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和其製造方法
2023-04-23 01:20:36 2
專利名稱: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和其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透明性和耐莫爾條紋性優異,進而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少的、超長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和其製造方法。
背景技術:
導電性基板作為電路材料被用於各種機器中,在電磁波屏蔽基板、太陽能電池用途中使用。電磁波屏蔽基板是為了抑制從以家電用品、手機、電腦、電視為代表的電子機器中放射出的各種各樣的電磁波而使用的。特別是,從數碼加電中的等離子體顯示器面板、液晶電視等的平板顯示器會釋放出強烈的電磁波,可能會對人體有不良影響。這些顯示器,由於要在距離屏面較近的距離長時間觀察圖像,所以需要抑制這些電磁波的電磁波屏蔽基板。一般用於顯示器面板的電磁波屏蔽基板使用透明導電性基板。現在採用的電磁波屏蔽基板用的導電性基板的製造方法採用了各種方法。例如在專利文獻1和2中作為設置有圖案化導電層的導電性基板的製造方法,將導電層印刷成格子狀、或網狀成圖案狀,從而製作透明性高的導電性膜。現有技術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1999-170420號公報(第1頁、權利要求等)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0-196^6號公報(第1頁、權利要求等)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但上述現有技術存在以下問題。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通過絲網印刷設置導電層的方法,是可以得到透明性、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得到抑制的圖案形狀的優異方法。但由於是絲網印刷,所以基本上是一片一片的製法,該製法不適合超長片。因此不能得到an以上的超長片。此外,該基板,由于格子狀的導電層具有規則結構,所以存在產生莫爾條紋現象的問題。這裡的莫爾條紋現象是指「點或線幾何學上規則地分布而成的圖案重合時產生的條紋狀斑紋」。對於等離子體顯示器而言,在屏面產生條紋樣花紋。當在設置在顯示器前面的電磁波屏蔽基板上設置格子狀等規則圖案時,與分割顯示器背面版的RGB各色像素的、 有規則的格子狀隔壁等相互作用,就產生莫爾條紋現象。此外,當在電磁波屏蔽基板上設置格子狀等規則圖案時,該格子線寬越粗,該莫爾條紋現象越容易發生。專利文獻2中記載的方法是通過膠版印刷設置導電層的方法。該方法也是用於得到透明性、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得到抑制的圖像形狀的優異方法。但該方法是一片一片的製法,超長的片不適合使用該製法。因此,不能得到an以上的超長片。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透明性高,不易出現莫爾條紋,進而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得到抑制的超長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進而還提供這種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優選製造方法。解決課題的方法解決上述課題的本發明的構成方案和方法如下。1). 一種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在膜基材的至少一面上具有網狀的金屬微粒層,該疊層膜的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為70%以上、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為5%以內,且該疊層膜的長度為ail以上。2). 一種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製造方法,使用每IOmm模頭塗布寬度的、模頭內的歧管容積為0. 01 5. Occ的模頭,通過模塗法(die coating method)在膜基材的至少一面上塗布金屬微粒分散液,從而在該膜基材上以網狀疊層金屬微粒層。發明效果根據本發明,可以提供透明性高,不易出現莫爾條紋,進而透明性的不均度得到抑制的超長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本發明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適合用於等離子體顯示器面板、液晶電視等的平板顯示器。進而根據本發明的製造方法,通過在特定的條件下塗布金屬微粒分散液,可以在塗膜不產生條紋、傷痕等缺點的情況下,以高生產性連續得到本發明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
圖1是顯示本發明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中的網狀結構的一例平面圖。圖2是示意性地顯示膜上的氣流方向的測定方法的概略圖。圖3示意性地顯示膜上的風速測定法的概略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是解決了上述課題的膜,即透明性高,抑制了莫爾條紋產生,抑制了透明性的不均勻,塗膜上沒有條紋和傷痕等缺點的超長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具體地說,是在膜基材的至少一面上具有網狀的金屬微粒層,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為70%以上,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為5%以下,長度為an以上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本發明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在膜的至少一面上具有金屬微粒層。本發明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也可以在膜的兩面上設置金屬微粒層,但考慮到透明性,與在膜的兩面上設置金屬微粒層方式相比,更優選在膜的一面上具有該金屬微粒層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本發明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具有網狀的金屬微粒層。這裡的網狀是指一些點被若干根線段連接而成的結構,例如,圖1顯示出了金屬微粒層為網狀的結構。即,本發明中的網狀是指由金屬微粒、後述的各種添加劑等構成的多條線段在多個點連接起來的結構。 此外,圖1的網狀的金屬微粒層顯示的是下面說明的不規則網狀結構。本發明中的金屬微粒層的網狀結構優選是不規則的。這是由於,在將本發明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貼合在等離子體顯示器上使用時,通過使網狀結構為不規則的結構,可以得到不產生莫爾條紋現象的顯示器。
這裡的不規則的網狀結構是由網的線部分和除此以外的孔隙部分構成的,觀察到的孔隙部分的形狀和大小參差不齊的狀態即不規則的狀態。進而,構成網的部分、即線狀的部分的形狀很多不是直線,且線粗細參差不齊。圖1示出了不規則的網狀結構的一例,但並不限於此。本發明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為70%以上。優選75%以上,更優選77%以上。當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小於70%時,有時會在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透明性方面產生問題,此外更優選全光線透過率的最小值為70%以上。當全光線透過率的最小值為70%以上時,沒有局部透明性不好的部分,所以優選。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越高越好,對其上限沒有特殊限定。但考慮到膜表面的光反射,認為使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高於92%是困難的,所以認為, 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為92%是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全光線透過率的物理極限值(上限)。此外,本發明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為5%以下。優選 3%以下,更優選2%以下。這裡的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是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和最大值的差(絕對值)、或平均值和最小值的差(絕對值)中較大的值。具體地說,例如在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為80%、最大值為81 %、最小值為78%時,由於平均值和最大值的差(絕對值)為1%、平均值和最小值的差(絕對值)為2%,所以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為2%。 當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大於5%時,在用於顯示器面板或液晶電視等的平板顯示器時,有時會產生顯示不均勻等的問題。此外,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越小越好,對其下限沒有特殊限定,但由於本發明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具有網狀的金屬微粒層,並且優選形態具有不規則的網狀的金屬微粒層,所以要在機械上、物理上完全消除不均勻是困難的。因此認為使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小於0. 是困難的,認為下限是0. 1%。本發明中的全光線透過率是按照後述的「實施例」 中記載的方法測定的值。作為可以在本發明中的金屬微粒層中使用的金屬微粒,只要是由金屬構成的微粒即可,沒有特殊限定,可以列舉出鉬、金、銀、銅、鎳、鈀、銠、釕、鉍、鈷、鐵、鋁、鋅、鉛等。這些金屬可以使用1種,也可以2種以上組合使用。作為金屬微粒的調製方法,可以使用例如,在液層中使金屬離子還原成金屬原子, 經過原子簇向納米粒子生長的化學方法,使成塊金屬在惰性氣體中蒸發,用冷胼捕捉變為微粒的金屬的方法,使真空蒸鍍到聚合物薄膜上得到的金屬薄膜加熱,破壞金屬薄膜,使金屬納米粒子以固相狀態分散到聚合物中的物理方法等。本發明中的金屬微粒層是由上述金屬微粒構成的層,除了金屬微粒以外,還可以其它的各種添加劑例如分散劑、表面活性劑、保護樹脂、抗氧化劑、耐熱穩定劑、耐氣候穩定劑、紫外線吸收劑、顏料、染料、有機或無機的微粒、填充劑、抗靜電劑等無機成分、有機成分。本發明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是長度為ail以上的超長狀。在將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用於等離子體顯示器面板、液晶電視等的平板顯示器等中時,作為考慮到後加工等因素的長度,需要至少an以上。即,如果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長度為an以上,則適合用於平板顯示器用途。此外,在an以上的超長的情況中,從膜的移送等方面考慮,通常將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卷在芯上作為膜筒操作。此外,本發明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只要是其長度為an以上即可,其長度沒有特殊上限。但適合作為後述的膜基材的熱塑性樹脂膜,在較長時,有時以3000m左右的長度操作。因此,認為本發明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也可以以長度 3000m左右操作。為了使本發明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中的金屬微粒層為網狀、特別是不規則的網狀,可以列舉出使用金屬微粒分散液來製造本發明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方法。本發明中,在使用金屬微粒分散液形成網狀結構時,優選使用例如,使用包含由金屬微粒和分散劑等有機成分構成的粒子的固體成分的分散液(金屬膠體分散液)進行塗布的方法。作為該金屬膠體分散液的溶劑,可以使用水、各種有機溶劑。在製造本發明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時,作為金屬微粒分散液,優選使用可自組裝的金屬微粒分散液。其中,「可自組裝的金屬微粒分散液」是指在基板的一面上塗布、放置後,自然地在基板上形成網狀結構的分散液。作為這種金屬微粒分散液,可以使用例如Cima NanoTech 社制 CE103-7。本發明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可以通過將前述的金屬微粒分散液塗布到膜的至少一面上來製造。在該塗布金屬微粒分散液的工序中,優選使用塗布裝置不接觸膜的塗布方法。特別優選使用模塗法。在使用塗布裝置與膜接觸的接觸式的塗布方法的情況中,有時會出現以下問題 在塗布金屬微粒分散液時與膜接觸的部分會出現傷痕,與膜接觸的部分產生條紋等。另一方面,作為塗布裝置不與膜接觸的塗布方法,除了模塗法以外,還有塗抹法 (applicator method)、逗號塗布機法(comma coater method)、浸漬法等。但這些模塗法以外的塗布方法,在進行塗布時,需要使金屬微粒分散液積存在液盤內,有時金屬微粒分散液會在液盤內出現凝聚。此外,由於液盤是開放體系,所以當在金屬微粒分散液中使用有機溶劑時,有時會因揮發而引起濃度變化。當因揮發引起濃度變化時,有時所得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較大。而模塗法不需要使金屬微粒分散液積存在液盤中, 並且是密閉體系的,所以由揮發引起的濃度變化小。即,為了抑制金屬微粒疊層膜的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優選通過作為利用塗布裝置不接觸膜的塗布方法的模塗法來塗布金屬微粒分散液。本發明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製造方法優選使用模塗法,並使每IOmm模頭塗布寬度的、模頭內的歧管容積為0. Olcc以上5. Occ以下。通過使模頭塗布寬度在該範圍內, 可以得到全光線透過率高、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小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所以優選。對歧管的形狀沒有特殊限定。模頭內的歧管容積更優選0.05CC以上3. Occ以下,特別優選 0. Icc以上0.5cc以下。當每IOmm模頭塗布寬度的、歧管的容積大於5. Occ時,金屬微粒分散液會滯留在歧管中,有時出現分散液凝聚等問題,而在小於0. Olcc時,歧管中積存少,不能將分散液穩定供給膜,造成塗布不均。在通過模塗法來製造本發明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時,優選使模頭內的歧管等效截面積為0. 45mm2以上150mm2以下。通過使歧管等效截面積在該範圍內,可以穩定地將分散液供給歧管內,結果可以得到全光線透過率高、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小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模頭內的歧管等效截面積更優選0. 45mm2以上IOOmm2以下,進而優選Imm2以上 50mm2以下,特別優選4mm2以上20mm2以下。當模頭內的歧管等效截面積大於150mm2時,在向歧管供給分散液時,有時分散液會滯留在歧管內,分散液凝聚。當小於0.45mm2時,歧管的積液部變窄,有時不能穩定將分散液供給膜,或者由於剪切而造成分散液凝聚。這裡,歧管等效截面積是指,在通過歧管截面的流體和通過一定圓形的截面的流體的流動容易程度相同時,該圓形的截面積。如果歧管等效截面積大,則流體流動容易,反之,如果歧管等效截面積小,則流體流動困難。歧管等效截面積可以通過下式求出。 (! = 4X8/1『 Sn = (dn/2)23i其中,& 歧管等效截面積(mm2)dn 歧管等效直徑(mm)s 歧管的截面積(mm)1 歧管截面的周長(mm)。即使歧管的截面積固定,但在歧管截面的周長較長即截面的形狀為扁平時,流體變得流動困難。此時,歧管等效截面積變小。而當歧管截面的周長變短即截面的形狀近於圓時,流體的流動變得容易。此時,歧管等效截面積增大。即,歧管等效截面積是顯示截面積相同、形狀不同的歧管之間流體流動難易性的指標。在通過模塗法製造本發明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時,優選與將金屬微粒分散液塗布在膜基材面上的塗布分開地,另行將金屬微粒分散液從歧管排到膜基材面以外。具體地說,優選與用於從模頭向膜基材塗布的開口(下文中稱作「模頭吐出部」)分開地,另行設置用於將金屬微粒分散液從歧管排到膜基材面的開口(下文中稱作「歧管排出部」)。通過從模頭吐出部以及歧管排出部都排出金屬微粒分散液,可以得到全光線透過率進一步提高、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進一步減小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從歧管排出部排出的量,相對於從模頭吐出部排到膜基材上的塗布量100體積%優選為10體積%以上。更優選20體積%以上,特別優選50體積%以上。從歧管排出部排出的量,如果相對於從模頭吐出部排出的塗布量100體積%少於10體積%,則有時金屬微粒分散液會滯留在模頭內的歧管中, 溶液凝聚。此外,從歧管排出部排出的量,越多則越可以降低在模頭內的歧管中的滯留、凝聚,所以對其上限沒有特殊限定。但考慮到從模頭吐出部排出的塗布量的塗布穩定性,可以認為,從歧管排出部排出的量,如果相對於從模頭吐出部排出的塗布量100體積%為1000 體積%以下,就可以穩定進行塗布。本發明中,在以平行膜面的方向當作0度時,優選在塗布金屬微粒分散液後使塗布面上的空氣以0士45度的範圍內的方向流動。空氣的流動方向、即氣流角度以下述方式測定。在將金屬微粒分散液塗布到膜基材上形成金屬微粒層的工序中,在膜的寬度方向的中心,在塗布面上方2cm的位置與膜平行地放置頂端帶有2cm線的棒。棒頂端帶的線,如果與膜面平行地飄動,則氣流角度為0度,如果向上方垂直飄動,則氣流角度為90度,如果向下方垂直飄動,則氣流角度為-90度(參照圖2)。氣流角度優選在0 士 45度的範圍內,更優選在0士30度的範圍內,進而優選在0士 15度的範圍內,特別優選在0士5度的範圍內。當氣流角度為0士45度的範圍外時,當氣流的風速變大時,有時連接成網狀的金屬微粒層結構會分解。因此,在使用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作為導電性膜時,有時在導電性方面存在問題。 通過將氣流角度控制在0度士45度的範圍內,進而以後述方式控制氣流的風速,則可以在30秒以下的非常短的時間內在膜基材上形成網狀的金屬微粒層。當形成網狀的金屬微粒層的時間變長時,在連續工藝中用於使氣流流通的乾燥裝置等生產設備的使用時間就變得非常長。因此,需要克服生產工藝的速度變慢的問題。如果在30秒以下的非常短的時間內形成網狀的金屬微粒層,則在使用連續工藝時可以使用通常的生產設備。此外,由於沒有必要抑制生產工藝的速度,所以可以在成本不提高的情況下得到長度為an以上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此外,在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採用連續塗布的工藝時,優選氣流的方向與膜的長度方向平行。如果與長度方向平行,則無論是方向與膜的流動方向相同的氣流,還是方向與膜的流動方向相反的氣流,都沒有問題。在來自膜的寬度方向的氣流的情況中,在製成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後有時塗膜產生不均勻。本發明中進而優選使0士45度的範圍內的方向的氣流的風速為Im/秒以上IOm/ 秒以下。氣流的風速的測定是使用風速計以下述方式測定的。在將金屬微粒分散液塗布到膜基材上形成網狀金屬微粒層的工序中,在膜的寬度方向的中心的、膜面上方Icm的位置以使探棒的測定面翻滾的方式放置風速計。調整探棒的角度以僅能夠測定通過上述說明的氣流角度的測定法測出的角度上的氣流的風速。並在靜止狀態下測定30秒鐘內的風速(參照圖幻。將30秒鐘內測出的測定值的最大值作為氣流的風速。氣流的風速優選為Im/秒以上IOm/秒以下。更優選2m/秒以上Sm/秒以下,進而優選3m/秒以上6m/秒以下。氣流的風速大於IOm/秒時,與氣流角度無關,有時連接成網狀的結構會分解。因此在使用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作為導電性膜時,有時在導電性方面存在問題。此外,如果少於Im/秒,雖然可以得到網狀金屬微粒膜,但考慮採用連續工藝,由於形成網狀金屬微粒層需要較長時間,所以可能會產生成本提高等生產性方面的問題。該氣流可以通過排出膜上的空氣,或者向膜上供給空氣來產生。對排氣或給氣的方法沒有特殊限定,例如作為排氣的方法,可以使用排氣扇、鼓風機等進行排氣。此外,作為給氣的方法可以使用冷卻機、乾燥機的方法進行給氣。從膜上的氣流的方向固定,不混亂的方面考慮,優選通過排氣來產生氣流。給氣的方法,由給氣裝置向靜止的空氣中壓入空氣, 無論怎樣氣流的方向也容易混亂。另一方面,排氣的方法,由於是將靜止的空氣拉向排氣裝置側,所以容易保持固定的氣流方向。如果膜上的氣流的方向固定,不混亂,則塗膜均勻,可以抑制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所以優選。在將金屬微粒分散液塗布到膜基材上之後,塗布面上的空氣以0士45度的範圍內的方向流動的時間優選在30秒以下。更優選25秒以下,進而優選20秒以下。空氣流動的時間如果長於30秒,則在採用連續工藝時,有時乾燥裝置等生產設備的使用時間需要變長,或者需要抑制生產工藝的速度,所以有時會產生成本提高等生產性方面的問題。此外, 儘管空氣流動的時間越短越好,但由於需要用於使塗布上的塗膜形成網狀的最低限的時間,現實中難以少於5秒,因而將5秒作為下限。該空氣流動的時間既可以使膜穿過空氣流動的裝置內,用該穿過時間來調節,也可以用給排氣裝置來使靜止的膜上空氣流動,通過使該給排氣裝置的工作時間調節。由於以上原因,在將金屬微粒分散液塗布到膜基材上之後,使塗布面上的空氣以 0士45度的範圍內的方向、風速Im/秒以上IOm/秒以下的速度流動30秒鐘以下的時間的方法是適合使金屬微粒層形成網狀的方法。
本發明中對於從在膜基材上塗布金屬微粒分散液的塗布開始到塗布結束之間的膜上的溫度、進而對於在金屬微粒分散液的塗布後以0士45度的範圍內的方向流動空氣之間的膜上的溫度沒有特殊限定,可以根據金屬微粒分散液中的溶劑來適當選擇,但優選控制在滿足10 50°C的條件。更優選15 40°C,特別優選15 30°C。如果膜上的溫度小於10°C或大於50°C,則全光線透過率降低,在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透明性方面有時會出現問題。此外,有時連接成網狀的結構會分解。因此在使用網狀金屬微粒疊層基板作為導電性基板時,有時在導電性方面存在問題。膜上的溫度的測定以下述方式進行。在將金屬微粒分散液塗布到膜基材上形成網狀金屬微粒層的工序中,使用溫度計測定膜的寬度方向的中心的、膜面上方Icm的溫度。考慮到將膜上的溫度控制在上述範圍內,在金屬微粒分散液的塗布後以0士45度的範圍內的方向流動的空氣的溫度優選10 50°C。更優選15 40°C,特別優選15 30°C。本發明中,在將金屬微粒分散液塗布到膜基材的塗布開始到塗布結束之間,進而在金屬微粒分散液的塗布後以0士45度的範圍內的方向流通空氣之間,優選控制環境使膜上的溼度滿足1 85% RH的條件。更優選10 70% RH,進而優選20 60% RH,特別優選30 50% RH。當膜上的溼度小於RH時,有時全光線透過率降低,在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透明性方面產生問題。當膜上的溼度大於85% RH時,連接成網狀的結構有時會分解。因此在使用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作為導電性基板時,有時在導電性方面存在問題。膜上的溼度的測定以下述方式進行。在將金屬微粒分散液塗布到膜基材上形成網狀金屬微粒層的工序中,使用溼度計,測定膜的寬度方向中心的、膜面上方Icm的溼度。如果考慮要將膜上的溼度控制在上述範圍內,則金屬微粒分散液的塗布後以 0士45度的範圍內的方向流動的空氣的溼度優選為1 85%RH。更優選10 80% RH,進而優選20 60% RH,特別優選30 50% RH。本發明中,在作為金屬微粒分散液使用可自組裝成網狀的金屬微粒分散液時,從金屬微粒分散液的塗布開始到金屬微粒分散液形成網狀之間,優選以上述方式將膜上的溫溼度保持在特定條件。通過上述製造方法得到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還可以通過對金屬微粒層進行熱處理來提高導電性。該熱處理的溫度優選為100°c以上、小於200°C。更優選130°C以上 180°C以下、進而優選140°C以上160°C以下。如果在200°C以上的高溫下進行長時間熱處理,則有時會出現膜的變形等問題。當熱處理溫度低於100°C時,則在將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作為透明導電性膜使用時,有時在導電性方面存在問題。該熱處理的時間優選10秒以上3分鐘以下。更優選20秒以上2分鐘以下、進而優選30秒以上2鍾分以下。當採用少於10秒的短時間的熱處理時,在將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作為導電性膜使用時,有時在導電性方面存在問題。如果進行長於3分鐘的熱處理,則在考慮採用連續工藝時,可能會引起生產性方面的問題,如熱處理工序需要長時間、成本提尚等。本發明中,接著上述熱處理,還使用酸、有機溶劑處理金屬微粒層,則可以進一步提高導電性。該用酸處理的方法可以在溫和的處理條件下提高金屬微粒的導電性,所以即使是在作為基材膜使用熱塑性樹脂等、耐熱性、耐光性不好的材料時也可以進行酸處理。此外,由於不需要複雜裝置、工序,所以從生產性方面來看也是優選的。對酸處理中使用的酸沒有特殊限定,可以從各種有機酸、無機酸中選擇。作為有機酸,可以列舉出乙酸、草酸、丙酸、乳酸、苯磺酸等。作為無機酸,可以列舉出鹽酸、硫酸、硝酸、磷酸等。它們既可以是強酸,也可以是弱酸。優選使用乙酸、鹽酸、硫酸、和其水溶液,更優選鹽酸、硫酸、和其水溶液。作為用酸進行處理的具體方法,沒有特殊限定。可以使用例如,將疊層有金屬微粒層的膜浸漬在酸、或酸的溶液中,或者將酸、酸的溶液塗布到金屬微粒層上,或者使酸、酸的溶液的蒸氣作用到銀微粒層上的方法。作為用有機溶劑處理金屬微粒層的階段,在膜上以網狀疊層金屬微粒形成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之後用有機溶劑處理的方法,導電性提高效果優異、生產性方面效率好,所以優選使用。此外,在有機溶劑處理前或後,還可以在疊層了金屬微粒層的膜上印刷或塗布其它的層,以疊層。此外在用有機溶劑處理前或後,還可以對疊層了金屬微粒層的膜進行乾燥,或熱處理,或紫外線照射處理等。在用有機溶劑處理金屬微粒層時,該有機溶劑的處理溫度為常溫即可。如果在高溫下處理,則有時膜變白,破壞透明性。處理溫度優選為40°C以下。更優選30°C以下,特別優選25°C以下。對用有機溶劑處理金屬微粒層的方法沒有特殊限定。可以使用例如,將疊層了金屬微粒層的膜浸漬在有機溶劑的溶液中,或者將有機溶劑塗布到金屬微粒層上,或使有機溶劑的蒸氣作用到金屬微粒層上的方法。其中,將疊層了金屬微粒層的膜浸漬在有機溶劑中,或者將有機溶劑塗布到金屬微粒層上的方法,導電性提高效果優異,所以優選。如果列舉這種有機溶劑的一例,可以使用甲醇、乙醇、異丙醇、正丁醇、異丁醇、 3-甲氧基-3-甲基-1-丁醇、1,3_ 丁二醇、3-甲基-1,3-丁二醇等醇類、丙酮、丁酮、甲基異丁基酮、環己酮、環戊酮等酮類、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類、己烷、庚烷、癸烷、環己烷等烷烴類、N-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乙醯胺、二甲亞碸等雙極性非質子溶劑、 甲苯、二甲苯、苯胺、乙二醇丁醚、乙二醇、乙醚、乙二醇甲醚、氯仿等、和它們的混合溶劑。其中,當含有酮類、酯類、甲苯時,導電性提高效果優異,所以優選,特別優選酮類。此外,在對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金屬微粒層熱處理後,在接著用酸處理金屬微粒層之前,通過用有機溶劑處理金屬微粒層,可以進一步提高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導電性。本發明中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導電性優選表面電阻率的平均值為100 Ω/ sq. (ohm/square)以下。更優選70 Ω/sq.以下,進而優選50 Ω/sq.以下,特別優選30 Ω/ sq.以下。表面電阻率的平均值為100 Ω/sq.以下時,在以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作為透明導電性膜通電使用時,電阻產生的負荷小,所以發熱得到抑制,並且可以在低電壓下使用,所以優選。此外,在作為例如等離子體顯示器面板、液晶電視等平板顯示器的電磁波屏蔽基板用的透明導電性膜使用時,電磁波屏蔽性良好,所以優選。儘管導電性膜的表面電阻率較低的是優選的,但考慮到現實中低於0. ΙΩ/sq.是困難的,所以認為表面電阻率的平均值以 0. ΙΩ/sq.為下限。此外,更優選表面電阻率的最大值為ΙΟΟΩ/sq.以下。表面電阻率的最大值為 100 Ω /sq.以下時,不存在局部電阻負荷高的部分,所以優選。
本發明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表面電阻率的不均度優選為30%以下。更優選 20%以下、特別優選15%以下。這裡表面電阻率的不均度是指,表面電阻率的平均值和最大值的差(絕對值)相對平均值的比例,或者是平均值和最小值的差(絕對值)相對平均值的比例,其中較大的值。具體地說,例如,當表面電阻率的平均值為30Q/Sq.、最大值為36Ω/ sq.(比平均值大6 Ω /sq.)、最小值為27 Ω /sq.(比平均值小3 Ω /sq.)時,平均值和最大值的差(絕對值)相對平均值的比例為20%,平均值和最小值的差(絕對值)相對平均值的比例為10%,所以表面電阻率的不均度為20%。當表面電阻率的不均度大於30%時,在將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作為透明導電性膜使用時,有時會產生導電性不均、通電、信號不穩定等問題。本發明中的表面電阻率是按照後述的「實施例」中記載的方法測定的值。此外,表面電阻率的不均度在模塗法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抑制使模頭每IOmm塗布寬度的、模頭內的歧管容積為O.Olcc以上5cc以下的方法,或使從歧管排出部排出的金屬微粒分散液的排出量相對於從模頭吐出部排到膜基材上的塗布量100體積%為10體積% 以上的方法等。本發明中的膜基材,沒有特殊限定,但在使用在膜的表面上疊層有親水性處理層的膜時,金屬微粒容易疊層成網狀,所以優選。作為親水性處理層,沒有特殊限定,可以使用由聚酯、丙烯酸改性聚酯、聚氨酯、丙烯酸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聚醯胺、聚乙烯醇類、 澱粉類、纖維素衍生物、明膠等的天然樹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烯醇縮丁醛、聚丙烯醯胺、環氧樹脂、三聚氰胺樹脂、尿素樹脂、聚噻吩、聚吡咯、聚乙炔、聚苯胺、各種有機矽樹脂、 改性有機矽樹脂等形成的層。當本發明中的膜基材是熱塑性樹脂膜時,從透明性、柔軟性、加工性優異等方面來看優選。本發明中所謂的熱塑性樹脂膜,是藉助熱可熔融或軟化的膜的總稱,沒有特殊限定,但從機械強度、尺寸穩定性、透明性等方面考慮,優選聚酯膜、聚丙烯膜、聚醯胺膜等,進而,從機械強度、通用性等方面考慮,特別優選聚酯膜。本發明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除了膜基材、金屬微粒層以外,還可以疊層各種層。例如,可以為了改善膜基材和金屬微粒層之間的附著性而設置底塗層等,可以在金屬微粒層上設置保護層,可以在膜基材的一面或兩面上設置粘合層、脫模層、保護層、接合性賦予層或耐氣候性層等。在將這些各種層設置在膜基材和金屬微粒層之間時,優選使將要塗布金屬微粒分散液的膜基材上的各層的表面潤溼張力為45mN/m以上73mN/m以下。本發明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透明性高,不易產生莫爾條紋,進而在優選的狀態下具有高導電性,所以可以作為等離子體顯示器面板、液晶電視等的平板顯示器中使用的電磁波屏蔽膜使用。進而還適合電路材料用途、透明加熱器、太陽能電池用途等各種透明導電性膜用途。實施例下面將通過實施例來具體說明本發明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但本發明不受這些實施例限定。[特性的測定方法和效果的評價方法]各實施例·比較例中製作出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特性的測定方法和效果的評價方法如下。(1)表面觀察(形狀觀察)
使用微分幹涉顯微鏡(LEICA DMLM 」力ι 4夕口 * 7歹Λ文(株)制)以100 倍的倍率觀察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表面,觀察網的形狀。(2)表面電阻率表面電阻率以下述方式求出。將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放置在溫度23°C、相對溼度65%環境下M小時。然後在相同環境下以JIS-K-7194(1994)為依據測定表面電阻率。 測定裝置使用三菱化學株式會社制低阻抗儀-EP(型號MCP-T360)。該測定器可以測定 1X106Q/Sq.以下的值。在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長度方向(機械方向)ail長的範圍內,測定長度方向間隔10cm、寬度方向(垂直長度方向的方向)間隔IOcm的各點的表面電阻率值。將全部測定點的表面電阻率值的平均值當作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表面電阻率。當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長度方向長度為IOm以上時,用相同的方法測定長度方向每隔IOm的長度方向an長的各範圍,求出全部測定點的表面電阻率值的平均值。將該值作為網狀金屬微粒疊層基板的表面電阻率。例如在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為30m的長度時, 求出首個長度方向an長的範圍內、以及從距離該段iom遠的iaii部分開始的長度方向an 長的範圍內、進而從距離該段IOm遠的2 !部分開始的長度方向an長的範圍內的各測定點的表面電阻率值,求出全部測定點的表面電阻率值的平均值。如果表面電阻率的平均值為100 Ω/sq.以下,則導電性良好。(3)表面電阻率的不均度表面電阻率的不均度以下述方式求出。根據(2)測出的全部測定點的表面電阻率的值求出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求出平均值和最大值的差(絕對值)相對平均值的比例、 以及平均值和最小值的差(絕對值)相對平均值的比例,將較大的值作為表面電阻率的不均度。如果表面電阻率的不均度為30%以下,則為良好。(4)全光線透過率全光線透過率以下述方式求出。將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放置在溫度23°C、相對溼度65%的環境下2小時,然後使用測定裝置測定全光線透過率。測定裝置使用卞式驗機 (株)制全自動直讀式霧度計算機「HGM-2DP」。在僅在膜的一面上疊層有金屬微粒層的疊層膜的情況中,以光從疊層金屬微粒層的那面側進入的方式設置膜。在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長度方向ail長的範圍內測定長度方向間隔10cm、寬度方向間隔IOcm的各點的全光線透過率。將全部測定點的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作為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全光線透過率。當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長度方向長度為IOm以上時,使用相同方法測定長度方向每隔10米的長度方向ail長的各範圍,求出全部測定點的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將該值作為網狀金屬微粒疊層基板的全光線透過率。例如,在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為30m的長度時,求出首個長度方向ail長的範圍內、以及從距離該段IOm遠的iaii部分開始的長度方向 ail長的範圍內、進而從距離該段IOm遠的2 !部分開始的長度方向ail長的範圍內各測定點的全光線透過率,求出全部測定點的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當測出的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為70%以上時,透明性良好。(5)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
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以下述方式求出。根據(4)中測出的所有測定點的全光線透過率的值求出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求出平均值和最大值的差(絕對值)、以及平均值和最小值的差(絕對值),將較大的值作為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當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為5%以下時,為良好。(6)莫爾條紋性莫爾條紋性以下述方式進行評價。在顯示有圖像的顯示器的屏面前以屏面與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基本平行的方式設置膜。在保持屏面與膜面基本平行的狀態下使膜旋轉 360°,目視觀察旋轉中是否出現莫爾條紋現象。在僅在膜的一面疊層金屬微粒層的情況中,以沒有疊層金屬微粒層的那面面向顯示器屏面的方式設置膜。顯示器使用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制等離子體顯示器VIERA TH-42PX50。將沒有觀察到莫爾條紋的評價為「A」,將局部觀察到莫爾條紋的評價為「B」。如果評價為「A」,則莫爾條紋性良好。(7)金屬微粒層疊層時的氣流角度氣流角度以下述方式測定。在將金屬微粒分散液塗布到膜基材上形成網狀金屬微粒層的工序中,在膜的寬度方向的中心的、膜面上方2cm的位置與膜平行地放置頂端帶有 2cm線的棒進行測定。棒的頂端帶的線,如果與膜面平行地飄動,則氣流角度為0度,如果向上方垂直飄動,則氣流角度為90度,如果向下方垂直飄動,則氣流角度為-90度。測定使用作為聚酯系纖維的復絲的、粗度HOdtex的線。(8)金屬微粒層疊層時的氣流的風速氣流的風速以下述方式測定。在將金屬微粒分散液塗布到膜基材上形成網狀金屬微粒層的工序中,在膜的寬度方向的中心的、膜面上方Icm的位置以使探棒的測定面翻滾的方式放置風速計。調整探棒的角度以僅能夠測定(7)中測出的角度上的氣流的風速。並在靜止狀態測定30秒鐘內的風速(參照圖幻。將30秒鐘內測出的測定值的最大值作為氣流的風速。風速計使用日本力y ι 」 7株式會社制CLIM0MASTER(M0DEL 6531)。(9)表面潤溼張力膜的表面潤溼張力以下述方式測定。將各實施例 比較例中使用的膜放置到溫度 23°C、相對溼度50%的環境下6小時,然後在相同環境下依照JIS-K-6768(1999)測定表面潤溼張力。首先使膜的要測定面向上,放置在手塗機的基座上。將幾滴表面潤溼張力試驗用混合液滴加到膜面上,然後馬上牽引可以塗布溼厚度12ym的環棒進行鋪展。表面潤溼張力的判斷,在試驗用混合液的液膜透明時觀察,以2秒鐘後的液膜的狀態進行判斷。如果液膜沒有破裂、保持2秒以上塗布後的狀態,則會潤溼。在保持潤溼2 秒以上的情況中,進而使用表面潤溼張力高的混合液進行同樣評價。反之,在2秒內液膜破裂的情況中,使用表面潤溼張力低的混合液進行同樣評價。反覆進行該操作,選擇可以在約 2秒鐘潤溼膜的表面的混合液,作為該膜的表面潤溼張力。通過該測定法得到的表面潤溼張力的最大值為73mN/m。表面潤溼張力的單位是mN/m。(10)金屬微粒層形成時的膜上的溼度膜上的溼度以下述方式測定。在將金屬微粒分散液塗布到膜基材上形成網狀金屬微粒層的工序中,測定膜的寬度方向的中心的、膜面上方Icm的溼度。溼度測定15秒以上,取穩定後的值。測定裝置使用CLIMOMASTER(MODEL 6531)。(11)金屬微粒層形成時的膜上的溫度膜上的溫度以下述方式測定。在將金屬微粒分散液塗布到膜基材上形成網狀金屬微粒層的工序中,測定膜的寬度方向的中心的、膜面上方Icm的溫度。溫度測定30秒以上, 取穩定後的值。測定裝置使用日本力^ ι、」 ^株式會社制CLIMOMASTER (MODEL 6531)。下面將基於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金屬微粒分散液1)作為金屬微粒分散液1,使用作為銀微粒分散液的Cima NanoTech社制CE103-7。(金屬微粒分散液2)向硝酸銀的水溶液中滴加一乙醇胺,得到醇胺銀配合物的水溶液(水溶液1)。與該溶液分開地,另行調製在溶解有作為還原劑的醌的水溶液中添加一乙醇胺而成的水溶液 (水溶液2、。接著將水溶液1和水溶液2同時注入到塑料制容器中,使醇胺銀配合物還原, 變成銀微粒。將該混合液過濾,然後用水洗淨,再乾燥,從而得到銀微粒。進而將該銀微粒再次溶解在水中,從而得到銀微粒分散液。銀微粒的數均粒徑為1.4μπι。(實施例1)在雙軸拉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東> (株)制> $ (註冊商標)U46、 表面潤溼張力47mN/m)的一面上塗布底漆,進行親水性處理。親水性處理後膜的表面潤溼張力為73mN/m。接著使用排氣風扇使基板上的空氣排氣,由此使溫度25°C、溼度45% RH的空氣在與基板面平行的0度方向流動。進而,將該氣流的風速調整到細/秒。此時膜上的溫度為25°C,溼度為45% RH。在該氣流下使用模塗法在基板上塗布金屬微粒分散液1,使得雙軸拉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親水性處理層上的溼厚度是30 μ m。此時以從模頭內的歧管排出部的排出量相對於模頭塗布量100體積%為M體積%的方式進行塗布。每 IOmm模頭塗布寬度的、模頭內的歧管容積為0. 2cc,模頭內的歧管等效截面積為13mm2。塗布上的銀微粒分散液(金屬微粒分散液1),塗布後自組裝成不規則的網狀。這樣就得到了形成網狀銀微粒層的疊層膜。將所得的疊層膜接著在150°C的烘箱中熱處理1 分鐘,從而得到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使膜的長度為100m。所得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是不規則的網狀。在長度IOOm的範圍內的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為80%。全光線透過率的最大值為81%、最小值為78%,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為2%,良好。表面電阻率的平均值為30Q/Sq.。表面電阻率的最大值為36Q/Sq.、最小值為27Q/Sq.,表面電阻率的不均度為20%,良好。耐莫爾條紋性為「A」。(實施例2)除了使膜的長度為an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式得到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所得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是不規則的網狀。長度an的範圍內的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為80%。全光線透過率的最大值為81%、最小值為79%,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為1%。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比實施例1更好。此外,表面電阻率的平均值為30Q/Sq.。 表面電阻率的最大值為33Q/Sq.、最小值為27Q/Sq.,表面電阻率的不均度為10%。表面電阻率的不均度比實施例1更好。耐莫爾條紋性為「A」。(實施例3)除了使膜的長度為2000m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式得到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所得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是不規則的網狀。長度2000m的範圍內的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為80%。全光線透過率的最大值為81%、最小值為78%,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為2%。即使是比實施例1還長的2000m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也與實施例1同樣良好。表面電阻率的平均值為30 Ω/Sq.。表面電阻率的最大值為36 Ω/ sq.、最小值為27Q/Sq.,表面電阻率的不均度為20%。表面電阻率的不均度與實施例1同樣良好。耐莫爾條紋性為「A」。(實施例4)除了使每IOmm模頭塗布寬度的、模頭內的歧管容積為0. 5cc、模頭內的歧管等效截面積為30mm2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式得到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該歧管容積和歧管等效截面積的值為比實施例1的模頭更有可能使金屬微粒分散液滯留的值。所得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是不規則的網狀。長度IOOm的範圍內的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為79%。全光線透過率的最大值為81%、最小值為77%,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為2%,良好。全光線透過率和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與實施例1同樣,但全光線透過率的最低值比實施例1差。表面電阻率的平均值為30Q/Sq.。表面電阻率的最大值為36 Ω / sq.、最小值為27Q/Sq.,表面電阻率的不均度為20%,良好。耐莫爾條紋性為「A」。(實施例5)除了使每IOmm模頭塗布寬度的、模頭內的歧管容積為1. Occ、模頭內的歧管等效截面積為60mm2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式得到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該歧管容積和歧管等效截面積的值為比實施例4的模頭更有可能使金屬微粒分散液滯留的值。所得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為不規則的網狀。長度IOOm範圍內的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為79%。全光線透過率的最大值為81%、最小值為76%,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為3%,良好。但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和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比實施例1差。表面電阻率的平均值為30Q/Sq.。表面電阻率的最大值為37Q/Sq.、最小值為27 Ω/sq.,表面電阻率的不均度為23%,良好。但表面電阻率的不均度比實施例1差。耐莫爾條紋性為「A」。(實施例6)除了使每IOmm模頭塗布寬度的、模頭內的歧管容積為5. Occ、模頭內的歧管等效截面積為300mm2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式得到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該歧管容積和歧管等效截面積的值為比實施例5的模頭更有可能使金屬微粒分散液滯留的值。所得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為不規則的網狀。長度IOOm的範圍內的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為79 %。全光線透過率的最大值為81 %、最小值為75 %,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為4%,良好。但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和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比實施例1差。表面電阻率的平均值為40 Ω/sq.。表面電阻率的最大值為48 Ω/sq.、最小值為35 Ω/sq.,表面電阻率的不均度為20%,良好。但表面電阻率的平均值比實施例1差。耐莫爾條紋性為「A」。(實施例7)除了使從模頭內的歧管排出部排出的排出量相對於模頭塗布量100體積%為50 體積%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式得到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該排出量的值是可以期待比實施例1的模頭更能減輕金屬微粒分散液滯留的值。所得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為不規則的網狀。長度IOOm的範圍內的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為80%。全光線透過率的最大值為82%、最小值為79%,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為2%,良好。全光線透過率的最大值、最小值均比實施例1高。表面電阻率的平均值為 30 Ω /sq.。表面電阻率的最大值為36 Ω /sq.、最小值為27 Ω /sq.,表面電阻率的不均度為 20%,良好。耐莫爾條紋性為「A」。(實施例8)除了使從模頭內的歧管排出部排出的排出量相對於模頭塗布量100體積%為10 體積%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式得到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該排出量的值為比實施例1的模頭更有可能使金屬微粒分散液滯留的值。所得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長度IOOm的範圍內的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為 79%。全光線透過率的最大值為81 %、最小值為75%,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為4%,良好。 但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和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比實施例1差。表面電阻率的平均值為 40Q/sq.。表面電阻率的最大值為48 Ω/sq.、最小值為35 Ω/sq.,表面電阻率的不均度為 20%,良好。但表面電阻率的平均值比實施例1差。耐莫爾條紋性為「A」。(實施例9)在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式得到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上塗布丙酮進行丙酮處理,得到透明導電性膜。所得的透明導電性膜是不規則的網狀。長度IOOm的範圍內的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為80%。全光線透過率的最大值為82%、最小值為78%,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為 2%,良好。表面電阻率的平均值為ΙδΩ/sq.。表面電阻率的最大值為18Q/Sq.、最小值為 12Q/sq.,表面電阻率的不均度為20%。表面電阻率的平均值比實施例1更好,表面電阻率的不均度與實施1同樣良好。耐莫爾條紋性為「A」。(實施例10)使用IN鹽酸對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式得到的透明導電性膜進行酸處理。該透明導電性膜是不規則的網狀。長度IOOm的範圍內的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為80 %。全光線透過率的最大值為82 %、最小值為78 %,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為2 %,良好。並且表面電阻率的平均值為5 Ω /sq.。表面電阻率的最大值為6 Ω /sq.、最小值為4 Ω / sq.,表面電阻率的不均度為20%。表面電阻率的平均值比實施例1更好,表面電阻率的不均度也與實施1同樣良好。耐莫爾條紋性為「A」。(比較例1)除了使用塗抹器法來塗布金屬微粒分散液1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式得到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所得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是不規則的網狀。長度ail的範圍內的表面電阻率的平均值為50 Ω/sq.。表面電阻率的最大值為65 Ω/sq.、最小值為45 Ω/sq.,表面電阻率的不均度為30%,良好。耐莫爾條紋性為「A」。但在塗抹器塗布時的積液處,由於金屬微粒分散液的濃度變化產生濃度不均,使得塗布得到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塗膜產生不均勻。因此,雖然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為76%,但全光線透過率的最大值為78%、最小值為70%,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為6%, 參差不齊。(比較例2)
除了使用逗號塗布機法來塗布金屬微粒分散液1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式得到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所得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為不規則的網狀。長度ail的範圍內的表面電阻率的平均值為50 Ω/sq.。表面電阻率的最大值為65 Ω/sq.、最小值為45 Ω/sq.,表面電阻率的不均度為30%,良好。耐莫爾條紋性為「A」。但逗號塗布機塗布時液盤內的金屬微粒分散液的濃度變化產生濃度不均,使得塗布得到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塗膜產生不均勻。因此雖然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為 75%,但全光線透過率的最大值為81%、最小值為67%,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為8%,參差不齊。此外,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雖然為70 %以上,但最小值小於70 %,局部存在透明性方面的問題。(比較例3)在雙軸拉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東 > (株)制彡,一」 U94)的一面上通過絲網印刷塗布金屬微粒分散液2,印刷成線厚3 μ m、線寬50 μ m、格距300 μ m的格子狀。 將印刷上的金屬微粒形成溶液2在120°C下乾燥1分鐘,從而得到疊層了規則格子狀網的銀微粒層的疊層膜。為了用酸對該疊層膜的銀微粒層進行處理,將連同疊層基板浸漬到0. IN(0. Imol/ L)的鹽酸(於力,4〒入夕(株)制N/10鹽酸)中2分鐘。然後取出疊層膜,水洗後為了去掉水分將疊層膜在120°C下乾燥1分鐘,從而得到網狀導電性膜。該導電性膜的表面電阻率的平均值為8 Ω /sq.,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為70 %。 全光線透過率的最大值為72%、最小值為68%,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為2%,良好。表面電阻率的最大值為ΙΟΩ/sq.、最小值為7 Ω/sq.,表面電阻率的不均度為25%,良好。但由於通過絲網印刷製造,所以只能得到20CmX20Cm見方的導電性膜。此外,莫爾條紋性評價的結果,發現了莫爾條紋現象。各實施例、各比較例的製造條件示於表1中,評價結果示於表2中。
權利要求
1.一種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在膜基材的至少一面上具有網狀的金屬微粒層,該疊層膜的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為70%以上、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為5%以內,且該疊層膜的長度為ail以上。
2.—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製造方法,通過模塗法在膜基材的至少一面上塗布金屬微粒分散液,從而在該膜基材上以網狀疊層金屬微粒層。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製造方法,上述模塗法中使用的模頭內的歧管容積為每IOmm模頭塗布寬度為0. 01 5. Occ0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製造方法,上述模塗法中使用的模頭內的歧管等效截面積為0. 45 150mm2。
5.如權利要求2 4的任一項所述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製造方法,相對於從上述模塗法中使用的模頭內的歧管塗布到上述膜基材面上的金屬微粒分散液的塗布量100體積%,從該歧管將10體積%以上的該金屬微粒分散液排到該膜基材面以外。
6.如權利要求2 5的任一項所述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製造方法,將平行膜面的方向當作0度,在將金屬微粒分散液塗布到上述膜基材面上之後,使膜面上的空氣以0士45 度的範圍內的方向、以風速1 IOm/秒的速度流動。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製造方法,上述空氣流動通過排氣來進行。
8.一種等離子體顯示器用電磁波屏蔽膜,使用了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或通過權利要求2 7的任一項所述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製造方法得到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
9.一種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的製造方法,使用每IOmm模頭塗布寬度的、模頭內的歧管容積為0. 01 5. Occ的模頭,通過模塗法在膜基材的至少一面上塗布金屬微粒分散液,從而在該膜基材上以網狀疊層金屬微粒層。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僅通過在膜的至少一面上塗布金屬微粒液就可以得到的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其特徵在於,全光線透過率的平均值為70%以上,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為5%以下,長度為2m以上。根據本發明,提供透明性高,抑制出現莫爾條紋,全光線透過率的不均度小的超長網狀金屬微粒疊層膜。
文檔編號H05K9/00GK102341232SQ201080010179
公開日2012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19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2日
發明者大橋純平, 道添純二, 高田育 申請人:東麗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