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除塵器的雙聯螺旋輸送的製造方法
2023-05-03 22:12:31 1
一種用於除塵器的雙聯螺旋輸送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於除塵器的雙聯螺旋輸送機,屬於螺旋輸送機【技術領域】。本發明包括進料口、送料倉、螺旋軸、螺旋葉片、出料口和驅動裝置,進料口設於送料倉的上方,且位於送料倉的一端,出料口設於送料倉的下方,且位於送料倉的另一端,螺旋葉片固連於螺旋軸上,螺旋軸通過軸承設於送料倉內,螺旋葉片和螺旋軸並列設有兩組;驅動裝置包括電機、小帶輪、大帶輪和同步輪,兩根並列設置的螺旋軸的同一端上分別安裝同步輪,兩個同步輪之間通過同步帶相連,大帶輪設於一根螺旋軸的末端,小帶輪連接於電機上,大帶輪和小帶輪之間設有傳動帶。本發明提高了螺旋輸送機的工作效率,且具有過載保護的功能,有效地減少了電機的損壞。
【專利說明】—種用於除塵器的雙聯螺旋輸送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螺旋輸送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於除塵器的雙聯螺旋輸送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食品、糧食、醫藥、建材、化工等多行業含塵氣體的氣塵分離主要依靠除塵器設備,經除塵器過濾裝置中的過濾元件過濾後的清潔空氣排出機外,落下的灰塵落入集料裝置中,經集料裝置收集後排出。集料裝置在排出灰塵、木屑時往往需要用到螺旋輸送機,現有用於除塵器卸料的螺旋輸送機一般採用單聯式,其輸送效率較低,且易出現堵塞現象,除塵器中的灰塵、木屑等不能及時排除,也會對除塵器的效率造成影響;另外,現有的螺旋輸送機一般將螺旋葉片與電機通過減速器連接,一旦出現堵塞或卡死時,易對電機造成損壞,不便維護,且維修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0003]1.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螺旋輸送機的工作效率低、不便於維護的不足,提供一種用於除塵器的雙聯螺旋輸送機,採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不僅提高了螺旋輸送機的工作效率,且具有過載保護的功能,有效地減少了電機的損壞。
[0005]2.技術方案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0007]本發明的一種用於除塵器的雙聯螺旋輸送機,包括進料口、送料倉、螺旋軸、螺旋葉片、出料口和驅動裝置,所述的進料口設於送料倉的上方,且位於送料倉的一端,所述的出料口設於送料倉的下方,且位於送料倉的另一端,所述的螺旋葉片固連於螺旋軸上,所述的螺旋軸通過軸承設於送料倉內,所述的螺旋葉片和螺旋軸並列設有兩組;所述的驅動裝置包括電機、小帶輪、大帶輪和同步輪,所述的兩根並列設置的螺旋軸的同一端上分別安裝同步輪,兩個同步輪之間通過同步帶相連,所述的大帶輪設於一根螺旋軸的末端,所述的小帶輪連接於電機上,所述的大帶輪和小帶輪之間設有傳動帶。
[0008]更進一步地,還包括撥料器,所述的撥料器固定於螺旋軸上,且位於出料口處。
[0009]更進一步地,所述的兩個螺旋葉片與送料倉之間的間隙內設有擋料塊。
[0010]更進一步地,所述的進料口設有用於與除塵器集料器相連的法蘭盤,所述的出料口設有用於與卸料機相連的法蘭盤。
[0011]更進一步地,所述的螺旋葉片與送料倉之間的間隙為10mm。
[0012]更進一步地,所述的螺旋葉片與擋料塊之間的間隙為10_。
[0013]3.有益效果
[0014]採用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與已有的公知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I)本發明的一種用於除塵器的雙聯螺旋輸送機,其進料口設於送料倉的上方,且位於送料倉的一端,出料口設於送料倉的下方,且位於送料倉的另一端,螺旋葉片固連於螺旋軸上,螺旋軸通過軸承設於送料倉內,螺旋葉片和螺旋軸並列設有兩組,利用雙聯式的輸送方式,提高了螺旋輸送機的工作效率,減少了送料倉堵塞或卡死現象的發生;
[0016](2)本發明的一種用於除塵器的雙聯螺旋輸送機,其兩根並列設置的螺旋軸的同一端上分別安裝同步輪,兩個同步輪之間通過同步帶相連,大帶輪設於一根螺旋軸的末端,小帶輪連接於電機上,大帶輪和小帶輪之間設有傳動帶,採用帶傳動,傳動平穩,無需潤滑,維護容易,噪聲低,且具有過載保護的作用,有效地減少了電機的損壞;
[0017](3)本發明的一種用於除塵器的雙聯螺旋輸送機,其撥料器固定於螺旋軸上,且位於出料口處,通過撥料器撥動物料,可使物料順暢地排出,防止了物料在送料倉內堆積擠壓;
[0018](4)本發明的一種用於除塵器的雙聯螺旋輸送機,其兩個螺旋葉片與送料倉之間的間隙內設有擋料塊,螺旋葉片與送料倉之間的間隙為10_,螺旋葉片與擋料塊之間的間隙為10_,可以進一步地提高輸送效率和輸送量;
[0019](5)本發明的一種用於除塵器的雙聯螺旋輸送機,其進料口設有用於與除塵器集料器相連的法蘭盤,出料口設有用於與卸料機相連的法蘭盤,連接方便,且密封效果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用於除塵器的雙聯螺旋輸送機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圖1中的A-A處截面示意圖;
[0022]圖3為本發明的一種用於除塵器的雙聯螺旋輸送機的傳動原理圖。
[0023]示意圖中的標號說明:
[0024]1、進料口 ;2、送料倉;3、螺旋軸;4、螺旋葉片;5、撥料器;6、出料口 ;7、卸料機;8、電機;9、小帶輪;10、大帶輪;11、同步輪;12、擋料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25]為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內容,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詳細描述。
[0026]實施例
[0027]結合圖1、圖2和圖3,本實施例的一種用於除塵器的雙聯螺旋輸送機,包括進料口
1、送料倉2、螺旋軸3、螺旋葉片4、出料口 6和驅動裝置,進料口 I設於送料倉2的上方,且位於送料倉2的一端,出料口 6設於送料倉2的下方,且位於送料倉2的另一端,具體地,進料口 I位於送料倉2的右端,出料口 6位於送料倉2的左端,進料口 I設有用於與除塵器集料器相連的法蘭盤,出料口 6設有用於與卸料機7相連的法蘭盤,連接方便,且密封效果好。螺旋葉片4固連於螺旋軸3上,螺旋軸3通過軸承設於送料倉2內,軸承採用密封處理,提高了使用壽命,上述的螺旋葉片4和螺旋軸3並列設有兩組,形成雙聯式螺旋輸送機,提高了現有螺旋輸送機的工作效率,減少了送料倉2堵塞或卡死現象的發生。如圖3所示,驅動裝置包括電機8、小帶輪9、大帶輪10和同步輪11,兩根並列設置的螺旋軸3的同一端上分別安裝同步輪11,兩個同步輪11之間通過同步帶相連,大帶輪10設於一根螺旋軸3的末端,小帶輪9連接於電機8上,大帶輪10和小帶輪9之間設有傳動帶,具體在本實施例中,驅動裝置安裝於送料倉2的右端,採用帶傳動,傳動平穩,無需潤滑,維護容易,噪聲低,且具有過載保護的作用,有效地減少了電機8的損壞。
[0028]為了使物料順暢地排出,防止了物料在送料倉2內堆積擠壓,本實施例的一種用於除塵器的雙聯螺旋輸送機,還設置有撥料器5,撥料器5固定於螺旋軸3上,且位於出料口 6處,撥料器5隨著螺旋軸3 —起轉動,通過撥動出料口 6處的物料,使物料鬆動,便於排出。為了進一步地提高輸送效率和輸送量,兩個螺旋葉片4與送料倉2之間的間隙內設有擋料塊12,螺旋葉片4與送料倉2之間的間隙為10_,螺旋葉片4與擋料塊12之間的間隙為 10mnin
[0029]本實施例的一種用於除塵器的雙聯螺旋輸送機,安裝於除塵器的集料器下方,其下方安裝卸料機7。使用時,電機8帶動螺旋軸3上的大帶輪10轉動,且經過大帶輪10和小帶輪9的傳動比變速,大帶輪10帶動其中一根螺旋軸3轉動,兩根螺旋軸3之間通過同步輪11和同步帶傳動,確保兩根螺旋軸3的轉速一致,實現雙聯物料輸送,不僅提高了螺旋輸送機的工作效率,且具有過載保護的功能,有效地減少了電機的損壞。
[0030]以上示意性的對本發明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該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並不局限於此。所以,如果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創造性的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除塵器的雙聯螺旋輸送機,包括進料口(I)、送料倉(2)、螺旋軸(3)、螺旋葉片(4)、出料口( 6 )和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進料口( I)設於送料倉(2 )的上方,且位於送料倉(2)的一端,所述的出料口(6)設於送料倉(2)的下方,且位於送料倉(2)的另一端,所述的螺旋葉片(4)固連於螺旋軸(3)上,所述的螺旋軸(3)通過軸承設於送料倉(2)內,所述的螺旋葉片(4)和螺旋軸(3)並列設有兩組;所述的驅動裝置包括電機(8)、小帶輪(9)、大帶輪(10)和同步輪(11),所述的兩根並列設置的螺旋軸(3)的同一端上分別安裝同步輪(11),兩個同步輪(11)之間通過同步帶相連,所述的大帶輪(10)設於一根螺旋軸(3)的末端,所述的小帶輪(9)連接於電機(8)上,所述的大帶輪(10)和小帶輪(9)之間設有傳動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除塵器的雙聯螺旋輸送機,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撥料器(5),所述的撥料器(5)固定於螺旋軸(3)上,且位於出料口(6)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於除塵器的雙聯螺旋輸送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兩個螺旋葉片(4 )與送料倉(2 )之間的間隙內設有擋料塊(1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於除塵器的雙聯螺旋輸送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進料口( I)設有用於與除塵器集料器相連的法蘭盤,所述的出料口(6)設有用於與卸料機(7)相連的法蘭盤。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於除塵器的雙聯螺旋輸送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螺旋葉片(4)與送料倉(2)之間的間隙為10mm。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用於除塵器的雙聯螺旋輸送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螺旋葉片(4)與擋料塊(12)之間的間隙為10mm。
【文檔編號】B65G33/18GK103848175SQ201410056664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19日
【發明者】沈良忠 申請人:江蘇常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