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生產這種載體的方法以及處理廢水的方法
2023-05-22 13:26:41 1
專利名稱: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生產這種載體的方法以及處理廢水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磁性載體,在處理廢水過程中,微生物固定在其生長所需的載體上,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生產該載體的方法以及處理廢水的方法。
在廢水處理方面,已廣泛使用固定微生物載體的方法。然而,這種方法暴露出一些缺陷,如在載體懸浮室攪拌會引起載體和微生物損耗,在固定床生物膜室中的壓力損失,在流化床生物膜室中載體的外流,以及載體中生成氣體引起的載體飄浮。為了克服這些缺陷,通過使用磁力可以有效地控制載體的移動,使預定量的載體穩固地留在處理室中。
已經對磁性載體進行了研究,通過外部磁力迅速分離並回收固定的物質,例如生物活性物質如酶等和動物細胞等。例如,JP-A1102/1990和JP-B16164/1993都公開了固定用的磁性載體,其中首先形成含有磁體的晶核,然後在其外側形成聚合物層,通過吸附法、共價鍵法、離子鍵法、夾裹法以及交聯法等,將生物活性物質等固定在磁性載體的聚合物層上。對這種磁性載體,有報告說聚合物層的厚度應當減少到小於或等於整個載體直徑的30%,以使載體內側的超-順磁體有效地工作(JP-B16164/1993)。然而,對於用於廢水處理的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如果聚合物的厚度被限制在小於或等於30%,那麼就限制了被固定在其上的微生物量,因此,具有這種厚度的聚合物層就不能有效地工作。
此外,還要對這些傳統的磁性載體進行分離和回收,由此生產這些磁性載體的過程包括調節超-順磁體的含量,調節比重,形成聚合物層等,因此生產過程很複雜。另一方面,固定微生物用磁性載體的分離和回收是廢水處理的第二目的,因此,為了去掉這些複雜步驟,需要一種簡單而經濟的生產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廢水處理的固定有大量微生物的微生物固定載體,通過磁力控制它在處理室中的運動。
本發明另一個目的是提供有效生產上述載體的方法。
本發明的再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有效處理廢水的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由超-順磁體和被聚丙烯醯胺膠裹住的微生物組成的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可使用其它聚合物膠如聚乙烯醇(PVA)膠代替上述聚丙烯醯胺膠。
此外,本發明涉及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的生產方法,其中包括使含有丙烯醯胺、凝膠促進劑、藻酸鈉和超-順磁體的水溶液(A)從雙管噴嘴的外管和內管之間流過,上述雙管噴嘴由外管和插入上述外管的內管組成,同時,使微生物懸濁液(B)穿過上述內管流動,使上述水溶液(A)在雙管噴嘴的頂部與上述懸濁液(B)相混合形成液滴,將上述液滴滴入含有甲酸鈣的水溶液(C)中。
此外,本發明還涉及一種處理廢水的方法,其中使用上述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處理水。
圖1A-1C表示的是將本發明的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用於廢水間歇處理法的簡要示意圖。
圖2A和2B表示的是將本發明的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用於廢水流化床處理法的簡要示意圖。
圖3A和3B表示的是將本發明的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用於廢水流化床處理法的簡要示意圖。
圖4A和4B表示的是將本發明的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用於廢水固定床處理法的簡要示意圖。
圖5A-5C表示的是將本發明的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用作廢水處理改進物質或接種物質的簡要示意圖。
圖6表示的是將本發明的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用於廢水處理混合培養系統的簡要示意圖。
圖7表示的是將本發明的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用於擠壓成形的處理室來處理廢水的簡要示意圖。
圖8表示的是在分別採用多孔的固定有反硝化菌的磁性載體和沒固定的反硝化菌的情況下,硝酸鹽氮的去除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
圖9表示的是在採用多孔的固定有反硝化菌的磁性載體的情況下,硝酸鹽氮的去除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
圖10表示的是採用多孔的固定有反硝化菌的PVA磁性載體,硝酸鹽氮的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上述載體含有10g/l(幹基)的反硝化菌和15g/l的磁鐵礦石。培養時用氦氣進行脫氣。
圖中符合的含義如下1磁性載體、2處理室、3磁鐵、4磁性線圈、5金屬心、6培養室、7電磁鐵、8隔板、9永磁體。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內容。
本發明的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由超-磁體和裹在聚丙烯醯胺膠中的微生物組成。當在有凝膠促進劑存在,在水溶液中聚合丙烯醯胺單體的情況下,它們能形成多孔的聚丙烯醯胺膠。得到的膠用作載體,它能夠固定大量的微生物,並具有適合微生物生長以及使生成氣體釋放的形狀,因而在廢水處理等方面有許多優點。
為了替代上述聚丙烯醯胺膠,還可以將含有PVA膠的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用於同一目的。可用PVA代替上述丙烯醯胺單體生產這種磁性載體。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通過下述冷凍法形成小球,則無需使用凝膠促進劑。
與鐵磁體和鐵淦氧磁體的細小顆粒一樣,超-順磁體是一種磁體,即使被放置在磁場中也沒有剩餘磁化強度。因而,與常規磁體不一樣,在將它們從磁場中取出後,它們不會相互吸引。該特性對廢水處理很有好處,這種超-磁體包括氧化鐵如磁鐵礦石、鐵素體等的細小粉末。通常優選地它們顆粒的粒徑為大約100埃-1μm。
對微生物沒有特別的限定,只要能用於廢水處理就行。例如,活性汙泥或厭氧消化汙泥都可以使用。例如可從汙水處理廠收集這種汙泥。
當將本發明的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用於固定床處理法或流化床處理法中時,優選地載體可以是小球形。在這種情況下,優選地小球的直徑為2.0-5.0mm。
例如,採用由外管和插入上述外管的內管構成的雙管噴嘴,通過下列方式可生產出均勻直徑的小球形的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
使含有丙烯醯胺、凝膠促進劑、藻酸鈉和超-順磁體的水溶液(A)從雙管噴嘴的外管和內管之間流過。同時,使微生物懸濁液(B)流過雙管噴嘴的內管。在噴嘴的出口,它們瞬時混合形成液滴。優選地外管出口的內徑為2.0-3.0mm。優選地內管出口的內徑為1.0-1.5mm。優選地外管內徑和內管外徑之間的差至少為0.3mm。控制水溶液(A)和懸濁液(B)的流速,使它們在噴嘴的出口形成液滴。優選地例如通過使用滾子泵,將供應的懸濁液(B)∶水溶液(A)的體積比控制在大約3∶1-5∶4的範圍,更優選地控制在大約5∶2.5-5∶3的範圍內。
加到水溶液(A)中的凝膠促進劑包括如N,N』-乙烯-雙-丙烯醯胺等的交聯劑,和如N,N,N』,N』-四乙基1,2-乙二胺等的聚合引發劑。它們可單獨使用或聯合使用。特別是,優選地將N,N』-乙烯-雙-丙烯醯胺與N,N,N』,N』-四乙基1,2-乙二胺聯合使用。優選地丙烯醯胺單體在水溶液(A)中的濃度為15-17%(w/v)。並且優選地使用N,N』-乙烯-雙-丙烯醯胺的重量佔100份丙烯醯胺的4.0-5.5份。優選地N,N,N』,N』-四乙基1,2-乙二胺的使用量佔100份丙烯醯胺重量的6.0-7.0份。
在水溶液(A)中加入藻酸鈉,以便當將上述液滴滴入含有甲酸鈣的水溶液(C)中時,瞬時形成藻酸鈉膜從而生成小球。優選地在水溶液(A)中藻酸鈉的濃度為0.5-0.9%(w/v)。
根據所採用的聚合物類型和成形方法,改變加到水溶液(A)中的超-順磁體的量。當用聚丙烯醯胺膠作聚合物時,優選地在水溶液(A)中超-順磁體的濃度為1-3%(w/v)。當採用PVA膠作聚合物時,優選地在小球中超-順磁體的最終濃度為10-50g/l。
例如,懸濁液(B)含有帶揮發飄浮物質的濃縮汙泥,含量大約為0.5-4.0%,優選地大約為1-3%,該汙泥是通過對從汙水處理廠收集到的活性汙泥進行離心沉澱而得到的。
在噴嘴出口形成的液滴滴入含有甲酸鈣的水溶液(C)中。優選地在水溶液(C)中甲酸鈣的濃度為2.0-4.0%(w/v)。為了強化小球上的膜,優選地在水溶液(C)中加入過硫酸銨等。在使用過硫酸銨的情況下,優選地水溶液(C)中過硫酸銨的濃度為0.3-0.6%(w/v)。當液滴滴落時,瞬時形成藻酸鈣膜從而得到粒狀小球。在被上述藻酸鈣膜裹住的水溶液(A)和懸濁液(B)的混合物中,丙烯醯胺單體與如N,N』-乙烯-雙-丙烯醯胺等的交聯劑交聯,聚合形成膠體,將超-順磁體和微生物裹在膠體中。通常在大約30分鐘到1小時的時間內就能完成該反應。用這種方式,可得到本發明的裹在藻酸鈣膜中的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
如果用PVA膠代替聚丙烯醯胺膠作聚合物,將液滴滴入水溶液(C),形成球形小球,立即冷凍形成的小球,並照這樣保存,由此可使聚合物交聯,並將固定的微生物包裹住。該方法稱作冷凍法,且該方法是本專業普通技術人員公知。如果使用了冷凍法,就無需使用凝膠促進劑。
通過將形成在載體外側的藻酸鈣膜在磷酸鹽緩衝液等中進行溶解,可將此膜除去,由此可改進載體的孔隙率。
在生產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的過程中,優選地將水溶液(A)和水溶液(C)預先冷卻到大約3-5℃,以便防止由化學反應熱引起的對微生物的傷害。
在生產出本發明的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之後,最初將微生物保留在載體的內側。然而,隨著廢水處理等的進行,微生物會附著並生長在載體的多孔表面。當處理效率達到穩定狀態時,會在載體表面形成均勻的微生物膜。
通過採用本發明的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能有效地處理廢水。但對廢水處理方法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以包括多種傳統方法,如間歇處理法、固定床處理法和流化床處理法。在任何傳統方法中都可以有效地使用本發明的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
例如,如果將本發明的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用於間歇處理法,通過從處理室的底部施加磁場,可在短時間內使懸浮在間歇處理室中的磁性載體凝聚,如下面的實施例3所示。由此可明顯地降低凝聚/沉澱步驟的時間。此外,還可預先確定處理後水或汙泥的排放量。用這種方式,可省去複雜的處理步驟,如處理後水和汙泥的管理以及固-液分離,通常這取決於管理者的經驗。
此外,例如,如下面的實施例4和5所示,通過從處理室的外側施加磁場,無需在處理室內攪拌上述磁性載體,就可使本發明的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運動。由此,可防止由攪拌葉片或水流剪切強度等引起的對載體和微生物的傷害。因此,儘管載體通常需要有很強的物理強度,使其能抵抗對懸浮載體的攪拌,但是對本發明的載體無需這樣高的強度。此外,通過使載體連續或短間歇地運動,可形成流化床生物膜。藉助於磁性線圈產生的向下的磁力,也可將磁性載體牢固地保留在處理裝置中。由此,可避免由載體流出引起的管線堵塞、泵故障等問題。
此外,例如,如下面的實施例6所述,通過以預定的間隔,振動本發明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的固定床,可防止形成廢水短路,並可改進處理效率。通過這種振動,還可以振掉汙泥殘餘物,由此防止發生固定床堵塞以及壓力損失。
此外,例如,如下面實施例3和4所述,通過從處理室的外側施加磁場,迫使磁性載體浸沒在處理水中,可促使生成的氣泡從載體中分離出來。由此,可防止單個載體或整個生物膜飄浮。
此外,例如,如下面實施例7所述,如果當進行培養時,用於廢水處理的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積聚在任一培養室中,如果需要可通過使用強電磁鐵等,容易地回收磁性載體。通過將回收的磁性載體輸送到另一現有處理室,可改進處理效率,此外,載體還可用作另一處理室的接種材料。
此外,例如,如下面實施例8所述,本發明的載體還可用於混合培養系統的水處理中。有時採用混合微生物培養系統處理廢水。在某種情況下,最好將微生物的混合比調整到合適的比例。通過分別在處理室1和2中,用適當比例不同種類的固定微生物培養磁性載體,並有意控制特定的微生物處理速率,與傳統的混合培養系統相比,可改善處理效率。
此外,例如,如下面的實施例9所述,本發明的大量磁性載體可牢固地附著在永磁體板上,上述永磁體板設置在擠壓成形的處理室中,因而,即使被處理的水以很高的速度流過,微生物也能保持很高的密度,從而可改進處理效率。
本發明的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上固定有大量的微生物。此外,通過施加磁場,可很容易地控制載體的運動。因此,可高效率地進行廢水處理。此外,根據本發明,可容易地生產這種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
實施例下面通過實施例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內容,然而,實施例不應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實施例1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的生產將12.5g丙烯醯胺單體、0.6g N,N』-乙烯-雙-丙烯醯胺、1m1N,N,N』,N』-四乙基1,2-乙二胺和0.5g藻酸鈉溶解在蒸餾水(最終體積為75ml)中,並使1-3%(w/v)的磁性粉末懸浮在生成的溶液中,由此製備水溶液(A)。
另一方面,通過離心分離沉澱從汙水處理廠收集到的汙泥,並進行濃縮,使揮發飄浮物質的含量大約佔1-3%,得到微生物懸濁液(B)。
使水溶液(A)流過雙管噴嘴的外管(外管出口的內徑2.0mm,內管出口的內徑1.5mm,內管出口的外徑1.7mm),而懸濁液(B)則流過內管,使水溶液(A)和懸濁液(B)在噴嘴頂部瞬時混合形成液滴。預先將水溶液(A)冷卻到4℃。通過使用滾子泵,控制懸濁液(B)∶水溶液(A)的體積比大約是5∶2.5-5∶3。然後使在雙管噴嘴頂部形成的液滴滴入含有3%甲酸鈣和0.5%過硫酸銨的水溶液(C)中。預先將水溶液(C)冷卻到4℃。當液滴滴入水溶液(C)中時,瞬時形成藻酸鈣膜,得到粒狀小球。使小球在水溶液(C)中滯留30分鐘,通過丙烯醯胺單體與如N,N』-乙烯-雙-丙烯醯胺等交聯劑之間的交聯完成凝膠,並將超-順磁體和微生物裹在膠體中,水溶液(A)和懸濁液(B)的混合物被藻酸鈣膜裹住。用這種方式可得到被藻酸鈣膜裹住的,具有適當強度的小球形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
用水衝洗得到的磁性載體,然後為了形成小孔更多的磁性載體,將其浸沒在0.05M的磷酸鉀中,以便從表面層析出藻酸鈣。用這種方式可得到平均粒徑大約為3mm的小球形的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
實施例2用於去除NO3--N(硝酸鹽氮)的固定有反硝化菌的PVA磁性載體的生產用下列方式可製備出代替聚丙烯醯胺膠的含有PVA膠的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用反硝化菌作微生物(下文稱作「固定有反硝化菌的PVA磁性載體」)。
將磁性粉末懸浮在含有0.8%藻酸鈉的12%的PVA水溶液中,使小球中磁性粉末的最終濃度為15g/l,由此製備出水溶液(A)。
另一方面,通過離心分離將反硝化菌培養物濃縮到大約50g/l(幹基重量),得到微生物懸濁液(B)。
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採用雙管噴嘴形成球狀小球。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滾子泵控制懸濁液(B)∶水溶液(A)的體積比,使得在小球中磁鐵礦石的含量為15g/l,反硝化菌的濃度為10g/l(幹基重量)。將液滴滴入水溶液(C)得到的球形小球冷凍到-20℃,照這樣滯留24小時。通過這種處理,完成通過交聯反應的凝膠,並將超-順磁體和反硝化菌裹在得到的膠體中。用這種方式可得到被藻酸鈣膜裹住的,具有適當強度的小球形固定有反硝化菌的PVA載體。
用水衝洗得到的磁性載體,然後為了形成小孔更多的磁性載體,將其浸沒在0.05M的磷酸鈣中,以便從表面層析出藻酸鈣。用這種方式可得到平均粒徑大約為3mm的小球形的多孔的固定有反硝化菌的PVA磁性載體。
實施例3將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用於間歇處理法將在實施例1中得到的多孔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1的廢水懸濁液放入處理室2中(見圖1A)。然後,通過放置在處理室2下部的磁鐵3施加一向上的磁場,迫使磁性載體1聚集和沉澱(見圖1B)。然後抽走上清液作為處理後的水(見圖1C)。
在隨後的間歇培養中,將留在處理室2中的磁性載體1用於接種。此外,保留在磁性載體1中的微生物量幾乎是恆定的,因此,可將廢水的進水量與響應的處理後水的排出量設定為一恆定值。
實施例4將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用於流化床處理法(1)如圖2A所示,將在實施例1中製成的多孔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1的廢水懸濁液放入處理室2中,處理室2設置有環繞它的四個磁性線圈4。隨後,通過給處理室下部的兩個磁性線圈4接通電流,產生磁場,由此磁性載體1向下運動(見圖2A)。然後,通過給處理室上部的兩個磁性線圈4接通電流,產生磁場,由此磁性載體1向上運動(見圖2B)。通過重複這種交替的運行,可使磁性載體1運動,形成流化床。
實施例5將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用於流化床處理法(2)將在實施例1中製成的多孔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1的廢水懸濁液放入處理室2中,在處理室2的中心設置有金屬心5和環繞它的磁性線圈4。隨後,通過給磁性線圈4接通電流,產生磁場,由此使磁性載體1聚集在金屬心5的周圍(見圖3A)。當中斷電流時,磁性載體1會分散開(見圖3B)。通過重複這種交替的運行,可使磁性載體運動,形成流化床。
實施例6將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用於固定床處理法將在實施例1中製成的多孔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1的廢水懸濁液放入處理室2中,在處理室2的兩側設置有磁性線圈4和4』。隨後,通過只給處理室2外的左側磁性線圈4接通電流,產生磁場,由此使磁性載體1聚集在處理室2的左側(見圖4A)。然後,中斷進入左側磁性線圈4的電流,通過給右側的磁性線圈4』接通電流,產生磁場,由此使磁性載體1聚集在處理室2的右側(見圖4B)。通過從狀態A轉換到狀態B,然後以幾秒的間隔立即從狀態B轉換到狀態A,由此可防止形成廢水短路,以及固定床堵塞。
實施例7利用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作改進處理效率的物質或接種物質將在實施例1中製成的多孔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1放入培養室6中,在最適合微生物生長的狀況下培養微生物。培養室內儲存著其上固定有大量微生物的磁性載體(見圖5A)。然後將強電磁鐵7插入培養室6,用以回收磁性載體1(見圖5B),將回收到的磁性載體1引入處理室2,作為改進處理物質或接種物質(見圖5C)。
實施例8將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用於混合培養處理法分別在處理室2和2』中,保存和培養根據實施例7所述方法儲存的固定有產酸菌的磁性載體1和固定有產甲烷菌的磁性載體1』(見圖6)。由於產甲烷菌的生長速率明顯低於產酸菌的生長速率,大量的固定有產甲烷菌的載體1被引入處理室2』。通過給位於處理室2和2』上部的磁性線圈4接通電流,施加一向上的磁場。然後中斷進入磁性線圈4的電流,通過給磁性線圈4』接通電流,施加一向下的磁場。通過以幾秒的間隔,用這種方式轉換磁場的方向,可在每一室中形成流化床或固定床。藉助於隔板8上部設置的凹槽,可使廢水定量地從處理室2溢流到處理室2』。
實施例9將磁性載體用於擠壓成形的處理室圖7是設置有多個永磁體9的處理室2的頂部斷面圖。這些磁鐵呈波紋狀,以增大表面積,它們還起隔板的作用。通過使大量的磁性載體1吸附在具有大表面積的永磁體9上,並將它們保持住,可使處理室2中保持很高的微生物濃度。廢水沿箭頭所示方向沿伸長的路徑流過處理室,在這一過程中,固定在磁性載體1上的微生物對廢水進行處理。由於磁力的作用,磁性載體1牢固地保持在處理室中,即使廢水以很高的流速流過,載體也不會流出。
實施例10
用除去NO3--N(硝酸鹽氮)的固定有反硝化菌的磁性載體,用間歇處理法除去硝酸鹽氮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產多孔的固定有反硝化菌的磁性載體。用多孔的固定有反硝化菌的磁性載體處理濃度為30mg/l的含氮(以NO3-計)廢水,測量硝酸鹽氮去除率隨時間的變化。作為比較實施例,以同樣的方式,用沒固定在載體上的反硝化菌處理同樣的廢水,來測量硝酸鹽氮去除率隨時間的變化。圖8顯示了硝酸鹽氮去除率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其中分別採用了多孔的固定有反硝化菌的磁性載體和沒有固定在載體上的反硝化菌。從圖8可以看出,本發明的固定有反硝化菌的磁性載體的硝酸鹽氮去除率比沒有固定的反硝化菌的硝酸鹽氮去除率高大約4倍,這表明了處理效率。
實施例11用除去NO3--N(硝酸鹽氮)的固定有反硝化菌的磁性載體,用固定床處理法除去硝酸鹽氮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產多孔的固定有反硝化菌的磁性載體。通過連續處理法,用多孔的固定有反硝化菌的磁性載體處理濃度為90mg/l的含氮(以NO3-計)廢水,測量硝酸鹽氮去除率隨時間的變化。圖9顯示出採用多孔的固定有反硝化菌的磁性載體時,硝酸鹽氮去除率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從圖9可以看出,本發明的磁性載體在運行開始後大約40小時時具有高處理率。在這種連續處理法中,平均水利停留時間為24-30小時。
實施例12用除去NO3--N(硝酸鹽氮)的固定有反硝化菌的PVA磁性載體,用間歇處理法除去硝酸鹽氮用在實施例2中製成的多孔的固定有反硝化菌的PVA磁性載體處理濃度大約為85mg/l的含氮(以NO3-計)廢水,測量硝酸鹽氮去除率隨時間的變化。通過在300ml錐形燒瓶中放入200ml上述廢水,和20g上述多孔的固定有反硝化菌的PVA磁性載體,然後用攪拌器以200rpm的轉速攪拌該混合物,由此進行上述處理。
圖10顯示出採用多孔的固定有反硝化菌的PVA磁性載體,硝酸鹽氮去除率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從圖10可以看出,多孔的固定有反硝化菌的PVA磁性載體在運行開始後大約40-50小時時具有高處理率。
權利要求
權利要求書1、一種由超-順磁體和裹在聚合物膠中的微生物組成的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上述聚合物膠選自聚丙烯醯胺膠和聚乙烯醇膠。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其特徵在於上述聚合物膠是聚丙烯醯胺膠。
3.一種生產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使含有丙烯醯胺、凝膠促進劑、藻酸鈉和超-順磁體的水溶液(A),從雙管噴嘴的外管和內管之間流過,上述雙管噴嘴由外管和插入上述外管的內管組成,使微生物懸濁液(B)穿過上述內管流動,使上述水溶液(A)在雙管噴嘴的頂部與上述懸濁液(B)相混合形成液滴,將上述液滴滴入含有甲酸鈣的水溶液(C)中。
4.一種處理廢水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使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微生物固定載體處理水。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磁性載體,在處理廢水過程中,微生物固定在其生長所需的載體上,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生產該載體的方法以及處理廢水的方法。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於廢水處理的固定有大量微生物的微生物固定載體,通過磁力控制它在處理室中的運動。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容易的生產上述載體的方法,以及有效地處理廢水的方法。
文檔編號C02F3/10GK1204625SQ9810319
公開日1999年1月13日 申請日期1998年7月2日 優先權日1997年7月2日
發明者前川孝昭, 黑島光昭 申請人:科學技術振興事業團