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定子改良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10 01:16:21 4
專利名稱:馬達定子改良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馬達定子改良結構,特別是指一種可簡化馬達的組裝、提升定子與相關元件的組裝尺寸精度,且增進運轉特性的馬達定子結構。
然而,上述常見的馬達定子結構,主要是以鐵為基本材質,經適當的車削加工成型,由於鐵質的材料特性,其車削加工的經濟精度可維持在0.01至0.03mm之間,因此該軸孔71的尺寸(真圓度、真直度)基本上可維持於上述的精度,然而,隨著各種(尤其是電子類)產品逐漸輕巧化、精密化的產品趨勢,對各元件的相關精度要求也日益提高,如CPU散熱片用的散熱風扇,其一般使用的轉軸與軸承所能達到的精度是以0.001mm為計算單位,相形之下,傳統鐵質定子7內軸孔71的0.01至0.03mm間的精度已逐漸難以滿足小體積散熱風扇小巧化的要求,而過大的尺寸(尤其是各軸承間的真直度及軸承、中央貫穿孔間的偏心度)公差,容易造成轉軸運轉時的異常震動、噪音及摩擦,進而有使轉速降低、易發熱、耗費能源及快速摩損等缺點。
有鑑於常見的馬達定子結構有上述的缺點,發明人針對該些缺點加以研究改進,終於有本實用新型的產生。
本實用新型的此種馬達定子改良結構,其利用該內套筒的設置而增加軸承與轉軸的組裝精度,除可使馬達運轉順暢外,也兼具有降低能源耗費及減少發熱的特點,可藉以提升相關產品的品質,增進其附加價值,此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
至於本實用新型的詳細構造、應用原理、作用與功效,則參照下列依附圖所作的說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
圖1是常見小型馬達的結構說明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定子本體與相關元件的構造分解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定子本體與相關元件的組合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定子本體與相關元件的組合剖面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定子本體與相關元件的構造分解圖,由該圖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定子1及內套筒2等部分,其中該定子1中央設有一貫通的軸孔11,且於該軸孔11的一端周緣設有向外擴張的擋止部12,內套筒2是一易於加工且具適當強度材質(如銅)製成中央具一中央孔21的管體,其外周緣的形狀及內徑恰可伸入前述定子1的軸孔11內而呈緊配合,而該中央孔21內則可供容置多個軸承22。
上述該定子1、內套筒2配合一般小型馬達的相關元件,包括線圈3、電路板4、下鐵芯5及上鐵芯6等部分,其中線圈3是將漆包線纏繞於一線套31周緣環形凹槽內而成型,該線套31中央設有一貫孔311,電路板4上設有一定位孔41,而該上鐵芯6與下鐵芯5的中央分設有一中央孔62、52,且上、下鐵芯6、5的周緣分別設有多個對應延伸的磁極61、51。
圖3是本實用新型定子本體與相關元件的組合示意圖,由其參照圖4的組合剖面圖可知,組合時,本實用新型內套筒2是嵌入定子1的軸孔11內並形成迫緊狀態的結合,而且內套筒2的中央孔21二端並可分別嵌入一軸承22,而與馬達的樞軸形成銜接,又線圈3的上、下方則可以上鐵芯6、下鐵芯5分別套合,並使該上、下鐵芯6、5周緣垂直延伸的多個磁極61、51於該線圈3旁側周緣呈間隔交錯排列,最後,以定子1貫穿上述上鐵芯6的中央孔62、線套31的貫孔311以及下鐵芯5的中央孔52而插入電路板4上的定位孔41內,以其擋止部12由上方壓摯,可使上、下鐵芯6、5分別夾合線套31,並形成整體的結合固定。
本實用新型由於該內套筒2(銅質)具有高加工精度的特點,因此,其二端部嵌入的軸承22可使其各部的真圓度、真直度等各項尺寸精度保持在一適當的精密範圍內,使馬達的樞軸運轉更加順暢,震動、噪音也隨之降低,且具有降低能源的耗費、延長使用壽命、提高馬達轉速等優點。
由上所述可知,本實用新型的馬達定子改良結構確實具有提升運轉特性、降低能源的耗費、延長使用壽命的功效,已具有產業上的利用性、新穎性及進步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都為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所含蓋。
權利要求1.一種馬達定子改良結構,包括定子與內套筒二部分,其中所述定子是中央設有一軸孔的管體,其可貫穿一線圈及其上、下側夾合包覆的鐵芯,並插置於電路板上預設的定位孔內,以使上、下鐵芯分別夾合於該線圈上、下方而定位;其特徵在於該內套筒是以易於精密加工材質製成的一具有中央孔的圓管體,其是穿入於該定子的軸孔內而呈緊配合,且該內套筒的中央孔二端開口內則可嵌入軸承,而與馬達的樞軸形成銜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達定子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定子一端周緣主設有向外擴張的擋止部,藉以壓摯於該定子所貫穿孔洞的周緣部位。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達定子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內套筒是以銅質材料製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馬達定子改良結構,其主要是於傳統定子中央的軸孔內另嵌套一易於加工材質的內套筒,利用該內套筒易加工、具高精密度的特性,藉以克服傳統鐵質單一定子加工精度差的缺點,並有效提升軸承與樞軸間相對組裝的尺寸公差,達到增進馬達運轉順暢性、降低能源耗費減少發熱的特點。
文檔編號H02K1/12GK2566524SQ02266910
公開日2003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02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02年9月6日
發明者吳東興, 尤麗寧, 林宗政 申請人:吳東興, 尤麗寧, 林宗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