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無礙泥沙抽水泵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00:13:11
專利名稱:人力無礙泥沙抽水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抽水泵技術領域,是一種不需電源,可將泥沙與水同時抽出的水泵。
目前已有的人力抽水泵,使用方便、應用較廣,比較受廣大農村的歡迎,但是,經使用發現,它有某些不足當水中混入泥沙時,極易損壞水泵,使泵的壽命大幅度降低;閥的密封性較差等。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人力無礙泥沙抽水泵,使其在抽水時,具有水中的泥沙不影響上水量,不損壞水泵,並具有密封性能好等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抽水泵有支座10,其上固定缸套12,缸套12內安裝活塞杆19,活塞杆19上安裝活塞密封蓋15、活塞環14,活塞座13,在缸套12的底部安裝吸水管1,吸水管1的一側安裝排水管30,吸水管1內安裝底閥體6,底閥體6中心處安裝螺栓2,螺栓2上依次安裝彈簧座3、彈簧4底閥蓋8,缸套12上端安裝支架20,支架20上固定手柄22,手柄22與連杆21的一端聯接,連杆21的另一端與活塞杆19聯結。為了增強密封性能,將底閥體6與閥蓋8的接觸面改為線接觸,排水閥28與閥蓋29的接觸處也為線接觸,抽水泵的排水管30內安裝排水閥28,排水閥28的中心處安裝螺栓26,螺栓26上依次安裝彈簧座25、彈簧27及閥蓋29。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附圖1的左視圖。
對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做詳細說明圖中10是抽水泵的支座,支座10上固定缸套12,缸套12上端固定支架20,支架20上固定手柄22,手柄22與連杆21的一端聯接,連杆21的另一端與活塞杆19聯結,缸套12內安裝活塞杆19,活塞杆19的上端從支架20上的孔中穿出,活塞杆19上安裝活塞密封蓋15、活塞環14、活塞座13,這些零件採用螺母44和螺母16固定,缸套12的底部安裝吸水管1,吸水管1的一側安裝排水管30,吸水管1內固定安裝底閥體6,在底閥體6的中心處安裝螺栓2,螺栓2上依次安裝彈簧座3、彈簧4、底閥蓋8,排水管30內安裝排水閥28,排水閥28的中心處安裝螺栓26,螺栓26上依次安裝彈簧座25、彈簧27及閥蓋29,底閥體6與閥蓋8的接觸處為線接觸,排水閥28與閥蓋29的接觸處也為線接觸,底閥體6及排水閥28與閥蓋29接觸處的結構均為斜面,斜面的頂端與閥蓋接觸,閥的密封性能增強,本實用新型抽水時,手柄22帶動連杆21將活塞杆19上移,由於缸套12與吸水管1相通,缸套12內的負壓作用,將水吸入吸水管1,這時,螺栓2帶動閥蓋8上移,底閥體6打開,水通過孔523進入吸水管1一部分進入缸套12,此時排水閥28處在關閉狀態,而當活塞杆19下移時,閥蓋8下移,底閥體6關閉,水將閥蓋29打開後排出,螺栓26帶動閥蓋29復位,關閉排水閥,再搖動手柄22,活塞杆19上移,依次循環吸水、排水,圖中7是螺釘,9是固定螺母,11是排水孔,17是軸套,18是密封蓋,24是墊子,31是環氣閥,32是套,33是銷子,34是螺母,35是套,36是套,37是槽,38是螺母,39是密封蓋,40是彈簧墊圈,41是螺釘,42是擺杆,43是油門塞,打開塞子可以加油潤滑各部件。
本實用新型由於進排水均通過吸水管即下位排孔,因而當水中混入泥沙時,可與水同時排出,不損壞水泵,不影響上水量。由於閥蓋與閥體的接觸均為線接觸,因而閥的密封性能較好,吸程相對增加,由於泵的各種結構均設有加油孔,因而其使用壽命延長。
權利要求1.人力無礙泥沙抽水泵,它有支座[10],其上固定缸套[12]缸套[12]內安裝活塞杆[19],活塞杆[19]上安裝活塞密封蓋[15]、活塞環[14]、活塞座[13],其特徵在於在缸套[12]的底部安裝吸水管[1],吸水管[1]的一側安裝排水管[30],吸水管[1]內安裝底閥體[6],底閥體[6]中心處安裝螺栓[2],螺栓[2]上依次安裝彈簧座[3],彈簧[4]底閥蓋[8],缸套[12]上端安裝支架[20],支架[20]上固定手柄[22]。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無礙泥沙抽水泵,其特徵在於手柄22與連杆21的一端聯接,連杆21的另一端與活塞杆19聯結。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無礙泥沙抽水泵,其特徵在於底閥6與閥蓋8接觸處為線接觸。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無礙泥沙抽水泵,其特徵在於排水管30內安裝排水閥28,排水閥28的中心處安裝螺栓26,螺栓26上依次安裝彈簧座25、彈簧27及閥蓋29。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力無礙泥沙抽水泵,其特徵在於排水閥28與閥蓋29接觸處為線接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抽水泵技術領域。它的技術方案是抽水泵有支座(10),其上固定缸套(12),缸套(12)內安裝活塞杆(19),活塞杆(19)上安裝活塞密封蓋(15)、活塞環(14)、活塞座(13),在缸套(12)的底部安裝吸水管(1)、吸水管(1)內安裝底閥體(6)。本實用新型抽水時,當水中混入泥沙時,可與水同時排出,不損壞水泵,不影響上水量。
文檔編號F04B9/14GK2202194SQ94240678
公開日1995年6月28日 申請日期1994年6月7日 優先權日1994年6月7日
發明者費立奎, 陳莉莉 申請人:費立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