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圓柱形工件澆口的放電裝置及使用方法與流程
2023-04-24 17:31:37 2

本發明涉及一種注塑模具零件加工放電的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用於圓柱形工件澆口的放電裝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一模多腔的結構,是目前注塑模具較多使用的結構,因此需求數量較大。但此形式的模具結構較為複雜,尤其體現在模具的澆口加工上,澆口是融化的塑料流入模具型腔形成產品的最後關口,模具澆口位置的選擇和澆口的加工質量對產品的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模具澆口的傳統加工方法是:開動電火花工具機用千分表對工件本身進行拉平找正,再調整正弦磁臺角度使工件澆口垂直於電火花工具機,然後用澆口電極通過工具機的接觸感知功能,對工件外形進行四面分中確定放電位置。但這種方法只適用於工件外形方正且件數較少的模具,遇到模具腔數較多且工件外形不規則,尤其是圓柱形工件的拉平找正分中時間較長且模具澆口的精度和外觀均難以保證。
技術實現要素:
鑑於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圓柱形工件澆口的放電裝置及使用方法,本裝置不對工件本身拉平找正,對裝入圓柱形工件的治具底座拉平找正,在保證注塑零件產品外觀、尺寸精度和模具壽命的前提下,高水平、高效率的用於圓柱形工件澆口的放電。
本發明為達到上述目的,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於圓柱形工件澆口的放電裝置,包括圓柱形工件,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治具底座、淬火鋼板、鎖緊連接螺栓,所述治具底座為長方形,在治具底座一側長面頂端,分別對應設有一段向內傾斜的斜面基準面ⅰ,在治具底座另一側長面頂端,分別對應設有一段向內傾斜的斜面基準面ⅱ,
在治具底座的底面上設有三對圓柱形工件沉孔,三對圓柱形工件沉孔沿底面縱向間隔設置,每對中的二個圓柱形工件沉孔水平間隔設置,每個圓柱形工件沉孔大孔內的上下面為平面,左右面為弧面構成止轉掛臺,在上下二對圓柱形工件沉孔之間的前端治具底座面上,分別設有一個帶螺紋的盲孔,在中間一對圓柱形工件沉孔兩側的治具底座面上,分別設有一個帶螺紋的盲孔;
所述淬火鋼板為長方形,在淬火鋼板底面上設有與治具底座四個盲孔相對應的四個螺栓沉孔;
所述治具底座通過鎖緊連接螺栓固定在淬火鋼板上,在治具底座的六個圓柱形工件沉孔中分別設置一個圓柱形工件,圓柱形工件底端設置在止轉掛臺中,以防止圓柱形工件轉動造成放電誤差;
兩個斜面基準面ⅰ與治具底座面的角度為40度,兩個斜面基準面ⅱ與治具底座面的角度為50度。
一種用於圓柱形工件澆口的放電裝置使用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如下,
先將裝有圓柱形工件的放電裝置,置於電火花工具機的正弦磁臺上,用千分表對治具底座外形拉平找正,然後調整正弦磁臺角度,使圓柱形工件澆口角度垂直於電火花工具機,將澆口電極裝夾到電火花工具機上,開動電火花工具機,運用電火花工具機的接觸感知功能來獲得正確的加工位置,即可以直接利用澆口電極的頭部分別與斜面基準面ⅰ、斜面基準面ⅱ進行接觸感知實現定位,由於斜面基準面ⅰ與治具底座面的角度為40度,所以與澆口角度40度為平行關係,澆口電極頭部觸碰斜面基準面ⅰ可得到與澆口的相對位置a尺寸;由於斜面基準面ⅱ與治具底座面的角度為50度,所以與澆口角度40度為垂直關係,這樣澆口電極頭部觸碰斜面基準面ⅱ可得到與澆口的相對位置b尺寸,這樣澆口電極無須再對圓柱形工件進行複雜的找正尋邊,即可通過簡便快捷的方式實現多腔圓柱形工件澆口的精確放電。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裝置設計巧妙,工作穩定,結構緊湊,加工方便,裝置各部分零件形成標準化,易於更換。傳統方法對於圓柱形工件的拉平找正只能通過電極與工件的點接觸方式,接觸面積小導致工件拉平找正等輔助工時較長:單件輔助工時為10分鐘左右,放電精度較低:一般為0.03至0.05mm。本裝置不對工件本身拉平找正,對裝入圓柱形工件的治具底座拉平找正,由於工件在治具底座中的沉孔中的相對位置固定,一次拉平找正可放電6個工件,輔助工時為3分鐘,平均每個工件的輔助工時僅為0.5分鐘,6個工件可節約近1小時輔助工時;本技術方案中澆口電極對治具底座兩側斜面基準面的接觸方式為面接觸方式,對工件的定位精度高,放電精度一般在0.01mm以內,實現了圓柱形工件澆口的放電一致性,同時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側視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治具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淬火鋼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圓柱形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的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用於圓柱形工件澆口的放電裝置,包括圓柱形工件4,還包括治具底座1、淬火鋼板2、鎖緊連接螺栓3。
治具底座1為長方形,在治具底座1一側長面頂端,分別對應設有一段向內傾斜的斜面基準面ⅰ1-1,在治具底座1另一側長面頂端,分別對應設有一段向內傾斜的斜面基準面ⅱ1-4,在治具底座1的底面上設有三對圓柱形工件沉孔1-2,三對圓柱形工件沉孔1-2沿底面縱向間隔設置,每對中的二個圓柱形工件沉孔1-2水平間隔設置,每個圓柱形工件沉孔1-2大孔內的上下面為平面,左右面為弧面構成止轉掛臺1-2-1,在上下二對圓柱形工件沉孔1-2之間的前端治具底座1面上,分別設有一個帶螺紋的盲孔1-3,在中間一對圓柱形工件沉孔1-2兩側的治具底座1面上,分別設有一個帶螺紋的盲孔1-3。
淬火鋼板2為長方形,在淬火鋼板2底面上設有與治具底座1四個盲孔1-3相對應的四個螺栓沉孔2-1。
將六個圓柱形工件4從治具底座1背部分別置於六個圓柱形工件沉孔1-2中,再將治具底座1設置在淬火鋼板2上,用
四個鎖緊連接螺栓3,分別穿過固定在淬火鋼板2的四個螺栓沉孔2-1,與治具底座1的四個帶螺紋的盲孔1-3螺接在一起,將治具底座1固定在淬火鋼板2上,此時,圓柱形工件4的底端設置在止轉掛臺1-2-1中,以防止圓柱形工件4轉動造成放電誤差。
兩個斜面基準面ⅰ1-1與治具底座1面的角度為40度,兩個斜面基準面ⅱ1-4與治具底座1面的角度為50度。
如圖6所示,一種用於圓柱形工件澆口的放電裝置使用方法,步驟如下:
先將裝有圓柱形工件4的放電裝置,置於電火花工具機的正弦磁臺上,用千分表對治具底座1外形拉平找正,然後調整正弦磁臺角度,使圓柱形工件4澆口4-1角度垂直於電火花工具機,將澆口電極5裝夾到電火花工具機上,開動電火花工具機,運用電火花工具機的接觸感知功能來獲得正確的加工位置,即可以直接利用澆口電極5的頭部分別與斜面基準面ⅰ1-1、斜面基準面ⅱ1-4進行接觸感知實現定位,由於斜面基準面ⅰ1-1與治具底座1面的角度為40度,所以與澆口4-1角度40度為平行關係,澆口電極5頭部觸碰斜面基準面ⅰ1-1可得到與澆口4-1的相對位置a尺寸;由於斜面基準面ⅱ1-4與治具底座1面的角度為50度,所以與澆口4-1角度40度為垂直關係,這樣澆口電極5頭部觸碰斜面基準面ⅱ1-4可得到與澆口4-1的相對位置b尺寸,這樣澆口電極5無須再對圓柱形工件4進行複雜的找正尋邊,即可通過簡便快捷的方式實現多腔圓柱形工件4澆口的精確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