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基礎油雙向溶劑萃取方法
2023-05-17 16:14:21 1
再生基礎油雙向溶劑萃取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再生基礎油雙向溶劑萃取方法,是利用由N-甲基吡咯烷酮及丁醇、戊醇組成的混合溶劑,對從廢潤滑油中經過兩級減壓蒸餾分離出的餾分油進行萃取,萃取後的抽餘油再減壓蒸餾分離出混合溶劑與再生基礎油產品;萃取後的抽出液減壓蒸餾分離出混合溶劑與殘渣;混合溶劑循環使用。本發明具有萃取效率高、沉降分離效果好、基礎油收率高的優點,而且N-甲基吡咯烷酮對人身和環境危害小、精製油品質提高;省去了白土精製工序,避免白土渣對環境造成汙染,同時又提高了再生基礎油的收率。
【專利說明】再生基礎油雙向溶劑萃取方法
(—)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廢潤滑油再生基礎油溶劑萃取精製【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再生基礎油雙向溶劑萃取方法。
(二)
【背景技術】
[0002]運輸工具、機械設備上常用的潤滑油是由95%左右的基礎油及5%的添加劑調和而成。潤滑油主要起潤滑、冷卻、防鏽、清潔、密封和緩衝等作用。在使用過程中由於高溫、摩擦、粉塵、水分等因素的影響,會逐漸變質而失去應用價值,必須更換。更換下來的潤滑油,稱為廢潤滑油。實際上廢潤滑油中變質成分並不多,採用適當的工藝技術裝置,在不破壞基礎油成份、質量的前提下,將這些變質組分除去,就能生產出基礎油來,再加入添加劑,又可以調配成潤滑油繼續使用,資源得到循環利用。
[0003]目前,國內廢潤滑油再生常用的是「減壓蒸餾-糠醛萃取-白土」再生工藝。該工藝是將廢潤滑油通過預處理脫去雜質後,使用減壓蒸餾塔進行蒸餾。從減壓蒸餾塔上部引出的餾分油先用糠醛萃取,再用白土補充精製,產品即為再生基礎油。但糠醛萃取存在如下缺點:對餾分油中極性強的非理想組分溶解性強,而對極性弱的理想組分溶解性弱,影響萃取提純效果;萃取時密度大的非理想組分在下層,而糠醛的密度也較大,這樣下層的基礎油沉降分離效果差,影響再生基礎油的收率;糠醛萃取時容易產生乳化現象,分離比較困難;糠醛萃取的油劑比高、溶劑回收消耗的能量多;糠醛有一定的毒性,對人身及環境有危害,已不能適應環保的要求。另外,採用白土補充精製,不僅降低了再生基礎油的收率,而且,廢棄的白土對環境也會產生嚴重的危害。
(三)
【發明內容】
[0004]為克服現有再生基礎油萃取方法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再生基礎油雙向溶劑萃取方法,具有再生基礎油收率高、沉降分離效果好以及環保的優點。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述的再生基礎油雙向溶劑萃取方法,其步驟依次是:
[0006](a)廢潤滑油經過48h沉降,分離出金屬碎屑、水分及其它固體雜質;
[0007](b)沉降脫雜後的廢潤滑油用泵送入絕對壓力1.2-1.5kPa、溫度230_240°C的蒸餾塔中進行一級減壓蒸餾,分離出汽、柴油;
[0008](c) 一級減壓蒸餾後的物料用泵送入絕對壓力0.7-1.0kPa、溫度320_330°C的蒸餾塔中進行二級減壓蒸餾,分離出餾分油與蒸餾殘液;
[0009](d)取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醇配製成混合溶劑;
[0010](e)從二級減壓蒸餾塔引出的餾分油冷卻到100-110°C,再與混合溶劑分別用泵送入同一容器中混合、萃取;
[0011](f)萃取後的抽餘液用泵送入絕對壓力13-14kPa、溫度140_150°C的蒸餾塔中蒸餾,分離出混合溶劑與再生基礎油產品,混合溶劑循環使用;
[0012](g)萃取後的抽出液用泵送入絕對壓力13_14kPa、溫度140_150°C的蒸餾塔中蒸餾,分離出混合溶劑與殘渣,混合溶劑循環使用。
[0013]其中:混合醇由丁醇和戊醇組成。
[0014]其中:混合醇中丁醇與戊醇的體積比為0.5-1: I。
[0015]其中:混合溶劑中N-甲基吡咯烷酮與混合醇的體積比為7: 3-9: I。
[0016]其中:餾分油和混合溶劑的體積比為0.8-1: I。
[0017]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0018](I)混合醇對極性弱的理想組分溶解性特別強,對極性強的非理想組分的溶解性特別弱,而N-甲基吡咯烷酮剛好相反,優勢互補,提高了萃取效率。
[0019](2)混合醇的密度和粘度較小,極易沉降分離,自然分層後,密度小的理想組分在上,密度大的非理想組分在下,沉降分離效果好。
[0020](3)混合醇可以把萃取抽出油裡面的理想組分抽出,由於其密度較輕而上浮回到萃取抽餘油部分,提高了基礎油的收率。
[0021](4)N-甲基吡咯烷酮具有良好的環保性能、毒性小,對人身和環境危害小。
[0022](5)混合溶劑萃取過程中不會產生乳化現象,兩相分相容易。
[0023](6)混合溶劑與糠醛相比,生產相同粘度指數的再生基礎油溶劑用量減少50%,隨再生基礎油粘度高低不同,收率提高2%到5%。
[0024](7)糠醛在對高粘度再生基礎油萃取時存在溶劑比過高和精製深度不夠的問題,而混合溶劑具有較大的溶解性和良好的選擇性,使其在萃取高粘度再生基礎油時可達到合適的溶劑比和較高精製深度。
[0025](8)省去了白土精製工序,避免白土渣對環境造成汙染,同時提高了再生基礎油收率。
(四)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再生基礎油雙向溶劑萃取方法作進一步說明。
[0027]實施例1
[0028](I)將收集的廢潤滑油放到儲罐中,室溫下放置48小時,使其中的金屬碎屑、水分及其它固體雜質在罐底沉降並分離出去;
[0029](2)沉降脫雜後的廢潤滑油用泵送入絕對壓力1.2kPa、230°C的蒸餾塔中進行一級減壓蒸餾,分離出汽、柴油;
[0030](3) 一級減壓蒸餾後的物料用泵送入絕對壓力0.7kPa、320°C的蒸餾塔中進行二級減壓蒸餾,分離出餾分油與蒸餾殘液;
[0031](4)通過耐腐蝕計量泵分別從各儲罐中抽取N-甲基吡咯烷酮700升、混合醇300升泵入暫存罐中,混合均勻,混合醇中含丁醇100升、戊醇200升;
[0032](5)從二級減壓蒸餾塔引出的餾分油冷卻到100°C後通過泵輸送從填料萃取塔的下部入口進入塔內,暫存罐中的混合溶劑從填料萃取塔的上部入口進入塔內,控制餾分油與混合溶劑的體積流量為1: 1,進入填料萃取塔中的餾分油與混合溶劑的總量都是1000升;
[0033](6)萃取後的抽餘液用泵送入絕對壓力13kPa、150°C的蒸餾塔中蒸餾,分離出再生基礎油產品996.3升、混合溶劑301.9升;
[0034](7)萃取後的抽出液用泵送入絕對壓力13kPa、140°C的蒸餾塔中蒸餾,分離出殘渣3.7升、混合溶劑698.1升。
[0035](8)回收的混合溶劑用泵送入暫存罐,循環使用,再生基礎油作為產品出售。
[0036]實施例2
[0037](I)將收集的廢潤滑油放到儲罐中,室溫下放置48小時,使其中的金屬碎屑、水分及其它固體雜質在罐底沉降並分離出去;
[0038](2)沉降脫雜後的廢潤滑油用泵送入絕對壓力1.5kPa、240°C的蒸餾塔中進行一級減壓蒸餾,分離出汽、柴油;
[0039](3) 一級減壓蒸餾後的物料用泵送入絕對壓力1.0kPa、330°C的蒸餾塔中進行二級減壓蒸餾,分離出餾分油與蒸餾殘液;
[0040](4)通過耐腐蝕計量泵分別從各儲罐中抽取N-甲基吡咯烷酮700升、混合醇300升泵入暫存罐中,混合均勻,混合醇中含丁醇100升、戊醇200升;
[0041](5)從二級減壓蒸餾塔引出的餾分油冷卻到110°C後通過泵輸送從填料萃取塔的下部入口進入塔內,暫存罐中的混合溶劑從填料萃取塔的上部入口進入塔內,控制餾分油與混合溶劑的體積流量為0.8: 1,進入填料萃取塔中的餾分油為800升、混合溶劑1000升;
[0042](6)萃取後的抽餘液用泵送入絕對壓力14kPa、150°C的蒸餾塔中蒸餾,分離出再生基礎油產品797.9升、混合溶劑303.3升;
[0043](7)萃取後的抽出液用泵送入絕對壓力13kPa、150°C的蒸餾塔中蒸餾,分離出殘渣2.1升、混合溶劑696.7升。
[0044](8)回收的混合溶劑用泵送入暫存罐,循環使用,再生基礎油作為產品出售。
[0045]實施例3
[0046](I)將收集的廢潤滑油放到儲罐中,室溫下放置48小時,使其中的金屬碎屑、水分及其它固體雜質在罐底沉降並分離出去;
[0047](2)沉降脫雜後的廢潤滑油用泵送入絕對壓力1.2kPa、230°C的蒸餾塔中進行一級減壓蒸餾,分離出汽、柴油;
[0048](3) 一級減壓蒸餾後的物料用泵送入絕對壓力0.7kPa、330°C的蒸餾塔中進行二級減壓蒸餾,分離出餾分油與蒸餾殘液;
[0049](4)通過耐腐蝕計量泵分別從各儲罐中抽取N-甲基吡咯烷酮900升、混合醇100升泵入暫存罐中,混合均勻,混合醇中含丁醇50升、戊醇50升;
[0050](5)從二級減壓蒸餾塔引出的餾分油冷卻到100°C後通過泵輸送從填料萃取塔的下部入口進入塔內,暫存罐中的混合溶劑從填料萃取塔的上部入口進入塔內,控制餾分油與混合溶劑的體積流量為1: 1,進入填料萃取塔中的餾分油與混合溶劑的總量都是1000升;
[0051](6)萃取後的抽餘液用泵送入絕對壓力14kPa、150°C的蒸餾塔中蒸餾,分離出再生基礎油產品995.9升、混合溶劑115.5升;
[0052](7)萃取後的抽出液用泵送入絕對壓力14kPa、140°C的蒸餾塔中蒸懼,分離出殘渣4.1升、混合溶劑884.5升。
[0053](8)回收的混合溶劑用泵送入暫存罐,循環使用,再生基礎油作為產品出售。
[0054]實施例4
[0055](I)將收集的廢潤滑油放到儲罐中,室溫下放置48小時,使其中的金屬碎屑、水分及其它固體雜質在罐底沉降並分離出去;
[0056](2)沉降脫雜後的廢潤滑油用泵送入絕對壓力1.5kPa、230°C的蒸餾塔中進行一級減壓蒸餾,分離出汽、柴油;
[0057](3) 一級減壓蒸餾後的物料用泵送入絕對壓力L 0kPa、320°C的蒸餾塔中進行二級減壓蒸餾,分離出餾分油與蒸餾殘液;
[0058](4)通過耐腐蝕計量泵分別從各儲罐中抽取N-甲基吡咯烷酮900升、混合醇100升泵入暫存罐中,混合均勻,混合醇中含丁醇50升、戊醇50升;
[0059](5)從二級減壓蒸餾塔引出的餾分油冷卻到100°C後通過泵輸送從填料萃取塔的下部入口進入塔內,暫存罐中的混合溶劑從填料萃取塔的上部入口進入塔內,控制餾分油與混合溶劑的體積流量為0.8: 1,進入填料萃取塔中的餾分油為800升、混合溶劑1000升;
[0060](6)萃取後的抽餘液用泵送入絕對壓力13kPa、140°C的蒸餾塔中蒸餾,分離出再生基礎油產品797.6升、混合溶劑116升;
[0061](7)萃取後的抽出液用泵送入絕對壓力14kPa、150°C的蒸餾塔中蒸餾,分離出殘渣2.4升、混合溶劑884升。
[0062](8)回收的混合溶劑用泵送入暫存罐,循環使用,再生基礎油作為產品出售。
[0063]實施例5
[0064](I)將收集的廢潤滑油放到儲罐中,室溫下放置48小時,使其中的金屬碎屑、水分及其它固體雜質在罐底沉降並分離出去;
[0065](2)沉降脫雜後的廢潤滑油用泵送入絕對壓力1.5kPa、230°C的蒸餾塔中進行一級減壓蒸餾,分離出汽、柴油;
[0066](3) 一級減壓蒸餾後的物料用泵送入絕對壓力0.8kPa、330°C的蒸餾塔中進行二級減壓蒸餾,分離出餾分油與蒸餾殘液;
[0067](4)通過耐腐蝕計量泵分別從各儲罐中抽取N-甲基吡咯烷酮700升、混合醇300升泵入暫存罐中,混合均勻,混合醇中含丁醇150升、戊醇150升;
[0068](5)從二級減壓蒸餾塔引出的餾分油冷卻到110°C後通過泵輸送從填料萃取塔的下部入口進入塔內,暫存罐中的混合溶劑從填料萃取塔的上部入口進入塔內,控制餾分油與混合溶劑的體積流量為0.9: 1,進入填料萃取塔中的餾分油為900升、混合溶劑1000升;
[0069](6)萃取後的抽餘液用泵送入絕對壓力14kPa、150°C的蒸餾塔中蒸餾,分離出再生基礎油產品895.8升、混合溶劑303.2升;
[0070](7)萃取後的抽出液用泵送入絕對壓力14kPa、140°C的蒸餾塔中蒸懼,分離出殘渣4.2升、混合溶劑696.8升。
[0071](8)回收的混合溶劑用泵送入暫存罐,循環使用,再生基礎油作為產品出售。
[0072]實施例6
[0073] (I)將收集的廢潤滑油放到儲罐中,室溫下放置48小時,使其中的金屬碎屑、水分及其它固體雜質在罐底沉降並分離出去;
[0074](2)沉降脫雜後的廢潤滑油用泵送入絕對壓力1.2kPa、240°C的蒸餾塔中進行一級減壓蒸餾,分離出汽、柴油;
[0075](3) 一級減壓蒸餾後的物料用泵送入絕對壓力1.0kPa、320°C的蒸餾塔中進行二級減壓蒸餾,分離出餾分油與蒸餾殘液;
[0076](4)通過耐腐蝕計量泵分別從各儲罐中抽取N-甲基吡咯烷酮800升、混合醇200升泵入暫存罐中,混合均勻,混合醇中含丁醇100升、戊醇100升;
[0077](5)從二級減壓蒸餾塔引出的餾分油冷卻到110°C後通過泵輸送從填料萃取塔的下部入口進入塔內,暫存罐中的混合溶劑從填料萃取塔的上部入口進入塔內,控制餾分油與混合溶劑的體積流量為0.9: 1,進入填料萃取塔中的餾分油為900升、混合溶劑1000升;
[0078](6)萃取後的抽餘液用泵送入絕對壓力14kPa、140°C的蒸餾塔中蒸餾,分離出再生基礎油產品897.3升、混合溶劑213.6升;
[0079](7)萃取後的抽出液用泵送入絕對壓力14kPa、140°C的蒸餾塔中蒸懼,分離出殘渣2.7升、混合溶劑786.4升。
[0080](8)回收的混合溶劑用泵送入暫存罐,循環使用,再生基礎油作為產品出售。
【權利要求】
1.一種再生基礎油雙向溶劑萃取方法,其步驟依次是: (a)廢潤滑油經過48h沉降,分離出金屬碎屑、水分及其它固體雜質; (b)沉降脫雜後的廢潤滑油用泵送入絕對壓力1.2-1.5kPa、溫度230-240°C的蒸餾塔中進行一級減壓蒸餾,分離出汽、柴油; (c)一級減壓蒸餾後的物料用泵送入絕對壓力0.7-1.0kPa、溫度320-330°C的蒸餾塔中進行二級減壓蒸餾,分離出餾分油與蒸餾殘液; (d)取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醇配製成混合溶劑; (e)從二級減壓蒸餾塔引出的餾分油冷卻到100-110°C,再與混合溶劑分別用泵送入同一容器中混合、萃取; (f)萃取後的抽餘液用泵送入絕對壓力13-14kPa、溫度140-150°C的蒸餾塔中蒸餾,分離出混合溶劑與再生基礎油產品,混合溶劑循環使用; (g)萃取後的抽出液用泵送入絕對壓力13-14kPa、溫度140-150°C的蒸餾塔中蒸餾,分離出混合溶劑與殘渣,混合溶劑循環使用。 其中:混合醇由丁醇和戊醇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基礎油雙向溶劑萃取方法,其特徵在於:混合醇中丁醇與戊醇的體積比為 0.5-1: I。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基礎油雙向溶劑萃取方法,其特徵在於:混合溶劑中N-甲基吡咯烷酮與混合醇的體積比為7: 3-9: I。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基礎油雙向溶劑萃取方法,其特徵在於:餾分油和混合溶劑的體積比為0.8-1: I。
【文檔編號】C10M175/00GK104178332SQ201410399778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1日
【發明者】李書龍 申請人:安徽國孚潤滑油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