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絲擱架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16:59:36 1
專利名稱:棕絲擱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擱架,尤其涉及一種棕絲擱架。
背景技術:
由於棕絲不僅堅韌而且具有彈性,可廣泛應用於蓑衣、繩索、床墊等方面。比如在製作棕絲床墊時,棕絲包需要經過拆解並有帶齒輸送帶傳輸,拆解後的棕絲不能直接送入床墊縫紉機進行加工,需要統一送到一個給料箱內進行過渡處理,扯料機構從給料箱內將棕絲扯出,再通過輸送帶輸送給床墊縫紉機,實現棕絲的送料。但是通過輸送帶輸送的棕絲比較亂,需要進行整理,整理後的棕絲由於沒有擱架進行擱置,容易纏繞在一起,使用時需要梳理棕絲,浪費大量的時間,工作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棕絲擱架。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棕絲擱架,包括門形架、安裝在門形架兩側的至少一對擱板,一對所述擱板上跨設有擱杆,所述門形架的底端固定有承重板。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棕絲擱架進一步包括所述門形架的兩側安裝有兩對擱板,每對擱板沿水平方向對稱設置。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棕絲擱架進一步包括所述擱板呈L形,包括水平板、與水平板連接的垂直板,所述垂直板沿長度方向間隔設有多個凹槽。
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棕絲擱架進一步包括所述凹槽呈U形。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棕絲擱架進一步包括所述擱杆的兩端貫穿所述凹槽。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棕絲擱架進一步包括所述承重板的上端緣向上延伸有圍框。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棕絲擱架進一步包括所述承重板的底端設有滾輪。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將棕絲繞在擱杆上,再擱置在門形架上,拿取方便,工作效率高,成本低廉。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門形架,2、擱板,3、擱杆,4、承重板,5、水平板,6、垂直板,7、凹槽,8、圍框,
9、第一豎直板,10、第二豎直板,11、滾輪,12、棕絲。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如
圖1所示,一種棕絲擱架,包括門形架1、安裝在門形架I兩側的至少一對擱板2,本實用新型優選門形架I的兩側安裝有兩對擱板2,每對擱板2沿水平方向對稱設置。每對擱板2上跨設有擱杆3,可在擱杆3的下方也設有擱杆3,棕絲12可纏繞在上下兩個擱杆3上,下方的擱杆3支撐在棕絲12上,為了達到平衡,避免門形架I的傾倒,門形架I的底端固定有承重板4。本實用新型優選擱板2呈L形,包括水平板5、與水平板5連接的垂直板6,垂直板6沿長度方向間隔設有多個凹槽7,凹槽7呈U形,便於跨設多個擱杆3,擱杆3的兩端貫穿凹槽7,跨設在兩個垂直板6上。為了避免棕絲12的掉落而弄髒,承重板5的上端緣向上延伸有圍框8,該圍框8由兩個第一豎直板9、兩個第二豎直板10圍合而成。本實用新型優選承重板5的底端設有滾輪11,方便移動,節省人力。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棕絲12上下循環繞在兩個擱杆3上,位於上方的擱杆3的兩端貫穿凹槽8,擱置在兩個垂直板7上,不會移動,位於下方的擱杆4被棕絲12支撐住,達到棕絲12擱放整齊的效果。以上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範圍並不局限於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範圍來確定技術性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棕絲擱架,其特徵在於:包括門形架、安裝在門形架兩側的至少一對擱板,一對所述擱板上跨設有擱杆,所述門形架的底端固定有承重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棕絲擱架,其特徵在於:所述門形架的兩側安裝有兩對擱板,每對擱板沿水平方向對稱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棕絲擱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擱板呈L形,包括水平板、與水平板連接的垂直板,所述垂直板沿長度方向間隔設有多個凹槽。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棕絲擱架,其特徵在於:所述凹槽呈U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棕絲擱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擱杆的兩端貫穿所述凹槽。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棕絲擱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承重板的上端緣向上延伸有圍框。
7.根據權利 要求6所述的棕絲擱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承重板的底端設有滾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棕絲擱架,包括門形架、至少一個纏繞板、安裝在門形架兩側的至少一對擱板,所述纏繞板的上下端均穿設有擱杆,位於上方的所述擱杆跨設在所述一對擱板上,所述門形架的底端固定有承重板。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將棕絲繞在擱杆上,再擱置在門形架上,拿取方便,工作效率高,成本低廉。
文檔編號B65H75/02GK203143827SQ20132016580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7日
發明者王雲松 申請人:吳江市晨龍新升紡織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