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廚房、衛生間簡易脫卸式止回閥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14:12:16 2
專利名稱:住宅廚房、衛生間簡易脫卸式止回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技術中的房屋構件,是一種用於建築物內的將室內的汙濁空氣排放至室外的止回閥,具體地說,是一種住宅廚房、衛生間簡易脫卸式止回閥。
背景技術: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居住條件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如對住宅就提出了較高的環保要求,希望能使住宅內的廚房、衛生間等房間內因排氣所造成的室內空氣汙染及對外排放的油煙氣都能維持在符合環保要求的範圍內。現有的住宅、衛生間用於排放汙濁空氣的止回閥,通常是採用固定安裝的方式,即將止回閥直接固定在排煙氣道上。這就造成安裝和拆卸上的困難,不利於清洗和維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連接快速可靠,拆裝方便靈活,便於清洗和維修的住宅廚房、衛生間簡易脫卸式止回閥。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住宅廚房、衛生間簡易脫卸式止回閥,其特徵是有一個與煙氣道相固定和連接的框座,連接框座中有滑套孔,滑套孔中插入的閥門組件與其構成組合體。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連接框座內壁的滑套孔為凹凸結構,閥門組件的閥殼外壁與連接框座相對應處也為凹凸式結構。連接框座的滑套孔內壁有卡扣或卡槽,與其對應的閥門組件閥殼外壁上也有卡槽或卡扣。卡扣為凸式,卡槽為凹式;或用磁鐵結構或其它方法定位。閥門組件有外殼,外殼上有進氣口和出氣口,在進氣口與出氣口間安裝有活動的閥門翻(蓋)板。連接框座內壁的滑套孔為多邊形結構,閥門組件的閥殼外壁與連接框座相對應處也為多邊形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結構新穎獨特,連接快速可靠,拆裝方便靈活,便於清洗和維修,閥門佔用空間少。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住宅廚房、衛生間簡易脫卸式止回閥中的連接框座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住宅廚房、衛生間簡易脫卸式止回閥中的閥門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住宅廚房、衛生間簡易脫卸式止回閥中的閥門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2共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在該例中,有一個與煙氣道相固定和連接的框座1,連接框座1中有滑套孔2,滑套孔2中插入的閥門組件3與其構成組合體。所述的連接框座1內壁的滑套孔2為凹凸式結構,閥門組件3的閥殼外壁與連接框座相對應處也為凹凸式結構。連接框座1的滑套孔2內壁有卡扣4(或卡槽),與其對應的閥門組件3閥殼外壁上也有卡槽5(或卡扣)。卡扣4為凸式,卡槽5為凹式;或用磁鐵結構或其它方法定位。閥門組件1有外殼,外殼上有進氣口6和出氣口7,在進氣口6與出氣口7間安裝有活動的閥門翻(蓋)板8。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可先將連接框座1固定安裝在煙氣道上,然後將閥門組件3外壁上的卡槽5對準連接框座1的滑套孔2內壁上的卡扣4,將閥門組件3插入連接框座1,卡扣4上的卡頭即卡入卡槽5中,使兩者卡緊,拆卸時,只要稍加用力,將卡扣4上的卡頭從卡槽5中分離,即可將閥門組件3與連接框座1脫離,便於清洗和維修。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住宅廚房、衛生間簡易脫卸式止回閥中的閥門組件。其也有閥殼、卡扣和卡槽5(或可採用磁鐵結構等定位)。其與圖2中的閥門組件的不同點主要為閥門翻板,其閥門翻板為左右開啟式。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採用其他合適的實施方式,如連接框座內壁的滑套孔為多邊形結構,閥門組件的閥殼外壁與連接框座相對應處也為多邊形結構。
權利要求1.一種住宅廚房、衛生間簡易脫卸式止回閥,其特徵是有一個與煙氣道相固定和連接的框座,連接框座中有滑套孔,滑套孔中插入的閥門組件與其構成組合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廚房、衛生間簡易脫卸式止回閥,其特徵是連接框座內壁的滑套孔為凹凸結構,閥門組件的閥殼外壁與連接框座相對應處也為凹凸式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住宅廚房、衛生間簡易脫卸式止回閥,其特徵是連接框座的滑套孔內壁有卡扣或卡槽,與其對應的閥門組件閥殼外壁上也有卡槽或卡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住宅廚房、衛生間簡易脫卸式止回閥,其特徵是卡扣為凸式,卡槽為凹式;或用磁鐵結構定位。
5.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住宅廚房、衛生間簡易脫卸式止回閥,其特徵是閥門組件有外殼,有進氣口和出氣口,在進氣口與出氣口間安裝有活動的閥門翻、蓋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廚房、衛生間簡易脫卸式止回閥,其特徵是連接框座內壁的滑套孔為多邊形結構,閥門組件的閥殼外壁與連接框座相對應處也為多邊形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住宅廚房、衛生間簡易脫卸式止回閥,其特徵是有一個與煙氣道相固定和連接的框座,連接框座中有滑套孔,滑套孔中插入的閥門組件與其構成組合體。其有益效果為結構新穎獨特,連接快速可靠,拆裝方便靈活,便於清洗和維修,閥門佔用空間少。
文檔編號F16K15/02GK2654983SQ200320110798
公開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請日期2003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03年11月13日
發明者陸正新 申請人:陸正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