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仿真天然巖石的表面製作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09:00:11 2
專利名稱:高仿真天然巖石的表面製作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仿真天然巖石的表面製作工藝,屬於建築工藝技術領域,適用於園林都市、社區等地放置各種顏色的仿天然巖石景觀及動植物化石的製作。
背景技術:
在園林都市、社區等地放置天然巖石景觀,需開山鑿石,在開採和挖掘中,會大量破壞植被,損害自然環境,目前雖出現了許多仿真石景觀,但存在容易退色、表面失真,缺乏天然巖石的質感。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仿真石景觀存在易退色、表面失真等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仿真天然巖石的表面製作工藝,使仿天然巖石的質感高度逼真,永不退色,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給人以真實感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措施是1、製作骨架用不同規格的角鋼作支撐、截成所需長度,焊接成支架,將圓鋼以一定間隔圍在角鋼外面,按設計的天然巖石形體構成中空的巖石形體輪廓,再用鋼絲網在形體輪廓外面敷設裹扎,構成骨架;2、製作造坯用一定比例的水泥、砂、加水攪拌成水泥砂漿,用噴砂漿機噴或塗抹在輪廓表層,達到一定厚度,即構成了仿天然巖石形體造坯,以上是採用與現有技術大體相同的工藝實現的;3、表面製作;本發明的主要特點是仿天然巖石的表面製作工藝為1)、製作色砂按所需要的仿真巖石外表色澤選用相應顏色的高硬度天然巖石碎塊,再破碎加工成色砂;2)、製作造坯的表面層用一定比例的水泥、色砂、水等攪拌混合成帶有色砂顏色的水泥砂漿,用噴砂漿機噴或塗抹在造坯的外表薄層;3)、表面色澤的處理混合砂漿幹固後用鋼絲刷加水打磨至露出色砂的本色,用清水清洗表面;乾燥後表面噴塗水性色素,由於水性色素可滲透到仿天然巖石表層的微細孔隙中,故可以達到天然巖石表面色澤的效果,待表層的水性色素幹固後,再噴透明天然巖石漆;本發明的優點經本發明處理的高仿真天然巖石景觀,經五年多的時間露天放置後,不退色;有很強的真石質感;採用中空結構,強度高,質輕,幾百噸的天然巖石,仿造後只有數噸,可隨意吊裝運輸;按設計可在廠房內製作,到現場組裝,組合方便;不加玻璃纖維等,為天然環保;製作簡單,成本低;可批量生產。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列舉實施例進一步對本發明加以詳細說明實施例11)、製作骨架用不同規格的角鋼作支撐,截成所需長度,焊接成支架,用直徑6mm的圓鋼以100mm間隔圍焊在角鋼外面,按設計的天然巖石形體構成中空的巖石形體輪廓,再用網孔為3×3mm的鋼絲網在形體輪廓外面敷設囊扎,構成骨架;2)、製作造坯用1∶1.5比例的425#或525#矽酸鹽水泥、砂、加適量水攪拌成水泥砂漿,用噴砂漿機噴或塗抹在仿天然巖石形體輪廓表層,厚度為25mm,即構成了仿天然巖石形體造坯;3)仿天然巖石的表面製作工藝為(1)、製作色砂按所需要的仿真巖石外表色澤選用相應顏色的高硬度天然巖石碎塊,用破碎機將石材加工成大小不一顆粒的色砂;(2)、製作造坯的表面層按每50kg的425#或525#矽酸鹽水泥配比100kg色砂,在溫度低、溼度大、風力小的情況下,用0.1kg的紅蔗糖,加水等攪拌混合成帶有色砂顏色的水泥砂漿,用噴砂漿機噴或塗抹在造坯的表面層,其厚度為10mm,加紅蔗糖的作用是保溼,增強水泥的強度,避免產生裂紋和有充足時間進行複雜石形紋理的修飾製作,紅蔗糖的加入量由溫度、溼度、風力等的大小確定;(3)、表面色澤的處理混合砂漿幹固後用打磨機裝上鋼絲刷加水打磨至露出色砂的本色,用清水清洗表面;乾燥後在表面噴塗水性色素,不同顏色的石頭噴不同顏色的水性色素,由於水性色素可滲透到仿天然巖石表層的微細孔隙中,故可以達到天然巖石表面色澤的效果,待表層的水性色素幹固後,再噴透明天然巖石漆,2-3小時後人工打磨至亞光即可,本發明所用材料及設備均可從市場買到。
實施例2(1)、製作骨架時,圓鋼的直徑為12mm,圓鋼的間隔為300mm;(2)、製作造坯時,矽酸鹽水泥與砂的比例為1∶2.5,造坯厚度為30mm;(3)、製作仿天然巖石的表面層時,矽酸鹽水泥配比135kg色砂,0.25kg的紅蔗糖,表面層厚度為17mm,其餘同實施例1。
實施例3(1)、製作骨架時,圓鋼的直徑為18mm,圓鋼的間隔為500mm;(2)、製作造坯時,矽酸鹽水泥與砂的比例為1∶3.5,造坯厚度為40mm;(3)、製作仿天然巖石的表面層時,矽酸鹽水泥配比175kg色砂,在溫度高、溼度小、風力大的情況下,用0.4kg的紅蔗糖,表面層厚度為25mm,其餘同實施例1。
權利要求
1.一種高仿真天然巖石的表面製作工藝1、製作骨架用不同規格的角鋼作支撐、截成所需長度,焊接成支架,將圓鋼以一定間隔圍在角鋼外面,按設計的天然巖石形體構成中空的巖石形體輪廓,再用鋼絲網在形體輪廓外面敷設裹扎,構成骨架;2、製作造坯用一定比例的水泥、砂、加水攪拌成水泥砂漿,用噴砂漿機噴在輪廓表層,達到一定厚度,即構成了仿天然巖石形體造坯,3、在造坯外面製作表面層,其特徵是,仿天然巖石的表面製作工藝為1)、製作色砂按所需要的仿真巖石外表色澤選用相應顏色的高硬度天然巖石碎塊,再破碎加工成色砂;2)、製作造坯的表面層用一定比例的水泥、色砂、水等攪拌混合成帶有色砂顏色的水泥砂漿,用噴砂漿機噴在造坯的表面層;3)、表面色澤的處理混合砂漿幹固後用打磨機裝上鋼絲刷加水打磨至露出色砂的本色,用清水清洗表面;乾燥後表面噴塗水性色素,待表面層的水性色素幹固後,再噴透明天然巖石漆,經人工打磨即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製作工藝,其特徵是製作骨架時,圓鋼的直徑為6mm-18mm,間隔為100-500mm,鋼絲網網孔為3×3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製作工藝,其特徵是造坯的厚度為25-40mm,所用水泥為425#或525#矽酸鹽水泥,與砂之比例為1∶1.5至1∶3.5;攪拌成的水泥沙漿也可塗抹在形體輪廓表層。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製作工藝,其特徵是由石材製作色砂是用破碎機。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製作工藝,其特徵是造坯表面層厚度為10-25mm,用50kg矽酸鹽水泥,配比100-175kg色砂,加0.1-0.4kg紅蔗糖,加水攪拌成水泥沙漿,可塗抹在造坯的表面層。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製作工藝,其特徵是混合砂漿幹固後用打磨機裝上鋼絲刷加水打磨至露出色砂的本色,用清水清洗表面;乾燥後在表面噴塗不同顏色的水性色素;水性色素幹固後,再噴透明天然巖石漆;2-3小時後人工打磨至亞光即可。
全文摘要
一種高仿真天然巖石的表面製作工藝,屬於建築工藝技術領域,適用於仿天然巖石景觀及動植物化石的製作。製作工藝角鋼作支撐、構成中空的巖石形體輪廓,用鋼絲網在輪廓外面敷設裹扎,成為骨架;用水泥砂漿,噴或塗抹在輪廓表層,構成造坯,選用相應顏色的高硬度天然石材破碎加工成色砂;製作表面層用水泥、色砂、水等攪拌混合成帶有色砂顏色的水泥砂漿,噴或塗抹在造坯的表面層;表面色澤的處理混合砂漿幹固後用鋼絲刷加水打磨至露出色砂的本色,清洗表面;乾燥後噴塗水性色素,幹固後,噴透明天然巖石漆,經人工打磨即可。具有不退色;有很強的真石質感;中空結構,強度高,質輕,吊裝運輸和組合方便;天然環保;成本低等優點。
文檔編號B44F9/00GK1552590SQ20031011847
公開日2004年12月8日 申請日期2003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03年12月18日
發明者黃建方 申請人:黃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