液位感應器,液位感應器通過導線連接控制器,控制器連接閥門Ⅲ和閥門Ⅳ,通過液位感應器來感應水箱中的水位,通過控制器控制閥門的接通狀態,實現太陽能熱水器的自動上水,使用方便,同時也防止加水時水量過多導致水從水箱中流出,產生浪費。
4、實用新型提供的太陽能熱水器自動上水排空系統水箱中設有溫度感應器,溫度感應器通過導線與顯示器連接,溫度感應器將感應到的溫度通過顯示器顯示,方便人觀察水箱中水的溫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水箱,2、出水管道,3、進水管道,4、閥門Ⅰ,5、排空罐,6、閥門Ⅱ,7、倒U形管,8、顯示器,9、閥門Ⅲ,10、閥門Ⅳ,11、加熱塞,12、液位感應器,13、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太陽能熱水器自動上水排空系統,包括水箱1、輸水管道和閥門,所述輸水管道包括出水管道2和進水管道3,所述水箱1內下表面設有加熱塞11,所述加熱塞11與水箱1下表面之間設有密封圈,所述加熱塞11與水箱1下表面密封連接,所述出水管道2和進水管道3上端分別穿過加熱塞11深入到水箱1中,所述進水管道2、出水管道3上端與加熱塞11之間密封連接。所述出水管道2上端設有倒U形管7,所述倒U形管7能夠充分將水箱1中的水排出,增加水箱1中水的利用率,出水管道2下端設有閥門Ⅰ4,所述閥門Ⅰ4下端設有排空罐5,排空罐5下方設有閥門Ⅱ6,所述進水管道上下端分別設有閥門Ⅲ9和閥門Ⅳ10,所述閥門Ⅲ9與閥門Ⅳ10之間呈並聯關係,所述進水管道3上端面高出水箱1內設定的液位最高值。所述閥門Ⅰ4採用三通閥,所述閥門Ⅰ4上端通路與出水管道5密封連接,下端通路與排空罐5密封連接,另一通路與空氣相通,所述閥門Ⅱ6、閥門Ⅲ9和閥門Ⅳ10採用二通閥,閥門Ⅱ6一端與出水管道2密封連接,另一端與噴頭連接,閥門Ⅲ9一端與進水管道3密封連接,另一端與水龍頭密封連接,閥門Ⅳ10一端與進水管道3密封連接,另一端與空氣連通。
所述水箱1內設有液位感應器12,液位感應器12通過導線連接控制器13,控制器13通過導線分別連接閥門Ⅲ9和閥門Ⅳ10,所述控制器13採用單片機或者可編程控制器。所述水箱1底部設有溫度感應器14,所述溫度感應器14通過導線與顯示器8連接。
在不使用的情況下,所有的閥門均處於關閉的狀態,當液位感應器12感應到水箱1中的水位已經達到預設的最低點的時候,液位感應器12向控制器13傳送一控制信號,此時控制器13上的指示燈閃爍,控制器13向閥門Ⅲ9和閥門Ⅳ10傳送一信號,閥門Ⅳ10閉合,閥門Ⅲ9打開,此時向水箱1中加水;當液位感應器12感應到水位已經達到預設的最高值時,液位感應器12向控制器13傳送一控制信號,此時控制器13上的指示燈停止閃爍,控制器13向閥門Ⅲ9和閥門Ⅳ10傳送一信號,此時閥門Ⅲ9閉合,閥門Ⅳ10打開,進水管道3中的水從經閥門Ⅳ10排出,防止凍裂進水管道。
在使用熱水時,打開閥門Ⅱ6,控制閥門Ⅰ4使得閥門Ⅰ4與空氣相通的通路密封,此時排空罐5中會形成負壓,根據虹吸原理,所述水箱1中的水會被吸入到所述排空罐5中,噴頭開始流出熱水;使用完畢後,關閉閥門Ⅱ6,出水管道2中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動排空,防止凍裂出水管道2。
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在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