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有機水稻機械覆膜栽培方法
2023-04-24 14:59:41
專利名稱:一種有機水稻機械覆膜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稻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種植有機水稻的關鍵技術是徹底解決水田除草,防止草荒問題。目前,國內有機水稻栽培主要有稻田養魚法,鴨稻共作及人工除草法。稻田養魚法受淡水資源短缺的限制,稻田經常出現乾旱缺水現象,始終沒有得到大面積推廣,養魚並不能把雜草全部吃光,解決不了稻田除草問題。鴨稻共作是發展有機水稻的一種新的辦法,一是不適應北方大面積推廣,二是每 畝稻田需要建一處養鴨棚遮風避雨,每百畝就需要2個人專業飼養鴨子,同時還需要餵食糧食,養殖成本高於銷售成本。三是鴨子並不能把稻田的雜草全部吃光,如蒲草、三榜草、水蔥等雜草鴨子根本不吃,解決不了稻田全部雜草除草問題。人工除草是傳統農業的除草辦法,本田除草需要2-3次,勞動強度大,勞動力成本高,由於不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生產成本高,產量低,效益低。因此,上述三種辦法都不能大面積推廣,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水稻田除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解決現有有機水稻栽培方法存在的水稻田除草的問題,而提供的一種有機水稻水田機械覆膜栽培方法。一種有機水稻機械覆膜栽培方法,具體是按以下步驟完成的一、產地環境選擇①土壤選擇新開發墾土地,或經過三年轉換期耕作的土地,三年轉換期耕作期內未使用任何化肥農藥,土壤肥力為I級或II級,土壤的pH值為6. 5^7. 0,且與相鄰施用化肥用藥的地塊距離大於100m,與一級公路距離大於100m,與化工、工礦企業廠房距離大於5000m ;②空氣品質選擇要求空氣汙染指數API在(T100之間;③源水選擇選擇源水的水質為飲用水I類、飲用水II類、飲用水III類或汙水IV類;二、本田整地①翻地採用以深翻一年,旋耕二年的整地辦法實施秋整地,秋整地時間為10月中旬,在土壤含水量為小於30%的條件下進行整地,深翻深度為20cnT25Cm,旋耕深度為12 17cm ;②施肥在秋整地前將處於腐熟狀態的糞肥均勻揚撒本田土地上,每畝施肥量為
I.5m3 2m3 ;③修渠、耙地在4月初旋耕整地,築好旱埂,4月中旬放水泡田,放水泡田時打好水埂,在插秧前5 7天水耙地,要求整平耙細,達到寸水不露泥;三、苗床、床土製備
①育苗環境1、土壤選擇選擇山地腐植土作為育苗土,土壤的pH值為6. 5^7. 0,且與相鄰施用化肥用藥的地塊距離大於300m,與一級公路距離大於300m,與化工、工礦企業廠房距離大於5000m ;2、空氣品質選擇要求空氣汙染指數API在(TlOO之間;3、源水選擇選擇源水的水質為飲用水I類、飲用水II類、飲用水III類或汙水IV類;②苗床製備選擇背風向陽的旱田地或菜田作為水稻育苗大棚基地,在10月中旬採取秋整地、秋施肥、秋做床的方法製備苗床,苗床長36m土 lm,苗床寬10. 5m±0. 5m,苗床中間設步行道,步行道寬40cnT50cm ;③床土製備在10月份將含水量為10%以下的稻殼與山地腐殖土混合均勻,然後在有氧的條件充分燃燒,即得到床土 ;步驟三③中所述含水量為10%以下的稻殼與山地腐殖土的體積比為(3.5 4.5):1 ;
四、種子發芽處理①、曬種在3月下旬至4月初對水稻種子過篩後,過篩後的水稻種子均勻鋪成3^4cm厚曬種I飛天,即曬種處理後水稻種子;②浸種在溫度為10°C 15°C下將曬種處理後水稻種子放入去離子水中浸泡3 5天,撈出後再放入質量濃度為0. 8% I. 2%的生石灰水溶液中,並溫度為10°C 15°C下在浸泡
2.5^3. 5天,且每天攪拌2 3次,撈出後採用去離子水洗滌2 3次,即完成浸種處理;③催芽首先將完成浸種處理的水稻種子均勻分裝入容量為10公斤的紗窗袋中,然後置於催芽器中,然後在30°C 32°C下破胸催芽,至809^85%的完成浸種處理的水稻種子破胸後溫度降至24°C 26°C,並在24°C 26°C催芽至芽長0. 8mnTl. 2mm為止,且在240C 26°C催芽期間每天翻動2 3次,然後降溫至15°C 20°C涼芽5h 7h,即完成種子催芽,得到發芽種子;五、播種4月I日月10日、日平均氣溫穩定在0°C以上條件下播種,然後將育苗土裝到育苗盤中,然後澆水潤溼,澆水同時噴施一次沼液,得到待接種育苗盤,再將發芽種子拍壓入待接種苗盤的土中,至三面入土,再覆育苗土,覆土厚度為0. 5cm Icm,覆土後床面平鋪透氣性地膜,採用機插盤育苗法的每盤播種量120g 130g,採用缽體盤育苗法的每孔播種3 4粒;六、育苗管理①防蟲處理1、水稻幼苗全部出土後撤去透氣性地膜,同時噴施一次辣椒水,然後在育苗期每隔疒10天噴施一次辣椒水,單次辣椒水的噴施量為0. 08斤/nTO. 12斤/m2,2、在苗床內採用懸掛或插立方法放置防蟲板,防蟲板每100平方米均布放置6塊;②溫度管理在溫度為29°C 32°C下密封保溫培養,培養至秧苗一葉一心期後降溫至270C 28°C,並打開通風口進行通風煉苗,通風煉苗時間為早8點至下午4點,培養至秧苗
I.5^2. 5葉期降溫至20°C 25°C,通風煉苗時間為早8點至下午4點,培養至秧苗2. 5^3. 0葉期採用晝揭夜蓋方法通風煉苗,且棚溫控制在19°C 21°C之間,且秧苗移栽前要晝夜通風煉苗大於等於3天;③水分管理秧苗2葉期,若葉尖無晨露要及時補水,若床面有積水要及時晾床;④施肥在育苗期間共噴施兩次沼液,分別為育苗15 20天和插秧前5 7天;七、覆膜插秧及本田管理①本田做床及覆膜在耙地沉澱5 7天後將泡田水排出,然後沿池埂邊平行挖出寬3(T40cm、深13 17cm的圍溝,採用寬3(T40cm、深13 17cm的條溝將本田分成的若干個畦床,畦床的床寬為I. 2m,圍溝和溝泥取出的溝泥按中間「凸」的形式均勻鋪在畦床床面上,得到呈龜背形的畦床,畦床中間凸處的最高點與寬床邊緣最低的高度差為I. 5cnT2. 5cm,圍溝和條溝之間完全相通,然後用地膜將畦床完全覆蓋;②插秧採用機械覆膜插秧機插秧或者人工插秧,機械覆膜插秧機插秧規格行距30cm,株距20cm,每穴3 4苗;人工插秧規格按照行距28cnT32Cm,株距16cnTl7Cm或19cnT21cm打孔插秧,每穴3 4苗;③灌水插秧結束後進行灌水 ,地膜II上的水層高度為2cnT5cm ;④追施葉面肥在5月15日飛月20日噴施沼液一次,在6月15日飛月20日噴施沼液一次,單次沼液噴施量為4公斤/畝飛公斤/畝;⑤田間水層管理1、分櫱水分櫱期水層深為Icmlcm ;2、護胎水孕穗至抽穗前水層深為4cnT6Cm,且活水灌溉,溫度低於17°C時水層深為10cnTl5Cm,保持活水灌溉;3、揚花灌漿水抽穗揚花期水層深為5cnT7Cm,且活水灌溉,灌漿期至蠟熟期採用間歇方式灌水,水層深為5cnT7cm ;4、黃熟排水在8月下旬黃熟初期開始排水;⑥本田除草覆膜田膜下基本沒有雜草,如發現有雜草可實採用人工除草及時除去本田中的雜草;⑦本田防蟲1、每50畝安裝一盞太陽能頻振殺蟲燈或頻振殺蟲燈;2、負泥蟲防治採用用人工木條掃除的方式去除負泥蟲。本發明的優點一、本發明有機水稻機械覆膜栽培方法徹底不使用殺蟲劑、除草劑和化學肥料,用農家肥代替化學肥料,地膜緊貼泥面斷氧溼吸、強光暴曬、高溫悶蒸就起到除草殺蟲作用,除草率達98%,殺蟲率達到95%以上;二、本發明有機水稻機械覆膜栽培方法可以實現節水灌溉,節約水資源309^40%以上;三、本發明有機水稻機械覆膜栽培方法可以提高地溫,年提高積溫可達200°C以上,有利於推廣種植晚熟、高產、優質品種;四、本發明有機水稻機械覆膜栽培方法使水稻根系發達、橫向較寬、縱向較深,使其充分吸收土壤中的養分,分櫱比常規增加3飛棵,穗大粒多、空癟率低,增加千粒重,成熟度高、可提前7 10天成熟,出米率高、口感好;五、水稻田機械覆膜、機械插秧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有利於推廣普及;六、本發明有機水稻機械覆膜栽培方法優質水稻不使用化學肥料,與常規栽培比較不減產,有機產品價格高,有利於農民增加收入;七、本發明有機水稻機械覆膜栽培方法採用農家肥,用農家肥改良土壤、提高農家肥的利用率防止揮發和流失、提高農家肥利用率達到30%,對生態環境起到保護作用,而且可以使水稻真正達到綠色有機標準。
具體實施例方式具體實施方式
一本實施方式是一種有機水稻機械覆膜栽培方法,具體是按以下步驟完成的一、產地環境選擇①土壤選擇新開發墾土地,或經過三年轉換期耕作的土地,三年轉換期耕作期內未使用任何化肥農藥,土壤肥力為I級或II級,土壤的pH值為6. 5^7. 0,且與相鄰施用化肥用藥的地塊距離大於100m,與一級公路距離大於100m,與化工、工礦企業廠房距離大於5000m ;②空氣品質選擇要求空氣汙染指數API在(TlOO之間;③源水選擇選擇源水的水質為飲用水I類、飲用水II類、飲用水III類或汙水IV類;二、本田整地
①翻地採用以深翻一年,旋耕二年的整地辦法實施秋整地,秋整地時間為10月中旬,在土壤含水量為小於30%的條件下進行整地,深翻深度為20cnT25Cm,旋耕深度為12 17cm ;②施肥在秋整地前將處於腐熟狀態的糞肥均勻揚撒本田土地上,每畝施肥量為
1.5m3 2m3 ;③修渠、耙地在4月初旋耕整地,築好旱埂,4月中旬放水泡田,放水泡田時打好水埂,在插秧前5 7天水耙地,要求整平耙細,達到寸水不露泥;三、苗床、床土製備①育苗環境1、土壤選擇選擇山地腐植土作為育苗土,土壤的pH值為6. 5^7. 0,且與相鄰施用化肥用藥的地塊距離大於300m,與一級公路距離大於300m,與化工、工礦企 業廠房距離大於5000m ;2、空氣品質選擇要求空氣汙染指數API在(TlOO之間;3、源水選擇選擇源水的水質為飲用水I類、飲用水II類、飲用水III類或汙水IV類;②苗床製備選擇背風向陽的旱田地或菜田作為水稻育苗大棚基地,在10月中旬採取秋整地、秋施肥、秋做床的方法製備苗床,苗床長36m土 lm,苗床寬10. 5m±0. 5m,苗床中間設步行道,步行道寬40cnT50cm ;③床土製備在10月份將含水量為10%以下的稻殼與山地腐殖土混合均勻,然後在有氧的條件充分燃燒,即得到床土 ;步驟三③中所述含水量為10%以下的稻殼與山地腐殖土的體積比為(3.5 4.5):1 ;四、種子發芽處理①、曬種在3月下旬至4月初對水稻種子過篩後,過篩後的水稻種子均勻鋪成3^4cm厚曬種I飛天,即曬種處理後水稻種子;②浸種在溫度為10°C 15°C下將曬種處理後水稻種子放入去離子水中浸泡3 5天,撈出後再放入質量濃度為0. 8% I. 2%的生石灰水溶液中,並溫度為10°C 15°C下在浸泡
2.5^3. 5天,且每天攪拌2 3次,撈出後採用去離子水洗滌2 3次,即完成浸種處理;③催芽首先將完成浸種處理的水稻種子均勻分裝入容量為10公斤的紗窗袋中,然後置於催芽器中,然後在30°C 32°C下破胸催芽,至809^85%的完成浸種處理的水稻種子破胸後溫度降至24°C 26°C,並在24°C 26°C催芽至芽長0. 8mnTl. 2mm為止,且在240C 26°C催芽期間每天翻動2 3次,然後降溫至15°C 20°C涼芽5h 7h,即完成種子催芽,得到發芽種子;五、播種4月I日I月10日、日平均氣溫穩定在0°C以上條件下播種,然後將育苗土裝到育苗盤中,然後澆水潤溼,澆水同時噴施一次沼液,得到待接種育苗盤,再將發芽種子拍壓入待接種苗盤的土中,至三面入土,再覆育苗土,覆土厚度為0. 5cnTlCm,覆土後床面平鋪透氣性地膜,採用機插盤育苗法的每盤播種量120g 130g,採用缽體盤育苗法的每孔播種3 4粒;六、育苗管理①防蟲處理1、水稻幼苗全部出土後撤去透氣性地膜,同時噴施一次辣椒水,然後在育苗期每隔疒10天噴施一次辣椒水,單次辣椒水的噴施量為0. 08斤/nTO. 12斤/m2,2、在苗床內採用懸掛或插立方法放置防蟲板,防蟲板每100平方米均布放置6塊;②溫度管理在溫度為29°C 32°C下密封保溫培養,培養至秧苗一葉一心期後降溫至270C 28°C,並打開通風口進行通風煉苗,通風煉苗時間為早8點至下午4點,培養至秧苗I. 5^2. 5葉期降溫至20°C 25°C,通風煉苗時間為早8點至下午4點,培養至秧苗2. 5^3. O葉期採用晝揭夜蓋方法通風煉苗,且棚溫控制在19°C 21°C之間,且秧苗移栽前要晝夜通風煉苗大於等於3天;③水分管理秧苗2葉期,若葉尖無晨露要及時補水,若床面有積水要及時晾床;④施肥在育苗期間共噴施兩次沼液,分別為育苗15 20天和插秧前5 7天;七、覆膜插秧及本田管理①本田做床及覆膜在耙地沉澱5 7天後將泡田水排出,然後沿池埂邊平行挖出寬3(T40cm、深13 17cm的圍溝,採用寬3(T40cm、深13 17cm的條溝將本田分成的若干個畦床,畦床的床寬為I. 2m,圍溝和溝泥取出的溝泥 按中間「凸」的形式均勻鋪在畦床床面上,得到呈龜背形的畦床,畦床中間凸處的最高點與寬床邊緣最低的高度差為I. 5cnT2. 5cm,圍溝和條溝之間完全相通,然後用地膜將畦床完全覆蓋;②插秧採用機械覆膜插秧機插秧或者人工插秧,機械覆膜插秧機插秧規格行距30cm,株距20cm,每穴3 4苗;人工插秧規格按照行距28cnT32Cm,株距16cnTl7Cm或19cnT21cm打孔插秧,每穴3 4苗;③灌水插秧結束後進行灌水,地膜II上的水層高度為2cnT5cm ;④追施葉面肥在5月15日飛月20日噴施沼液一次,在6月15日飛月20日噴施沼液一次,單次沼液噴施量為4公斤/畝飛公斤/畝;⑤田間水層管理1、分櫱水分櫱期水層深為Icmlcm ;2、護胎水孕穗至抽穗前水層深為4cnT6Cm,且活水灌溉,溫度低於17°C時水層深為10cnTl5Cm,保持活水灌溉;3、揚花灌漿水抽穗揚花期水層深為5cnT7Cm,且活水灌溉,灌漿期至蠟熟期採用間歇方式灌水,水層深為5cnT7cm ;4、黃熟排水在8月下旬黃熟初期開始排水;⑥本田除草覆膜田膜下基本沒有雜草,如發現有雜草可實採用人工除草及時除去本田中的雜草;⑦本田防蟲1、每50畝安裝一盞太陽能頻振殺蟲燈或頻振殺蟲燈;2、負泥蟲防治採用用人工木條掃除的方式去除負泥蟲。本實施方式步驟一①中所述土壤肥力為I級具體參數指標為土壤有機質>25g/kg、全氮>1. 2、有效磷>15mg/kg、有效鉀>100mg/kg、陽離子交換量>20c mol/kg、質地為中壤或重壤;實施方式步驟一①中所述土壤肥力為II級具體參數指標為土壤有機質為2(T25g/kg,全氮為I. (Tl. 2,有效磷為l(Tl5mg/kg,有效鉀為5(Tl00mg/kg、陽離子交換量為15 20c mol/kg、質地為砂壤或輕粘土。本實施方式所述的一級公路為年平均晝夜交通量為1500(T30000輛的公路。本實施方式有機水稻機械覆膜栽培方法徹底不使用殺蟲劑、除草劑和化學肥料,用農家肥代替化學肥料,地膜緊貼泥面斷氧溼吸、強光暴曬、高溫悶蒸就起到除草殺蟲作用,除草率達98%,殺蟲率達到95%以上。本實施方式有機水稻機械覆膜栽培方法可以實現節水灌溉,節約水資源309^40%以上。本實施方式有機水稻機械覆膜栽培方法可以提高地溫,年提高積溫可達200°C以上,有利於推廣種植晚熟、高產、優質品種。本實施方式有機水稻機械覆膜栽培方法使水稻根系發達、橫向較寬、縱向較深,使其充分吸收土壤中的養分,分櫱比常規增加3飛棵,穗大粒多、空癟率低,增加千粒重,成熟度高、可提前7 10天成熟,出米率高、口感好。水稻田機械覆膜、機械插秧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有利於推廣普及。本實施方式有機水稻機械覆膜栽培方法優質水稻不使用化學肥料,與常規栽培比較不減產,有機產品價格高,有利於農民增加收入。本實施方式有機水稻機械覆膜栽培方法採用農家肥,用農家肥改良土壤、提高農家肥的利用率防止揮發和流失、提高農家肥利用率達到30%,對生態環境起到保護作用,而且可以使水稻真正達到綠色有機標準。
具體實施方式
二 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的不同點是步驟五中所述的育苗土由步驟三③製備的床土和腐熟狀態的糞肥均勻得到,其中所述的步驟三③製備的床土與腐熟狀態的糞肥的體積比為(I. 4 1. 6) : I。其他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三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或二之一不同點是步驟六中①中I中所述的辣椒水是按以下方法製備首先稱取朝天椒或者紅辣椒、花椒或胡椒放入去離子水中,然後煮沸3(T40min,過濾後得到清液,將大蒜搗碎取汁液並採用去離子水稀釋10倍,得到大蒜水,合併大蒜水和清液,混勻後即得到辣椒水;所述的朝天椒或者紅辣椒與去離子水的質量比為I: (18 22);所述的花椒與去離子水的質量比為I: (18 22);所述的胡椒與去離子水的質量比為I: (18 22);大蒜水與清液的體積比為I: (I. 5^2. 5)。其他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或二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四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至三之一不同點是步驟六中①中2中所述的防蟲板是按以下方法製備首先將35X35cm的木板噴塗成橘黃色,然後35X35cm的木板表面上包裹保鮮膜,並在保鮮膜上均勻塗刷一層食用油,懸掛或插立在苗床上,高度與秧苗同高,南北方向放置,相鄰兩塊黃板之間的距離是10m,每IOOm2放置6塊。其他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至三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五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至四之一不同點是步驟七①中所述的地膜為可降解塑料膜、紙膜或澱粉膜。其他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至四相同。採用下述試驗驗證本發明效果試驗一一種有機水稻機械覆膜栽培方法,具體是按以下步驟完成的一、產地環境選擇①土壤選擇新開發墾土地,土壤肥力為I級,土壤的pH值為6. 8,且與相鄰施用化肥用藥的地塊距離為210m,與一級公路距離為170m,與化工、工礦企業廠房距離為15000m 空氣品質選擇要求空氣汙染指數API為40 ;③源水選擇選擇源水的水質為飲用水II類;二、本田整地①翻地在前一年10月14日、土壤含水量為22%的條件進行深翻地,深翻深度為20cm 25cm ;②施肥在秋整地前3天將處於腐熟狀態的糞肥均勻揚撒本田土地上,每畝施肥量為I. 8m3 ;③修渠、耙地在4月2號旋耕整地,築好旱埂,4月13號放水泡田,放水泡田時打好水埂,在插秧前6天水耙地,要求整平耙細,達到寸水不露泥;三、苗床、床土製備
①育苗環境1、土壤選擇選擇山地腐植土作為育苗土,土壤的pH值為6. 5^7. 0,且與相鄰施用化肥用藥的地塊距離為530m,與一級公路距離為420m,與化工、工礦企業廠房距離為22000m ;2、空氣品質選擇要求空氣汙染指數API在33之間;3、源水選擇選擇源水的水質為飲用水II類;②苗床製備選擇背風向陽的旱田地或菜田作為水稻育苗大棚基地,在10月中旬採取秋整地、秋施肥、秋做床的方法製備苗床,苗床長36m土 lm,苗床寬10. 5m±0. 5m,苗床中間設步行道,步行道寬45cm; ③床土製備在10月份將含水量為7%的稻殼與山地腐殖土混合均勻,然後在有氧的條件充分燃燒,即得到床土 ;步驟三③中所述含水量為7%的稻殼與山地腐殖土的體積比為 4:1 ;四、種子發芽處理①、曬種在3月25號至3月27號對水稻種子過篩後,過篩後的水稻種子均勻鋪成3 4cm厚曬種3天,即曬種處理後水稻種子;②等離子處理對曬種處理後水稻種子進行等離子處理,處理時間為30s,即得到等離子處理後水稻種子;③浸種在溫度為13°C下將等離子處理後水稻種子放入去離子水中浸泡4天,撈出後再放入質量濃度為I. 0%的生石灰水溶液中,並溫度為13°C下在浸泡3天,且每天攪拌3次,撈出後採用去離子水洗滌3次,即完成浸種處理;④催芽首先將完成浸種處理的水稻種子均勻分裝入容量為10公斤的紗窗袋中,然後置於催芽器中,然後在31°c下破胸催芽,至84. 5%的完成浸種處理的水稻種子破胸後溫度降至25°C,並在25°C催芽至芽長0. 8mm I. 2mm為止,且在25°C催芽期間每天翻動3次,然後降溫至18°C涼芽6h,即完成種子催芽,得到發芽種子;五、播種4月5日、日平均氣溫穩定為5°C以上條件下播種,然後將育苗土裝到育苗盤中,然後澆水潤溼,澆水同時噴施一次沼液,得到待接種育苗盤,再將發芽種子拍壓入待接種苗盤的土中,至三面入土,再覆育苗土,覆土厚度為0. 7cnT0. 9cm,覆土後床面平鋪透氣性地膜,採用缽體盤育苗法育苗,每孔播種3 4粒;六、育苗管理①防蟲處理1、水稻幼苗全部出土後撤去地膜,同時噴施一次辣椒水,然後在育苗期每隔8天噴施一次辣椒水,單次辣椒水的噴施量為0. I斤/m2,2、在苗床內採用懸掛或插立方法放置防蟲板,防蟲板每100平方米均布放置6塊;②溫度管理在溫度為31°C下密封保溫培養,培養至秧苗一葉一心期後降溫至27. 5°C,並打開通風口進行通風煉苗,通風煉苗時間為早8點至下午4點,培養至秧苗I. 5^2. 5葉期降溫至203°C,通風煉苗時間為早8點至下午4點,培養至秧苗2. 5^3. 0葉期採用晝揭夜蓋方法通風煉苗,且棚溫控制在20°C之間,且秧苗移栽前要晝夜通風煉苗4天;③水分管理秧苗2葉期,若葉尖無晨露要及時補水,若床面有積水要及時晾床;④施肥在育苗期間共噴施兩次沼液,分別為育苗18天和插秧前6天;七、覆膜插秧及本田管理①本田做床及覆膜在耙地沉澱6天後將泡田水排出,然後沿池埂邊平行挖出寬35cm、深15cm的圍溝,採用寬35cm、深15cm的條溝將本田分成的若干個畦床,畦床的床寬為I. 2m,圍溝和溝泥取出的溝泥按中間「凸」的形式均勻鋪在畦床床面上,得到呈龜背形的畦床,畦床中間凸處的最高點與寬床邊緣最低的高度差為2cm±0. Icm,圍溝和條溝之間完全相通,然後用地膜將畦床完全覆蓋;②插秧採用機械覆膜插秧機插秧,機械覆膜插秧機插秧規格行距30cm,株距20cm,每穴3 4苗;③灌水插秧結束後進行灌水,地膜上的水層高度為2cnT4. 2cm ;④追施葉面肥在5月18日噴施沼液一次,在6月18日噴施沼液一次,單次沼液噴施量為5公斤/畝;⑤田間水層管理1、分櫱水分櫱期水層深為I. 5cm±0. Icm ;2、護胎水孕穗至抽穗前水層深為5cm±0. 1cm,且活水灌溉,溫度為15°C時水層深為12cm±0. 1cm,保持活水灌溉;3、揚花灌漿水抽穗揚花期水層深為6cm±0. 1cm,且活水灌溉,灌漿期至蠟熟期採用間歇方式灌水,水層深為6cm±0. Icm ;4、黃熟排水在8月28號黃熟初期開始排水; ⑥本田除草雜草極少,人工除去;⑦本田防蟲1、每50畝安裝一盞太陽能頻振殺蟲燈;2、負泥蟲防治採用用人工木條掃除的方式去除負泥蟲。本試驗步驟五中所述的育苗土由步驟三③製備的床土和腐熟狀態的糞肥均勻得至IJ,其中所述的步驟三③製備的床土與腐熟狀態的糞肥的體積比為I. 5:1。本試驗步驟六中①中I中所述的辣椒水是按以下方法製備首先稱取朝天椒、花椒或胡椒放入去離子水中,然後煮沸35min,過濾後得到清液,將大蒜搗碎取汁液並採用去離子水稀釋10倍,得到大蒜水,合併大蒜水和清液,混勻後即得到辣椒水;所述的朝天椒與去離子水的質量比為1:20 ;所述的花椒與去離子水的質量比為1:20 ;所述的胡椒與去離子水的質量比為1:20 ;大蒜水與清液的體積比為1:2。本試驗步驟六中①中2中所述的防蟲板是按以下方法製備首先將35 X 35cm的木板噴塗成橘黃色,然後35 X 35cm的木板表面上包裹保鮮膜,並在保鮮膜上均勻塗刷一層食用油,懸掛或插立在苗床上,高度與秧苗同高,南北方向放置,相鄰兩塊黃板之間的距離是IOm,每IOOm2放置6塊。本試驗步驟七①中所述的地膜為紙膜。本試驗沒有使用殺蟲劑、除草劑和化學肥料,用農家肥代替化學肥料,地膜緊貼泥面斷氧溼吸、強光暴曬、高溫悶蒸就起到除草殺蟲作用,除草率達98%,殺蟲率達到97。本試驗與常規水稻培養方法相比節約水資源35%以上。本試驗有機水稻機械覆膜栽培方法年提高積溫可達220°C .本試驗有機水稻機械覆膜栽培方法使水稻根系發達、橫向較寬、縱向較深,使其充分吸收土壤中的養分,分櫱比常規增加3飛棵,穗大粒多、空癟率低,增加千粒重,成熟度高、可提前7 10天成熟,出米率高、口感好。本試驗有機水稻機械覆膜栽培方法採用農家肥,用農家肥改良土壤、提高農家肥的利用率防止揮發和流失、提高農家肥利用率達到30%,對生態環境起到保護作用,而且可以使水稻真正達到綠色有機標準。
權利要求
1. 一種有機水稻機械覆膜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有機水稻機械覆膜栽培方法是按以下步驟完成的 一、產地環境選擇 ①土壤選擇新開發墾土地,或經過三年轉換期耕作的土地,三年轉換期耕作期內未使用任何化肥農藥,土壌肥カ為I級或II級,土壌的PH值為6. 5^7. O,且與相鄰施用化肥用藥的地塊距離大於100m,與ー級公路距離大於100m,與化工、エ礦企業廠房距離大於5000m ;②空氣品質選擇要求空氣汙染指數API在(T100之間源水選擇選擇源水的水質為飲用水I類、飲用水II類、飲用水III類或汙水IV類; ニ、本田整地 ①翻地採用以深翻一年,旋耕ニ年的整地辦法實施秋整地,秋整地時間為10月中旬,在土壌含水量為小於30%的條件下進行整地,深翻深度為20cnT25Cm,旋耕深度為12 17cm ; ②施肥在秋整地前將處於腐熟狀態的糞肥均勻揚撒本田土地上,每畝施肥量為1.5m3 2m3 ; ③修渠、耙地在4月初旋耕整地,築好旱埂,4月中旬放水泡田,放水泡田時打好水埂,在插秧前5 7天水耙地,要求整平耙細,達到寸水不露泥; 三、苗床、床土製備 ①育苗環境1、土壤選擇選擇山地腐植土作為育苗土,土壌的PH值為6.5^7. 0,且與相鄰施用化肥用藥的地塊距離大於300m,與ー級公路距離大於300m,與化工、エ礦企業廠房距離大於5000m ;2、空氣品質選擇要求空氣汙染指數API在(TlOO之間;3、源水選擇選擇源水的水質為飲用水I類、飲用水II類、飲用水III類或汙水IV類; ②苗床製備選擇背風向陽的旱田地或菜田作為水稻育苗大棚基地,在10月中旬採取秋整地、秋施肥、秋做床的方法製備苗床,苗床長36m土 lm,苗床寬10. 5m±0. 5m,苗床中間設步行道,步行道寬40cnT50cm ; ③床土製備在10月份將含水量為10%以下的稻殼與山地腐殖土混合均勻,然後在有氧的條件充分燃燒,即得到床土 ;步驟三③中所述含水量為10%以下的稻殼與山地腐殖土的體積比為(3. 5 4. 5):1 ; 四、種子發芽處理 ①、曬種在3月下旬至4月初對水稻種子過篩後,過篩後的水稻種子均勻鋪成3 4cm厚曬種I飛天,即曬種處理後水稻種子; ②浸種在溫度為10°C 15°C下將曬種處理後水稻種子放入去離子水中浸泡:T5天,撈出後再放入質量濃度為0. 8% I. 2%的生石灰水溶液中,並溫度為10°C 15°C下在浸泡.2.5^3. 5天,且每天攪拌2 3次,撈出後採用去離子水洗滌2 3次,即完成浸種處理; ③催芽首先將完成浸種處理的水稻種子均勻分裝入容量為10公斤的紗窗袋中,然後置於催芽器中,然後在30°C 32°C下破胸催芽,至809^85%的完成浸種處理的水稻種子破胸後溫度降至24°C 26°C,並在24°C 26°C催芽至芽長0. 8mnTl. 2mm為止,且在24°C "26 °C催芽期間每天翻動2 3次,然後降溫至15°C 20°C涼芽5tT7h,即完成種子催芽,得到發芽種子; 五、播種4月I日 4月10日、日平均氣溫穩定在0°C以上條件下播種,然後將育苗土裝到育苗盤中,然後澆水潤溼,澆水同時噴施一次沼液,得到待接種育苗盤,再將發芽種子拍壓入待接種苗盤的土中,至三面入土,再覆育苗土,覆土厚度為O. 5cnTlCm,覆土後床面平鋪透氣性地膜,採用機插盤育苗法的每盤播種量120g 130g,採用缽體盤育苗法的每孔播種3 4粒; 六、育苗管理①防蟲處理1、水稻幼苗全部出土後撤去透氣性地膜,同時噴施一次辣椒水,然後在育苗期每隔7 10天噴施一次辣椒水,單次辣椒水的噴施量為O. 08斤/πΓΟ. 12斤/m2,2、在苗床內採用懸掛或插立方法放置防蟲板,防蟲板每100平方米均布放置6塊;②溫度管理在溫度為29°C 32°C下密封保溫培養,培養至秧苗一葉一心期後降溫至270C 28°C,並打開通風口進行通風煉苗,通風煉苗時間為早8點至下午4點,培養至秧苗I.5^2. 5葉期降溫至20°C 25°C,通風煉苗時間為早8點至下午4點,培養至秧苗2. 5^3. O葉期採用晝揭夜蓋方法通風煉苗,且棚溫控制在19°C 21°C之間,且秧苗移栽前要晝夜通風煉苗大於等於3天;③水分管理秧苗2葉期,若葉尖無晨露要及時補水,若床面有積水要及時晾床;④施肥在育苗期間共噴施兩次沼液,分別為育苗15 20天和插秧前5 7天; 七、覆膜插秧及本田管理 ①本田做床及覆膜在耙地沉澱5 7天後將泡田水排出,然後沿池埂邊平行挖出寬3(T40cm、深13 17cm的圍溝,採用寬3(T40cm、深13 17cm的條溝將本田分成的若干個畦床,畦床的床寬為I. 2m,圍溝和溝泥取出的溝泥按中間「凸」的形式均勻鋪在畦床床面上,得到呈龜背形的畦床,畦床中間凸處的最高點與寬床邊緣最低的高度差為I. 5cnT2. 5cm,圍溝和條溝之間完全相通,然後用地膜將畦床完全覆蓋; ②插秧採用機械覆膜插秧機插秧或者人工插秧,機械覆膜插秧機插秧規格行距30cm,株距20cm,每穴3 4苗;人工插秧規格按照行距28cnT32cm·,株距16cnTl7cm或19cnT21cm打孔插秧,每穴3 4苗; ③灌水插秧結束後進行灌水,地膜上的水層高度為2cnT5cm; ④追施葉面肥在5月15日飛月20日噴施沼液一次,在6月15日飛月20日噴施沼液一次,單次沼液噴施量為4公斤/畝飛公斤/畝; ⑤田間水層管理1、分櫱水分櫱期水層深為lcmlcm;2、護胎水孕穗至抽穗前水層深為4cnT6Cm,且活水灌溉,溫度低於17°C時水層深為10cnTl5Cm,保持活水灌溉;3、揚花灌漿水抽穗揚花期水層深為5cnT7Cm,且活水灌溉,灌漿期至蠟熟期採用間歇方式灌水,水層深為5cnT7cm ;4、黃熟排水在8月下旬黃熟初期開始排水; ⑥本田除草覆膜田膜下基本沒有雜草,如發現有雜草可實採用人工除草及時除去本田中的雜草; ⑦本田防蟲1、每50畝安裝一盞太陽能頻振殺蟲燈或頻振殺蟲燈;2、負泥蟲防治採用用人工木條掃除的方式去除負泥蟲。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有機水稻機械覆膜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五中所述的育苗土由步驟三③製備的床土和腐熟狀態的糞肥均勻得到,其中所述的步驟三③製備的床土與腐熟狀態的糞肥的體積比為(I. Γ1. 6) : I。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有機水稻機械覆膜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六中①中I中所述的辣椒水是按以下方法製備首先稱取朝天椒或者紅辣椒、花椒或胡椒放入去離子水中,然後煮沸3(T40min,過濾後得到清液,將大蒜搗碎取汁液並採用去離子水稀釋10倍,得到大蒜水,合併大蒜水和清液,混勻後即得到辣椒水;所述的朝天椒或者紅辣椒與去離子水的質量比為I: (18 22);所述的花椒與去離子水的質量比為I: (18 22);所述的胡椒與去尚子水的質量比為I: (18 22);大蒜水與清液的體積比為I: (I. 5^2. 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有機水稻機械覆膜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六中①中2中所述的防蟲板是按以下方法製備首先將35X35cm的木板噴塗成橘黃色,然後35X35cm的木板表面上包裹保鮮膜,並在保鮮膜上均勻塗刷一層食用油,懸掛或插立在苗床上,高度與秧苗同高,南北方向放置,相鄰兩塊黃板之間的距離是10m,每IOOm2放置6塊。
5.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種有機水稻機械覆膜栽培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七①中所述的地膜為可降解塑料膜、紙膜或澱粉膜。
全文摘要
一種有機水稻機械覆膜栽培方法,它涉及一種水稻栽培方法。本發明的目的是要解決現有有機水稻栽培方法存在的水稻田除草的問題。方法一、產地環境選擇①土壤選擇;②空氣品質選擇;③源水選擇;二、本田整地①翻地;②施肥;③修渠、耙地;三、苗床、床土製備①育苗環境;②苗床製備;③床土製備;四、種子發芽處理①、曬種;②等離子處理;③浸種;④催芽;五、播種;六、育苗管理①防蟲處理;②溫度管理;③水分管理;④施肥;七、覆膜插秧及本田管理①本田做床及覆膜;②插秧;③灌水;④追施葉面肥;⑤田間水層管理;⑥本田除草;⑦本田防蟲。本發明主要用於機械覆膜栽培有機水稻。
文檔編號A01G16/00GK102726264SQ20121024451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6日
發明者姚宏亮 申請人:姚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