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音頻連接器的製造方法
2023-04-24 06:48:56
改良型音頻連接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改良型音頻連接器,其包括:一塑膠基座以及安裝於塑膠基座中的端子組,該塑膠基座具有一插口,該插口延伸至塑膠基座後端,端子組包括:分別穩定安裝於塑膠基座中的麥克風端子、左聲道端子、右聲道端子、接地端子以及偵測開關端子,且其引腳部均以垂直凸伸的方式顯露於塑膠基座的下端面外,所述塑膠基座前端設置有一凸臺,且該凸臺的前端面包括一平面及位於平面上方並與平面順滑銜接的弧形面,所述插口從該凸臺的端面向後開設,並延伸至塑膠基座後端,其中插口上端部分從弧形面向後延伸。本實用新型滿足一些外殼端面為弧形的手機的裝配要求,且便於自動化生產,並可有效避免出現噪音,且有利於增強與PCB板焊接後脫離PCB板強度。
【專利說明】改良型音頻連接器【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連接器產品領域,特指一種改良型音頻連接器。
【背景技術】:
[0002]電連接器是各式電子產品中用以作為電訊號傳輸的主要轉接件,其中,專門提供作為音頻訊號輸出/輸入的音頻連接器,更被廣泛的使用於各類影音產品中,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各種可攜式電子產品快速發展,如行動電話、個人數字助理(PDA)、MP3隨身聽、錄音筆、筆記型計算機、蘋果iPOD等都廣泛的使用到各種大小的音頻接口(音頻連接器)。
[0003]目前,市面上出現一種音頻連接器,其包括:一絕緣座以及安裝於絕緣座中的端子組,所述的絕緣座具有一插口,該插口延伸至絕緣座後端。所述端子組中端子的接觸部均顯露於插口中,且端子的引腳部均顯露於絕緣座下端面外,其中,端子的引腳部均朝絕緣座下端面的中心位置彎折。
[0004]上述的音頻連接器存在以下不足:
[0005]1、由於端子的引腳部均朝絕緣座下端面的中心位置彎折,這樣的端子結構在與PCB板進行貼片回流焊焊接後,脫離PCB板強度較弱。
[0006]2、上述的音頻連接器只是通過端子的引腳部與PCB板進行焊接固定,並無其它輔助結構進行輔助定位,導致音頻連接器與PCB板之間的連接不夠穩定。
[0007]3、所述絕緣座的上端面並不是光滑的平面,其不能夠被吸附件穩定吸附,不利於實現自動化生產。
`[0008]4、所述絕緣座的前端面均是平面,以致部分滿足一些外殼端面為弧形的手機的裝配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9]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改良型音頻連接器。
[0010]為連接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下述技術方案:該改良型音頻連接器包括:一塑膠基座以及安裝於塑膠基座中的端子組,其中,該塑膠基座具有一插口,該插口延伸至塑膠基座後端,所述的端子組包括:分別穩定安裝於所述塑膠基座中的麥克風端子、左聲道端子、右聲道端子、接地端子以及偵測開關端子,且該麥克風端子、左聲道端子、右聲道端子、接地端子以及偵測開關端子的引腳部均以垂直凸伸的方式顯露於塑膠基座的下端面外,所述的塑膠基座前端設置有一凸臺,且該凸臺的前端面包括一平面及位於平面上方並與平面順滑銜接的弧形面,所述的插口從該凸臺的端面向後開設,並延伸至塑膠基座後端,其中插口上端部分從弧形面向後延伸。
[0011 ]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凸臺的弧形面由凸臺的前端面相其後端弧形過渡。
[0012]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凸臺與塑膠基座之間成型有一呈「L」字形的卡臺。[0013]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麥克風端子、左聲道端子、右聲道端子、接地端子以及偵測開關端子均包括:主體部以及成型於主體部上的接觸部和引腳部。
[0014]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左聲道端子的主體部上還形成有一用於與所述偵測開關端子接觸的偵測部,該偵測部的端部與偵測開關端子的接觸部緊密牴觸,該偵測部中部形成有向所述插口凸伸的凸包。
[0015]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接地端子的主體部上端向內彎折設置有卡扣部。
[0016]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麥克風端子、右聲道端子及偵測開關端子中的主體部均設置有凸出並用於與所述塑膠基座形成穩定裝配的卡鉤。
[0017]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塑膠基座的上端面為一光滑的平面。
[0018]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塑膠基座的上端面對應所述右聲道端子、接地端子的位置設置有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塑膠基座的上端面還設置有一便於左聲道端子在與插入塑膠基座的插頭接觸後可以移動的第三通孔。
[0019]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塑膠基座的下端面形成有至少兩個凸出的定位柱。
[0020]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本實用新型中塑膠基座前端設置有一凸臺,且該凸臺的前端面具有一弧形面,該弧形面的設計是為了與手機的外殼相匹配,令本實用新型安裝於手機上後,塑膠基座前端與手機的外殼順滑銜接,以增強美觀性。
[0022]2、本實用新型的麥克風端子、左聲道端子、右聲道端子、接地端子以及偵測開關端子的引腳部均以垂直凸伸的方式顯露於塑膠基座的下端面外,該麥克風端子、左聲道端子、右聲道端子、接地端子以及偵測開關端子中的引腳部均通過PCB板孔回流焊焊接,有利於增強本實用新型焊接後脫離PCB板強度。
[0023]3、本實用新型不僅通過焊接定位於PCB板上,而塑膠基座下端面設置有兩個凸出的定位柱以及位於塑膠基座前端並凸出於塑膠基座外的呈「L」字形的卡臺,並通過該定位柱及卡臺與PCB板的定位孔進行嵌位,形成輔助定位,以保證端子組中端子的引腳部與PCB板的焊盤準確定位,另外,還可以使塑膠基座穩定定位於PCB板上。
[0024]4、本實用新型中塑膠基座的上端面為光滑的平面,其便於被吸附件穩定吸附,有利於實現自動化生產。
[0025]5、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將一插頭沿塑膠基座的插口插入,當插頭的前端面與塑膠基座中插口的末端相距1.3mm或小於1.3mm時,塑膠基座中的麥克風端子中的接觸部、接地端子中的接觸部、右聲道端子中的接觸部、左聲道端子中的接觸部分別與插頭對應的部位相接觸,此時,所述偵測開關端子的接觸部與左聲道端子中偵測部的端部還是處於緊密牴觸。只有在插頭完全插入塑膠基座的插口後,偵測開關端子的接觸部才與左聲道端子中偵測部的端部分離,否則易造成雜音等現象出現,令本實用新型可以有效避免造成雜音等現象。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0027]圖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視角的立體圖;
[0028]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後視圖;
[0029]圖4是本實用新型立體分解圖;
[0030]圖5是插頭未完全插入本實用新型時的狀態圖;
[0031]圖6是插頭完全插入本實用新型時的狀態圖;
[0032]附圖標記說明:
[0033]I塑膠基座10插口
[0034]100插頭101第一通孔
[0035]102第二通孔103第三通孔
[0036]104端子孔105端子孔
[0037]106端子孔107端子孔
[0038]108端子孔11定位柱
[0039]12凸臺121前端面
[0040]122平面123弧形面
[0041]13卡臺200`端子組
[0042]2麥克風端子 21主體部
[0043]211卡鉤22接觸部
[0044]23引腳部3左聲道端子
[0045]31主體部32接觸部
[0046]33引腳部34偵測部
[0047]341凸包4右聲道端子
[0048]41主體部411卡鉤
[0049]42接觸部43弓丨腳部
[0050]44卡板5接地端子
[0051]51主體部52接觸部
[0052]53引腳部54卡扣部
[0053]6偵測開關端子61主體部
[0054]611卡鉤62接觸部
[0055]63引腳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56]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57]參見圖1-4所示,為一種改良型音頻連接器,其包括:一塑膠基座I以及安裝於塑膠基座I中的端子組200,其中,該塑膠基座I具有一插口 10,該插口 10延伸至塑膠基座I後端。
[0058]所述塑膠基座I的上端面為一光滑的平面,這樣的結構便於被吸附件穩定吸附,有利於實現自動化生產。
[0059]所述的塑膠基座I前端設置有一凸臺12,且該凸臺12的前端面121包括一平面122及位於平面122上方並與平面122順滑銜接的弧形面123,所述的插口 10從該凸臺12的端面向後開設,並延伸至塑膠基座I後端,其中插口 10上端部分從弧形面123向後延伸。其中,所述凸臺12的弧形面123由凸臺12的前端面121相其後端弧形過渡。
[0060]所述弧形面123的設計是為了與手機的外殼相匹配,令本實用新型安裝於手機上後,塑膠基座前端與手機的外殼順滑銜接,以增強美觀性。
[0061]所述塑膠基座I的下端面形成有至少兩個凸出的定位柱11,並通過該定位柱與PCB板的定位孔進行嵌位,形成輔助定位,以保證端子組中端子的引腳部與PCB板的焊盤準確定位,另外,還可以使塑膠基座穩定定位於PCB板上。
[0062]所述的凸臺12與塑膠基座I之間成型有一呈「L」字形的卡臺13,該卡臺13凸出於塑膠基座I外,並通過該卡臺13與PCB板進行定位,令本實用新型能夠與PCB板形成穩定裝配。
[0063]所述的端子組200包括:分別穩定安裝於所述塑膠基座I中的麥克風端子2、左聲道端子3、右聲道端子4、接地端子5以及偵測開關端子6,且該麥克風端子2、左聲道端子3、右聲道端子4、接地端子5以及偵測開關端子6的引腳部均以垂直凸伸的方式顯露於塑膠基座I的下端面外。
[0064]所述的麥克風端子2包括:主體部21以及成型於主體部21上的接觸部22和引腳部23,其中,該接觸部22顯露於所述塑膠基座I的插口 10中,該引腳部23沿主體部21下端向下延伸。所述麥克風端子2的主體部21中設置有凸出並用於與所述塑膠基座I形成穩定裝配的卡鉤211。
[0065]所述的左聲道端子3包括:主體部31、成型於主體部31上的接觸部32、引腳部33以及一成型於主體部31上的用於與所述偵測開關端子6接觸的偵測部34,該偵測部34的端部與偵測開關端子6的接觸部緊密牴觸,該偵測部34中部形成有向所述插口 10凸伸的凸包341。其中,所述的接觸部32顯露於所述塑膠基座I的插口 10中,且所述左聲道端子3中的引腳部33沿主體部31向下豎直延伸。
[0066]所述的右聲道端子4包括:主體部41、成型於主體部41上的接觸部42和引腳部43,以及成型於主體部41上並用於與塑膠基座I形成穩定裝配的卡板44,其中,該卡板44內側設置有凸點,該接觸部42顯露於所述塑膠基座I的插口 10中,引腳部43沿主體部41向下豎直延伸,且於主體部41中設置有向外凸出並用於與所述塑膠基座I形成穩定裝配的卡鉤411。
[0067]所述的接地端子5包括:主體部51以及成型於主體部51上的接觸部52和引腳部53,其中,接地端子5的主體部上端向內彎折設置有卡扣部54。該接觸部52顯露於所述塑膠基座I的插口 10中,該引腳部53沿主體部51下端向下豎直延伸。
[0068]所述的偵測開關端子6包括:主體部61以及成型於主體部61上的接觸部62和引腳部63,其中,該接觸部62位於所述左聲道端子3中偵測部34端部的下方,且該接觸部62與左聲道端子3中偵測部34的端部緊密牴觸。所述的主體部61設置有凸出並用於與所述塑膠基座I形成穩定裝配的卡鉤611,該偵測開關端子6中的引腳部63沿主體部61下端向下豎直延伸。
[0069]所述塑膠基座I的上端面對應所述右聲道端子4、接地端子5的位置設置有第一通孔101及第二通孔102,所述塑膠基座I的上端面還設置有一便於左聲道端子3在與插入塑膠基座I的插頭接觸後可以移動的第三通孔103。[0070]所述塑膠基座I的下端面設置有供所述麥克風端子2、左聲道端子3、右聲道端子4、接地端子5以及偵測開關端子6的引腳部23、33、43、53、63穿出的端子孔104、105、106、107,108ο
[0071]本實用新型使用時,見圖5所示,將一插頭100沿塑膠基座I的插口 10插入,當插頭100的前端面與塑膠基座I中插口 10的末端相距1.3mm或小於1.3mm時,塑膠基座I中的麥克風端子2中的接觸部22、接地端子5中的接觸部52、右聲道端子4中的接觸部42、左聲道端子3中的接觸部32分別與插頭100對應的部位相接觸,此時,所述偵測開關端子6的接觸部62與左聲道端子3中偵測部34的端部還是處於緊密牴觸。結合圖6所示,只有在插頭100完全插入塑膠基座I的插口 10後,偵測開關端子6的接觸部62才與左聲道端子3中偵測部34的端部分離,否則易造成雜音等現象出現,令本實用新型可以有效避免造成雜音等現象。
[0072]當然,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並非來限制本實用新型實施範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述構造、特徵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於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內。
【權利要求】
1.改良型音頻連接器,包括:一塑膠基座(I)以及安裝於塑膠基座(I)中的端子組(200),其中,該塑膠基座(I)具有一插口(10),該插口(10)延伸至塑膠基座(I)後端,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端子組(200)包括:分別穩定安裝於所述塑膠基座(I)中的麥克風端子(2)、左聲道端子(3)、右聲道端子(4)、接地端子(5)以及偵測開關端子(6),且該麥克風端子(2)、左聲道端子(3)、右聲道端子(4)、接地端子(5)以及偵測開關端子(6)的引腳部均以垂直凸伸的方式顯露於塑膠基座(I)的下端面外,所述的塑膠基座(I)前端設置有一凸臺(12),且該凸臺(12)的前端面(121)包括一平面(122)及位於平面(122)上方並與平面(122)順滑銜接的弧形面(123),所述的插口(10)從該凸臺(12)的端面向後開設,並延伸至塑膠基座(I)後端,其中插口(10)上端部分從弧形面(123)向後延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音頻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凸臺(12)的弧形面(123)由凸臺(12)的前端面(121)相其後端弧形過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音頻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凸臺(12)與塑膠基座(I)之間成型有一呈「L」字形的卡臺(13)。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改良型音頻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麥克風端子(2)、左聲道端子(3)、右聲道端子(4)、接地端子(5)以及偵測開關端子(6)均包括:主體部以及成型於主體部上的接觸部和引腳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型音頻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左聲道端子(3)的主體部上還形成有一用於與所述偵測開關端子(6)接觸的偵測部(34),該偵測部(34)的端部與偵測開關端子(6)的接觸部緊密牴觸,該偵測部(34)中部形成有向所述插口( 10)凸伸的凸包(341)。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型音頻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接地端子(5)的主體部上端向內彎折設置有卡扣部(54 )。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型音頻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麥克風端子(2)、右聲道端子(4 )及偵測開關端子(6 )中的主體部均設置有凸出並用於與所述塑膠基座(I)形成穩定裝配的卡鉤。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型音頻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塑膠基座(I)的上端面為一光滑的平面。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型音頻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塑膠基座(I)的上端面對應所述右聲道端子(4)、接地端子(5)的位置設置有第一通孔(101)及第二通孔(102),所述塑膠基座(I)的上端面還設置有一便於左聲道端子(3)在與插入塑膠基座(I)的插頭接觸後可以移動的第三通孔(103)。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型音頻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塑膠基座(I)的下端面形成有至少兩個凸出的定位柱(11)。
【文檔編號】H01R13/46GK203631922SQ201320626256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1日
【發明者】朱知安 申請人:浙江三基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