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手電筒變焦調整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03:51:41
專利名稱:一種手電筒變焦調整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電筒內部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手電筒變焦調整的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具有照明功能的手電筒通常都包含一內部可容置入電池組及導電元件的本體,一組設在本體頸部一端的照 明單元及一旋鎖在本體頸部其間的燈蓋所構成。此類構成的手電筒在使用時,能通過設置在本體一側周邊或者末端的電源切換開關來驅使照明單元發出預期的光源,以對標的物進行照明使用。然而,此類手電筒的照明單元在使用上通常僅具有一照視焦距,也就是只能作為較近方位的標的物的照視,對使用者若希望照明較遠方位的標的物時,由於燈光外擴,在照視到遠方時已經呈現出光源不足的情況,造成此類手電筒無法清楚的照明遠方位的標的物。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進行焦距調整的手電筒變焦調整結構。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手電筒變焦調整結構,包括一本體及可旋鎖在本體的頸部一端的變焦組體,變焦組體包括一燈罩、一杯座、一燈杯、一中環蓋、一環體及照明單兀,在燈罩的內周的開口端間隔設有嵌槽,且在燈罩的內周緣對稱設有凹溝,杯座為朝一端傾斜向下的層面設置,杯座的大端開口端的外周邊設有至少兩道可切入凹溝內的杯座凸部及朝內延伸出若干可限制嵌入杯座內的燈杯的扣部,燈杯為透明質且中間部位形成有一凸透鏡,中環蓋的一端銜接部周邊朝外形成有若干可嵌入嵌槽的扣勾,中環蓋的銜接部周邊還突伸有數道可切入相鄰的環體上的凹部以限制方位的中環蓋凸部,在環體的周邊一端還剖設有至少兩道可使得杯座凸部切入的傾斜向的缺口,本體的頸部側設有外螺紋,中環蓋的內部周緣設有與外螺紋配合的內螺紋。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旋鎖在所述變焦組體其間的燈杯朝外形成一凸透鏡且靠下端凹設有一光線可透過的區域。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手電筒變焦調整結構使用時通過將燈罩向一個方向旋轉,以驅使內部的杯座周邊的杯座凸部沿著環體傾斜的缺口作上下移動,一併帶動燈杯同步進退,以便結合在本體頸部一端的照明單元在經由變焦組體其間的透明燈杯朝外照射出,達到預期的小區域遠方聚光或者大範圍角度散光照視調節的效果。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構件分解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組體的外觀立體圖;[0012]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組體的俯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變焦組體做小區域遠方聚光照視的調節實施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變焦組體做小區域遠方聚光照視的調節局部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變焦組體做大範圍角度散光照視的調節實施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變焦組體做大範圍角度散光照視的調節局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I 圖7,本實用新型為ー種手電筒變焦調整結構,包括一本體I及可旋鎖在本體I的頸部11 一端的變焦組體7,變焦組體7包括一燈罩2、一杯座3、一燈杯4、一中 環蓋5、ー環體6及照明単元12,在燈罩2的內周的開ロ端間隔設有嵌槽22,且在燈罩2的內周緣對稱設有凹溝23,杯座3為朝一端傾斜向下的層面設置,杯座3的大端開ロ端的外周邊設有至少兩道可切入凹溝23內的杯座凸部31及朝內延伸出若干可限制嵌入杯座3內的燈杯4的扣部32,燈杯4為透明質且中間部位形成有一凸透鏡41,中環蓋5的一端銜接部周邊朝外形成有若干可嵌入嵌槽22的扣勾51,中環蓋5的銜接部周邊還突伸有數道可切入相鄰的環體6上的凹部61以限制方位的中環蓋凸部52,在環體6的周邊一端還剖設有至少兩道可使得杯座凸部31切入的傾斜向的缺ロ 62,本體I的頸部11側設有外螺紋14,中環蓋5的內部周緣設有與外螺紋14配合的內螺紋53。此手電筒變焦調整結構使用時通過將燈罩2向ー個方向旋轉,以驅使內部的杯座3周邊的杯座凸部31沿著環體6傾斜的缺ロ 62作上下移動,一併帶動燈杯4同步進退,以便結合在本體I頸部11 一端的照明単元12在經由變焦組體7其間的透明的燈杯4朝外照射出,達到預期的小區域遠方聚光或者大範圍角度散光照視調節的效果。本體I為ー內部可允許置入電池組和導電元件的手電筒本體8,頸部11位於該本體I的上端,照明單元12設置於本體I上,在此實施例中照明單元12為ー LED,而在本體I頸部11靠下部位套合一下環件13,以借之在撥轉下環件13時,可驅使設置在其間的電源開關呈現燈光開啟狀態、燈光閃爍狀態或者燈光關閉狀態。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燈罩2是一端結合有透明鏡面21的燈罩部件。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環蓋5是依本體I及燈罩2形態來取決的連結部件,在改中環蓋5的一端銜接部周邊是朝外形成的數道扣勾51,及設置在銜接部周邊突伸出的數道中環蓋凸部52。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旋鎖在所述變焦組體7其間的燈杯4朝外形成一凸透鏡41且靠下端凹設有一光線可透過的區域42。對上述手電筒各組件的安裝過程為,首先將燈杯4套入杯座3間,藉助杯座3 —端周邊設置的扣部32將燈杯4對應套入杯座3其間,再將套入燈杯4的杯座3位於較大開ロ端外周邊的杯座凸部31對應切入燈罩2的凹溝23之間,繼續使中環蓋凸部31置入環體6周邊一端剖設的傾斜向的缺ロ 62,再以中環蓋5—端周邊的中環蓋凸部52切入相鄰環體6的凹部61,ー並將中環蓋5周邊朝外的數道扣勾51切入燈罩2的嵌槽22之間,以組成ー變焦組體7,最後使變焦組體7其間的中環蓋5內部周緣形成的內螺紋53為與本體I頸部11相對應位置的外螺紋14施以方位旋鎖,已組成手電筒8。在使用過程中,如果需要做小區域遠方聚光或者大範圍角度散光照視調節,即需要將燈罩2做逆向旋轉,若需要作近光焦距調解書,則需要將燈罩2作順向旋轉,以驅使內部的杯座3周邊的杯座凸部31沿著缺口 62作上下移動,一併帶動燈杯4同步進退,以便結合在本體I頸部11 一端的照明單元12在經由變焦組體7其間的透明的燈杯4朝外照射出,達到預期的小區域遠方聚光或者大範圍角度散光照視調節的效果。旋鎖在手電筒8的本體I頸部11 一端的變焦組體7在需要取下時,只需要旋轉中環蓋5即可將變焦組體7與本體I施以快速的分離拆下。另該手電筒8的燈光切換是可依照照明所需及透過旋轉下環件13,來達到預設的燈光狀態切換效果。當然,本發明創造並不局限於上述實施方式,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等同變形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手電筒變焦調整結構,包括一本體(I)及可旋鎖在所述本體(I)的頸部(11)一端的變焦組體(7),其特徵在於所述變焦組體(7)包括一燈罩(2)、一杯座(3)、一燈杯(4)、一中環蓋(5)、ー環體(6)及照明単元(12),在所述燈罩(2)的內周的開ロ端間隔設有嵌槽(22),且在所述燈罩(2)的內周緣對稱設有凹溝(23),所述杯座(3)為朝一端傾斜向下的層面設置,所述杯座(3)的大端開ロ端的外周邊設有至少兩道可切入凹溝(23)內的杯座凸部(31)及朝內延伸出若干可限制嵌入杯座(3)內的燈杯(4)的扣部(32),所述燈杯(4)為透明質且中間部位形成有一凸透鏡(41),所述中環蓋(5)的一端銜接部周邊朝外形成有若干可嵌入嵌槽(22)的扣勾(51),所述中環蓋(5)的銜接部周邊還突伸有數道可切入相鄰的環體(6)上的凹部¢1)以限制方位的中環蓋凸部(52),在所述環體(6)的周邊ー端還剖設有至少兩道可使得杯座凸部(31)切入的傾斜向的缺ロ(62),所述本體(I)的頸部(11)側設有外螺紋(14),所述中環蓋(5)的內部周緣設有與外螺紋(14)配合的內螺紋(53)。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手電筒變焦調整結構,其特徵在於旋鎖在所述變焦組體(7)其間的燈杯(4)朝外形成一凸透鏡(41)且靠下端凹設有一光線可透過的區域(4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手電筒變焦調整結構,此手電筒變焦調整結構使用時通過將燈罩向一個方向旋轉,以驅使內部的杯座周邊的杯座凸部沿著環體傾斜的缺口作上下移動,一併帶動燈杯同步進退,以便結合在本體頸部一端的照明單元在經由變焦組體其間的透明燈杯朝外照射出,達到預期的小區域遠方聚光或者大範圍角度散光照視調節的效果,此實用新型用於照明設備領域。
文檔編號F21V14/06GK202647604SQ201220280318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4日
發明者王凱建 申請人:王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